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新求变的海派石雕

来源 :上海工艺美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sonl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石雕艺术,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载体之一,它以美观的外型和丰富的的内涵,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占有重要位置,与骨雕、木雕、砖雕等传统雕刻艺术一样,是一门古老的民间工艺。在人类发明文字之前,石雕就已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早在远古时期,人类的祖先就能用石头制作石刀、石斧等工具捕猪,凿石洞藏身。几千年来,随着人类的进化、社会文明的进步,能工巧匠们用一双双巧手赋予了坚硬无趣的石头以较高的实用功能和观赏价值,实现了由实用到美观的发展。
  传统石雕在题材和内容上涉及面较广,基本上区分为墓碑、宗教、工艺和建筑四大类,不同时期的石雕,记录着不同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在造型刻画上,体现以意成像,像而寓意的特征,所传递的是意境,充分反映着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上海石雕在开埠后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在二十世纪初完成了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以陈端友为代表的上海砚刻,善于从现实生活中提取素材,巧妙运用日常生活中所见的对象,结合造型设计,作品刻画细致入微、惟妙惟肖、生动有趣,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海派风格,在我国石雕界“独树一帜”。
  海派石雕取材广泛,多以广东端砚石、苏州臒村石、甘肃洮石、安徽歙石等为原材料,采用的是写实、部分镂空技法,手工制作。通过独特的构思、新颖的设计和娴熟的制作工艺,雕刻的作品能够使人眼前一亮,达到令人“意想不到”、“以假乱真”的效果,具有浓厚的生活情趣和地域特征。
  隨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需求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审美标准和精神需求在逐步提高,对石雕作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实用性逐渐淡化,更加注重收藏品位和观赏价值。
  一件作品,首先要有颜值,能吸引人,才能刺激消费欲望,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不断地推陈出新。时代不同了,我们要创作符合时代特征的作品,前辈们将一门工艺传到我们手上,我们要努力把接力棒传下去。我们主要学习的是制作工艺,和前辈们专注于做一件事的吃苦耐劳的工匠精神。工艺工艺,先有工后有艺,我们不拘泥于传统,也不能一味盲目地创新,就像婴儿学步,尚未立稳,就想奔跑,那怎么行?做任何事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我们学习前辈的制作工艺和创作理念,不是简单地复制前辈们的作品,我们面对的是不同的消费群体,如果做和前辈们相同的作品,怎么会有市场?同样的工艺、题材和图案,可以呈现出不同的造型和寓意,人云亦云,只能产生审美疲劳。要搞清楚自己的创作目的和要表达的思想内容,要反映时代特征,紧跟时代发展的节奏,这就需要不断提高我们的工艺水准、艺术修养和审美素质。有些人说得头头是道,手上的功力不济,明显的眼高手低,有些人技艺达到一定的水平,但雕刻的作品式样陈旧,没有新意。为此,只有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我们自身的艺术修养,积累经验,积极参与跨界交流融合。与此同时手上的刀工是一定要有的,就石雕而言,我个人认为,不能过于依赖机器,它只能作为辅助工具使用,在我们处理外型、大面积开料出坯时,可以帮助我们节省很多时间。关键部位、细节的处理,它代替不了手工,手才是手艺人最好的工具。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作为雕刻手艺人,练就一双巧手是必须的,手巧不巧,需要时间的历练,作品会说话,能体现出来。既然选择了做这一行,就要耐得住寂寞、不为利益所动,静下心来先把手上功夫练好。
  “玉不雕不成器”,石头也一样离不开人工的雕琢,好的工艺需要有人来传承与发扬,石雕人要守护好、利用好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同时发掘新的题材、创新新的表现形式,在观念、材料、造型、工艺上要有所突破,创作出具有时代新意、地域特征的好作品。
  在素材的选取上,可以从中国传统历史文化中寻求灵感,对传统艺术形式进行反复研究、思考、比较,在此基础上进行再设计、再创造,将传统与现代、本土与泊来相结合,寻找到最佳契合点。材料的选择要尊重自然,珍惜每一块材料,因材施艺,把天然的形状、色泽、纹理利用好,做到“物尽其用,物尽其美”。资源不可再生,不存在废料边角料,只要动脑筋,加上好的设计,也能变废为宝。利用石料不同颜色、不同的形状,通过巧妙的设计,将瑕疵化于无形,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近来我也在尝试,用手指头大小的石头设计雕刻“小甲虫”、印钮、笔架等小件,用的材料都是以前被丢弃不用的边角料,感觉效果也不错。
  在完成一件满意的作品之后,那种喜悦的心情只有作者自己能体会,这个时候,再苦再累都不觉得了。好的石雕作品,离不开创作者自身良好的艺术修养、丰富的文化知识和高尚的美学追求,石雕从业者要多走多看、拓宽视野,跨界从其他艺术领域中吸收先进的创作理念,做好石雕工艺的传统传承与现代创新。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每一件优秀的石雕作品的诞生,都倾注了创作者的辛勤付出和大量的心血,从构思到作品完成,动脑费时耗力,长者多达数月,甚至一年,是作者文化理念和制作工艺的集中体现。制作过程艰苦,有时付出巨大的努力,不一定能有多么高的回报,年轻人不太愿意学,能够坚持下来的少之又少。目前市场不景气,又逢新冠疫情,危机四伏,手艺人面临严峻考验,好在行业和政府部门比较重视这一问题,积极开展对手艺人进行帮扶工作,鼓励进社区,进学校宣讲授课,帮助艺人度过难关。
  创新是解决问题的一把钥匙,石雕未来的出路是既要传承更要创新,传承是创新基础,创新是传承的支撑,求新求变历来是海派石雕的传统。一百多年来,海派石雕的发展轨迹告诉我们,必须坚持海纳百川、古为今用的开放理念,与时俱进地从生活中感悟、从身边寻找创作的源泉,更新雕刻方法,创作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优秀作品。
  今天的手艺人在掌握传统制作工艺的基础上,创新发展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首先就是设计创新,避免作品老面孔,同质化,太传统、太老旧,同一种题材也可以有很多种造型变化,如大、小、高、矮、粗、细等,不同的题材之间,通过设计,可以组合、镶嵌、嫁接等,也能收获较好的效果。
  二、材料的创新,遵循尊重自然的原则,自然资源只会越来越少,总有用尽的一天,我们要积极主动去发掘利用尚未被开发的新材料、复合材料等,也可以多种材质组合使用,通过研究、设计、加工来满足我们对材料的需求。
  三、非遗衍生品、文化创意产品也是创新。迎合市场,设计制作一些贴近百姓生活,价格亲民,人人消费得起的“小挂件”、“小玩意”去适应市场,满足市场消费需求。
  四、教学模式的创新,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模式必不可少,关键是掌握所学技艺之后,如何突破,否则只能重复前辈做法。建议相关部门、行业协会搭建工艺平台,跨界融合。比如工艺雕刻的有了一定的基础后,可以牵线搭桥与书法、绘画的老师、名家合作,甚至拜师,这要比个人去做顺畅得多,帮助雕刻工艺师们补上这块短板,相信会有很大的提升。
  五、还有就是经营模式的创新。传统就有“坐商不如行商”一说,现今社会已是互联网+时代,新平台、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已颠覆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消费方式,各行各业都能在这个平台上找到自己的位置。手艺人应该主动出击,紧跟时代的步伐,融入线上新经济,特别是疫情当下,更要拓宽思路,危中寻机,相信只要转变观念,更新经营模式,积极应对,前景一定是美好的。最近我就发现有不少身边的朋友、圈内的人士在抖音开直播,我觉得这是很好的尝试,也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谈中国传统文化,多次强调文化自信,表达了中国政府和人民对中华文化持有的坚定信心。我们海派石雕更要立足中华民族的制度优势、文化优势,扬长避短,创作具有中国特色、上海特点、符合时代需求的石雕作品。
其他文献
2020年注定是一个不同凡响的年份,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里的创作也注定了SIVA时尚设计学院珠宝与饰品专业本届学生作品的非凡之处。从疫情开始漫延及随之而来的疫情阻击战,让这段经历或多或少地影响和贯穿在学生们的设计创作中,由它带来的烦恼以及不确定因素,也从同学们的作品中体现了出来。虽然最终学生们从逆境中走出,迎来了他们的光辉时刻,但对大家来说都将是终身难忘的。  首先面对疫情很多正常的工作不能开展,由
期刊
《时代漫画》于1934年1月12日在上海创刊,是上海时代图书公司出版的16开本月刊,著名漫画家鲁少飞任主编。内容主要是漫画类图像,并辅以摄影、小品以及原创的文学作品。鲁少飞称之为“中国唯一首创讽刺和幽默画刊”。《时代漫画》聚集了当时社会上一批有名的漫画家,有鲁少飞、张光宇、张正宇、曹涵美、林语堂、张乐平、叶浅予、黄苗子、丁聪等,因此被称为“一代漫画大师的摇篮”。创刊号封面由著名漫画家张光宇设计(图
期刊
2020年4月16日,上海南京东路的世纪广场。按照上海市发布的援鄂医护人员1649名的《英雄榜》,老凤祥精心铸造、限量编号发行了1650件“天使之翼”纪念胸针。其中1649件编号后,通过上海市儿童基金会全部赠予上海援鄂的医护天使们。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则将永久珍藏0000号作品,以及设计手稿。  一、白衣披甲因爱援鄂  2020年1月23日,因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形势严峻,湖北封城。  从这一天开始,我
期刊
前言  所谓“富而思乐,富而思文”,近些年来,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增高,文化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艺术品的收藏已经不再局限于国家层面,社会公众对于各类艺术品的收藏无论从种类或者规模上都逐渐趋向于丰富和体系化。然而对于多数民间收藏家来说,藏品的价值已然超越最初的增值意义,通过将藏品进行一系列的学术整理并且向公众展示,进而转向对文化传承的感悟和实践。秉承着发扬传统优秀文化的信念,各种民办博物馆如雨后春笋与
期刊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各国采取的居家令或者禁足令让经济生活停摆。人们在抗击疫情的同时,获得了更多与家人在一起的时间,从高速而又匆忙的日常生活中被动抽离出来,重视生命和亲情,感受真正的慢生活。最先从疫情困境中走出的我们,开始有了更多的反思,无论是加速实现的云端生存模式,还是顺应科技发展的新能力,不可否认都推动着时代的发展。然而就在这样的境遇中,手工艺因为独有的一道光芒,在后疫情时代迎来了另类
期刊
(本文根据海派玉雕文化协会对王凯的采访整理。)采访目的:  通过采访,以文字、图片和视频的传播形式,让受众人群了解海派玉雕特级大师和海派玉雕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王凯,树立行业标杆,对玉石雕刻行业所做出的的成绩及荣誉,阐述了什么才是海派玉雕“海纳百川、传承创新、追求卓越”的精髓,从而建立公众形象,带动玉雕市场发展。  问题设计:  1.基于外界认同的海派玉雕“海纳”和“精作”的特点,你开创的海派新书画玉
期刊
要说有什么是艺术史家讨论的永恒主题,那么便是图像这一充满意义的宇宙。要想进入这一“意义宇宙”就要从典籍出发。在图像学的研究中,我们会发现徽志这一曾以一种时尚短暂流行过欧洲的的特殊类别。尽管短暂,但在一定程度上对后来艺术家的创作提供了灵感,产生了影响。我们会发现.15世纪意大利人安德烈亚·阿尔恰托(Andrea Alciato)【图1】撰写的第一本徽志手册《徽志集》 (Emblematum¨ber)
期刊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设计作品已然冲破传统设计中满足实用功能的壁垒,愈发地重视其社会功能,公众对于设计的认同感逐步趋向于符合自我审美价值之上。环顾如今的现代设计,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已是屡见不鲜,而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是国人之本性,乃是一种出于本能的反应。传统文化以独特的艺术手法和强烈的现实意义,成为现代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潜移默化地影响公众生活方式及观念,将实用价值与文化价值承
期刊
发展本土传统工艺已成为当下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发挥地方工艺文化的特色,开发具有自身传统的现代手工艺文化价值,是诸多本土传统工艺文化做大、做强,打响品牌与知名度,真正成为当地的“文化名片”的重要途径。浙江龙泉青瓷始于三国两晋时期,延绵上千年的烧造历史至宋元时期,龙泉青瓷的工艺之美达到顶峰,一反唐代以来的雍容繁饰之风转向朴素内敛的风格。龙泉青瓷所具有的清明文雅的特质不仅是东方艺术文化中对于
期刊
金属工艺在我国有着5000年的悠久历史,其工艺发展源远流长。它具有浓郁的民族和地域风格,材料主要是金、银、铜、铁、锡、铝、及黄铜、铝合金、钛合金等,工艺主要包括铸造、锻造、金银细金工艺和景泰蓝等。金属制品曾被用作权利的象征,如古代祈祀的礼器,首饰、陈设品、装饰日用品等。当代金属工艺创新可以建立在继承传统工艺基础之上进行融合再设计,借鉴西方现代艺术语汇创作形态,表现个人情感思想创作个性化艺术作品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