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有实无名。其独特的教育内容与特征,在传输意识形态、培育合格公民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给我国政治教育工作带来很大的启示。
关键字:美国;政治教育;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0
政治教育的理論和实践,无论在中国在外国,古已有之,渊源流长。从古希腊的斯巴达教育,到今天的美国精神教育;从孔夫子设教授徒,传播"礼"、"仁"和"中庸",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教育,政治教育贯穿于以往人类阶级社会的全部历史。美国所说的"公民教育"或"政治教育化"即我国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1]《独立宣言》中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是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轴,崇尚宗教信仰的青少年都必须遵守信赖、敬重、责任、公平、关怀和功德的道德准则。显而易见,美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丰富的内涵。
一、政治教育的内涵
政治教育,大多数人理解为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否认思想政治教育是其核心内容。但是政治教育所包含的范围还应当在宽一些,它不仅应当包含思想政治教育,还应当包含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笔者认为所谓政治教育,就是通过政治文化的传播,使人们获得政治知识,形成或改变某种政治心理倾向、政治价值观念和政治思想意识,并规范和增强人们的政治行为能力的过程。政治教育是一定阶级和政治集团,为了实现其政治目的和任务而进行的一种实践活动。
二、美国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1、爱国主义教育
美国注重采取多种形式不断强化国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包括利用各种节日庆典、学生课外活动、博物馆、名人故居等来激发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感。美国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公民教育,旨在让公民了解民族传统和国家的政治内容,灌输资本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美国高校注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信念,树立民族自尊自信心和自豪感。日本青少年研究所所长千石保曾论述,"美国人作为国家公民的义务感是支撑美国国家的支柱"。可以肯定,美国人的这种"义务感"是与其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分不开的。
2、宗教教育
宗教教育在美国的"政治教育"中始终扮演着一个特殊而重要的角色。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指出:"全世界还没有一个国家像美国那样,基督教对其国民的灵魂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通过宗教支配社会风貌,并且通过控制家庭生活进而控制国家。"美国十分重视宗教的舆论作用来进行政治教育。
3、 公民道德与法治教育
在美国,公民的道德与法律修养同等重要。从小学就要学习美国公民道德,以及美国基本法律。道德教育旨在从小就培养他们树立资本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法律教育则旨在培育忠于美国法律的公民。
二、 美国政治教育的特征
1、具有很强的隐蔽性
"隐性教育"是一种间接的、渗透式的政治教育,是把政治教育贯穿在各种传媒、文学、艺术等喜闻乐见的手段之中,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2]美国人认为显性的教育方式容易给人强迫灌输的感觉,使人产生逆反心理,从而影响政治思想、道德要求、原则的理解和内化。因而美国非常注重进行隐性教育,发挥隐性教育对人们思想品德形成的作用。美国将许多发生重大历史事件的地方演变为著名的古迹供人参观。利用举办奥运会、发射航天飞机这样的活动,宣扬"美国精神";通过升旗仪式、节日庆典、文艺演出等活动,灌输爱国主义和效忠国家的思想,其"竞选"活动强化公众"民主意识"。通过隐性教育,使受教育者接受教育,从而在不知不觉中达到教育的目的。
2、鲜明的阶级性、政治性、意识形态性
美国历任政府首脑都很重视政治教育,把政治教育看作是政府行为的重要部分。里根说"教育的核心不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向下一代新人传递我国自由民主的基础价值--爱国、忠诚、信誉、勇敢、明辩"。布什说":教育不仅是任务,更是高度的责任,向下一代传递科技知识和我国的社会灵魂---理智、正义、信仰、自由等美德。"美国采取许多硬性的措施进行政治教育,比如学校必须保证教学计划中的政治科目;对教师、校长和督导按一定的政治要求进行严格筛选等。资本主义及其优越性的教育、反共产主义教育、公民权利和义务的教育、国民精神的教育一直作为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被继承下来,意识色彩浓厚。
3、坚持稳定性与变革性的统一
美国政治教育的稳定性是指其核心的信仰、价值观、政治观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变革性是指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思想会发生相应的变化,顺应这些变化,美国的政治教育内容也会发生变化,很好地适应了社会的变迁。在一个多元文化的背景下,按照各人的客观需要进行取舍,通过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手段,允许差异的存在,这是美国政治教育的独到之处。
三、 美国政治教育对中国的启示
1、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武装人民的头脑,使广大人民自觉抵制西方腐朽政治、思想、文化思潮的影响。提高广大人民政治觉悟,加强信仰教育。
2、加强隐性教育,注重渗透式教育。我国政治教育的历史可以看出,我国政治教育以正面灌输为主要特色。我们应该减少"灌输",增加"渗透"。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教育内容体现出较强的层次性和连续性。教育者不是用简单的灌输来实现其思想教育目标。而是让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者的思想。借鉴美国课堂教学方法,在学校教学过程中,注意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学方法多采用问题讨论式和启发式,针对学生日常生活中碰到的各种实际问题,组织学生进行专题讨论,鼓励他们敢想问题、敢解决问题。
3、加强实践,创新政治教育方法
我们应借鉴美国政治教育有益方法,引导教育对象独立自主地判断问题和解决问题,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实践教育应该成为学校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服务活动、志愿者活动,建立实践教育基地或在政府部门、企业和事业单位等中提供实习机会,为政治教育提供场所和平台。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社科研究与思政工作司组.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蓝楠,《美国思想政治及其借鉴》,理论月刊,2010(6)
关键字:美国;政治教育;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0
政治教育的理論和实践,无论在中国在外国,古已有之,渊源流长。从古希腊的斯巴达教育,到今天的美国精神教育;从孔夫子设教授徒,传播"礼"、"仁"和"中庸",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教育,政治教育贯穿于以往人类阶级社会的全部历史。美国所说的"公民教育"或"政治教育化"即我国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1]《独立宣言》中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是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轴,崇尚宗教信仰的青少年都必须遵守信赖、敬重、责任、公平、关怀和功德的道德准则。显而易见,美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丰富的内涵。
一、政治教育的内涵
政治教育,大多数人理解为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否认思想政治教育是其核心内容。但是政治教育所包含的范围还应当在宽一些,它不仅应当包含思想政治教育,还应当包含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笔者认为所谓政治教育,就是通过政治文化的传播,使人们获得政治知识,形成或改变某种政治心理倾向、政治价值观念和政治思想意识,并规范和增强人们的政治行为能力的过程。政治教育是一定阶级和政治集团,为了实现其政治目的和任务而进行的一种实践活动。
二、美国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1、爱国主义教育
美国注重采取多种形式不断强化国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包括利用各种节日庆典、学生课外活动、博物馆、名人故居等来激发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感。美国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公民教育,旨在让公民了解民族传统和国家的政治内容,灌输资本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美国高校注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信念,树立民族自尊自信心和自豪感。日本青少年研究所所长千石保曾论述,"美国人作为国家公民的义务感是支撑美国国家的支柱"。可以肯定,美国人的这种"义务感"是与其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分不开的。
2、宗教教育
宗教教育在美国的"政治教育"中始终扮演着一个特殊而重要的角色。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指出:"全世界还没有一个国家像美国那样,基督教对其国民的灵魂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通过宗教支配社会风貌,并且通过控制家庭生活进而控制国家。"美国十分重视宗教的舆论作用来进行政治教育。
3、 公民道德与法治教育
在美国,公民的道德与法律修养同等重要。从小学就要学习美国公民道德,以及美国基本法律。道德教育旨在从小就培养他们树立资本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法律教育则旨在培育忠于美国法律的公民。
二、 美国政治教育的特征
1、具有很强的隐蔽性
"隐性教育"是一种间接的、渗透式的政治教育,是把政治教育贯穿在各种传媒、文学、艺术等喜闻乐见的手段之中,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2]美国人认为显性的教育方式容易给人强迫灌输的感觉,使人产生逆反心理,从而影响政治思想、道德要求、原则的理解和内化。因而美国非常注重进行隐性教育,发挥隐性教育对人们思想品德形成的作用。美国将许多发生重大历史事件的地方演变为著名的古迹供人参观。利用举办奥运会、发射航天飞机这样的活动,宣扬"美国精神";通过升旗仪式、节日庆典、文艺演出等活动,灌输爱国主义和效忠国家的思想,其"竞选"活动强化公众"民主意识"。通过隐性教育,使受教育者接受教育,从而在不知不觉中达到教育的目的。
2、鲜明的阶级性、政治性、意识形态性
美国历任政府首脑都很重视政治教育,把政治教育看作是政府行为的重要部分。里根说"教育的核心不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向下一代新人传递我国自由民主的基础价值--爱国、忠诚、信誉、勇敢、明辩"。布什说":教育不仅是任务,更是高度的责任,向下一代传递科技知识和我国的社会灵魂---理智、正义、信仰、自由等美德。"美国采取许多硬性的措施进行政治教育,比如学校必须保证教学计划中的政治科目;对教师、校长和督导按一定的政治要求进行严格筛选等。资本主义及其优越性的教育、反共产主义教育、公民权利和义务的教育、国民精神的教育一直作为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被继承下来,意识色彩浓厚。
3、坚持稳定性与变革性的统一
美国政治教育的稳定性是指其核心的信仰、价值观、政治观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变革性是指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思想会发生相应的变化,顺应这些变化,美国的政治教育内容也会发生变化,很好地适应了社会的变迁。在一个多元文化的背景下,按照各人的客观需要进行取舍,通过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手段,允许差异的存在,这是美国政治教育的独到之处。
三、 美国政治教育对中国的启示
1、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武装人民的头脑,使广大人民自觉抵制西方腐朽政治、思想、文化思潮的影响。提高广大人民政治觉悟,加强信仰教育。
2、加强隐性教育,注重渗透式教育。我国政治教育的历史可以看出,我国政治教育以正面灌输为主要特色。我们应该减少"灌输",增加"渗透"。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教育内容体现出较强的层次性和连续性。教育者不是用简单的灌输来实现其思想教育目标。而是让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者的思想。借鉴美国课堂教学方法,在学校教学过程中,注意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学方法多采用问题讨论式和启发式,针对学生日常生活中碰到的各种实际问题,组织学生进行专题讨论,鼓励他们敢想问题、敢解决问题。
3、加强实践,创新政治教育方法
我们应借鉴美国政治教育有益方法,引导教育对象独立自主地判断问题和解决问题,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实践教育应该成为学校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服务活动、志愿者活动,建立实践教育基地或在政府部门、企业和事业单位等中提供实习机会,为政治教育提供场所和平台。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社科研究与思政工作司组.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蓝楠,《美国思想政治及其借鉴》,理论月刊,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