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高速铁道技术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7476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实训是职业教育活动的支撑点,实训条件是决定职业院校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的因素。通过分析高职院校高速铁道技术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的共性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以为同类实训基地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高速铁道技术
  一、铁路职业院校高速铁道技术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实训设备应适当超前,而经费不足成为突显矛盾
  随着高速铁道技术的发展迅猛,新的技术和标准不断涌现,为了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要科学的构建实训基地,而能够支撑实训基地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保障就是要有先进的设备。设备分为三种:落后淘汰的、主流的和超前的。高职院校在采购设备时需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在资金允许的范围内购买能够支持新技术和新指标的超前设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然而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教育经费的短缺一直是一个历史性问题,虽然近些年国家教育部逐渐的开始重视职业教育,也有专门的经费用于职业教育,但面对资金少,院校多,设备昂贵,院校为了扩大自身的影响力挪用专项设备资金等问题时,經费不足的问题时常现实出来,两者之间的矛盾也愈发突出。
  (二)“双师”素质要求与实训教师实践动手能力不足存在矛盾
  学生要想获得强大的实践技能,离不开高素质实训教师的指导。实训教师队伍建设是实习基地建设的基础。目前,实训教师往往满足不了教学的需求,首先,实训教师往往理论强实践弱;其次,走向另一个极端,即实训教师实践能力强而理论知识特别弱;再次,设备先培训后,实训教师对新设备很陌生;另外,忽视企业导师或兼职教师的培养;实训教师定位模糊,经常将那些专业不对口、业务能力差的教师转为实训教师。培养“双师型”教师的理念同实践教师能力不足存在着现实的矛盾。
  (三)学校需要开展合作与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存在矛盾
  各高职院校都在寻求生存与发展的出路,经过大量高职院校的探索得出结论:职业教育的必经之路为校企合作。总结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模式,大部分校企合作只停留在“广度”上,而没有“深度”的结果,也就是说校企合作无非是签订各种协议,根本落实不到具体的操作上来。企业虽然同意合作计划,但往往出于成本与利益的考虑而排斥学生进入企业实习。高速铁路系统设备一般都比较昂贵,属于国有资产,出于安全考虑,企业不可能允许大量学生进入现场学习,风险成本太高,这也是校企合作流于表面的根本原因之一。目前校企合作的基础大部分基于个人感情的维系,一旦业务主要负责人发生人事变动,则校企合作就会停止,这种断断续续的合作方式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二、加强铁路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对策
  (一)积极争取多元化投资
  除了要争取国家教育部拨给地方专款专用的实训基地建设资金外,还要自己想办法争取多元化投资。一般来说,这种方案都是学校提供实习场地,企业提供实训指导教师、实训项目、设备和技术支持,实现双方资源共享,共同发展和进步。另外,企业提供的资源,如设备、技术和项目都是比较贴近市场的,企业导师的实践能力又很强,学生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实训更有利于毕业之后直接上岗,扩大就业渠道。
  前面提到了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积极性不高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企业要考虑自己的成本。从这一问题出发,学校可以为企业提供场地供企业建厂房和车间,给予企业一定的优惠侦测,例如减免场地费用、水电费用、人员費用等等,条件是必须允许学生在车间进行实习,这种双赢式的方式一定能够得到企业认可。最重要的是这种方法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实际的生产过程平台,使得学生能够“零距离”接触行业,也有利于对于实践教师业务能力的培养。
  (二)大力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是发展职业教育的关键因素之一,日益受到职教界的关注。通过加强实训基地建设,达到培养技能型和实用型人才的办学目标,如果没有有经验的教师和科学的教学方法,就很难达到这一目标。独特的办学目标就需要有独特的教师和教学模式,而“双师型”教师正是职业院校的重要特色。
  作为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要成为真正的“双师型”,要求他们不能只是纯学者型、教学型、学术型的,而是精通教学、生产、科技、管理的综合性人才。既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要有熟练的动手操作和科技推广能力。“双师型”教师必须将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知识和能力吸收内化,并能有效地再现、传授给学生。这就要求“双师型”教师不但熟悉操作过程,而且要精通其原理,并能组织学生学会学习。因此,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不能仅限于基地的设备等硬件建设,与之相应的要在“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上下大功夫。
  (三)合理进行实训基地的硬件和软件建设
  实训设备的数量和质量是实训基地建设的关键,选购设备,首先要考虑与现场的逼真性或近似性,使学生就业后能立即上手,实现与职业岗位的对接。一般情况下,校内的实训设备要和现场的真实设备一模一样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和现场设备的逼真性或近似性就意味着做到了适度的超前性或前瞻性。再者,技术指标是要有一定的精度要求的,但不必要求其绝对的精度,除非用于生产性技术服务。大批量的设备可以在性能指标上有所区别,分类购置、分档使用,以节省资金。购置设备时不能特意追求最低价购进,还要考虑其有一定的使用寿命,提高其“寿价比”。实训基地在硬件方面一旦建成,对实训基地的管理和使用等软环境则必须跟上,师资队伍、管理模式、运行机制等必须与之配套,形成硬件和软件匹配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黄荣春.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姚丽梅,王玉生.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7).
  作者简介:
  张宇,男,1985.12,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本科,山西人。研究方向:高速铁道技术。
其他文献
摘 要: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不断深入,随着高校学生规模的快速增长,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开始就业的"军队",这使得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就业压力不断增加。如何使大学毕业生适应市场需求,有效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已成为一个关键点,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与难点。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现状为基础,结合大学生个人职业指导实施的实际情况,不仅是促进大学生科学的人生规划和职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提高
期刊
摘 要:在飞行员的整体训练大纲中,飞行课程的前九课皆是飞行员的筛选阶段,这一阶段的相关训练也对飞行员的影响很深。飞行员需要参与13小时的筛选考核,在这一阶段中要考核飞行员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并且还涉及学习态度、模仿力、接受能力、飞行耐力、心理素质条件、动作协调、注意力掌控等多个方面的考核,相关评定结果需要综合委任代表与带飞教员的评价,对不适合接受后续飞行学习的学员进行淘汰。而为求提高学员的学习能力
期刊
摘 要:无线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十分便利,不只是手机、电脑、电视等,物联网的出现使得无线网络更加的贴近生活。物联网的提出源于比尔盖茨的《未来之路》一书中,限于当时传感及无线网络技术,物联网并没有引起太多重视,直到20世纪90年代,物联网才真正得以发展。物联网是互联网不断发展的产物,它代表着无线网络发展的前沿科技,通过各种传感设备,按照约定协议,实现无线网络与物体之间的连接与通信,进而实现对物体的控
期刊
摘 要:第二次科技革命以来,电力技术逐步成为了社会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为了促进社会发展效率的提升,电力行业需要维护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目前,电力技术人员在开展电气试验的过程中往往由于实际环境的限制而出现各类安全隐患,不利于相关效益的取得。本文基于此,着重分析电力系统电气试验活动开展存在的危险点,并就控制措施进行论述,希望由此实现我国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电力系
期刊
摘 要:作为社会经济发展体制的组成单位,企业只有正常的发展,社会经济才能稳定发展。而企业内部的安全保卫工作直接关系着企业能否正常运转,继而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当前企业内部安全保卫工作需要面临形势越发严峻的情况下,企业内部的安全保卫工作应以"防"字为主。因此,基于这种认识,本文对安全保卫工作"防"字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并对落实安全保卫工作"防"字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以便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国有经济的不断上升,我国的众多工业与工艺都取得了不斐的成绩,尤其是我国的道路桥梁施工工作更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而道路桥梁施工管理的严谨有序、节能降耗、有法可依、劳资双方的和谐对于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成功与否在重要性上很有位置,具有普遍意义。  关键字:道路桥梁;施工管理;问题;对策  1道路桥梁建设施工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一般情况下,道路桥梁施工内容主要包括修建临时道路、
期刊
摘 要:加强企业的职业发展管理,做好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建立多种职业发展通道,作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重要手段,正越来越受到众多企业的重视。市场经济的发展,知识和技能的传播速度加快,人们在激烈竞争中,为了求得稳定和更好的发展,也开始重视为自己设计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本文以用职业指导思路去发现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职业发展 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指导  
期刊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居住和工作条件都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其中建筑行业的变化较大,在二十一世纪初期,我国的高层建筑只有在发达城市比较普遍,近二十年来城市高层建筑逐渐变成城市建设的主流,高层建筑作为新时代代表之一,成为人们居住生活工作的首要挑选地点,本文主要讨论对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的分析。  关键词: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分析  前言:高层房屋建筑的主要特点就是层数多,空间大,其内
期刊
摘 要:本文首先结合相关的探究,对电力系统中强电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从工作本身来梳理现阶段强电施工作业存在的一些可以进一步完善的空间,继而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提供相关的参考。  关键词:电力系统;强电施工;问题;对策  前言  强电施工作业实施以来,一方面保障了我国电能的供给,为生产提供充足的能源,也为居民生活提供了基本的保障,促进了我国各方面的发展。同时强电施工作业的开展也
期刊
摘 要:电气安装工程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密集型、交叉性的特点,需要严格的技术和管理。近年来随着建筑电气施工技术的不断提升,促进了现代建筑日益向智能化、安全化、舒适化和节能化发展。严格控制电气安装质量,不仅能够提升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质量,优化建筑的使用价值,还能保证电气施工工程的安全、可靠和建筑整体运行高效和稳定。本文笔者结合自己实际工作经验,对建筑电气施工技术与应用进行了分析,以供同行参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