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儿童文学作为众多文学类型的一种,近几年的发展多处于彷徨与迷茫之中,之所以产生这样的发展困境,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电视、网络等新传媒手段带来的冲击及自身定位的模糊。市场主导优势不复存在,使得儿童文学一次次地面临市场滑坡的红色警告。儿童文学的未来发展出路在哪里是值得深入思考与探讨的问题。本文主要就儿童文学的创作发展问题进行研究,在论述其既定美学特征的基础上,重点就其创新趋势进行研究,以理论研究为指导,带来儿童文学发展格局的新开拓。
【关键词】儿童文学;美学特征;创作;趋势;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6-0027-02
儿童文学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担任着儿童成长导师的责任,并在文学市场中占据一定优势。但随着新媒介的诞生及创新应用,儿童文学发展也逐渐进入瓶颈,产生一系列发展困惑。而随着社会对儿童文学发展的持续关注与加大性的投入,儿童文学也在积极探索自身创新发展的思路和模式,力图走出自身发展的低谷期[1],摆脱发展的现实困境,努力建构开放、多元、生态化的新格局。而要想实现儿童文学的地位“复兴”,其美学特征及创作趋势的研究分析必不可少。
一、儿童文学的界定
主要的读者群是未满18岁的未成年人,在创作与出版上力求契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契合阅读需求和审美意识,也让其在文学的阅读中健康发展。考虑到未成年人与成年人的思维差异,儿童文学又不断细分,具体有幼儿、童年及青少年等不同阶段的文学划分,既有共性,也有个性特征。追本溯源,儿童文学的真正发展是五四运动时期,鲁迅、陈独秀等人积极推动儿童文学的发展,冰心、叶圣陶等人为进行儿童文学创作[2],创作了大量的经典作品。其中叶圣陶的《稻草人》被誉为中国儿童文学成熟化的标志,而冰心的《小橘灯》《寄小读者》等也是儿童文学的杰出代表,这些都为后续的创作提供了方向指引,奠定了创作的旋律基础和美学基础。
二、儿童文学的基本美学特征
大量的儿童文学创作研究后,学者们一致认为,儿童文学具有纯真、善良、童趣等基本美学特征,但又不局限于此。随着时代的发展,儿童文学也具有其他的美学特征,要想真正把握美学特征,必须置身于发展的时代背景,结合发展轨迹进行综合性地分析。其美学特征,多体现在创作的初衷上,儿童天真无邪、内心善良,且充满童趣,因此儿童文学创作也追求“真善美”的体现,力求制造快乐。儿童文学创作必须与成人化写作相区别,尽量规避“阴暗成分”,以免给儿童心灵带来创伤,或对其成长发展造成负面影响[3]。因此在儿童文学创作中,追求的基本美学特征则是快乐与单纯。以纯真的思维,将快乐带给儿童,陶冶儿童情操,让他们快乐地度过童年。
在世界文学发展早期,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的界限并不明显,早在农业文明时期,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存在大量不适于儿童阅读的内容,也没有成人与儿童的真正文学界限。到20世纪以后,儿童文学的创作与研究引起世界范围内的关注与重视。儿童文学的创作与研究之所以引起全球范围内的热议[4],儿童文学之所以出现并逐渐走向成熟主要是人们需要寻找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更容易被儿童所接受的渠道或载体,与儿童进行深层次地沟通交流,实现对下一代的道德教育和知识传输。无论儿童文学如何发展,基本美学特征不变,依然是“以善为美,制造快乐”,儿童文学不仅关注儿童的教育引导问题,也成为成人对下一代“真善美”品德培养希冀的表达。
三、儿童文学创作中的痛点
(一)儿童文学出版与创作不匹配
来自出版行业的数据显示,自2015年起儿童图书出版量提升明显,基本保持在5.3到7.8万种之间。而从市场规模情况看,更是连续10年实现了两位数的平稳增长。从市场份额看,儿童图书零售渠道销售码洋占比逐渐超过社科,问鼎图书零售市场的“霸主”,儿童出版呈明显升温的趋势。但在“可观的数字”背后,儿童文学原创比例较低,多为国外版图书的引进,主要集中于童话、儿童小说、绘本等。本身儿童文学原创力量较弱,且国外儿童文学的引进对原创儿童文学创作空间造成挤压,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原创儿童文学处于缓慢发展的状态。
(二)文学市场化、娱乐化倾向严重
2017年开卷公布的实体店、网店少儿畅销书TOP100榜单,均以“系列图书”为主。而系列图书的畅销也逐渐反映了儿童文学创作中出现的市场化、娱乐化的一体化倾向[5],儿童文学商业化色彩更为浓厚。甚至部分创作者为迎合儿童的流行趣味,推出了一系列的网络游戏故事书,或者儿童文学作家试水搞笑故事、网络游戏故事的创作,儿童文学创作品质下降。且社会上开展的儿童阅读推广活动,背后的营销主体是出版社,因此营销宣导带有一定的商业属性,利益成分的掺杂使得推广“目的不纯”,而对儿童进行审美教育、人文教育的阅读推广缺位严重,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会导致儿童图书过度娱乐化。
(三)儿童文学创作文体不平衡
儿童文学理应类型多元,体裁多样,不过分聚焦于童话、小说、生活故事,散文、诗歌、自传文本、科幻故事等也应是儿童文学大力发展的主体。部分儿童文学创作者基于儿童偏好读故事的阅读倾向进行市场化写作,推出校园幽默生活故事,以吸引儿童读者。而专心创作适合亲子阅读的幼儿文学作家为数不多,市面上出版的儿童诗集、儿童散文集非常少。书店里琳琅满目的图书中真正适合低年级孩子的读物相对欠缺,多为唐诗、宋词拼音版,或者《三字经》《弟子规》等启蒙书籍,无法真正满足兒童的阅读需要。
四、儿童文学的创作趋势研究
(一)坚持儿童立场,保持美学特征
在儿童文学的创作中要坚定儿童立场,充分地认识与了解儿童,将儿童文学与其他文学,特别是与成人文学区分开来。坚持儿童的创作立场就是基于儿童视角去创作、去思考,用儿童的眼光去观察世界、分析问题,使得行为思路、逻辑体系等与儿童相契合[6],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实际。真正的儿童文学必然是建立在充分认识儿童基础之上,对童心充满敬畏,保持儿童文学的基本美学特征,使得真正服务于儿童成长与发展。以《皇帝的新装》为例,作为享誉世界的儿童文学名作,不仅揭露了统治阶级的愚昧、荒诞,更让小孩子天真无邪的发言揭开了真相,礼赞童心,让这篇儿童文学作品具有“真善美”的基本美学特征,童心是纯洁的,儿童是纯真的。明确了儿童文学的写作立场,端正了儿童文学的写作态度,展示了儿童文学美好的寄寓和“真善美”的思想特征,因此取得了创作上的成功。 (二)减少商业化色彩,多一些爱的关怀
在创作中要减少商业化的色彩,这也是当前儿童文学创作改革的努力方向。儿童文学追求市场无可厚非,但也应关注儿童文学基本的价值关怀,借助文学传递爱与希望,给予儿童生活化的指导。儿童文学不能搞“段子文化”或者追求“快餐效应”,必须有益于儿童身心健康,容易被儿童接受所消化,更重要的是引发儿童正向的情感共鸣。以日本儿童小说经典《窗边的小豆豆》为例,其以“小豆豆”的视角创作,写儿童想要的生活,很容易引发儿童读者的情感共鸣,因此是经典的儿童文学畅销读本。儿童文学的创作中应跳出简单地描绘儿童校园生活、家庭故事的局限,借助文学的笔为儿童建构充满希望与理想的世界。
(三)善于創新尝试,科技让儿童文学更出彩
鉴于当前儿童文学文体不平衡的问题,必须加强引导,尽可能地让儿童文学载体更丰富。此外儿童文学的创作中也应大胆尝试,特别是基于融媒体的时代背景,发挥网络、电视等媒介的优势,实现儿童文学的多元展示,可以借助多种媒介实现儿童文学故事场景的立体、生动再现,可以将好的儿童文学作品进行动漫方向的转化,这并不意味着其完全是经济利益驱动下对儿童文学的破坏,辩证地看待儿童文学在新时期利用科技以更鲜活的形象深入到儿童读者群体中未为不可。文字传播的速度明显弱于电子媒介传播的速度,在儿童文学的创作上关注科技成果,学会利用网络媒介,使得儿童文学内容优势与媒介优势相得益彰,才能取得儿童文学创作的成功,而对科技的关注、媒介的关注等则是新时期儿童文学创作的一大趋势。以《宝葫芦的秘密》这部儿童文学为例,之所以备受赞誉,广为人知,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宝葫芦的秘密》的动画问世,借助动画让经典优质的儿童文学走入儿童群体中,既扩大了儿童文学的知名度,也催生了优秀的动画作品,更实现了民族特色优秀文化的传承。
五、结语
儿童文学作为儿童的精神给养,理应得到全面地发展支持,而发展不是量的积累,而是质的提升。儿童文学的创作中应把握基本的美学特征,正视儿童文学存在的不足,特别是原创占比低、商业化色彩重、文体不平衡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以此引导儿童文学新时期的创新发展,使得儿童文学的创作发展趋向更明朗,创作更富成效。
参考文献:
[1]张生珍,雷纳德·马库斯.儿童文学的发展与挑战:
雷纳德·马库斯访谈录(英文)[J].外国文学研究,2020,42(05):1-15.
[2]布力布力·艾克热木.媒介融合视角下儿童文学阅读发展策略研究[J].新阅读,2020,(09):60-61.
[3]胡丽娜.中国儿童文学史编撰的历史与问题[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5(04):35-44.
[4]刘晓丽.论儿童文学对民间文学的继承与发展[J].汉江师范学院学报,2020,40(02):32-35.
[5]王泳波.打造少儿出版新生态 推动高质量发展[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20-01-09(T11).
[6]张建亮,王玉军.儿童文学反哺动画视角下动漫产业发展的对策[J].电影文学,2019,(18):116-119.
作者简介:施静,女,汉族,江苏海门人,教育硕士,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主要从事语文教育。
【关键词】儿童文学;美学特征;创作;趋势;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6-0027-02
儿童文学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担任着儿童成长导师的责任,并在文学市场中占据一定优势。但随着新媒介的诞生及创新应用,儿童文学发展也逐渐进入瓶颈,产生一系列发展困惑。而随着社会对儿童文学发展的持续关注与加大性的投入,儿童文学也在积极探索自身创新发展的思路和模式,力图走出自身发展的低谷期[1],摆脱发展的现实困境,努力建构开放、多元、生态化的新格局。而要想实现儿童文学的地位“复兴”,其美学特征及创作趋势的研究分析必不可少。
一、儿童文学的界定
主要的读者群是未满18岁的未成年人,在创作与出版上力求契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契合阅读需求和审美意识,也让其在文学的阅读中健康发展。考虑到未成年人与成年人的思维差异,儿童文学又不断细分,具体有幼儿、童年及青少年等不同阶段的文学划分,既有共性,也有个性特征。追本溯源,儿童文学的真正发展是五四运动时期,鲁迅、陈独秀等人积极推动儿童文学的发展,冰心、叶圣陶等人为进行儿童文学创作[2],创作了大量的经典作品。其中叶圣陶的《稻草人》被誉为中国儿童文学成熟化的标志,而冰心的《小橘灯》《寄小读者》等也是儿童文学的杰出代表,这些都为后续的创作提供了方向指引,奠定了创作的旋律基础和美学基础。
二、儿童文学的基本美学特征
大量的儿童文学创作研究后,学者们一致认为,儿童文学具有纯真、善良、童趣等基本美学特征,但又不局限于此。随着时代的发展,儿童文学也具有其他的美学特征,要想真正把握美学特征,必须置身于发展的时代背景,结合发展轨迹进行综合性地分析。其美学特征,多体现在创作的初衷上,儿童天真无邪、内心善良,且充满童趣,因此儿童文学创作也追求“真善美”的体现,力求制造快乐。儿童文学创作必须与成人化写作相区别,尽量规避“阴暗成分”,以免给儿童心灵带来创伤,或对其成长发展造成负面影响[3]。因此在儿童文学创作中,追求的基本美学特征则是快乐与单纯。以纯真的思维,将快乐带给儿童,陶冶儿童情操,让他们快乐地度过童年。
在世界文学发展早期,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的界限并不明显,早在农业文明时期,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存在大量不适于儿童阅读的内容,也没有成人与儿童的真正文学界限。到20世纪以后,儿童文学的创作与研究引起世界范围内的关注与重视。儿童文学的创作与研究之所以引起全球范围内的热议[4],儿童文学之所以出现并逐渐走向成熟主要是人们需要寻找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更容易被儿童所接受的渠道或载体,与儿童进行深层次地沟通交流,实现对下一代的道德教育和知识传输。无论儿童文学如何发展,基本美学特征不变,依然是“以善为美,制造快乐”,儿童文学不仅关注儿童的教育引导问题,也成为成人对下一代“真善美”品德培养希冀的表达。
三、儿童文学创作中的痛点
(一)儿童文学出版与创作不匹配
来自出版行业的数据显示,自2015年起儿童图书出版量提升明显,基本保持在5.3到7.8万种之间。而从市场规模情况看,更是连续10年实现了两位数的平稳增长。从市场份额看,儿童图书零售渠道销售码洋占比逐渐超过社科,问鼎图书零售市场的“霸主”,儿童出版呈明显升温的趋势。但在“可观的数字”背后,儿童文学原创比例较低,多为国外版图书的引进,主要集中于童话、儿童小说、绘本等。本身儿童文学原创力量较弱,且国外儿童文学的引进对原创儿童文学创作空间造成挤压,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原创儿童文学处于缓慢发展的状态。
(二)文学市场化、娱乐化倾向严重
2017年开卷公布的实体店、网店少儿畅销书TOP100榜单,均以“系列图书”为主。而系列图书的畅销也逐渐反映了儿童文学创作中出现的市场化、娱乐化的一体化倾向[5],儿童文学商业化色彩更为浓厚。甚至部分创作者为迎合儿童的流行趣味,推出了一系列的网络游戏故事书,或者儿童文学作家试水搞笑故事、网络游戏故事的创作,儿童文学创作品质下降。且社会上开展的儿童阅读推广活动,背后的营销主体是出版社,因此营销宣导带有一定的商业属性,利益成分的掺杂使得推广“目的不纯”,而对儿童进行审美教育、人文教育的阅读推广缺位严重,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会导致儿童图书过度娱乐化。
(三)儿童文学创作文体不平衡
儿童文学理应类型多元,体裁多样,不过分聚焦于童话、小说、生活故事,散文、诗歌、自传文本、科幻故事等也应是儿童文学大力发展的主体。部分儿童文学创作者基于儿童偏好读故事的阅读倾向进行市场化写作,推出校园幽默生活故事,以吸引儿童读者。而专心创作适合亲子阅读的幼儿文学作家为数不多,市面上出版的儿童诗集、儿童散文集非常少。书店里琳琅满目的图书中真正适合低年级孩子的读物相对欠缺,多为唐诗、宋词拼音版,或者《三字经》《弟子规》等启蒙书籍,无法真正满足兒童的阅读需要。
四、儿童文学的创作趋势研究
(一)坚持儿童立场,保持美学特征
在儿童文学的创作中要坚定儿童立场,充分地认识与了解儿童,将儿童文学与其他文学,特别是与成人文学区分开来。坚持儿童的创作立场就是基于儿童视角去创作、去思考,用儿童的眼光去观察世界、分析问题,使得行为思路、逻辑体系等与儿童相契合[6],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实际。真正的儿童文学必然是建立在充分认识儿童基础之上,对童心充满敬畏,保持儿童文学的基本美学特征,使得真正服务于儿童成长与发展。以《皇帝的新装》为例,作为享誉世界的儿童文学名作,不仅揭露了统治阶级的愚昧、荒诞,更让小孩子天真无邪的发言揭开了真相,礼赞童心,让这篇儿童文学作品具有“真善美”的基本美学特征,童心是纯洁的,儿童是纯真的。明确了儿童文学的写作立场,端正了儿童文学的写作态度,展示了儿童文学美好的寄寓和“真善美”的思想特征,因此取得了创作上的成功。 (二)减少商业化色彩,多一些爱的关怀
在创作中要减少商业化的色彩,这也是当前儿童文学创作改革的努力方向。儿童文学追求市场无可厚非,但也应关注儿童文学基本的价值关怀,借助文学传递爱与希望,给予儿童生活化的指导。儿童文学不能搞“段子文化”或者追求“快餐效应”,必须有益于儿童身心健康,容易被儿童接受所消化,更重要的是引发儿童正向的情感共鸣。以日本儿童小说经典《窗边的小豆豆》为例,其以“小豆豆”的视角创作,写儿童想要的生活,很容易引发儿童读者的情感共鸣,因此是经典的儿童文学畅销读本。儿童文学的创作中应跳出简单地描绘儿童校园生活、家庭故事的局限,借助文学的笔为儿童建构充满希望与理想的世界。
(三)善于創新尝试,科技让儿童文学更出彩
鉴于当前儿童文学文体不平衡的问题,必须加强引导,尽可能地让儿童文学载体更丰富。此外儿童文学的创作中也应大胆尝试,特别是基于融媒体的时代背景,发挥网络、电视等媒介的优势,实现儿童文学的多元展示,可以借助多种媒介实现儿童文学故事场景的立体、生动再现,可以将好的儿童文学作品进行动漫方向的转化,这并不意味着其完全是经济利益驱动下对儿童文学的破坏,辩证地看待儿童文学在新时期利用科技以更鲜活的形象深入到儿童读者群体中未为不可。文字传播的速度明显弱于电子媒介传播的速度,在儿童文学的创作上关注科技成果,学会利用网络媒介,使得儿童文学内容优势与媒介优势相得益彰,才能取得儿童文学创作的成功,而对科技的关注、媒介的关注等则是新时期儿童文学创作的一大趋势。以《宝葫芦的秘密》这部儿童文学为例,之所以备受赞誉,广为人知,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宝葫芦的秘密》的动画问世,借助动画让经典优质的儿童文学走入儿童群体中,既扩大了儿童文学的知名度,也催生了优秀的动画作品,更实现了民族特色优秀文化的传承。
五、结语
儿童文学作为儿童的精神给养,理应得到全面地发展支持,而发展不是量的积累,而是质的提升。儿童文学的创作中应把握基本的美学特征,正视儿童文学存在的不足,特别是原创占比低、商业化色彩重、文体不平衡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以此引导儿童文学新时期的创新发展,使得儿童文学的创作发展趋向更明朗,创作更富成效。
参考文献:
[1]张生珍,雷纳德·马库斯.儿童文学的发展与挑战:
雷纳德·马库斯访谈录(英文)[J].外国文学研究,2020,42(05):1-15.
[2]布力布力·艾克热木.媒介融合视角下儿童文学阅读发展策略研究[J].新阅读,2020,(09):60-61.
[3]胡丽娜.中国儿童文学史编撰的历史与问题[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5(04):35-44.
[4]刘晓丽.论儿童文学对民间文学的继承与发展[J].汉江师范学院学报,2020,40(02):32-35.
[5]王泳波.打造少儿出版新生态 推动高质量发展[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20-01-09(T11).
[6]张建亮,王玉军.儿童文学反哺动画视角下动漫产业发展的对策[J].电影文学,2019,(18):116-119.
作者简介:施静,女,汉族,江苏海门人,教育硕士,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主要从事语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