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城是个大村于,有多大呢?村里居住着10350人,是中国最大的白族自然村。周城背倚苍山,前临洱海,滇藏公路从村中穿过,于是村里在这条公路两侧的房屋都被钉上了“滇藏公路XX号”的门牌,让这个村子更显得无比巨大,似乎从云南一直延伸到西藏,绵延上千公里;不仅是空间,在时间上周城也变得悠长起来。在数十年前滇藏公路还只是茶马古道,不知道那个时候有没有“茶马古道XX号”的门牌存在?不管怎么说,周城在人口数量,或者时间与空间上都是一个“大”村于。由于人口众多,耕地太少,周城人必须寻找新的活路。而滇藏公路或者茶马古道的存在。以及村于位于苍洱风景区核心的地理优势,这种种因素让周城走出了 条与众不同的道路。 “家家门外石板路,户户门前有流水”。密如蛛网的石板路,苍山上流下来的溪水顺着七拐八弯的巷道流淌,古朴而又幽静。村内民居密集,“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青瓦白墙在华美与淡雅中意蕴着深远。小街上的大青树枝繁叶茂犹如巨伞擎天,与光绪年间的古戏台遥遥相对,其间大大小小的摊位连成 片,几乎无章法可寻,纵横随意的地摊,卖着青菜、鲜肉、调料等各种东西。周城不仅因为村旁的蝴蝶泉而闻名遐迩,而且还因为这里至今仍十分完好地保留着白族浓厚的传统习俗,被誉为“白族民俗的活化石”。
周城之美,不仅在于风光,也不仅是蝴蝶泉与那个凄婉动人的传说,还因为是随处可见的一块块蓝白相间的扎染布。满城尽挂扎染布——仿佛飘动的天空,浮现着一股灵秀与智巧交织而成的动感,一种牵动人内心的淳朴和厚实。那一块块扎染布,是周城人智慧的结晶,内心的映照。周城,不愧是白族的扎染之乡。
周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岁月变迁中,周城男人们赶马驮货、下海捕鱼都已成了老人摆古的话题。而周城女人的古老传统习惯却一直沿袭着,从十多岁的小女孩到年逾花甲的老奶奶人人都会扎布。从考古发现到史书记载,早在唐代,白族先民就懂得了“染彩纹绣”;与中原内地的交流,使“绞缬”这种最古老的染布方式传入了大理地区。到了清代,白族妇女居家扎染已十分普遍。以一家一户为主的手工扎染作坊密集于周城等地,成为名传四方的扎染中心。
扎染的主要染料来自板蓝根。以前用来染布的板蓝根都是山上野生的,属多年生草本,开粉色小花,后来用量大了,染布的人家就在山上自己种植,好的可长到半人高,每年三四月间收割下来,先将其泡出水,注到木制的大染缸里,掺一些石灰,就可以用来染布。用板蓝根染出的布,青里带翠,凝重素雅而含蓄,不仅不怎么褪色,据说对皮肤起消炎作用。扎染工艺主要有扎花、浸染、漂晾三道工序。首先选好布料,然后在布匹上印上设计好的花纹图样,按照图样要求,分别使用撮皱、折迭、翻卷、挤揪等方法,将图案部分缝紧,成疙瘩状。经反复浸染,晾干拆线,被线扎缠缝合的疙瘩部分色泽未渍,呈现各种花形。这样,一块蓝底或青底白花的扎染便制成了。由于不同部分扎的手法及松紧程度不一,在花纹与底色之间往往还有一定的过渡性色泽,呈现出渐变的效果,花的边沿有渍印造成的渐淡或渐浓的色晕,显现出丰富自然而变幻迷离的情调。蓝白相间的色彩显现出无比的韵味,清新淡雅中透出一股动人的神韵。
在村里闲适地走,这里几乎家家户户都做扎染,听人介绍说村里从事扎花的有5400多人。周围村庄还有6000多人,每年扎染制品产值6000万元。有条件的人家就连扎带染作成扎染工艺品或服饰;大多数人自家没有染缸,她们会到扎染厂领活,专门负责扎染的第二道工序——扎花,然后统一交给工厂染色。这里的院门和屋门都是敞开的,可以看到织布、扎花的妇女,老房子的窗子都雕刻得十分精致,尽管能够看出岁月的侵蚀,但精湛的镂空图案仍然十分生动。妇女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聊着天,但丝毫不耽搁手里的活计。
段氏扎染是周城有名的“家庭工厂”,它最大的特色是面向游人开放,展示扎染的全过程,还可以让游人参与制作,学习扎染的工艺。游客很多,拥挤着拍照、挑选商品。来到另一家扎染大户,老板张全凤是大理州人大代表,她的厂不对游人开放,主要是批发到各个旅游景点,包括省内的昆明、丽江,以及北京、湖南等省,但帮助扎花的据说有3000多人。在周城,扎染大户有16户,带动上万人参与,产品远销日本、美国、新加坡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了一个世界闻名的产业。有人曾经这样说周城人和他们的扎染:“若不是一个淡泊和宁静的民族,若不是一个勤劳智慧的民族,是决不会有闲心和耐心来做这样一件极需耐心和细心的工作的。而现在的周城人,正是凭着这种细心和耐心,加上勤劳和勇敢创新的智慧,一步步地走向了世界。”人均耕地仅0.29亩的周城村依靠着扎染和旅游等产业,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000多元,最早进入了大理州小康村之一。
是蓝天白云,还是黛墨的苍山、洱海上空的月色,或者是蝴蝶泉畔翻飞的蝴蝶,为周城人提供了灵感。把大自然最纯美的一切化作一块块飘动的扎染布,蓝与白——表里如一的澄澈的天空。
周城之美,不仅在于风光,也不仅是蝴蝶泉与那个凄婉动人的传说,还因为是随处可见的一块块蓝白相间的扎染布。满城尽挂扎染布——仿佛飘动的天空,浮现着一股灵秀与智巧交织而成的动感,一种牵动人内心的淳朴和厚实。那一块块扎染布,是周城人智慧的结晶,内心的映照。周城,不愧是白族的扎染之乡。
周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岁月变迁中,周城男人们赶马驮货、下海捕鱼都已成了老人摆古的话题。而周城女人的古老传统习惯却一直沿袭着,从十多岁的小女孩到年逾花甲的老奶奶人人都会扎布。从考古发现到史书记载,早在唐代,白族先民就懂得了“染彩纹绣”;与中原内地的交流,使“绞缬”这种最古老的染布方式传入了大理地区。到了清代,白族妇女居家扎染已十分普遍。以一家一户为主的手工扎染作坊密集于周城等地,成为名传四方的扎染中心。
扎染的主要染料来自板蓝根。以前用来染布的板蓝根都是山上野生的,属多年生草本,开粉色小花,后来用量大了,染布的人家就在山上自己种植,好的可长到半人高,每年三四月间收割下来,先将其泡出水,注到木制的大染缸里,掺一些石灰,就可以用来染布。用板蓝根染出的布,青里带翠,凝重素雅而含蓄,不仅不怎么褪色,据说对皮肤起消炎作用。扎染工艺主要有扎花、浸染、漂晾三道工序。首先选好布料,然后在布匹上印上设计好的花纹图样,按照图样要求,分别使用撮皱、折迭、翻卷、挤揪等方法,将图案部分缝紧,成疙瘩状。经反复浸染,晾干拆线,被线扎缠缝合的疙瘩部分色泽未渍,呈现各种花形。这样,一块蓝底或青底白花的扎染便制成了。由于不同部分扎的手法及松紧程度不一,在花纹与底色之间往往还有一定的过渡性色泽,呈现出渐变的效果,花的边沿有渍印造成的渐淡或渐浓的色晕,显现出丰富自然而变幻迷离的情调。蓝白相间的色彩显现出无比的韵味,清新淡雅中透出一股动人的神韵。
在村里闲适地走,这里几乎家家户户都做扎染,听人介绍说村里从事扎花的有5400多人。周围村庄还有6000多人,每年扎染制品产值6000万元。有条件的人家就连扎带染作成扎染工艺品或服饰;大多数人自家没有染缸,她们会到扎染厂领活,专门负责扎染的第二道工序——扎花,然后统一交给工厂染色。这里的院门和屋门都是敞开的,可以看到织布、扎花的妇女,老房子的窗子都雕刻得十分精致,尽管能够看出岁月的侵蚀,但精湛的镂空图案仍然十分生动。妇女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聊着天,但丝毫不耽搁手里的活计。
段氏扎染是周城有名的“家庭工厂”,它最大的特色是面向游人开放,展示扎染的全过程,还可以让游人参与制作,学习扎染的工艺。游客很多,拥挤着拍照、挑选商品。来到另一家扎染大户,老板张全凤是大理州人大代表,她的厂不对游人开放,主要是批发到各个旅游景点,包括省内的昆明、丽江,以及北京、湖南等省,但帮助扎花的据说有3000多人。在周城,扎染大户有16户,带动上万人参与,产品远销日本、美国、新加坡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了一个世界闻名的产业。有人曾经这样说周城人和他们的扎染:“若不是一个淡泊和宁静的民族,若不是一个勤劳智慧的民族,是决不会有闲心和耐心来做这样一件极需耐心和细心的工作的。而现在的周城人,正是凭着这种细心和耐心,加上勤劳和勇敢创新的智慧,一步步地走向了世界。”人均耕地仅0.29亩的周城村依靠着扎染和旅游等产业,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000多元,最早进入了大理州小康村之一。
是蓝天白云,还是黛墨的苍山、洱海上空的月色,或者是蝴蝶泉畔翻飞的蝴蝶,为周城人提供了灵感。把大自然最纯美的一切化作一块块飘动的扎染布,蓝与白——表里如一的澄澈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