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隋朝年间,华北有个鲤鱼庄,庄子不大,但有护庄河环绕,风景十分秀丽。老庄主姓何,年纪渐大,临终前想为村民多造点福,只是苦于战乱,未能如愿。眼下,他全家三口人相依为命,除了老伴,还有个十一岁的孙子何小天。
这年初春,隋炀帝杨广第三次亲征辽东高句丽国,班师还朝的半途,正好经过鲤鱼庄。隋炀帝手搭轿帘向外看美景,忽见庄口一座吊桥两边,聚集了男女老少几百人,为首的是个白净的小孩,旁边是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他两手执托盘,正领着大家跪拜。
隋炀帝派人问询才知,这是老庄主和他的孙子向朝廷贡献鲤鱼。隋炀帝一扭头,发现很多人的托盘里,都放着两条鲜红鲜红的大鲤鱼,有的还在活蹦乱跳。
隋炀帝虽然爱吃鱼,但平日都吃腻了,这小小村庄,竟然朝贡这么寻常的鲤鱼,真是不知好歹!便不耐烦地差人问这里的鱼有何特点,说不出奇特,就是犯了欺君之罪,得砍脑袋!
老庄主一听,腿肚子都转了筋,那何小天却很冷静,深施一礼答道:“陛下,本庄叫鲤鱼庄,由于老早前这里发生过山震,岩浆遍地。后来,这护庄河开通,岩浆便堆积在河床上,多年后,水里自然生出一种独有的褐藻,鲤鱼十分爱吃。所以,这里的鲤鱼鲜美程度与别处不同,我爷爷听说陛下凯旋还朝路过本地,特精选鲤鱼二百条,朝贡给陛下尝尝。”
隋炀帝见小孩子彬彬有礼,很喜欢,怒气消了一半,但又很新奇,心说:朕吃遍山珍海味,区区一条鲤鱼,能有何独特之处?朕倒要尝一尝。就这样,隋炀帝命老庄主即刻烹煮,品尝后,还要回朝处理国事。
老庄主领命后,急忙安排好厨师。眨眼间,村口支起30口铁锅,锅碗瓢盆一通乱响,就飘来鲤鱼的香味儿。这香味儿果然特殊,一飘进隋炀帝的鼻子,他不禁满意地点点头。御厨们接过做好的鲤鱼端到近前,隋炀帝已拿起玉筷,开始品尝。
第一口,肉质娇嫩,爽滑细腻,一股从未有过的鲜味从口中生起。再尝一口,已然陶醉。隋炀帝也顾不得身份了,一连吃了三条,还喝了一大碗鱼汤。
吃完,隋炀帝心情大悦,当场下旨,朝廷决定高价收购鲤鱼庄的鲤鱼,命老庄主每半月向御膳房进贡鲤鱼百条。
老庄主一听,激动得涕泪横流,赶忙伏地叩头谢恩,趴地上的小孙子还朝爷爷挤了挤眼睛。
其实啊,小孙子知道爷爷整天想为村民办点好事,也想帮忙,正好听说爱吃鱼的隋炀帝经过,便想到朝贡鲤鱼。他建议爷爷准备好红鲤鱼,安排好30个厨子在村里等着。没想到,这隋炀帝不仅爱吃,还将鲤鱼选为御膳房的食材。就这样,鲤鱼庄靠着进贡鲤鱼,日子渐渐好了起来。
谁知,过了两年,由于隋炀帝对高句丽国的三次亲征,大大损耗了国力,劳民伤财,各地起义军也纷纷揭竿而起。李渊在太原招兵起义,力量越来越大,又过了一年,李渊称帝,国号唐,定都长安,不久之后又统一了全国。至于隋炀帝杨广,也在极度恐惧中一命呜呼了。
江山虽然易主,但皇宫里的各色人等也要吃喝啊,所以,鲤鱼庄的鲤鱼和其他食材一样,仍源源不断地被送到御膳房。
这一年的夏天,眼看着送鱼的日子又要到了,老庄主开始心神不宁起来。他总觉得有大事要发生,但又不知道大事从何而来。明天就是进贡的日子了,莫非这次送鱼会不顺利?
正想着,门外负责送鲤鱼的家仆刘三来报,说鱼车已装好,来跟老庄主告别。老庄主暂时放下忧虑,嘱咐一番,那鱼车就上路了。
按照经验,送鱼的十来人应该10天后回来,但已经过去了10天,仍然不见回还,老庄主担心,便到庄口去迎接。这时,一匹大马向鲤鱼庄奔来。马上趴卧着一个人,身上竟浸着血迹。到近前,老庄主才识得,正是刘三。
老人唤醒刘三后,他断断续续地说了事情的经过……
那天,刘三一行十二人前去送鱼,进了都城东门后,忽见几个官兵在与一个鱼贩争吵。原来,皇帝刚刚颁布了一条法令,因为皇帝姓李,李姓是国姓,“李”又与“鲤”同音,所以禁止全国的老百姓吃鲤鱼,以免冲了皇家威严,而且,打鱼的捕到鲤鱼后,必须放掉,擅自买卖交易者,重打60大板!因为律条刚下来,刘三他们还不知道,便与巡逻的士兵大打出手。结果,巡逻头目被刘三他们用鱼刀砍死,送鱼的也有两人被杀、九人被抓,只有主犯刘三身手敏捷,冒死越过城墙逃了出来。
老庄主一听,大吃一惊,思索片刻,便急忙唤来小天和五个小组长,告知他们鲤鱼村要遭殃了,赶紧通知村里各户,收拾好金银细软逃命去吧,走迟一步,性命堪忧。
与此同时,皇帝也十分生气,眼皮子底下竟然出现“藐视国法”的事。当下,又刚刚立国,皇帝决定要从严治政,命人到御膳司一查,知道了刘三的底细,便派遣一队士兵,捉拿逃犯刘三。
士兵们来到鲤鱼庄,只见吊桥落下,庄子已经成了一个空村,除了小天、老庄主夫妻俩和三个妇人之外,再无他人。
老庄主深施一礼,说道:“各位皇差,我是庄主,生死都会护卫这里。这几个妇人,乃是去皇宫送鱼被抓走的那几个男子的妻子,她们也不愿逃走,等着丈夫回来。”
士兵一摆手,呵斥道:“回来?他们杀了官差还想回来,别做梦了。快交出刘三,不然,别怪我们不客气!”
妇人们一听,哭啼起来。小天眉头一皱,说道:“你们要找的刘三确实回来过,但他回来报信之后,就带着妻儿老小骑马走了,其他村人怕受牵连,也纷纷逃跑了。我们真不知他去了哪里,不信你们可以去搜。”
士兵们一听,说道:“我们才懒得搜,还是让火来搜吧。”
说完,一把火烧了村子,还把老庄主等人堵在村中心的小广场上,官差们则住进村口的岗哨里。看火慢慢烧起来,老庄主老泪纵横,小天也毫无办法。
庄里一片狼藉。见大火只赶出来几只老鼠,并没有刘三,官差又想了个办法。他们走向广场,到老庄主近前说道:“我们一会儿就去附近的村镇张贴布告,就说把鲤鱼庄老庄主等十几人困在庄里,如果刘三不出现,就一直困着你们,不准吃喝,直到饿死。他一人换你们六个人,我看他回来不回来。”
官差又怕老庄主打鱼吃,便从附近村镇抓来男丁,不分昼夜地往外担水,六天后,护庄河没水了,士兵们开始捡鱼,连手指粗细的鱼苗都不放过,还有的鱼被生生地踩死扔掉。从这天起,护庄河就干涸了。老庄主见状,气得直跺脚。
就这样,又僵持了四天,仍然不见刘三回来。这些日子,老庄主就提个水桶从广场中间的水井里提水,大家饿了就喝水度日。两天后,庄里死鱼臭味熏天,官差便悻悻地回宫交差去了。
官差们哪里知道,就在刘三和乡亲们逃跑时,何小天就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他先打了一百条鲤鱼藏在庄子里的五眼井中。这样,就算官兵把护庄河里的鱼全部捞走,井里这些鱼也能存活下来,延续鲤鱼庄的传奇。不成想,这些鱼还救了小天等人的性命——被困庄里时,小天每天晚上趁着官差睡觉时,就拿一根破旧的鱼竿到水井里钓鱼来吃,吃完再将鱼刺鱼鳞埋了,这样才能撑过僵持的四天。
望着官差们离开的背影与残破不堪的鲤鱼庄,小天忽然想到一个主意,他跑到邻村,找来笔墨,写了一张状子去当地的县衙告状,说官差们触犯了法律。那些官差头目还没到都城,就被革职处理了,原因是办案时踩死鲤鱼数千,触犯了律条。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啊!
后来,老庄主去世,小天做了新庄主,外出的那些村民都回到了鲤鱼庄。等李世民当朝时,刘三的后人回到了庄里。小天告诉他们,当年官兵走后,井里的鲤鱼活了下来,他捞出来五十多条,到很远的大河里放生了。刘三的后人听了,不禁叹息起来,区区鲤鱼竟然给庄子带来这么多麻烦,于是跟小天商量,把鲤鱼庄改成“鱼庄”,从此远离朝野。如今,华北平原还有个村子叫鱼庄呢……
这年初春,隋炀帝杨广第三次亲征辽东高句丽国,班师还朝的半途,正好经过鲤鱼庄。隋炀帝手搭轿帘向外看美景,忽见庄口一座吊桥两边,聚集了男女老少几百人,为首的是个白净的小孩,旁边是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他两手执托盘,正领着大家跪拜。
隋炀帝派人问询才知,这是老庄主和他的孙子向朝廷贡献鲤鱼。隋炀帝一扭头,发现很多人的托盘里,都放着两条鲜红鲜红的大鲤鱼,有的还在活蹦乱跳。
隋炀帝虽然爱吃鱼,但平日都吃腻了,这小小村庄,竟然朝贡这么寻常的鲤鱼,真是不知好歹!便不耐烦地差人问这里的鱼有何特点,说不出奇特,就是犯了欺君之罪,得砍脑袋!
老庄主一听,腿肚子都转了筋,那何小天却很冷静,深施一礼答道:“陛下,本庄叫鲤鱼庄,由于老早前这里发生过山震,岩浆遍地。后来,这护庄河开通,岩浆便堆积在河床上,多年后,水里自然生出一种独有的褐藻,鲤鱼十分爱吃。所以,这里的鲤鱼鲜美程度与别处不同,我爷爷听说陛下凯旋还朝路过本地,特精选鲤鱼二百条,朝贡给陛下尝尝。”
隋炀帝见小孩子彬彬有礼,很喜欢,怒气消了一半,但又很新奇,心说:朕吃遍山珍海味,区区一条鲤鱼,能有何独特之处?朕倒要尝一尝。就这样,隋炀帝命老庄主即刻烹煮,品尝后,还要回朝处理国事。
老庄主领命后,急忙安排好厨师。眨眼间,村口支起30口铁锅,锅碗瓢盆一通乱响,就飘来鲤鱼的香味儿。这香味儿果然特殊,一飘进隋炀帝的鼻子,他不禁满意地点点头。御厨们接过做好的鲤鱼端到近前,隋炀帝已拿起玉筷,开始品尝。
第一口,肉质娇嫩,爽滑细腻,一股从未有过的鲜味从口中生起。再尝一口,已然陶醉。隋炀帝也顾不得身份了,一连吃了三条,还喝了一大碗鱼汤。
吃完,隋炀帝心情大悦,当场下旨,朝廷决定高价收购鲤鱼庄的鲤鱼,命老庄主每半月向御膳房进贡鲤鱼百条。
老庄主一听,激动得涕泪横流,赶忙伏地叩头谢恩,趴地上的小孙子还朝爷爷挤了挤眼睛。
其实啊,小孙子知道爷爷整天想为村民办点好事,也想帮忙,正好听说爱吃鱼的隋炀帝经过,便想到朝贡鲤鱼。他建议爷爷准备好红鲤鱼,安排好30个厨子在村里等着。没想到,这隋炀帝不仅爱吃,还将鲤鱼选为御膳房的食材。就这样,鲤鱼庄靠着进贡鲤鱼,日子渐渐好了起来。
谁知,过了两年,由于隋炀帝对高句丽国的三次亲征,大大损耗了国力,劳民伤财,各地起义军也纷纷揭竿而起。李渊在太原招兵起义,力量越来越大,又过了一年,李渊称帝,国号唐,定都长安,不久之后又统一了全国。至于隋炀帝杨广,也在极度恐惧中一命呜呼了。
江山虽然易主,但皇宫里的各色人等也要吃喝啊,所以,鲤鱼庄的鲤鱼和其他食材一样,仍源源不断地被送到御膳房。
这一年的夏天,眼看着送鱼的日子又要到了,老庄主开始心神不宁起来。他总觉得有大事要发生,但又不知道大事从何而来。明天就是进贡的日子了,莫非这次送鱼会不顺利?
正想着,门外负责送鲤鱼的家仆刘三来报,说鱼车已装好,来跟老庄主告别。老庄主暂时放下忧虑,嘱咐一番,那鱼车就上路了。
按照经验,送鱼的十来人应该10天后回来,但已经过去了10天,仍然不见回还,老庄主担心,便到庄口去迎接。这时,一匹大马向鲤鱼庄奔来。马上趴卧着一个人,身上竟浸着血迹。到近前,老庄主才识得,正是刘三。
老人唤醒刘三后,他断断续续地说了事情的经过……
那天,刘三一行十二人前去送鱼,进了都城东门后,忽见几个官兵在与一个鱼贩争吵。原来,皇帝刚刚颁布了一条法令,因为皇帝姓李,李姓是国姓,“李”又与“鲤”同音,所以禁止全国的老百姓吃鲤鱼,以免冲了皇家威严,而且,打鱼的捕到鲤鱼后,必须放掉,擅自买卖交易者,重打60大板!因为律条刚下来,刘三他们还不知道,便与巡逻的士兵大打出手。结果,巡逻头目被刘三他们用鱼刀砍死,送鱼的也有两人被杀、九人被抓,只有主犯刘三身手敏捷,冒死越过城墙逃了出来。
老庄主一听,大吃一惊,思索片刻,便急忙唤来小天和五个小组长,告知他们鲤鱼村要遭殃了,赶紧通知村里各户,收拾好金银细软逃命去吧,走迟一步,性命堪忧。
与此同时,皇帝也十分生气,眼皮子底下竟然出现“藐视国法”的事。当下,又刚刚立国,皇帝决定要从严治政,命人到御膳司一查,知道了刘三的底细,便派遣一队士兵,捉拿逃犯刘三。
士兵们来到鲤鱼庄,只见吊桥落下,庄子已经成了一个空村,除了小天、老庄主夫妻俩和三个妇人之外,再无他人。
老庄主深施一礼,说道:“各位皇差,我是庄主,生死都会护卫这里。这几个妇人,乃是去皇宫送鱼被抓走的那几个男子的妻子,她们也不愿逃走,等着丈夫回来。”
士兵一摆手,呵斥道:“回来?他们杀了官差还想回来,别做梦了。快交出刘三,不然,别怪我们不客气!”
妇人们一听,哭啼起来。小天眉头一皱,说道:“你们要找的刘三确实回来过,但他回来报信之后,就带着妻儿老小骑马走了,其他村人怕受牵连,也纷纷逃跑了。我们真不知他去了哪里,不信你们可以去搜。”
士兵们一听,说道:“我们才懒得搜,还是让火来搜吧。”
说完,一把火烧了村子,还把老庄主等人堵在村中心的小广场上,官差们则住进村口的岗哨里。看火慢慢烧起来,老庄主老泪纵横,小天也毫无办法。
庄里一片狼藉。见大火只赶出来几只老鼠,并没有刘三,官差又想了个办法。他们走向广场,到老庄主近前说道:“我们一会儿就去附近的村镇张贴布告,就说把鲤鱼庄老庄主等十几人困在庄里,如果刘三不出现,就一直困着你们,不准吃喝,直到饿死。他一人换你们六个人,我看他回来不回来。”
官差又怕老庄主打鱼吃,便从附近村镇抓来男丁,不分昼夜地往外担水,六天后,护庄河没水了,士兵们开始捡鱼,连手指粗细的鱼苗都不放过,还有的鱼被生生地踩死扔掉。从这天起,护庄河就干涸了。老庄主见状,气得直跺脚。
就这样,又僵持了四天,仍然不见刘三回来。这些日子,老庄主就提个水桶从广场中间的水井里提水,大家饿了就喝水度日。两天后,庄里死鱼臭味熏天,官差便悻悻地回宫交差去了。
官差们哪里知道,就在刘三和乡亲们逃跑时,何小天就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他先打了一百条鲤鱼藏在庄子里的五眼井中。这样,就算官兵把护庄河里的鱼全部捞走,井里这些鱼也能存活下来,延续鲤鱼庄的传奇。不成想,这些鱼还救了小天等人的性命——被困庄里时,小天每天晚上趁着官差睡觉时,就拿一根破旧的鱼竿到水井里钓鱼来吃,吃完再将鱼刺鱼鳞埋了,这样才能撑过僵持的四天。
望着官差们离开的背影与残破不堪的鲤鱼庄,小天忽然想到一个主意,他跑到邻村,找来笔墨,写了一张状子去当地的县衙告状,说官差们触犯了法律。那些官差头目还没到都城,就被革职处理了,原因是办案时踩死鲤鱼数千,触犯了律条。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啊!
后来,老庄主去世,小天做了新庄主,外出的那些村民都回到了鲤鱼庄。等李世民当朝时,刘三的后人回到了庄里。小天告诉他们,当年官兵走后,井里的鲤鱼活了下来,他捞出来五十多条,到很远的大河里放生了。刘三的后人听了,不禁叹息起来,区区鲤鱼竟然给庄子带来这么多麻烦,于是跟小天商量,把鲤鱼庄改成“鱼庄”,从此远离朝野。如今,华北平原还有个村子叫鱼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