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创新研究

来源 :大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li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对华侨大学羽毛球高水平运动队多年的改革与实践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其合作模式、人才培养、运动队建设的创新是其不断发展并取得优异成绩的主要动力。作为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成功案例,其创新经验的推广有助于提升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管理水平,促进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发展。
  关键词: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羽毛球;创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18-0028-04
  一、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创新的动力
  外部动力推动了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创新的步伐。外部动力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体育系统对高校作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的新要求。随着我国竞技体育的不断发展,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已经逐渐摆脱单一的专业队培养模式,由单一化转变为多元化,高校开始成为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其次,社会对竞技体育人才的更高要求。目前,竞技体育人才不仅要具备专业的体育技能,更要有较高的文化知识与理论水平。
  而内部动力表现在,首先它是提升高校社会形象和国际影响力的内在需求。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在提升高校的社会形象与影响力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其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在需求。体育文化有着很强的包容性与辐射性,高校可以利用高水平运动队来构建体育文化,推进整个校园文化的建设。在此背景下,高校纷纷推进高水平运动队建设,促进高水平运动队的改革与发展,充分发挥其积极效能,使其成为高校建设的助推器。
  二、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创新的策略
  (一)创新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合作模式
  经过20年的努力,华侨大学“文体并举、互惠共赢”的高校与专业队合作模式持续推广,得到了业界一致认可。
  第一,突破了高校与专业运动队合作联结与互动的传统模式。以往高校为高水平运动员提供学习机会,使其顺利获得学历,运动员受益较多。而华侨大学利用自身资源为运动员配置更好的学习环境,自主培养新型运动人才,同时也能代表高校参加各类赛事,在这一过程中不仅专业运动队受益,高校也受益颇多。高校与专业运动队变成了一种合作共赢的关系。
  第二,创造了高校与专业运动队“互惠共赢”的局面。在传统模式下,运动员代表高校所获成绩与高校的训练关系不大,高校仅为专业运动队提供教育出路,未能增加其知识储备。而华侨大学针对青年运动员训练与比赛任务相对较轻的情况,为运动员开设相关课程,配置教练员、科研人员,既保证了科学的训练,也保障了运动员文化知识学习时间,也能够代表学校参加各种赛事和活动,从而提升学校的运动水平,创造了高校和运动队“双丰收”的局面。
  第三,促进了高校与专业运动队共建多样化的局面。在政策的指引下,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数量越来越多,但以知名大学为主。在华侨大学办学历程中,学校历来重视体育工作,将体育作为促进学校发展、传播文化、服务海外华侨及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结合自身优势组建了羽毛球的高水平运动队,达到了良好的共建效果。目前,我国招生高水平运动队的高校达到300所,在册运动员人数近10万名,开展的项目有20多个大项,参加比赛的级别越来越高,高校与专业运动队共建呈现出多样化的局面,也为高水平运动队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1]。
  (二)创新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人才培养
  第一,高校运动员教育本质的回归。高校在培养学生运动员时必须要严格遵循教育本质的要求,让运动员学到应有的文化知识,得到应有的知识储备,实现整个学校教育的目标。
  华侨大学针对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形成了精细化与个性化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的选择上学校会根据学生的前期基础和学习能力给予合理化评估,建议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相关课程。
  第二,培养方案的有效落地。学校为运动员学生量身定做切实可行的培养方案,在专业的选择和设置上,学校根据运动员的兴趣和爱好、运动员的知识储备情况进行综合评估,给出运动员选课的合理建议,旨在为运动员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方案。如果出现学训冲突、学习效果差的情况,学校则采取集中授课、单独辅导、网上互动等手段。同时定期进行运动员的综合评估,及时指出问题,真正让运动员的培养方案落地生根。
  第三,人才培养理念与实施路径得到广泛认可。华侨大学探索出了一条以理念创新为先导、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资源共享为抓手,立足体系建设及高校与其它社会组织共建平台等板块融合发展的“校队合作、文体并重”的高校競技人才培养新模式。华侨大学利用这种教育理念吸引更多的高水平运动员加入到羽毛球训练队,在突破竞技训练瓶颈的同时,也培养“完人”。
  (三)创新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支撑平台
  第一,“研竞训教学”理论研究的推动。创建华侨大学“羽毛球教学与训练科研团队”,为羽毛球竞技训练与课程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及方法,如针对“高校羽毛球比赛”的问题,首次提出运用新技术、新手段,培养大学生比赛意识和心理素质等理论[2]。通过理论创新改进项目技术认知及训练方式,快速提高竞技水平。
  第二,校内外资源板块互补共赢的模式创新。华侨大学将优秀的教育资源与羽毛球队相结合,辐射到学校体育工作的全局,设计了板块互补、有机联动、文体并举的工作体系模式,该体系以“学校竞技体育为龙头,与运动队相互共建为结合,以体育教学为基础,以科学研究为保障,以社会组织为补充,以课余锻炼为延伸”,有效地保障了以“竞技人才培养”为中心的培养思路与学校及社会组织之间的优势互补,共生互融。
  第三,建立高水平运动员资源信息交流平台。学校在各方努力下,搭建起运动员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将“竞技训练、体育教学、社会组织、承办高水平赛事、课余锻炼及校园体育文化”六个方面有机衔接起来。基层训练单位的基础训练指导,到进入大学课堂,再到运动员进入体工队集训、承办高水平赛事等一系列活动以及保障运行机制,实现了互动、互补、节能、增效的局面,实现顶尖体育人才的培养。其中,资源交流平台起到了很好的信息共享作用。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以江苏大学京江学院构建“教管学”师生联合党支部为例,探索新时代独立院校“党建+”工作模式创新的实践方法,通过组建联合党支部,强化党支部在学院发展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示范引领作用,改变过去单一支部的“孤岛”现象,以此激发党的基层组织战斗活力,不断推进学院基层党建工作的高质量开展。  关键词:独立学院;“教管学”师生联合党支部;融合党建  中图分类号:G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期刊
摘 要:本文以A大学为个案,通过对该高校团干部培训的调研,得出以下结论:大部分团干部对当前团干部培训的评价较积极,持肯定的态度;对团干部培训较为重视;对目前的培训内容设置和培训方式比较满意,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高校今后的团干培训要加强以能力提升为主的培训内容,注重以参与式、体验式为主的培训方式,根据实际情况引入灵活机动的“线上+线下”的培训机制,并强化培训调研和需求分析。  关键词:高校;共青团;培
期刊
摘 要:产教融合、校企协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受到了国家和应用型本科高校的重视,如何实现产教深度融合成为当前教育管理者面前的重要课题。人才培养的落脚点在课程,课程质量的评价在于标准,本文浅析了产教融合视域下的课程标准建设路径,并以茅台学院为例,探索了具体的建设策略,以期为同类院校进行课程标准建设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产教融合;校企协作;课程标准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高职院校专业质量保障从评估到诊改是专业质量保障底层逻辑的转变,也是专业质量保障动力从外部压力驱动到内部动力生成的转变,这种转变是新时代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新要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以国家政策为指导,实事求是,分析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现状,调研行业企业发展要求,在诊断与改进工作指导下,建立以专业认知、专业标准、专业诊断、专业诊改、专业提升为主要步骤的“六步一体自循环”专业质量保障模式,能够适应时代
期刊
摘 要:随着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工业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及其跨界融合取得突破式发展,以“中国制造2025”“工业4.0”为工程背景的大数据、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等新工科专业飞速发展,社会对高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分析了湖南工程学院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在教学改革中,人才培养模式如何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与时俱进改革与创新的问题;在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改革中,人才培养计划的
期刊
摘 要:优良的学风是高等学校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也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灵魂,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新的历史定位,新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以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才培养质量为高校建设的核心和使命。学风建设是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本文通过系统地分析学风建设现状、成绩调研等实际数据情况,从发现的问题出发,对高等学校学风建设进行了针对性的剖析与解读,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及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产教融合酒店短期见习的效果评估,从反应层次、学习层次、行为层次和结果层次四个方面对学生企业实训效果开展评估调研,发现目标制定“两张皮”、实训内容缺层级、校企导师两不悦、实训评价单向性四大问题,从而提出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实践过程“双主体”育人,实训项目内容呈现进阶式递进、校企双导师明确各自分工要求、践行协同育人模式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产教融合;短
期刊
摘 要:书法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文化独特魅力的象征符号。书法教育是一种美育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审美能力、文化修养以及民族情感等。学生、教师、家长以及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固定型思维模式在书法教育教学过程中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形成了障碍。本文基于具体专业的教学实践,通过对以上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结合适应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理念,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思维模式;固定型思维;
期刊
摘 要:伴随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大思政”格局的确立,創新拓展高职院校思政育人路径既是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益实践,也是立足高职院校学生特点,构建学校铸魂育人工程的客观需要。本文通过分析高职院校思政育人实践活动现状,立足学校“四梁八柱”实践活动管理体系,积极构建“央视《新闻联播》+”模式的思政育人实践活动体系,不断探索适合高职院校学生思政育人的有效路径和方式方法。  关键词:思政育人
期刊
摘 要:贯彻国家教育政策,切实推进美育工作,是当前各级各类学校的重点任务。我国部分非艺术类高职院校存在美育课程体系不完善、美育教师配额不达标、美育课程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美育教育少统筹设计等问题。在遵循美育工作面向全体高职学生,坚持美育工作改革创新的宗旨下,针对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设计并实施了推进美育工作的“三一模式”,育人成效显著。“三一模式”是一套在美育育人实践中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