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要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既要培养学术型的人才,还要培养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本研究构建了以校企共建工程中心为依托的创新性研究生培养平台。通过该平台的建设与实践,使研究生不仅能够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具有过硬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还能充分发挥高校和企业各自的特色与优势,开创合作共赢的新局面。
【关键词】研究生 创新性 培养平台 工程中心
【基金资助】黑龙江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以校企共建工程中心为依托的研究生创新培养模式探索”(编号:JGXM-HLJ-2011094)。
【中图分类号】G6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206-02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主渠道,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1],不仅要培养学术型的人才,而且要培养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构建以校企共建工程中心为依托的创新性研究生培养平台,可以为研究生提供学术交流、跨学科合作、自主创新实验、实践创新思想的场所,还能充分发挥高校和企业各自的特色与优势,开创合作共赢的新局面。
1.创新性研究生培养平台建设原则
创新性研究生培养平台建设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以学生为本不仅要考虑研究生的共性,还要充分顾及研究生的个性,使研究生培养的群体管理和个体管理保持和谐统一[2]。
2.创新性研究生培养平台建设基础
2.1学科建设基础
创新性研究生培养平台建设要以学科建设为基础,充分发挥高校的学科优势。2011年,由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与哈尔滨世宏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共同筹建的集研究和产业化于一体的科技创新单位——寒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获得黑龙江省教育厅认证并立项资助。中心确立了“强化微生物基础,突出生物质资源特色”的微生物学研究生培养目标,建立了具有“微生物+生物质资源”特色的研究生培养体系。
2.2实验实践资源基础
工程中心拥有各类仪器和设备,为创新性研究生实验平台的建设提供了基本保证。同时,共建单位为研究生提供实践实习机会和岗位,实现研究生培养由实验室到生产实践的无缝对接。 2.3 导师科研基础
充足的科研经费保障,可以有效保证新思想、新思路以及新方法的应用与实践[3]。本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导师团队共30余人,其中硕士生导师20人。承担了包括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在内的科研项目,这些科研项目的执行为研究生专题实验项目的开展提供了条件。
3.创新性研究生培养平台建设内容
3.1打造“多师结构”的科研导师教学团队
打造“多师结构”的科研导师教学团队,既要立足内部培养,又要引进紧缺人才。在保证核心成员稳定前提下,工程中心先后多次派出成员外出学习和交流,聘请多位学者和企业家讲学,有力的促进了“多师结构”科研导师教学团队层次的提升、水平的提高。
3.2设置科学合理的研究生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根据校企共建工程中心承担课题情况及企业的需求设置课程。工程技术研发中心针对当前的学术前沿及企业需求,设置了一系列的基于课题实践的专业课程。
3.3构建实验实践一体化教学基地
校企合作办学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4],在实验阶段,研究生可利用工程中心的基础实验仪器和设备,完成课题的论证和小试,一旦工艺及技术参数成熟后,就应该进入规模化实践阶段,而这些只能依托共建企业的大型仪器和设备。
3.4建设人性化的管理制度
研究生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促使研究生和谐发展,培养研究生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在管理中应该注意情感管理与其他管理方式的结合,以克服情感管理中有可能出现的肖极问题[2]。因此,在共建工程中心的研究生培养管理中,全体导师要与研究生交朋友,以争取最大的工作效益。
3.5搭建高质量的学术交流平台
通过搭建多层次、多学科、立体化的学术交流平台,可极大的开阔研究生的视野和提升学术水平,同时有利于团队的建设和发展。近两年来,工程中心主办、承办各类型学术活动累计达20余次,参加者1600多人次。研究生外出参加各类学术会议累计达40余人次,进行会议报告10余人次,发表会议论文30余篇,进行poster展示20余人次,其中一篇poster获第十四次全国环境微生物学术研讨会“优秀Poster三等奖”。
3.6学科建设基础
建立立体化的考核机制,包括课程考核、日常管理考核、科研产出考核、学术道德考核等内容。考核不但要重视最终结果,更要重视中间过程,对过程例如每一次讨论发言、实验、作业进行记录,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
4.创新性研究生培养平台的实践效果
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近年来共招收硕士研究生30人左右,研究生学位论文中80%的选题都是面向生物质资源化领域,其中大部分的学位论文都是在校企共建研究生创新实验平台上完成的,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学位论文质量均明显提高。近三届研究生共发表学术论文30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4篇。近三年有2名研究生获黑龙江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在企业工作的毕业生业已成为技术骨干,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
参考文献:
[1]刘彬, 林洪彬, 张玉存. 依托学科平台建设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J]. 教学研究,2011,(2):33-35.
[2]朱丽娅.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树立以人为本的军校研究生管理理念[J]. 中国电力教育: 上,2009,(011):58-59.
[3]周文辉, 吴晓兵, 李明磊. 研究生参与导师课题研究的现状与对策[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4):113-117.
[4]李秀春, 韦福雷. 校企合作培养硕士研究生的实践与经验[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 3(24):168-178.
作者简介:
晏磊(1981- ),男,湖北大悟人。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极端环境微生物学。
【关键词】研究生 创新性 培养平台 工程中心
【基金资助】黑龙江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以校企共建工程中心为依托的研究生创新培养模式探索”(编号:JGXM-HLJ-2011094)。
【中图分类号】G6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206-02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主渠道,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1],不仅要培养学术型的人才,而且要培养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构建以校企共建工程中心为依托的创新性研究生培养平台,可以为研究生提供学术交流、跨学科合作、自主创新实验、实践创新思想的场所,还能充分发挥高校和企业各自的特色与优势,开创合作共赢的新局面。
1.创新性研究生培养平台建设原则
创新性研究生培养平台建设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以学生为本不仅要考虑研究生的共性,还要充分顾及研究生的个性,使研究生培养的群体管理和个体管理保持和谐统一[2]。
2.创新性研究生培养平台建设基础
2.1学科建设基础
创新性研究生培养平台建设要以学科建设为基础,充分发挥高校的学科优势。2011年,由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与哈尔滨世宏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共同筹建的集研究和产业化于一体的科技创新单位——寒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获得黑龙江省教育厅认证并立项资助。中心确立了“强化微生物基础,突出生物质资源特色”的微生物学研究生培养目标,建立了具有“微生物+生物质资源”特色的研究生培养体系。
2.2实验实践资源基础
工程中心拥有各类仪器和设备,为创新性研究生实验平台的建设提供了基本保证。同时,共建单位为研究生提供实践实习机会和岗位,实现研究生培养由实验室到生产实践的无缝对接。 2.3 导师科研基础
充足的科研经费保障,可以有效保证新思想、新思路以及新方法的应用与实践[3]。本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导师团队共30余人,其中硕士生导师20人。承担了包括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在内的科研项目,这些科研项目的执行为研究生专题实验项目的开展提供了条件。
3.创新性研究生培养平台建设内容
3.1打造“多师结构”的科研导师教学团队
打造“多师结构”的科研导师教学团队,既要立足内部培养,又要引进紧缺人才。在保证核心成员稳定前提下,工程中心先后多次派出成员外出学习和交流,聘请多位学者和企业家讲学,有力的促进了“多师结构”科研导师教学团队层次的提升、水平的提高。
3.2设置科学合理的研究生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根据校企共建工程中心承担课题情况及企业的需求设置课程。工程技术研发中心针对当前的学术前沿及企业需求,设置了一系列的基于课题实践的专业课程。
3.3构建实验实践一体化教学基地
校企合作办学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4],在实验阶段,研究生可利用工程中心的基础实验仪器和设备,完成课题的论证和小试,一旦工艺及技术参数成熟后,就应该进入规模化实践阶段,而这些只能依托共建企业的大型仪器和设备。
3.4建设人性化的管理制度
研究生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促使研究生和谐发展,培养研究生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在管理中应该注意情感管理与其他管理方式的结合,以克服情感管理中有可能出现的肖极问题[2]。因此,在共建工程中心的研究生培养管理中,全体导师要与研究生交朋友,以争取最大的工作效益。
3.5搭建高质量的学术交流平台
通过搭建多层次、多学科、立体化的学术交流平台,可极大的开阔研究生的视野和提升学术水平,同时有利于团队的建设和发展。近两年来,工程中心主办、承办各类型学术活动累计达20余次,参加者1600多人次。研究生外出参加各类学术会议累计达40余人次,进行会议报告10余人次,发表会议论文30余篇,进行poster展示20余人次,其中一篇poster获第十四次全国环境微生物学术研讨会“优秀Poster三等奖”。
3.6学科建设基础
建立立体化的考核机制,包括课程考核、日常管理考核、科研产出考核、学术道德考核等内容。考核不但要重视最终结果,更要重视中间过程,对过程例如每一次讨论发言、实验、作业进行记录,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
4.创新性研究生培养平台的实践效果
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近年来共招收硕士研究生30人左右,研究生学位论文中80%的选题都是面向生物质资源化领域,其中大部分的学位论文都是在校企共建研究生创新实验平台上完成的,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学位论文质量均明显提高。近三届研究生共发表学术论文30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4篇。近三年有2名研究生获黑龙江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在企业工作的毕业生业已成为技术骨干,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
参考文献:
[1]刘彬, 林洪彬, 张玉存. 依托学科平台建设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J]. 教学研究,2011,(2):33-35.
[2]朱丽娅.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树立以人为本的军校研究生管理理念[J]. 中国电力教育: 上,2009,(011):58-59.
[3]周文辉, 吴晓兵, 李明磊. 研究生参与导师课题研究的现状与对策[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4):113-117.
[4]李秀春, 韦福雷. 校企合作培养硕士研究生的实践与经验[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 3(24):168-178.
作者简介:
晏磊(1981- ),男,湖北大悟人。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极端环境微生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