【摘 要】
:
目的 探讨胎盘植入的MRI征象.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至2011年6月期间,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诊断的15例胎盘植入患者资料,均行MR检查;选取同期因病情需要行MR检查,临床诊断无胎盘植入的孕妇15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间子宫变形和(或)异常隆凸、胎盘信号不均匀、T2WI低信号条带、胎盘内出血、胎盘下血管增多、胎盘下肌层变薄或消失情况,并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检验进行比较.结果 15例胎盘植
【机 构】
:
518028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放射科,518028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放射科,518028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放射科,518028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市妇幼保健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胎盘植入的MRI征象.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至2011年6月期间,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诊断的15例胎盘植入患者资料,均行MR检查;选取同期因病情需要行MR检查,临床诊断无胎盘植入的孕妇15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间子宫变形和(或)异常隆凸、胎盘信号不均匀、T2WI低信号条带、胎盘内出血、胎盘下血管增多、胎盘下肌层变薄或消失情况,并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检验进行比较.结果 15例胎盘植入组患者中,子宫变形和(或)局部隆凸14例,胎盘信号不均匀15例,胎盘内T2WI低信号条带15例,T1WI胎盘下血管增多11例,对照组分别是3、6、3和4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0、0.001、0.000和0.027).胎盘植入患者中,有子宫变形和异常隆凸、胎盘信号不均匀及T2WI低信号条带3种征象者共有14例,另1例仅有后2种征象,且该例有T1WI胎盘下血管增多.对照组中无一例同时有3种征象.结论 胎盘植入的MR征象主要包括子宫变形和(或)局部隆凸、胎盘信号不均匀、T2WI胎盘内低信号条带等,胎盘下血管增多,也可能是其重要征象。
其他文献
目的 比较分析额颞叶变性(FTLD)的两个亚型,即行为变异型额颞叶痴呆(bvFTD)和原发性进行性失语(PPA),与阿尔茨海默病(AD)的脑灰质萎缩模式,为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客观的支持依据.方法 选取FTLD患者23例(bvFTD 10例,PPA 13例)、AD患者30例及认知正常受试者(CN)30名,使用3.0T超导型MR仪及8通道头线圈行图像采集.以高分辨率的三维梯度回波序列(3D-TFE
患者男,52岁.8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晨起咳血痰,时有痰中带血,就诊于当地医院,给予抗炎对症治疗.于20 d前,上述症状再次出现,痰中带血增多,于2011年4月1日入我院.体检未见异常.肺部肿瘤标记物不高,白细胞计数9.52×109/L,中性粒细胞0.80,余未见明确异常.CT示:胸廓对称,气管及纵隔居中.两肺血管纹理清楚,右肺下叶后基底段可见大小约3.0cm×3.5 cm肿块影,边界清晰,
由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龚洪翰、吕农华教授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腹部病变CT与MR对比临床应用》一书已出版,并在全国发行。本书采用CT与MR对比的方式进行撰写,对腹部同一疾病,在同一时间、同一层面进行扫描的CT与MR所见进行对比,通过大量的病种病例的CT与MR图像对比,让读者更好地理解CT与MR两种不同成像技术在腹部病变应用的优势与限度。本书既适用于影像专业诊断人员,也适用于消化、普通外科、泌
目的 通过分析水模、正常乳腺腺体、乳腺良性及恶性病变的ADC值及图像信噪比(SNR)随b值的变化规律,探讨1.5 TMR乳腺DWI合理的b值取值范围.方法 对32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病变(恶性18例,良性14例)及对侧正常腺体进行乳腺MR检查,采用EPI-DWI序列;b值分别采用0、50、10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1800、2000、2200、2
患者女,31岁.因停经7个月,发现血压升高、腹痛、抽搐3 d就诊.体检:血压最高达230/150 mm Hg(1 mm Hg=0.133 kPa),心率128次/min.腹部呈孕7个月大小,Murphy征阳性,全腹压痛和反跳痛阳性,双下肢中度指凹性水肿。
目的 探讨颅内孤立性纤维瘤(ISFT)的影像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证实的10例ISFT患者的CT及MRI表现.所有患者均行MR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4例行CT平扫.结果 所有病例术前均误诊为脑膜瘤,5例位于幕上、4例位于幕下、1例同时生长于幕上及幕下.所有病变均起源于颅内硬脑膜,8例肿瘤边缘可见明显分叶或浅分叶.4例CT检查均呈稍高密度,1例压迫颅底骨质致骨质吸收.仅1例可见包膜
目的 探讨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简称紫绀型先心病)患者颅内血管密度增高的CT表现及机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82例紫绀型先心病患者术前头颅CT平扫和临床资料,按颅内血管密度增高程度分为正常密度组、轻度增高组、中度增高组及重度增高组,将血管密度增高程度与血红蛋白(Hb)浓度、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压积(HCT)值及临床紫绀程度进行对比分析.不同组间静脉窦内血液CT值及Hb、RBC、HCT值的比较采用
目的 设计一种外淋巴间隙钆成像MRI评分方法,探讨其诊断梅尼埃病的价值.方法 选择65例(65耳)梅尼埃病和51只无症状对照耳(对照组),行外淋巴间隙钆成像,根据MRI上迷路各部显影情况提出如下评分方法:(1)半规管不显影0分;部分显影1分;完整显影2分.(2)前庭内有高、低信号区,低信号区局限于水平半规管下缘平面以上为6分;低信号区向下超过该平面为3分;前庭内无高信号区为0分.(3)耳蜗底转整圈
孤立性纤维瘤(solitaryfibrous tumor,SFT)是由成熟的成纤维细胞和纤维细胞构成的良性肿瘤,好发在组织的浆膜层,如多见于胸膜,而发生在肺部的非常少见.笔者回顾性分析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2005年1月至2011年8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例肺部SFT的CT资料,结合有关文献进行复习,讨论该病的影像学、临床、病理学特征,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