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针对医学生临床技能掌握薄弱的情况,分析其形成原因,提出加强中医学大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研究的主要途径,并进行长期的研究实践,为有效培养医学生临床动手能力提供新的方法。
关键词 加强;中医专业;临床实践;能力;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44 文献标识码:A
大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培养对于医学院校的学生尤其重要。长期以来,国内大学生实践能力差已成为制约创造性人才走向世界的“瓶颈”,而中医大学生临床能力较差尤为突出。医学是一门神圣而又严谨的生命科学,它的对象是人,来不得半点疏忽和大意,临床动手能力直接关系到病人是康复或是恶化,生或是死,尤其是有创性临床技能(如外科手术),它具有不可重复性,绝对严谨性。因此,如何提高中医大学生临床各科技能已迫在眉睫。我校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学生临床能力的研究,通过各级各类教改课题的研究,我们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临床教学体系的自身缺陷,即缺乏理论教学向临床实践过渡的中间环节——临床实验课程体系。所谓临床能力,我们认为主要由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操作能力两部分构成,对于这种能力的培养应从理论教学过程中就逐步展开,这就是临床实验课程的任务。然而,传统的教学设置是开设实验或见习课。首先,校内实验教学流于形式,实验内容往往低水平重复,各临床学科的实践教学往往只是一种零星的、抽象的、没有系统性的操作过程;实验课不单独计学分,有的仅占学科成绩的很小比例,这种客观上的原因造成学生主观上不重视。其次是没有良好的医学实践教学基地,实验室的环境与医院差异较大,教学不能形成“以人为中心”置身于医院环境的现代医学教育模式;加上无有效的训练载体,一些有创性操作无法训练,只能纸上谈兵。再次,在临床实习中,面对众多的见习学生,临床带教师资力量、水平的参差不齐,所接触的病种、程度、个体差异的不一致,使得这种教学缺乏标准化和可靠性;同时,由于实习对象是病人,一些技能性实验不可能在处于身心痛苦的病人身上重复,而且出于人道主义,尊重病人权利等角度出发,在病人身上不允许有任何实验性的操作技能。总而言之,临床能力差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二个方面:一是中医院校临床技能教学没有形成系统的实验教学体系;二是临床学科实践教学没有适宜的环境及有效的载体。因此,医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关键在于加强学校临床各学科的实践教学,寻找一条行之有效的培养中医大学生临床动手能力的途径极为重要。
一、独立开设实验课程
1、确立临床技能课为独立课程,整个临床技能可分为《临床基本技能》、《外科临床基本技能》及《专科临床技能》三门课程,作为每一位医学生必修课。
临床实验课程体系是影响实验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是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中介,实验课程的门类、结构,每门课程的时数,重点、难点等,直接决定着实验教学质量及人才培养规格。优化的实验课程体系应当满足以下要求:A、适应性。临床实验课程体系的结构应符合时代对人才的素质要求,同时应尽可能满足学生的选择意向。B、完备性。实验课程体系以其整体来实现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体系中各课程的总和覆盖学生素质结构中各方面的内容。临床实验课程体系作为子系统,应根据学校整个课程体系的完备性要求来进行自身的构建。C、相关协调性。临床实验课程体系的构建应充分剖析学生各素质要求的相互联系,然后合理确定课程设置、课时分配、重点难点、开课顺序及开课形式。根据临床学科的特点,临床学科实验课程应涵盖以下内容:临床基本技能和各专业特有技能及中医技能。具体内容包括:
A、一般体格检查:甲状腺、乳腺、体表淋巴结及肿块的触诊、肝脾触诊,心界、肺、肝浊音界、移动性浊音的叩诊,心肺听诊、腹部听诊、神经系统检查等。
B、常用医护技能:无菌技术、置胃管术、洗胃术、导尿术、各种引流管的置入与拔除,经各种引流管注射造影剂的实际操作,环甲膜穿刺术、胸穿、腹穿、后穹隆穿刺术,各种体表肿块的摘除术、脓肿切开引流术、气管切开术、静脉切开术、阑尾切除术、疝修补术、骨折内固定术、鼻窦冲洗术、扁桃腺摘除术、睑板腺脓肿切开术、白内障摘除术,各种瘘管窦道的造影术、冲洗术等。
C、专科技能:妇产科技能、骨伤科技能及五官科技能等。
D、中医技能:各种中医外敷药物的调制和具体运用,垫棉法、挂线法、提毒祛腐法、各种正骨手法、小夹板固定术、拔火罐术、刮痧术、砍离砂术、捏脊术等。
E、实验室及功能检查:血RT、尿liT、大便RT、血气分析及酸碱度测定、血生化、电解质测定等;功能检查:ECG、B超、X线、纤维内窥镜等。
2、编写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指导教材、临床技能考试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二、建立计算机虚拟实验系统
建立计算机虚拟实验系统,开发各学科临床技能CAI课件。通过动画模拟、视频图像、静止图像等多媒体手段来设计实验项目,每一个实验结构由实验名称、实验仪器介绍、实验步骤、实验原理、仿真平台、实验报告组成。实验名称包括所有实验项目;仪器介绍则根据具体实验项目不同而不同;实验步骤具体介绍实验过程;仿真平台则根据具体实验要求设计出不同的背景。
三、建立教学模拟医院及其相应的各学科技能实验室
良好的硬件设施是实验教学得以顺利开展的必要保证。新校区我们教学实验中心按照教学模拟医院的格局进行设计,总体分为基本技能训练区、外科技能训练区、专科技能训练区(内、妇、儿、骨、五官、影像等)及功能检查室。总面积有5000平方米,3层楼。
四、建立模拟医院管理机制
1、建立实验教师培养方案。
2、建立模拟医院计算机管理系统。
3,确定开放性实验室运作模式。
我校在此方面做了长期扎实的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自1988年起即已在临床各专业进行毕业技能考试并开展了校级课题研究。2003年我们开设了独立实验课程“中西医临床诊疗技术”、“外科临床基本技能”,在此基础上,我们又进行了进一步研究,目前,在临床技能教学方面我们有新世纪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江苏省“十一五”规划课题等5项课题,其中世行贷款课题“中医药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及江苏省教育厅课题“加强中医学大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研究”、“临床能力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已结题,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构建中医临床实验教学体系”及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正在研究之中。2006年,研究成果“构建中医临床实验课程体系研究”获得校教学成果一等奖,开于2007年获得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通过以上课题的研究,大大带动了临床各个学科实验教学的开展,内、外、妇、儿、骨伤等均编写实验教学教材,我们实验中心目前主持课题2顶,参加各种实验教学改革课题4项,出版综合性的实验教材一本。各临床学科研制出实验教学多媒体教学课件,其中教学实验中心研制的“临床技能教学实验系统”荣获江苏省第二届方正奥思杯多媒体教学课件竞赛好课件奖。目前,由我们实验中心开设的“中西临床常用诊疗技术”选修课深受学生欢迎,选课同学逐年大幅度递增。
五、体会
1、走理论与实践并进的教学模式,积极创造条件开设实验课。重视实验教学人员的培养,形成定位准确、层次合理的实验教学队伍,建立相关政策激发实验教学人员从事实验教学工作的积极性。
2、做好实验课程考核工作,做好毕业临床技能考核工作,严抓出口关。
3、形成科学的实验室管理体制,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同时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加强实验教学改革研究,加强与社会的有效联系,在促进教学的前提下积极创造经济效益。通过各位同仁的不懈努力,我们相信,中医大学生的临床动手能力会有明显的改善,也才能培养出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新世纪实用型人才。
关键词 加强;中医专业;临床实践;能力;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44 文献标识码:A
大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培养对于医学院校的学生尤其重要。长期以来,国内大学生实践能力差已成为制约创造性人才走向世界的“瓶颈”,而中医大学生临床能力较差尤为突出。医学是一门神圣而又严谨的生命科学,它的对象是人,来不得半点疏忽和大意,临床动手能力直接关系到病人是康复或是恶化,生或是死,尤其是有创性临床技能(如外科手术),它具有不可重复性,绝对严谨性。因此,如何提高中医大学生临床各科技能已迫在眉睫。我校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学生临床能力的研究,通过各级各类教改课题的研究,我们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临床教学体系的自身缺陷,即缺乏理论教学向临床实践过渡的中间环节——临床实验课程体系。所谓临床能力,我们认为主要由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操作能力两部分构成,对于这种能力的培养应从理论教学过程中就逐步展开,这就是临床实验课程的任务。然而,传统的教学设置是开设实验或见习课。首先,校内实验教学流于形式,实验内容往往低水平重复,各临床学科的实践教学往往只是一种零星的、抽象的、没有系统性的操作过程;实验课不单独计学分,有的仅占学科成绩的很小比例,这种客观上的原因造成学生主观上不重视。其次是没有良好的医学实践教学基地,实验室的环境与医院差异较大,教学不能形成“以人为中心”置身于医院环境的现代医学教育模式;加上无有效的训练载体,一些有创性操作无法训练,只能纸上谈兵。再次,在临床实习中,面对众多的见习学生,临床带教师资力量、水平的参差不齐,所接触的病种、程度、个体差异的不一致,使得这种教学缺乏标准化和可靠性;同时,由于实习对象是病人,一些技能性实验不可能在处于身心痛苦的病人身上重复,而且出于人道主义,尊重病人权利等角度出发,在病人身上不允许有任何实验性的操作技能。总而言之,临床能力差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二个方面:一是中医院校临床技能教学没有形成系统的实验教学体系;二是临床学科实践教学没有适宜的环境及有效的载体。因此,医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关键在于加强学校临床各学科的实践教学,寻找一条行之有效的培养中医大学生临床动手能力的途径极为重要。
一、独立开设实验课程
1、确立临床技能课为独立课程,整个临床技能可分为《临床基本技能》、《外科临床基本技能》及《专科临床技能》三门课程,作为每一位医学生必修课。
临床实验课程体系是影响实验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是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中介,实验课程的门类、结构,每门课程的时数,重点、难点等,直接决定着实验教学质量及人才培养规格。优化的实验课程体系应当满足以下要求:A、适应性。临床实验课程体系的结构应符合时代对人才的素质要求,同时应尽可能满足学生的选择意向。B、完备性。实验课程体系以其整体来实现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体系中各课程的总和覆盖学生素质结构中各方面的内容。临床实验课程体系作为子系统,应根据学校整个课程体系的完备性要求来进行自身的构建。C、相关协调性。临床实验课程体系的构建应充分剖析学生各素质要求的相互联系,然后合理确定课程设置、课时分配、重点难点、开课顺序及开课形式。根据临床学科的特点,临床学科实验课程应涵盖以下内容:临床基本技能和各专业特有技能及中医技能。具体内容包括:
A、一般体格检查:甲状腺、乳腺、体表淋巴结及肿块的触诊、肝脾触诊,心界、肺、肝浊音界、移动性浊音的叩诊,心肺听诊、腹部听诊、神经系统检查等。
B、常用医护技能:无菌技术、置胃管术、洗胃术、导尿术、各种引流管的置入与拔除,经各种引流管注射造影剂的实际操作,环甲膜穿刺术、胸穿、腹穿、后穹隆穿刺术,各种体表肿块的摘除术、脓肿切开引流术、气管切开术、静脉切开术、阑尾切除术、疝修补术、骨折内固定术、鼻窦冲洗术、扁桃腺摘除术、睑板腺脓肿切开术、白内障摘除术,各种瘘管窦道的造影术、冲洗术等。
C、专科技能:妇产科技能、骨伤科技能及五官科技能等。
D、中医技能:各种中医外敷药物的调制和具体运用,垫棉法、挂线法、提毒祛腐法、各种正骨手法、小夹板固定术、拔火罐术、刮痧术、砍离砂术、捏脊术等。
E、实验室及功能检查:血RT、尿liT、大便RT、血气分析及酸碱度测定、血生化、电解质测定等;功能检查:ECG、B超、X线、纤维内窥镜等。
2、编写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指导教材、临床技能考试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二、建立计算机虚拟实验系统
建立计算机虚拟实验系统,开发各学科临床技能CAI课件。通过动画模拟、视频图像、静止图像等多媒体手段来设计实验项目,每一个实验结构由实验名称、实验仪器介绍、实验步骤、实验原理、仿真平台、实验报告组成。实验名称包括所有实验项目;仪器介绍则根据具体实验项目不同而不同;实验步骤具体介绍实验过程;仿真平台则根据具体实验要求设计出不同的背景。
三、建立教学模拟医院及其相应的各学科技能实验室
良好的硬件设施是实验教学得以顺利开展的必要保证。新校区我们教学实验中心按照教学模拟医院的格局进行设计,总体分为基本技能训练区、外科技能训练区、专科技能训练区(内、妇、儿、骨、五官、影像等)及功能检查室。总面积有5000平方米,3层楼。
四、建立模拟医院管理机制
1、建立实验教师培养方案。
2、建立模拟医院计算机管理系统。
3,确定开放性实验室运作模式。
我校在此方面做了长期扎实的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自1988年起即已在临床各专业进行毕业技能考试并开展了校级课题研究。2003年我们开设了独立实验课程“中西医临床诊疗技术”、“外科临床基本技能”,在此基础上,我们又进行了进一步研究,目前,在临床技能教学方面我们有新世纪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江苏省“十一五”规划课题等5项课题,其中世行贷款课题“中医药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及江苏省教育厅课题“加强中医学大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研究”、“临床能力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已结题,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构建中医临床实验教学体系”及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正在研究之中。2006年,研究成果“构建中医临床实验课程体系研究”获得校教学成果一等奖,开于2007年获得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通过以上课题的研究,大大带动了临床各个学科实验教学的开展,内、外、妇、儿、骨伤等均编写实验教学教材,我们实验中心目前主持课题2顶,参加各种实验教学改革课题4项,出版综合性的实验教材一本。各临床学科研制出实验教学多媒体教学课件,其中教学实验中心研制的“临床技能教学实验系统”荣获江苏省第二届方正奥思杯多媒体教学课件竞赛好课件奖。目前,由我们实验中心开设的“中西临床常用诊疗技术”选修课深受学生欢迎,选课同学逐年大幅度递增。
五、体会
1、走理论与实践并进的教学模式,积极创造条件开设实验课。重视实验教学人员的培养,形成定位准确、层次合理的实验教学队伍,建立相关政策激发实验教学人员从事实验教学工作的积极性。
2、做好实验课程考核工作,做好毕业临床技能考核工作,严抓出口关。
3、形成科学的实验室管理体制,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同时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加强实验教学改革研究,加强与社会的有效联系,在促进教学的前提下积极创造经济效益。通过各位同仁的不懈努力,我们相信,中医大学生的临床动手能力会有明显的改善,也才能培养出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新世纪实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