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军营文化建设,是凝聚和激励广大官兵热爱军营、献身国防的重要阵地。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社会文化的日益繁荣,给军营文化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同时也对传统的军营文化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如何正视新形势军营文化建设的问题和"瓶颈",使军营文化生活办出特色、办出效益,是军营文化建设者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特色文化是一个群体、一个时代、一个地域大众文化的综合反映,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强烈的时代性、广泛的群众性和特有的震撼效果。把部队文化办出特色,必须紧贴实际、紧贴生活、紧贴群众,坚持高唱主旋律,保持高格调,努力使之成为提高部队战斗力的催化剂。军营文化建设要想办出特色文化,就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把先进性标准与广泛性要求相结合,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与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满足官兵的精神需求和成才需求,增强特色文化的综合效益。笔者认为要想进一步搞好军营文化建设应突出以下五种特色。
一、体现时代特色,努力增加基层文化的信息含量
文化是时代的产物。办好特色文化必须弘扬时代精神,体现时代气息,依托现代手段,坚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承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官兵文化素质,欣赏水平的提高,官兵对军营文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要积极满足官兵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紧跟时代的步伐,及时添置些现代化的文化器材和资料,并努力提高文化活动的品味,使之富有时代特色.只有把继承和创新结合起来,才能保证军营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要在用好报刊、广播、电视和信息网络等主流媒体的基础上,努力拓展文化空间,充分发掘基层部队有线广播网、闭路电视网、宽带局域网等载体的功能,让广大官兵在导向正确、快捷高效、丰富多彩的时代文化中接受熏陶,自觉用富有时代特色的先进文化占领思想阵地,抵制腐朽文化侵蚀,始终保持革命军人特有的政治本色。
军营文化建设还应坚持继承和发展具有自己民族的、传统的、军营特色的优秀文化。同时要不断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在继承的基础上搞好创新,善于借鉴吸收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在创新中求活力、求发展。面对网络文化的兴起和大众传媒技术的发展,要积极引进形式新颖的活动项目,不断拓展军营文化的新领域,大力开展各具特色的"舰艇文化"、"导弹文化"、"蓝天文化"等活动,不断推出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军事题材精品力作,增强军营文化建设的生机和活力,提高军营文化的质量和品位,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出贡献。
二、突出尚武特色,努力增强基层文化的阳刚之气
当今的中国正需要一种民族精神把整个牢牢凝聚在一点之上,意志与智慧可以表现出一种精神,这就是尚武精神!经济发展固然可以给综合国力提高做出贡献,但是经济安全更需要军事力量给它提供可靠的支撑。国防建设也要"代表一个国家最先进生产力发展程度",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民族精神就象是这个生产力的倍增器一样,国防建设的倍增器的就是民族的尚武精神。要让所有人感受到军人是整个国家最光荣的职业,每个人都无比向往这个职业,希望有生之年为这个职业而付出所有牺牲而无怨无悔,让已经参军的人感受到自己吃苦是被人民所理解的、是光荣的、是伟大的;宏扬民族尚武精神并不是把"军事建设列为中心",而是让人民从意志之中顿发出对军民鱼水情的自然感悟、对军人捍卫国家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经济安全等事关国家战争与和平年代核心利益而骄傲,让那些满腹钢铁意志与聪明智慧的普通百姓进入军队接受革命大熔炉新一次洗礼。当民族尚武精神与军人地位被提升到一定程度之后,国家必将迎来一次更强劲的凝聚,我们的意志与智慧必将凝聚成最强大、最稳定的生产力!在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条件下,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既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军队战斗力的构成要素,其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大力推进军营文化建设,有利于构建当代中国军人核心价值观,筑牢思想防线,应对"西化"、"分化"和社会上腐朽文化的挑战;有利于提升官兵科技文化素质,促进官兵全面发展;有利于培育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激励官兵为忠实履行我军新的历史使命而英勇战斗;有利于发挥军营文化的示范效应,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确立。
部队是一个特殊的武装集团,有其特殊的气质和要求,办好军旅特色文化首先要体现军队特征、军事特征、军人特征。当前,极少数官兵受"岗楼连酒楼、操场对市场"环境的影响,阵地意识和品位意识树得不牢,参加文化活动和学习成才活动,总喜欢唱一些缠绵的流行歌曲,使军旅特色文化走了调、跑了题、变了味。办好军旅特色文化,应在组织诸如趣味运动会、消夏晚会、军旅歌曲大赛等特色文化活动中展现官兵雄浑激昂、热情奔放的魅力风采。
三、发挥群众特色,努力增强基层文化的大众氛围
军营文化是群众文化。群众性是对军营文化的总体价值取向做出的基本定位,是军营文化的突出特色。军营文化根植于军队实践,其主体是广大官兵,因而军营文化建设必须依靠广大官兵,服务广大官兵,把群众性摆在突出位置。事实上,从火热的军营生活中取材,通过艺术加工,再送到广大官兵中去,以官兵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正是我军军营文化建设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军营文化只有扎根于群众这块肥沃的土壤,才会具有不竭的源泉和动力,才能永远充满生机和活力。
军营文化建设是一项群众性的工作,需要各级领导和广大官兵的共同参与。没有领导的积极带头,文化建设就会失去有力的组织保证和示范效应;没有广大官兵的广泛参与,文化建设就会失去和缺乏群众基础。只有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官兵同乐,军营文化建设才会出现勃勃生机。官兵同乐是我军的优良传统。战争时期,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作战频繁、工作繁忙的情况下,经常与战士一起看电影,贺龙元帅经常与战士一起打篮球。新的历史时期,《军队基层建设纲要》也明确规定干部与战士要实行"五同","同娱乐"是其中之一。因此,我们各级干部要继承和发扬我军官兵同乐的优良传统,不仅要关心战士的物质生活,而且要关心战士的精神生活,并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去激发广大官兵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干部只有主动与战士玩在一起,乐在一起,战士的心才能与你贴在一起。要重视抓好文化活动中心、连队俱乐部、综合运动场和文化环境建设,不断充实更新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书报杂志,添置完善组合健身器、跑步机等富有现代气息的文体器材,成立电脑班、法律班、新闻班、书法班、英语班等文化培训班,举办五球联赛、知识竞赛、书画展览、参观游览等官兵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活动。为此,干部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同时要提高战士参与文化活动的兴趣和技能,改变过去搞活动时出现的"少数人演、多数人看"的局面,引导官兵变"被动欣赏"为"主动参与",变"骨干支撑"为"全员活动",不断提高军营文化建设的群众性和参与性。
四、注重教育特色,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教育和娱乐是军营文化建设功能的两个方面。所谓教,是指军营文化建设作为军队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特殊手段,应注意活动内容的思想性、原则性和战斗性,对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必须旗帜鲜明,不能含糊其词、摸棱两可。必须把着眼点放在引导官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用歌调高雅、健康向上的思想文化占领军营文化阵地。同时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增强文化活动的知识性,不断提高官兵的科学文化水平。所谓乐,就是要适应青年官兵思想活跃、朝气蓬勃的特点,开展生动有趣、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增强文化活动的艺术性,达到抒发感情、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目的。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使官兵在紧张的训练中乐而忘倦、乐而忘苦。教和乐这两种功能,是互相促进、有机统一的辨证关系。没有教,军营文化建设就会失去灵魂和方向,缺乏凝聚力;没有乐,军营文化建设就会显得枯燥乏味,缺乏吸引力、感染力。因此,必须把教和乐有机结合起来,把教育放在第一位,同时做到寓教于乐。
一、体现时代特色,努力增加基层文化的信息含量
文化是时代的产物。办好特色文化必须弘扬时代精神,体现时代气息,依托现代手段,坚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承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官兵文化素质,欣赏水平的提高,官兵对军营文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要积极满足官兵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紧跟时代的步伐,及时添置些现代化的文化器材和资料,并努力提高文化活动的品味,使之富有时代特色.只有把继承和创新结合起来,才能保证军营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要在用好报刊、广播、电视和信息网络等主流媒体的基础上,努力拓展文化空间,充分发掘基层部队有线广播网、闭路电视网、宽带局域网等载体的功能,让广大官兵在导向正确、快捷高效、丰富多彩的时代文化中接受熏陶,自觉用富有时代特色的先进文化占领思想阵地,抵制腐朽文化侵蚀,始终保持革命军人特有的政治本色。
军营文化建设还应坚持继承和发展具有自己民族的、传统的、军营特色的优秀文化。同时要不断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在继承的基础上搞好创新,善于借鉴吸收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在创新中求活力、求发展。面对网络文化的兴起和大众传媒技术的发展,要积极引进形式新颖的活动项目,不断拓展军营文化的新领域,大力开展各具特色的"舰艇文化"、"导弹文化"、"蓝天文化"等活动,不断推出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军事题材精品力作,增强军营文化建设的生机和活力,提高军营文化的质量和品位,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出贡献。
二、突出尚武特色,努力增强基层文化的阳刚之气
当今的中国正需要一种民族精神把整个牢牢凝聚在一点之上,意志与智慧可以表现出一种精神,这就是尚武精神!经济发展固然可以给综合国力提高做出贡献,但是经济安全更需要军事力量给它提供可靠的支撑。国防建设也要"代表一个国家最先进生产力发展程度",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民族精神就象是这个生产力的倍增器一样,国防建设的倍增器的就是民族的尚武精神。要让所有人感受到军人是整个国家最光荣的职业,每个人都无比向往这个职业,希望有生之年为这个职业而付出所有牺牲而无怨无悔,让已经参军的人感受到自己吃苦是被人民所理解的、是光荣的、是伟大的;宏扬民族尚武精神并不是把"军事建设列为中心",而是让人民从意志之中顿发出对军民鱼水情的自然感悟、对军人捍卫国家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经济安全等事关国家战争与和平年代核心利益而骄傲,让那些满腹钢铁意志与聪明智慧的普通百姓进入军队接受革命大熔炉新一次洗礼。当民族尚武精神与军人地位被提升到一定程度之后,国家必将迎来一次更强劲的凝聚,我们的意志与智慧必将凝聚成最强大、最稳定的生产力!在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条件下,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既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军队战斗力的构成要素,其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大力推进军营文化建设,有利于构建当代中国军人核心价值观,筑牢思想防线,应对"西化"、"分化"和社会上腐朽文化的挑战;有利于提升官兵科技文化素质,促进官兵全面发展;有利于培育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激励官兵为忠实履行我军新的历史使命而英勇战斗;有利于发挥军营文化的示范效应,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确立。
部队是一个特殊的武装集团,有其特殊的气质和要求,办好军旅特色文化首先要体现军队特征、军事特征、军人特征。当前,极少数官兵受"岗楼连酒楼、操场对市场"环境的影响,阵地意识和品位意识树得不牢,参加文化活动和学习成才活动,总喜欢唱一些缠绵的流行歌曲,使军旅特色文化走了调、跑了题、变了味。办好军旅特色文化,应在组织诸如趣味运动会、消夏晚会、军旅歌曲大赛等特色文化活动中展现官兵雄浑激昂、热情奔放的魅力风采。
三、发挥群众特色,努力增强基层文化的大众氛围
军营文化是群众文化。群众性是对军营文化的总体价值取向做出的基本定位,是军营文化的突出特色。军营文化根植于军队实践,其主体是广大官兵,因而军营文化建设必须依靠广大官兵,服务广大官兵,把群众性摆在突出位置。事实上,从火热的军营生活中取材,通过艺术加工,再送到广大官兵中去,以官兵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正是我军军营文化建设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军营文化只有扎根于群众这块肥沃的土壤,才会具有不竭的源泉和动力,才能永远充满生机和活力。
军营文化建设是一项群众性的工作,需要各级领导和广大官兵的共同参与。没有领导的积极带头,文化建设就会失去有力的组织保证和示范效应;没有广大官兵的广泛参与,文化建设就会失去和缺乏群众基础。只有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官兵同乐,军营文化建设才会出现勃勃生机。官兵同乐是我军的优良传统。战争时期,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作战频繁、工作繁忙的情况下,经常与战士一起看电影,贺龙元帅经常与战士一起打篮球。新的历史时期,《军队基层建设纲要》也明确规定干部与战士要实行"五同","同娱乐"是其中之一。因此,我们各级干部要继承和发扬我军官兵同乐的优良传统,不仅要关心战士的物质生活,而且要关心战士的精神生活,并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去激发广大官兵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干部只有主动与战士玩在一起,乐在一起,战士的心才能与你贴在一起。要重视抓好文化活动中心、连队俱乐部、综合运动场和文化环境建设,不断充实更新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书报杂志,添置完善组合健身器、跑步机等富有现代气息的文体器材,成立电脑班、法律班、新闻班、书法班、英语班等文化培训班,举办五球联赛、知识竞赛、书画展览、参观游览等官兵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活动。为此,干部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同时要提高战士参与文化活动的兴趣和技能,改变过去搞活动时出现的"少数人演、多数人看"的局面,引导官兵变"被动欣赏"为"主动参与",变"骨干支撑"为"全员活动",不断提高军营文化建设的群众性和参与性。
四、注重教育特色,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教育和娱乐是军营文化建设功能的两个方面。所谓教,是指军营文化建设作为军队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特殊手段,应注意活动内容的思想性、原则性和战斗性,对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必须旗帜鲜明,不能含糊其词、摸棱两可。必须把着眼点放在引导官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用歌调高雅、健康向上的思想文化占领军营文化阵地。同时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增强文化活动的知识性,不断提高官兵的科学文化水平。所谓乐,就是要适应青年官兵思想活跃、朝气蓬勃的特点,开展生动有趣、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增强文化活动的艺术性,达到抒发感情、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目的。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使官兵在紧张的训练中乐而忘倦、乐而忘苦。教和乐这两种功能,是互相促进、有机统一的辨证关系。没有教,军营文化建设就会失去灵魂和方向,缺乏凝聚力;没有乐,军营文化建设就会显得枯燥乏味,缺乏吸引力、感染力。因此,必须把教和乐有机结合起来,把教育放在第一位,同时做到寓教于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