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财富。文化每时每刻都存在于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之中,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只有让人们认识、认知并养成习惯,才能更好地利用它、遵循它。企业文化是企业经营者长期倡导、广大职工认同,并自觉付诸实践的价值观与行为规范。中铁电气化局集团在40多年的实践中,蕴育了自己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正是靠这种文化企业在低谷时期才能够渡过难关,在长足发展时期又能够顺利发展。
提炼形成了“为您服务,让您满意”的核心价值观
“为您服务,让您满意”的企业核心价值观,一方面表明我们企业的目的、使命和价值,在于向社会、业主、用户提供精品工程、提供物美价廉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另一方面,表明我们的全体职工愿为社会作贡献的使命感和让业主及用户满意的责任感。这一核心价值观,是我们企业全方位为业主和用户服务的承诺,表明我们在设计、施工、生产、质量、安全、工期、效益、合同、交往、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都要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信守诺言。这个服务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服务,而是要铸造精品工程、提供优质产品,提供主动、周到、完善、高质量的服务,要让业主打心里面满意,并不是口号和做秀。
这一核心价值观对内约束全体职工的行为,对外融合外部市场关系和人脉关系。为了更好地应用这一核心价值观,中铁电气化局集团首先从提高全体职工的综合素质入手,使每个职工都明确有知识不等于有文化,有文化肯定是有知识,因为文化是正确运用知识的能力,文化是一种修养,文化也是一种风俗,是企业长期培养形成的健康向上的良好习惯,这种习惯随时都体现在全体职工的言行中,这种风俗习惯彰显了企业文化。一个社会有它的风俗习惯,同样一个企业也应该有自己的风俗习惯。这种风俗习惯一旦养成,就会成为一种自觉行为,人人都自觉了,事情就好办了。中铁电气化局集团的风俗习惯具有这样的特色:其风尚是“艰苦不怕吃苦”;礼节是“热情好客,礼貌待人”;行为是“说干就干,干就干好”。总起来说就是“干事,干成事”。
长期锤炼出“艰苦不怕吃苦”的企业风尚
中铁电气化人以施工现场为家、以苦为荣、以苦为乐,“艰苦不怕吃苦”,几十年来克服了前进道路上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业绩,打造出了独具特色的“中铁电化”行业龙头品牌。
在青藏铁路建设中,按照建设世界一流高原铁路的目标要求,在千里雪域高原,面对“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难题,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在借鉴世界铁路先进技术的同时,大力开展技术攻关,研究和探索复杂地质和恶劣气候条件下的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并承担了全线1000多公里的通信、信号系统联调,特别是“增强型内控联锁系统
精心培育出“热情好客,礼貌待人”的企业礼节
“热情好客,礼貌待人”是中铁电气化局集团的传统美德。见面道好,委事道请,代劳道谢,失礼道歉,是我们企业职工的良好习惯。在企业经营活动中,注重经营文化的培育,注重加强与用户的沟通与交流。在承揽工程的同时,将工程建设和使用价值、企业形象、企业理念传播到用户心中。因为我们的职工都明白,跑市场、揽工程、搞经营不仅仅是卖产品以实现物质价值的过程,更是将企业文化传播给广大用户进而实现企业文化价值的过程。职工还明白,企业的经营活动不是单纯地树立和展示企业形象的经济行为,同时也是企业的社会行为。由此,广泛开展做诚信职工、建诚信企业活动,大兴重合同、守信誉之风,教育职工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以文明施工和精湛技能展示企业良好形象。
京沪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是铁路第6次大提速的标志性工程,1 450多公里复线电气化,工期只有1年,中铁电化局集团作为总承包责任主体单位,发扬大协作精神,促成上线单位形成“全线一盘棋”。特别是把合作伙伴、联合体成员当作自己的队伍看待,把兄弟单位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解决,始终给人以真诚。集团公司领导对上线兄弟单位格外关爱,经常到兄弟单位看望职工,送慰问品,融洽关系,增进友谊。中铁电气化局集团作为行业龙头品牌企业,真正扛起了行业旗帜,引领着行业方向。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努力与业主、监理、设计单位交朋友,与政府、当地群众交朋友,与竞争对手、合作伙伴交朋友,与新闻媒体交朋友,与中介代理人和科研单位交朋友。交上新朋友、大朋友、富朋友,不忘老朋友、小朋友、穷朋友,从而使企业拥有了良好的外部环境。通过干工程、树丰碑、交朋友,提高了企业知名度,提升了企业信誉度,扩大了企业影响力,强化了企业亲和力,增加了企业的社会资本,使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成为拥有富饶公共关系资源的强势企业。
全力打造出“说干就干,干就干好”的企业行为
各项任务能不能落实,各项决策能不能贯彻到底,关键是个“干”字。“说干就干,干就干好”,是中铁电气化人的一惯行为。在京沪铁路电气化改造大会战中,中铁电气化局集团广大职工发扬顾全大局、服从整体、连续作战的优良传统,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全体参建职工站在讲政治、讲大局、讲纪律的高度,不讲任何条件,不讲任何代价,一切为了京沪铁路建设,一切服从京沪铁路建设。集团公司领导发出了“我以我血建京沪”的号召,一声令下,不到一个月时间,上万名职工,上千台机械,以最快的速度从全国各地向京沪线集结,其中绝大多数人员都是从其它各线临时抽调的骨干,他们战袍未脱,征尘未洗,过家门而不入。京沪铁路建设的需要成为参建职工行动的最高准则,他们把京沪会战作为重大的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京沪铁路电气化改造任务重、工期紧、难度大,在国内乃至国际铁路建设史上史无前例。在严峻的考验面前,广大建设者发扬“敢于挑战、敢于胜利”的京沪精神和“促创干、争一流”的“中铁电化”精神,艰苦奋战,顽强拼搏,用了一年时间,完成了正常需要两三年才能完成的建设任务,2006年7月1日如期开通了京沪电气化铁路,成为同青藏铁路同期开通的“亮点工程”,向铁道部和全国人民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用辉煌的成果兑现了“我以我血建京沪,确保一年必建成”的庄严承诺,创造了中国电气化铁路建设史上的又一个奇迹。
陇海铁路牛头河大桥抢建工程是铁道部党组为确保青藏线“7·1”开通作出的一项紧急部署,是青藏铁路开通的重要配套工程。中铁电气化局集团参建干部职工按照“建精品大桥,树百年丰碑,创一流品牌”的目标,紧急行动,科学组织,攻坚克难,夜以继日,连续作战,仅用56天就拆了一座桥,并在原址建成一座新桥,创造了铁路抢建工程中的“牛头河速度”,为青藏铁路7月1日顺利开通作出了重要贡献,充分展现了中铁电气化人“说干就干,干就干好”的实干精神。
始终秉承着“干事,干成事”的企业风俗习惯
“艰苦不怕吃苦”的风尚、“热情好客,礼貌待人”的礼节、“说干就干,干就干好”的行为,综合形成了中铁电气化局集团的风俗习惯,就是“干事,干成事”。近3年来,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正是因为秉承了“干事,干成事”的习惯,才使企业取得长足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企业资质由过去的专业一级升为综合特级,企业营业额每年以10多亿元的幅度递增,2003年的营业额才35亿元,到2006年达到了75亿元。职工收入以每年不低于10%的幅度增长。职工住房得到较大改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企业规模迅速扩张,资本密集度大幅度上升。
大秦铁路2亿吨扩能改造工程,正常工期需要两至三年,而此次应急改造工程要求在几个月内完成,每天封闭点仅4小时。主体工程要拆旧线换新线,技术难度前所未有,每一个单项工程都必须在封闭点内完成并达标开通。如此急、难、险、重的工程,在中国电气化铁路建设史上从未有过。面对这样的工程,铁道部断然决定采用国际通行的工程总承包模式,这在铁路长大繁忙干线是第一次。中铁电气化局集团凭着自身的优势和实力,作为该项工程总承包单位,充分发挥管理优势、技术优势、装备优势、人才优势,迅速组建精干的指挥机构,调集精良设备和机械上线,组织强大的施工队伍上线,做出“倒排工期、分段包干、量化考核、层层负责”的施工组织计划,对质量、安全进行全过程控制,使“人、机、料、法、环”实现最佳组合,在顺利完成47公里实验段并取得经验的基础上,东、西段650多公里复线,仅用了77个封闭点就胜利竣工,创造了既有线电气化改造工程的第一速度,同時也创造了“挑战极限,超越自我,创造之最”的大秦精神。2004年10月26日大秦正线电气化扩能改造全部完成。当年,大秦铁路煤炭运量在历史上首次突破1.5亿吨。次年,大秦铁路煤炭运量一路飚升,顺利实现了2亿吨。这项工程的胜利完成,也充分体现了中铁电气化人“干事,干成事”的求实精神。不仅是企业内部要干成事,更重要的是为国家和社会干成事,惠及全国人民。
习惯就是文化,制度可以培养习惯,习惯能够产生共同行为,这种共同的行为一旦养成,产品就附加了文化价值,其经济价值也就不同了。几十年来,中铁电气化局集团始终坚持从培养职工良好习惯入手,秉承“干事,干成事”的习惯,着力打造企业文化,使企业发展成为“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中国企业文化最具影响力十大企业”和“中国行业龙头品牌”。
(作者系中铁电气化局集团党委书记)
(责任编辑:郝幸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