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动的天空

来源 :云南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_d0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城是个大村于,有多大呢?村里居住着10350人,是中国最大的白族自然村。周城背倚苍山,前临洱海,滇藏公路从村中穿过,于是村里在这条公路两侧的房屋都被钉上了“滇藏公路XX号”的门牌,让这个村子更显得无比巨大,似乎从云南一直延伸到西藏,绵延上千公里;不仅是空间,在时间上周城也变得悠长起来。在数十年前滇藏公路还只是茶马古道,不知道那个时候有没有“茶马古道XX号”的门牌存在?不管怎么说,周城在人口数量,或者时间与空间上都是一个“大”村于。由于人口众多,耕地太少,周城人必须寻找新的活路。而滇藏公路或者茶马古道的存在。以及村于位于苍洱风景区核心的地理优势,这种种因素让周城走出了 条与众不同的道路。 “家家门外石板路,户户门前有流水”。密如蛛网的石板路,苍山上流下来的溪水顺着七拐八弯的巷道流淌,古朴而又幽静。村内民居密集,“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青瓦白墙在华美与淡雅中意蕴着深远。小街上的大青树枝繁叶茂犹如巨伞擎天,与光绪年间的古戏台遥遥相对,其间大大小小的摊位连成 片,几乎无章法可寻,纵横随意的地摊,卖着青菜、鲜肉、调料等各种东西。周城不仅因为村旁的蝴蝶泉而闻名遐迩,而且还因为这里至今仍十分完好地保留着白族浓厚的传统习俗,被誉为“白族民俗的活化石”。
  周城之美,不仅在于风光,也不仅是蝴蝶泉与那个凄婉动人的传说,还因为是随处可见的一块块蓝白相间的扎染布。满城尽挂扎染布——仿佛飘动的天空,浮现着一股灵秀与智巧交织而成的动感,一种牵动人内心的淳朴和厚实。那一块块扎染布,是周城人智慧的结晶,内心的映照。周城,不愧是白族的扎染之乡。
  周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岁月变迁中,周城男人们赶马驮货、下海捕鱼都已成了老人摆古的话题。而周城女人的古老传统习惯却一直沿袭着,从十多岁的小女孩到年逾花甲的老奶奶人人都会扎布。从考古发现到史书记载,早在唐代,白族先民就懂得了“染彩纹绣”;与中原内地的交流,使“绞缬”这种最古老的染布方式传入了大理地区。到了清代,白族妇女居家扎染已十分普遍。以一家一户为主的手工扎染作坊密集于周城等地,成为名传四方的扎染中心。
  扎染的主要染料来自板蓝根。以前用来染布的板蓝根都是山上野生的,属多年生草本,开粉色小花,后来用量大了,染布的人家就在山上自己种植,好的可长到半人高,每年三四月间收割下来,先将其泡出水,注到木制的大染缸里,掺一些石灰,就可以用来染布。用板蓝根染出的布,青里带翠,凝重素雅而含蓄,不仅不怎么褪色,据说对皮肤起消炎作用。扎染工艺主要有扎花、浸染、漂晾三道工序。首先选好布料,然后在布匹上印上设计好的花纹图样,按照图样要求,分别使用撮皱、折迭、翻卷、挤揪等方法,将图案部分缝紧,成疙瘩状。经反复浸染,晾干拆线,被线扎缠缝合的疙瘩部分色泽未渍,呈现各种花形。这样,一块蓝底或青底白花的扎染便制成了。由于不同部分扎的手法及松紧程度不一,在花纹与底色之间往往还有一定的过渡性色泽,呈现出渐变的效果,花的边沿有渍印造成的渐淡或渐浓的色晕,显现出丰富自然而变幻迷离的情调。蓝白相间的色彩显现出无比的韵味,清新淡雅中透出一股动人的神韵。
  在村里闲适地走,这里几乎家家户户都做扎染,听人介绍说村里从事扎花的有5400多人。周围村庄还有6000多人,每年扎染制品产值6000万元。有条件的人家就连扎带染作成扎染工艺品或服饰;大多数人自家没有染缸,她们会到扎染厂领活,专门负责扎染的第二道工序——扎花,然后统一交给工厂染色。这里的院门和屋门都是敞开的,可以看到织布、扎花的妇女,老房子的窗子都雕刻得十分精致,尽管能够看出岁月的侵蚀,但精湛的镂空图案仍然十分生动。妇女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聊着天,但丝毫不耽搁手里的活计。
  段氏扎染是周城有名的“家庭工厂”,它最大的特色是面向游人开放,展示扎染的全过程,还可以让游人参与制作,学习扎染的工艺。游客很多,拥挤着拍照、挑选商品。来到另一家扎染大户,老板张全凤是大理州人大代表,她的厂不对游人开放,主要是批发到各个旅游景点,包括省内的昆明、丽江,以及北京、湖南等省,但帮助扎花的据说有3000多人。在周城,扎染大户有16户,带动上万人参与,产品远销日本、美国、新加坡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了一个世界闻名的产业。有人曾经这样说周城人和他们的扎染:“若不是一个淡泊和宁静的民族,若不是一个勤劳智慧的民族,是决不会有闲心和耐心来做这样一件极需耐心和细心的工作的。而现在的周城人,正是凭着这种细心和耐心,加上勤劳和勇敢创新的智慧,一步步地走向了世界。”人均耕地仅0.29亩的周城村依靠着扎染和旅游等产业,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000多元,最早进入了大理州小康村之一。
  是蓝天白云,还是黛墨的苍山、洱海上空的月色,或者是蝴蝶泉畔翻飞的蝴蝶,为周城人提供了灵感。把大自然最纯美的一切化作一块块飘动的扎染布,蓝与白——表里如一的澄澈的天空。
其他文献
彝乡初识虎    2007年初我步入了楚雄州双柏县这片中国彝族虎文化故地自幼便知彝族崇虎尚黑,虎是彝族的原始图腾但对于虎究竟给彝族人带来了怎样的影响以及由虎产生了多少民俗文化却知之甚少。如此深入地走近虎乡、体验虎文化却是第一次。  来到双柏后的第站是距离县城东北约三十多公里的大庄镇行驶在弹石路上看着路旁茂密的树林和起伏的山峦,思绪被虎所占据我正在用自己的想象和知识在心里默默解读着彝族虎文化的传承时
期刊
有一朵花可以倾城,有一支酒可以转世。它们花开美丽而美味,美味中溢出淡淡的美丽……浪漫的空气紧紧包围,人很容易就迷失。日夜更替。无所谓眼睛或者舌头,因为,美体是一体。当然,你应该学会超脱,否则,这简单的美将失去意义,稍纵即逝。  这一朵花叫做“斗南”,这一支酒叫做“云南红”。很幸运,它们在云南的红色土地少年宫,高原的阳光下生长,就在我身旁。它们有一种共性,真实而触手可及。  无论是用走、游、骑、驾。
期刊
当开幕式上一曲《友谊地久天长》缓缓终了,经历8天激烈角逐的第七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也缓缓降下帷幕。本届残运会体现了残疾人顽强的拼搏精神和意志,以及全社会对残疾人的理解与关怀。本届残运会共设了20个竞赛项目,前后有14700多名运动员、教练员、媒体记者和中外来宾参与其中,其规模创下历届之最;主会场昆明、分会场玉溪前后组织35万市民进入各大场馆为运动员加油助威,这也创造了历届观众人数之最;赛前,近6万人
期刊
那一部小说加一部电影,《廊桥遗梦》在人们心中刻下的印痕轻易挥不去。  无论是否有相似的情愫,梦一次廊桥总不算过份吧。何况小说与影片带给人们的那种决绝的美感,要拒绝也不容易。  也许你会皱起眉头。毕竟麦迪逊县的廊桥离我们太遥远了。  孰不知,我们也有自己的廊桥。  阳春三月,合上手中的《廊桥遗梦》,我就抑制不住地想去梦一次廊桥,于是约上朋友,驾上心爱的车子,去了大理州的云龙县。昆明到云龙约有560公
期刊
2006年11月22日是大理白族自治州成立50周年的华诞,在那个喜庆的日子里,苍山献瑞云蒸霞蔚,洱海扬波笑语欢歌。当我们回顾这一盛况的时候,看到的是一个和谐安宁,而又充满勃勃生气的新大理。  国内外嘉宾及当地群众两万多人于2006年11月22日上午,参加了大理白族自治州成立50周年庆祝大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及云南省委、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省军区发来贺电,向大理州各族干部群众、驻当地
期刊
梅子的诱惑力大于我的想象。大学时。大理的同学每次回家都带一罐子自家腌制的雕梅,还没有落桌就被瓜分完毕,就连空罐子的蜜汁,也给谁冲上热水,喝了!雕梅的独特精到实在是难以抵抗。  也许因为味道太好的缘故,除了吃,我对梅子的了解甚少。当我辗转站在“梅子之乡”——大理洱源的梅园时,梅子就不再只是单纯的食品.它的每一颗都可以品出洱源的精、气、神,以及大理传统文化的醇香。  洱源县素有“梅子之乡”的美誉,因为
期刊
五十年,在大理数千年的历史面前只是短暂的一瞬,在苍山洱海千万年的沧海桑田面前更只是弹指一挥。但大理白族自治州成立以来的50年,是大理历史上的新纪元,是天翻地覆的50年,是斗转星移的50年。  五十年,是天翻地覆的五十年。是斗转星移的五十年。大理州各项建设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劣到优、从优到特。烟草、旅游、生物资源开发、建筑建材、矿冶等支柱产业推进了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
期刊
2006年,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在红军长征沿线及西部欠发达地区8省(区)市1550个村实施“万村书库工程”。云南省的大理州鹤庆县、大理市丽江市宁蒗县、古城区临沧市沧源县共计200个村得到资助每村资助价值市场价7.5万元的图书、音像制品,资助总额达1500万元。这是党中央和中央有关部门对边疆少数民族群众的亲切关怀,是对云南省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直接支持和具体帮助,是推
期刊
风的洒脱,雪的滋润,月的柔美皎洁……人们感受大地对这片土地的眷顾。花,却包含着只属于大理人自己的那份情怀。在花的世界。大理眩目而灵动。  大理州地处滇西北纵谷区,系澜沧江、怒江及金沙江上游流域。境内海拔高差达3502米,“立体气候”特征极其明显。从北温带气候类型到南亚热带气候均有广泛分布。复杂多变的气候条件与综错复杂的高原峡谷切割地形,孕育了丰富多彩的花卉种质资源,使大理成为世界著名的中国兰花、茶
期刊
今年是中日建交35周年和中日旅游体育交流年,云南省旅游部门加强了对日本的旅游合作交流和对日本旅滇客源市场的开发。2007年1月大阪市观光会议协议组织了日本关西地区的旅行社及酒店业相关人士访问云南省,并举办了2007年日本关西旅游推介会。2月份,关西国际机场集团和大阪府工商会代表团到云南省访问,对机场和旅游环境进行考察,与云南省旅游局进行了合作交流座谈,并同意在关西机场免费为云南省播放旅游形象片。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