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手电筒里的生意

来源 :分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mgle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这么一帮人,他们需求并痴迷手电筒,舍得花费时间和金钱去定制各种有趣的手电筒,这群人由背包客、摄友、弓友、宝马会成员等组成,简称筒友。成都男人黄哥经历了人生中的诸多不顺后,在这小小的手电筒里找到了有意义的生活……
  
  不一样的手电筒
  
  30岁的黄哥曾是一个内向寡言的男人,不善交际,作为厂里最好的电子师傅,在企业改组当中,也难逃下岗厄运。当时,黄哥的女儿刚刚出生,压力像磨盘一样顶在他头上。
  不久,黄哥在电子市场找到一份工作,月薪6000元,但没有休息日,一年360天都处于紧张的工作状态:修家电、安装安监系统……一年过后,黄哥觉得自己的脾气越来越暴躁,还有轻度抑郁症倾向,他想再这样下去,身体一定要出问题的。黄哥索性辞职。
  犹如一只刚从笼子里放飞的鸟儿,黄哥时常到城隍庙电子市场内走走看看,自由自在。一家专卖LED(中文名叫发光二极管)的小店,将他的脚步吸引了进去。
  这种比绿豆还小的东西,卖2元钱一个(现在0.15元一个)。这种固态的半导体器件,可以直接把电转化为光,它可以用较少的电量散发出更强的光源,因此它比传统灯泡更省电。
  突然,黄哥想起小时把玩过的手电筒,都是用小小的白炽灯泡,装两节干电池,装备十分简陋, “为什么不用LED代替白炽灯,做支更有亮度更耐用的手电筒!”
  黄哥买了几个LED,随后又花了4元钱,在荷花池买了一支黄色的塑料壳手电筒。自制手电筒前,黄哥前往成都著名的几家户外专卖店里调查,发现很少有LED手电出售,即便有价位也都在千元以上。
  制作过程中,黄哥发现普通的小电池电压不够,无法点亮LED,必须要做一个控制板才行。第一次改造,黄哥废掉了13只灯泡,两个筒身。那段时间,他不断地学习,寻找方法,好像在完成一篇科研论文。
  一周过后,黄哥的第一支手电筒终于成功出炉,还为它取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光明一号。这也是小时他给玩过的那支普通小手电筒取的名字。
  随后,黄哥又一口气做出了“光明二号”和“光明三号”。他将家里不足4平方米的阳台作为工作间,摆着一张看不出颜色的旧桌子和柜子,上面摆着焊锡膏、台灯、各种工具和材料。有朋友来他家见此情形后,笑他是个老顽童。
  没多久,黄哥的自制手电筒就派上了大用场。妻子单位组织去海螺沟旅游,黄哥作为家属一并前往,回程,刚过二郎山,旅游车发生故障,直到晚上10点,还没有修好,四周一片漆黑,妻子的同事们为了驱除无聊,便在黑暗中跳起舞。就在这时,黄哥突然想起随身带的两只手电筒——两束温暖的光亮在黑暗中绽开,顿时欢呼声一片。
  只有身处黑暗,才能理解对光明的渴望。在强光手电筒的帮助下,师傅终于将车子修好。大家纷纷议论黄哥的手电筒,邻座一位平常喜欢旅游的朋友,借去“光明一号”,翻来覆去打量,它的外表呈纯黑色,略显粗糙,显得很男人。他对“光明一号”爱不释手,羡慕地问,“老黄,你在哪买的?我也去买一支!”
  黄哥说是自制时,这位朋友更是敬佩,随即出500元购买这支电筒。
  遇到平生第一个手电筒“知己”,黄哥打心眼里高兴,他慷慨地将“光明一号”赠送给这位朋友。
  
  可爱的筒友圈
  
  几个月后,上门找黄哥定制手电筒的人呈上升趋势,他们大都是背包客,因为热爱旅游,且对旅行社提供的路线越来越不感兴趣,背包客们在旅行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突发状况,比如突然天黑,比如要去某山洞探险,往往这个时候普通手电筒都无法达到要求,从而催生他们找黄哥定制的想法。
  起初,他们对定制手电筒的要求很简单,更亮,照得更远,照明时间更长,但黄哥不满足于此,充分发挥想象力,力图将外形做得更漂亮。他打破大部分手电筒的圆筒型套路,设计成各种样式,有的像灯笼,有的像蜡烛,样式有趣,个性化十足。
  2008年初,一位叫刘海的单车骑友从西安慕名前来,请黄哥定制一款甲壳虫风格的手电筒,并提出一个古怪的要求,要亲眼目睹自己的这款手电筒诞生的全过程。
  黄哥笑着答应了他的要求,这款取名“沙漠风暴”的手电筒上,黄哥别出心裁地增加了一个不锈钢头,可以作为攻击用,开关则采取了无声技术,属于战术手电的范畴。
  刘海对黄哥的设计佩服得五体投地,他觉得这1000元花得太值。刘海还是一位IT高手,出于对手电筒的热爱,没多久,他创办了一个手电筒论坛,并力邀黄哥担任斑竹,黄哥谢绝当斑竹的美意,但偶然会到论坛里灌水。
  论坛上的筒友们会在各个城市举行不定期的聚会,除了交流改装手电筒的经验,必定也是要“显摆”一番自己的家当。看谁的手电射程远,谁的手电电池经用,谁的手电又出了什么新花样。黄哥很少参与这些显摆,他就像一个成年人,看着一群孩子炫耀着各自的玩具。
  集体改装手电筒是最受筒友们欢迎的活动,这种活动黄哥一般是要到场的,因为他要给大家提供模板,做技术顾问。一帮大小伙集中在一起,为了一个简单的目标忙活,就像一年前,黄哥做第一支手电筒一样,像做毕业论文似的,为了勇攀科学高峰而不断地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有次,在“极地阳光”的制作过程中,筒友中一向稳重的王哥和一向笑嘻嘻的小周,因为到底用光面环还是橙面环互相争论,然后逐步演变成生气,大吵一架,就差拳脚相向了。
  黄哥是改装计划的总工程师,为了调停王哥和小周的矛盾,同时买来橙面环和光面环做对比,看到两者的优缺点,并综合考虑了“极地阳光”的用途,最终说服小周使用更能聚光、看得更远的光面环。对老大的调节,小周心服口服。
  
  有远见的未来
  
  黄哥定制手电筒的服务除了养家糊口,还结识一大帮朋友,锻炼了自己的交际能力,提高了自信心,最为重要的是,他从事着最热爱的事情,因此很满足目前的状态。
  2009年初,黄哥开了家手电筒淘宝店,专售手电筒及其相关产品,也面向全国提供定制服务,因信誉好,口碑佳,网店迅速升为钻石级别,他一下子忙得不可开交。
  这时,黄哥发现除了背包一族外,越来越多的“爱好者”也开始买他的手电筒,将其当做工艺品,用来收藏和展示。
  但黄哥还将手电筒给真正需要的人。比如汶川地震发生后,大多受灾地区断电,黄哥立即意识到这里是最需要手电筒的地方,他便紧急组织筒友们,将大家召集在三圣乡的一家农家乐,他提供模型、材料和技术,焊接、打孔、搭配、测试……筒友们没有一人闲着,忙而不乱地进行着各自的分工。筒友中有企业老板开宝马而来,也有刚找到工作的大学毕业生,但在这个圈子里,不分身份、职业和年龄,大家平等地享受参与和动手的乐趣,纷繁而俗世的都市里,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幸福。
  仅一天时间,筒友们就做出150支手电筒,这款手电筒能够持续24小时照明,小巧易携带,黄哥和筒友们开车送到灾区乡亲们手里时,他们感激涕零,犹如雪中送炭。2010年春天,黄哥再去汶川时,还看到有人在腰间挂着他们的小手电筒,他心里挺自豪的。
  最近,黄哥筹备开一家手电筒实体店,店名一定要蕴含时间的绵长与沧桑,光明一直贯穿其中,人们才能看到奔头,不断奋斗。
  而今,新一批的驴友们对手电筒的要求越来越高,但黄哥有信心将自己的品牌坚持下去,他拥有坚实的专业,牢固的圈子,自制与参与的互动模式,这就是他的底气。
  责编/宿淇
其他文献
上拼车网、开环保车、用太阳能炉和可降解干洗制剂……这两年,绿色生活在丹麦、法国、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正成为新的时尚。这里既有政府各种奖励节约、限制浪费等措施的功劳,也有民众环保意识提高等因素的作用。  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低碳生活”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许多人把电子钟更换成发条闹钟;使用传统牙刷代替电动牙刷;坚持户外锻炼,尽量少用跑步机;洗涤衣服让其自然晾干,少用洗衣机烘干;减少空调对室内温度的
期刊
[案情] 2006年8月,邓梅与胥强登记结婚,婚后初期感情很好。随着结婚日久,双方感情慢慢归于平淡。2009年7月,胥强出差与一女网友见了面,双方发生了一夜情。此事后来被邓梅发现。邓梅非常伤心,和胥强大吵大闹,激愤之下到厨房拿菜刀砍伤丈夫的颈部,后被在场人及时制止并报警。胥强被送往医院治疗,共用去医疗费2365元。经法医鉴定,胥强的损伤属于轻伤。胥强向法院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自诉,要求追究邓梅的刑事责
期刊
“我低碳,我时尚。”原本身边的点滴小事,已成为当下人们对于低碳生活的新兴追求,进而成为一种时尚流行的生活方式。据统计,我国共有3.7亿个家庭,每个家庭节约1度电,全国就将减少2.9亿公斤碳排放;节约1吨水,就将减少0.72亿公斤碳排放;少使用一个塑料袋,就将减少37吨碳排放……因此,家庭低碳行动意义重大。    我家的低碳行动——  1、每次出门都用水壶装满水,每人一瓶,如果时间长,还会带上保温瓶
期刊
1、农村妻子建房,城里老公有一份吗?  问:我是农村户口,老公是城镇户口,儿子出生后户口随我。我申请建房时,村里按我和儿子两个人头批了宅基地。房子修建好才没两年,老公就提出离婚,并要求分割房子。请问,这房子该怎么分配啊?  答:在你和儿子的宅基地上修建的房子,房屋产权应该是你和你儿子的;但该房系你们婚后修建,属于夫妻共同出资修房,其中一半的建房款,应该付给男方。    2、定亲的彩礼能否要回,如果
期刊
[案情] 2007年2月,黄文与张珊认识,二人于当年4月登记结婚。同年8月,张珊怀孕,因未在计生部门办准生证,怕计生部门追查和罚款,两人协商去堕胎。但年龄已偏大的黄文不同意说是头胎,生的孩子聪明,如张珊执意要去,非得给其写个保证书,保证两年内怀孕生子。迫于无奈,张珊只好写了一张内容为“自愿堕胎,夫同意妻在堕胎后两年内怀胎生子,如违反,赔偿男方生育权安慰金20000元”的字条。收到字条后,黄文才满意
期刊
你爸来接你  幼儿园某阿姨,夫妻伉俪情深。一日夫来探妻,众小儿齐奔至阿姨面前大呼:“阿姨,阿姨,你爸爸接你来了。”  众阿姨喷饭。  精确计算  我去参观气象站,看到许多预测天气的最新仪器。参观完毕,我问站长:“你说有75%的机会下雨,是怎样计算出来的?”站长马上回答:“那就是说,我们这里有4个人,其中3个认为会下雨。”  买鞋  张大伯在百货商场买了一双解放鞋,穿不了两天就露出了脚趾。他拿着破鞋
期刊
苔丝是一个8岁女孩。一天晚上,她听到她的父母在谈论她的弟弟安德鲁。安德鲁得了重病,已经花光了家里所有的钱。现在唯一能挽救安德鲁的方法是动手术……她听到父亲对绝望的母亲说:“现在只有奇迹能救他。”  苔丝回到她的房间,从橱柜里拿出她的储钱罐,从后门溜了出去。她来到雷氏药店,冲正在忙乱的药剂师说:“我想和你谈谈我的弟弟。他是真的,真的生病了……我想买一个奇迹。”  “我们这里不出售奇迹,小姑娘。我很抱
期刊
一个从偏远县城“闯世界”的17岁少年,登上国际大舞台,需要多少年,又 需要怎样的努力和际遇?    北京:从传菜员做起    2004年7月的一天,北京火车站。两个肤色黝黑的男孩走出车站。年龄大点的叫吉村,19岁,小一点的叫扎西邓珠,17岁,他们来自四川巴塘县农村。  傍晚,两人在西城区一个小区租了间地下室,白炽灯昏黄无力,老鼠窜来窜去,小风扇像玩累了的小孩子,一副倒头便睡的架势。  邓珠茫然地抬
期刊
10年前,他还是一个来自钱塘江畔的少年,一边打工一边卖唱。然而今天,他是北京打工文化博物馆的馆长……    人可以拥有许许多多    许国健出生于浙江海宁的一个小镇,高考落榜后,他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都感到吃惊的决定:北漂,当流浪歌手!父母拗不过他,只得说:“你想去就去吧,以后别哭着回家!”那是1999年9月里的一个深夜。  离家前,许国健从电影月刊上看见了一则广告:北京迷笛音乐学校专门教学摇滚音乐
期刊
1、  那天一早,石好盆栽的绣球花开了,在六月的艳阳下滚烫灼目,风过,散落隐约的香味。  她一时兴起,用相机站在绣球花前玩自拍,又把照片上传到自己的QQ空间里,配了一些文字。结果,晚上,在照片后面有留言,说绣球花有一种高调的美,可惜她的形象低调,把花糟蹋了。  “YOU!去死!”石好回复康纬道。几分钟后,康纬回复:“人生自古谁无死,我80岁时会答应你的。”石好呵呵地笑了。  这一年,石好24岁,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