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年,姥姥腰部骨质增生,下不了床,我一直陪在身边照顾她。没事的时候,姥姥跟我讲起她和姥爷之间的故事。那段日子,我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接触他们的爱情。
姥姥,生于1940年,没上过学,是那个年代最普通的妇女。姥爷,比姥姥小一岁,中专学历,是那个年代为数不多的知识分子。姥姥家做生意,用现在的话说,家境不错。兄弟姊妹五个,她最小,也最受宠。姥爷姐弟三个,他是最小的独子,是老姥娘一手把三个孩子拉扯大的。即使受宠,也受条件限制。姥娘家欣赏姥爷的才华,精通财会、乐理的姥爷也喜欢上了一字不识的姥姥。就这样,在媒人的撮合下,姥姥25岁时嫁给了邻村的姥爷,那一天是农历九月十八日。至于婚礼。姥姥现在回忆起来,依然耿耿于怀:两间土屋、残缺不全的栅栏、破旧的棉裤、借来的花布床单……姥姥说,在刚结完婚的第四天,你姥爷就回单位上班了。我知道这才是她真正在意的原因。其实,姥爷不知道,在结完婚的第二天姥姥就偷偷忙起来,她将自己的棉裤改了改,给出门在外的姥爷做了条新的。就在姥爷准备出门上班前,俩人为谁穿棉裤的问题第一次拌了嘴。姥姥说,男人在外面打拼总需要穿暖些才好。姥爷这一走就过去了三个多月,时间到了除夕。
老姥娘一人把姥爷姊妹三人拉扯大不容易,还省吃俭用地供姥爷读书,姥爷一直都念着这段并不轻松的过去,对老姥娘的孝顺一天也不敢落下。姥姥和姥爷家在博兴,而姥爷单位却在垦利,这段距离,自行车是唯一的交通工具。种地、洗衣、缝补、照顾老姥娘,家里所有的事情都落在姥姥一个人身上。偶尔,姥姥和姥爷也会拌嘴,姥爷每次都气得吹胡子瞪眼睛的,姥姥反而不吵不闹也不反驳,总是做着自己的事情。姥姥说,你姥爷就是个急性子,让他发泄出来就没事了。日子就这样慢慢过下来。上班后,姥爷几乎将所有的工资都拿回了家,用来贴补家用和照顾老姥娘。在那个物质紧缺的年代,老姥娘总是一篮子一篮子地买鸡蛋,姥爷和姥娘的孝顺也总是让邻里老人羡慕。老姥娘病重期间,在外上班的姥爷很少能回家,一直是姥姥白天黑夜地守在身边。就这样,姥姥和姥爷照顾了老姥娘四年。姥爷后来回忆起来,一直说,那四年是他最幸福的时光,他终于可以对抚养他长大的母亲拼尽全力回报。
姥姥和姥爷有了四个女儿。受传宗接代思想的影响,姥姥总想为姥爷添个儿子,甚至一度还想把小姨送人,被姥爷阻止了,他说儿子和女儿一样,女儿更孝顺。然而,抚养四个孩子一点儿也不轻松。老大穿过的衣服,改改再给老二穿,过年没钱买新衣服,姥姥就通宵一针一线来做,一家人每到过年都能穿上新衣服,姥姥却为此熬了一年又一年。元宵节没钱买灯笼,姥爷就拿竹条亲手扎,再拿毛笔画上画。生活虽不富裕,可穿着亲手做的衣服,打着自己扎制的灯笼,四个孩子接茬长大。没有甜言蜜语,没有许诺誓言,姥姥和姥爷的爱更多地融入在生活中,穿插在密密麻麻的日子里。日子不富裕,但也平稳。姥姥和姥爷一生清苦、节俭。有七八块零钱,姥爷就舍不得花,慢慢攒到十块钱,几个十块钱再攒到一百块,在上世纪90年代,姥爷一个人的工资养活了一家人,还攒了几万块。三问北屋、一间厨房,家具不多,却也精致。屋子里伴着姥姥缝纫机有规律的颤动,总也会响起姥爷唱歌的声音,每年过年时门框上总也贴上姥爷手写的毛笔字。
我十几岁的时候,身体一向强壮的姥爷身上莫名其妙地肿起来,还布满了紫色的斑点,医生说姥爷得了紫癜性肾炎,如果治疗不好,就会发展成尿毒症。我第一次明白了,原来永别距离我们会这么近。一次又一次地做检测,医院的常规治疗始终没有明显的效果。为了活下来,姥爷开始尝试偏方,漫天遍野地淘换中药,不知道吃了多少副中药,吃了多久,他身体的浮肿渐渐轻了,紫斑也淡了,或许上天看到了姥爷的努力,病竟然用偏方治好了。平和的日子又过了几年。全家人都以为这样的灾难从此可以远去。
后来,姥姥和姥爷60多岁的时候,随孩子们来到了城里,用他们攒了一辈子的钱,买了楼房。房子不大,二手的,60几平,两室一厅。房子没装修,家具没换新的,可心情是好的。房间一尘不染,甚至床单都铺得没有一丝褶皱。姥爷每天早起下楼遛弯,跟老头们散步、聊天。姥姥则忙活每天的一日三餐、缝缝补补,帮着看护外孙。每周一次的家庭聚会是不成文的规定。
2008年的秋天。准备出国念书的我接到了家里的电话。妈妈说,你回来吧,医生说姥爷得了肝癌,时间可能只有六个月。我突然感到生命从未如此脆弱,决定不再远走他乡。此后,姥爷和所有的癌症患者一样,化疗、放疗,200多斤重的身体变得越来越消瘦,头发更白了,脖子上看到筋了,之前的衣服穿着肥大了。生病后的姥爷脾气越来越不好。吃饭也越来越不规律,常常半夜突然饿了,会饿得一会儿也等不了,有时会突然疼得受不了。姥姥做好手擀面,随时都煮给姥爷吃。姥姥整夜整夜地不睡觉,给姥爷捋身子。有段时间,姥爷身体突然好了很多,可以一口气爬上我家的三楼,还能吃上一大碗的排骨,我们以为奇迹再次降临。没过多久,姥爷持续高烧,他开始变得嗜睡,跟婴儿一样。他盖着姥姥亲手絮的被子,总是睡着,偶尔会睁开眼睛看看他最疼爱的外孙女。我开始像在小时候他给我讲故事一样一遍遍讲给他听,故事还是那几个故事,他总也不感到厌倦。姥姥更加沉默了,总是独自做着自己的事。
2009年七月初一,姥姥六十九大寿,一辈子勤俭的姥爷第一次要求拍张全家福。全家福上已经不再高大的姥爷依偎在姥姥身旁,脸上挤出强忍着疼痛的笑容。几次反复高烧后,姥爷再次住进了医院。临走前,他嘱咐姥姥,东西都别动,他还会回来。过了几天,极度晕车的姥姥执意去看姥爷,一辈子好脾气的姥姥第一次自己做了主。在医院,姥姥执意给姥爷陪床,姥爷心疼地说,把你累坏了,我回头还得照顾你。“回去吧,在家等着我。”这是姥爷给姥姥说的最后一句话,也是他第一次对姥姥说谎。那一年,姥爷68岁,姥姥69岁。距离他们的金婚还有六年。
这就是我的姥姥和姥爷,他们的爱情,他们的一生。
相爱的人会用一辈子证明。
(责编 李圣红)
姥姥,生于1940年,没上过学,是那个年代最普通的妇女。姥爷,比姥姥小一岁,中专学历,是那个年代为数不多的知识分子。姥姥家做生意,用现在的话说,家境不错。兄弟姊妹五个,她最小,也最受宠。姥爷姐弟三个,他是最小的独子,是老姥娘一手把三个孩子拉扯大的。即使受宠,也受条件限制。姥娘家欣赏姥爷的才华,精通财会、乐理的姥爷也喜欢上了一字不识的姥姥。就这样,在媒人的撮合下,姥姥25岁时嫁给了邻村的姥爷,那一天是农历九月十八日。至于婚礼。姥姥现在回忆起来,依然耿耿于怀:两间土屋、残缺不全的栅栏、破旧的棉裤、借来的花布床单……姥姥说,在刚结完婚的第四天,你姥爷就回单位上班了。我知道这才是她真正在意的原因。其实,姥爷不知道,在结完婚的第二天姥姥就偷偷忙起来,她将自己的棉裤改了改,给出门在外的姥爷做了条新的。就在姥爷准备出门上班前,俩人为谁穿棉裤的问题第一次拌了嘴。姥姥说,男人在外面打拼总需要穿暖些才好。姥爷这一走就过去了三个多月,时间到了除夕。
老姥娘一人把姥爷姊妹三人拉扯大不容易,还省吃俭用地供姥爷读书,姥爷一直都念着这段并不轻松的过去,对老姥娘的孝顺一天也不敢落下。姥姥和姥爷家在博兴,而姥爷单位却在垦利,这段距离,自行车是唯一的交通工具。种地、洗衣、缝补、照顾老姥娘,家里所有的事情都落在姥姥一个人身上。偶尔,姥姥和姥爷也会拌嘴,姥爷每次都气得吹胡子瞪眼睛的,姥姥反而不吵不闹也不反驳,总是做着自己的事情。姥姥说,你姥爷就是个急性子,让他发泄出来就没事了。日子就这样慢慢过下来。上班后,姥爷几乎将所有的工资都拿回了家,用来贴补家用和照顾老姥娘。在那个物质紧缺的年代,老姥娘总是一篮子一篮子地买鸡蛋,姥爷和姥娘的孝顺也总是让邻里老人羡慕。老姥娘病重期间,在外上班的姥爷很少能回家,一直是姥姥白天黑夜地守在身边。就这样,姥姥和姥爷照顾了老姥娘四年。姥爷后来回忆起来,一直说,那四年是他最幸福的时光,他终于可以对抚养他长大的母亲拼尽全力回报。
姥姥和姥爷有了四个女儿。受传宗接代思想的影响,姥姥总想为姥爷添个儿子,甚至一度还想把小姨送人,被姥爷阻止了,他说儿子和女儿一样,女儿更孝顺。然而,抚养四个孩子一点儿也不轻松。老大穿过的衣服,改改再给老二穿,过年没钱买新衣服,姥姥就通宵一针一线来做,一家人每到过年都能穿上新衣服,姥姥却为此熬了一年又一年。元宵节没钱买灯笼,姥爷就拿竹条亲手扎,再拿毛笔画上画。生活虽不富裕,可穿着亲手做的衣服,打着自己扎制的灯笼,四个孩子接茬长大。没有甜言蜜语,没有许诺誓言,姥姥和姥爷的爱更多地融入在生活中,穿插在密密麻麻的日子里。日子不富裕,但也平稳。姥姥和姥爷一生清苦、节俭。有七八块零钱,姥爷就舍不得花,慢慢攒到十块钱,几个十块钱再攒到一百块,在上世纪90年代,姥爷一个人的工资养活了一家人,还攒了几万块。三问北屋、一间厨房,家具不多,却也精致。屋子里伴着姥姥缝纫机有规律的颤动,总也会响起姥爷唱歌的声音,每年过年时门框上总也贴上姥爷手写的毛笔字。
我十几岁的时候,身体一向强壮的姥爷身上莫名其妙地肿起来,还布满了紫色的斑点,医生说姥爷得了紫癜性肾炎,如果治疗不好,就会发展成尿毒症。我第一次明白了,原来永别距离我们会这么近。一次又一次地做检测,医院的常规治疗始终没有明显的效果。为了活下来,姥爷开始尝试偏方,漫天遍野地淘换中药,不知道吃了多少副中药,吃了多久,他身体的浮肿渐渐轻了,紫斑也淡了,或许上天看到了姥爷的努力,病竟然用偏方治好了。平和的日子又过了几年。全家人都以为这样的灾难从此可以远去。
后来,姥姥和姥爷60多岁的时候,随孩子们来到了城里,用他们攒了一辈子的钱,买了楼房。房子不大,二手的,60几平,两室一厅。房子没装修,家具没换新的,可心情是好的。房间一尘不染,甚至床单都铺得没有一丝褶皱。姥爷每天早起下楼遛弯,跟老头们散步、聊天。姥姥则忙活每天的一日三餐、缝缝补补,帮着看护外孙。每周一次的家庭聚会是不成文的规定。
2008年的秋天。准备出国念书的我接到了家里的电话。妈妈说,你回来吧,医生说姥爷得了肝癌,时间可能只有六个月。我突然感到生命从未如此脆弱,决定不再远走他乡。此后,姥爷和所有的癌症患者一样,化疗、放疗,200多斤重的身体变得越来越消瘦,头发更白了,脖子上看到筋了,之前的衣服穿着肥大了。生病后的姥爷脾气越来越不好。吃饭也越来越不规律,常常半夜突然饿了,会饿得一会儿也等不了,有时会突然疼得受不了。姥姥做好手擀面,随时都煮给姥爷吃。姥姥整夜整夜地不睡觉,给姥爷捋身子。有段时间,姥爷身体突然好了很多,可以一口气爬上我家的三楼,还能吃上一大碗的排骨,我们以为奇迹再次降临。没过多久,姥爷持续高烧,他开始变得嗜睡,跟婴儿一样。他盖着姥姥亲手絮的被子,总是睡着,偶尔会睁开眼睛看看他最疼爱的外孙女。我开始像在小时候他给我讲故事一样一遍遍讲给他听,故事还是那几个故事,他总也不感到厌倦。姥姥更加沉默了,总是独自做着自己的事。
2009年七月初一,姥姥六十九大寿,一辈子勤俭的姥爷第一次要求拍张全家福。全家福上已经不再高大的姥爷依偎在姥姥身旁,脸上挤出强忍着疼痛的笑容。几次反复高烧后,姥爷再次住进了医院。临走前,他嘱咐姥姥,东西都别动,他还会回来。过了几天,极度晕车的姥姥执意去看姥爷,一辈子好脾气的姥姥第一次自己做了主。在医院,姥姥执意给姥爷陪床,姥爷心疼地说,把你累坏了,我回头还得照顾你。“回去吧,在家等着我。”这是姥爷给姥姥说的最后一句话,也是他第一次对姥姥说谎。那一年,姥爷68岁,姥姥69岁。距离他们的金婚还有六年。
这就是我的姥姥和姥爷,他们的爱情,他们的一生。
相爱的人会用一辈子证明。
(责编 李圣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