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究肺岩宁方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调节性T细胞CD4+和CD25+的影响。方法:将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1例予以常规化疗,观察组42例予以肺岩宁方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免疫功能指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清CYFRA21-1和生存质量(KP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食欲不振、腰膝酸软、少气懒言、神疲乏力、动则气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肺岩宁方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调节性T细胞CD4+和CD25+的影响。方法:将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1例予以常规化疗,观察组42例予以肺岩宁方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免疫功能指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清CYFRA21-1和生存质量(KP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食欲不振、腰膝酸软、少气懒言、神疲乏力、动则气喘等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CD3+、CD4+/CD8+、NK和CD4+/CD25+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VEGF、CYFRA21-1及KP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岩宁方可以有效改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提高机体对血清CD4+和CD4+CD25+等T细胞亚群水平的调节能力,改善免疫功能,降低VEGF和血清CYFRA21-1水平,提高生存质量。
其他文献
基于惯性传感器的人类活动识别一直以来都是研究热点,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集成电路的不断发展,传感器在体积、计算性能、制造成本取得非凡突破。因此,基于智能手机和可穿戴设备的人体复杂动作采集和识别被广泛地应用,并在健康检测、游戏娱乐、医疗康复、机器人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多数的人类活动识别主要集中在对单个行为或者单个肢体动作的分类识别。然而,实际的人类活动有多个动作运动状态相互交替存
微塑料污染日益成为一个令人关注的话题。在水环境中,微小的塑料碎片会被微生物携带迁移进入到食物链,不知不觉中危害着人类的身体健康。微纤维是微塑料的主要形态,也是微塑料研究中的重要对象。但由于传统的识别微纤维方法需要昂贵的器材和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严重影响到微纤维研究的进度与成果,其次,通过人工识别微纤维的准确率大大降低。因此本课题是将深度学习应用到微纤维识别中,研究如何有效学习到微纤维特征,提高水体
聚碳酸酯(PC)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光学透明度高等特点,广泛应用于交通工具、电子电器和建筑等诸多行业。尽管PC本身可通过UL-94 V-2等级测试,但尚不能应用于对阻燃等级要求严苛的某些特定领域,因此必须对PC进行阻燃改性。本文设计合成了两种含有磷、硫的有机硅阻燃剂,并把两种有机硅阻燃剂与聚碳酸酯进行熔融共混制成阻燃复合材料。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通过苯基磷酰二氯和苯磺酰氯
目的回顾性分析近10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腹主动脉瘤(AAA)病人的流行病学特点,为研究近10年AAA流行病学变化趋势,以及为AAA的进一步预防和诊治提供依据。方法纳入自2011年1月至2020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治的1246例AAA病人的病案资料,回顾性分析包括病人年龄、性别、就诊时间、就诊科室、首发症状、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式选择等信息,分析近10年AAA流行病学变化
目的从肠道菌群的角度探索薏苡附子败酱散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雄性SPF级C75BL/6J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对照组、中药组4个组别,通过自由饮用3%DSS溶液的方法制作急性UC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中药组予以1.048 g/mL的薏苡附子败酱散溶液,阳性药对照组予以0.031 g/mL的嗜酸乳杆菌(益君康)溶液,空白组和模型组予以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7 d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