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助力城乡融合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建议

来源 :银行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3929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乡融合发展的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业,关键在农民增收致富。最近,重庆三峡银行课题调研组深入“一区两群”城市36个区县70多个乡镇,对2000户城乡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走访市区(县)发改委、农委以及7个乡镇26个村社,听取乡镇村社干部意见建议,同时调研人行、银保监和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支持三农建设面临的六大挑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立足补“短板”、强“弱项”,全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金融支持城乡融合发展面临的挑战
  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改善和公共服务保障存在“突出短板”,乡村金融服务仍有较大空间。调研显示,84.4%的农民认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还须进一步强化,78.9%的农民认为乡村公共服务保障能力还须进一步提升,50.5%以上的农民认为人居环境还须进一步改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人居环境建设和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建设面临“突出短板”,资金投入成为最重要的制约“瓶颈”,金融支持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强化公共服务任重道远。
  三农信贷市场发生深刻变化,乡村金融服务供求矛盾较为突出。农村城镇化增加了农民进城购房的贷款需求,农业生产经营向重点大户、专业大户集中。调研显示,83.9%的农户须要增加资金投入;56.9%的农户期盼获取贷款支持,且中长期贷款需求占比增加,贷款用途集中在建(购)房、种植、养殖、经商和农副产品加工5个领域,尤其是乡村农民迁户进城购房和乡村集中居住房屋建设两大融资主体,将成为乡村金融供给服务的新市场。但是,由于贷款手续复杂、门槛较高,77.7%的农户表示金融产品不能全面满足需求,45.4%的农户对金融服务的满意度不高,农村金融服务质效有待提升。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需求旺盛,农村金融服务功能有待强化。调研显示,75.4%的农户表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不好,还未真正形成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66.3%的农户认为当前乡村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建设发展最需要外部资金支持,而过去以单家独户“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的贷款需求已经消失。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建设,加快推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市场化发展须要进一步助力。
  乡村粮食保障体系建设面临挑战,须要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调研显示,乡村产粮和储粮能力不足,规模种粮大户少,粮食专业合作社极少,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更少,产粮逐年下降,农户储粮数量少、保管能力不足;农户对银行融资的需求满足度低,利率定价较高。迫切须要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进一步建立健全和完善乡村粮食生产体系、农户储粮体系和粮食保障体系建设。
  乡村农民投资增收渠道单一,城乡金融服务差距较大。随着乡村居民收入水平的较快增长,农民积蓄增多,但投资渠道单一。调研显示,71.2%的农户只将积蓄用于存款,乡村金融市场发展不充分和投资渠道单一的结构性矛盾突出;73.4%的农户认为城乡金融服务有差距;95.4%的农户认为城乡金融服务的不均衡、不平等、不协调矛盾仍然存在;61.7%的农户认为乡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须进一步加强。
  加快乡村信用体系建设迫在眉捷,支付结算服务有待提升。调研显示,49.8%的农户认为乡村信用状况不佳,进一步加快建立完善乡村信用体系迫在眉睫。同时,约有40%的农户认为乡村金融的支付结算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农户办理线下金融业务的占比较高,69.2%的农户不会使用线上金融服务产品,不得不选择到金融机构网点柜台办理线下业务。
  金融支持城乡融合发展的建议
  立足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人居环境建设“短板”,大胆探索构建金融服务新产品、新模式、新途径、新方法。金融要重点围绕农业(山、水、田、林、路、塘、库、湖等方面)、农村(交通道路、人畜饮水、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厕所革命、信息通信、危房改造、燃气等方面)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服务建设和乡村人居环境改善四个方面的“薄弱环节”,大胆探索构建金融服务新产品、新模式、新途径、新方法,进一步加大金融支持服务力度,充分有效地满足农业农村基础设施、乡村公共服务和人居环境建设的多元化金融需求。
  深化乡村信贷管理体制改革创新,主动适应三农发展的新需求。应加强对金融机构的政策引导和考核激励,加快推进乡村贷款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包括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调整期限结构,丰富贷款产品,简化贷款手续,创新贷款投放方式,以及改革抵押融资政策,主动适应贷款用途集中“五大领域”新变化。在风险可控、成本可算、商业可持续原则下,合理确定贷款利率,确实做到让利三农,把乡村金融、普惠金融、扶贫金融政策全面落实到位。
  准确把握农民城市迁移和集中居住金融需求的新变化、新特点。应本着鼓励支持引导乡村农民向城市迁移和集中居住建设的原则,开设农民进城购房、乡村农民集中居住小区建设绿色通道,研发制定新产品、新流程、新政策,并在利率、期限、门槛等方面给予优惠,加大贷款投放规模,大力支持农民进城购房、乡村集中居住小区建设。尤其是要大胆探索创新金融支持“城市小区模式”“农家小院模式”“乡村山庄模式”等乡村房屋集中建设新模式,助力新型城镇化建设,帮助改善乡村人居环境。
  研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新产品,加快提升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应加大乡村种养加大户、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信贷投放支持力度,开发新型贷款产品;创新土地“三权”融资模式,大力培育发展“新型地主”,加快推进农业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专业化、市场化生产经营;进一步完善现代农业体系,切实做好农副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方面的金融支持服务。
  加大產粮、储粮金融支持力度,构建乡村粮食安全保障体系。重点从加快建立完善支持产粮的金融服务体制机制,加大种粮贷款支持力度,大胆探索创新金融支持乡村储粮能力建设新模式,切实强化农户储粮能力,发挥金融行业网点优势,配合政府协同抓好产粮储粮宣传等方面的工作,支持引导广大乡村坚决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助力乡村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大力拓展乡村金融投资新渠道,切实做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加强乡村金融政策宣传和金融知识普及,引导和培育乡村农民创新投资思维理念,丰富投资品种,大力发展乡村理财市场。通过金融服务创新,开辟乡村农民投资新渠道,拓展金融服务新领域,帮助农民增加投资性财产性收入,助力致富奔小康,切实做好乡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
  统筹推进城乡金融服务一体化,有效化解城乡金融服务结构性矛盾。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城乡融合发展理念,打破城乡金融服务的藩篱和瓶颈,平等对待乡村金融需求,发展普惠金融、乡村金融,让三农金融客户具有城市客户的同等身份,享受同等待遇。进一步放宽金融支持政策,切实搞活乡村金融市场,细分客户群体,找准服务对象,明确目标市场,依托产业项目载体,突出支持重点,充分满足乡村金融服务新需求,提升乡村金融服务质量和满意度。
  建立完善乡村信用体系和金融科技支付结算体系,进一步增强乡村金融服务获得感。完善乡村信用体系,增强信用意识,打造信用环境,规范信用行为,优化乡村金融生态环境。加快乡村金融科技推广运用,正确处理好线上与线下、机构网点与无人机具布局之间的关系,推广乡村新型金融科技服务,坚持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引导更多的农户主动线上办理金融业务。同时,应保持现有乡村金融机构网点数量和布局,坚持不撤并、不减少,确保线下金融业务向线上平稳过渡,着力提升乡村金融支付结算服务水平,打通乡村支付结算服务“最后一公里”,进一步增强乡村金融服务的获得感和便利度。
  (本文为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2019年金融专项项目、重庆市金融学会2020年“两江金融基金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项目组成员:翁振杰、姚姜军、张天柱、王蘅、明川智、张磊、文利雅、 岳传刚,其中翁振杰系重庆三峡银行董事、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
其他文献
2020年12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联合发布《关于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的颁布实施将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配置优化调整,促进银行业和房地产行业稳健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增强我国金融系统抵御风险能力。银行业金融机构应积极落实新规要求,优化增量、盘活存量,严格控制房贷占比,将信贷资源更多地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民营小微企业、三农等重点领
期刊
导语:十年前,在湖北省委、省政府的慎重决策下,湖北银行在原宜昌、襄阳、荆州、黄石、孝感五家城市商业银行的基础上合并而生,为湖北金融系统注入了强劲活力。十年来,重组新生的湖北银行扎根荆楚大地,认真践行为湖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金融服务的初心使命,步伐坚实、砥砺前行,已成为湖北金融市场的主流力量。  作为一家年轻的城商行,湖北银行的发展成就十分耀眼:2020年末,全行资产总额3047亿元,存款总额21
期刊
近来关于房企融资的“冷”消息可谓如泰山压顶,伴随着疫情冲击而来的是2020年8月份針对房企有息债务高企的“三道红线”。2020年12月31日关于金融机构房贷集中度分类管理的令牌又不期而至,剑指金融机构对房企信贷集中度。房企融资监管从供需两端对房企融资债务集中度和信贷集中度问题及其优化形成强压之势。那么,房企融资当下态势如何;房企融资结构分布如何露出其债务特别是信贷集中度的破绽;如何稀释房企融资信贷
期刊
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的是通过优化金融供给结构来适应实体经济发展,适应新的需求结构。城商行作为银行业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要坚守“服务地方经济、服务小微企业、服务城乡居民”的市场定位,聚焦主业,回归本源,通过积极增加或优化有效金融供给,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加快从以劳动力、资金等要素带动增长为主的要素结构向以技术要素、制度要素驱动增长为主的要素结构转变,提升要素资源配置效
期刊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普及,加之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线上理财模式被越来越多的用户所接受,大众零售客户对互联网渠道的依赖愈发明显。《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等监管文件调整了理财产品的起购门槛,取消了首次面签的限制,为理财产品互联网销售预留了政策空间。  通过比较分析,互联网平台与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等持牌机构合作销售理财子公司产品存在良好的互利基础,可以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其中,持牌机构具有多
期刊
编者按:回望2020年,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对世界经济的冲击是如此的突然和巨大。全球实体经济陷入衰退,金融市场剧烈动荡。世界各国采取一致行动提供大规模财政支持,大幅放宽货币政策,逆周期调整金融监管。全球银行业显著感受到疫情带来的全方位冲击,可谓“环球同此凉热”。与此同时,在资产负债两端承压的情况下,各国银行业采取了各具特色的应对举措,呈现出不同特点。  展望2021年,疫情影响持续发酵,银行业的经营
期刊
金融业作为一种特殊行业,其创新必须始终在审慎监管的前提下进行。满足特许经营的资质标准,坚持持牌经营原则,严格市场准入和业务监管是对提供金融服务的各类机构的基本要求。平衡好金融创新、风险防控、金融监管的关系已经成为业界共识。  虚拟经济过度膨胀必然增加金融创新风险  从国际经济金融发展经验教训看,一旦金融业创新超过实体经济发展需要与风险管控能力时,就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区域性或行业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甚至
期刊
导语: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确立了“一级托管”的登记托管体系。但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债券市场的对外开放,一级托管模式的局限性也逐渐暴露。2019年10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发布《关于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有关事宜的通知》,明确要求理财子公司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实行多级托管模式,由托管人为理财子公司发行的资产管理产品提供债券登记托管结算服务。该制度安排为我们
期刊
2020年新冠疫情导致的经济衰退对美国银行业造成了严重冲击,但相对于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美国银行业表现出了相当的韧性。在美联储和美国财政部疫情应急政策的支持下,银行业资产规模逆势增长,资本充足率、流动性指标处于合理健康区间。当然,新冠疫情也在很多方面改变了美国银行业整体的改革发展趋势,ESG发展战略(Environment、Social Responsibility、Corporate Go
期刊
硅谷银行集团经营情况和组织架构  硅谷银行1983年成立于美国,宗旨是帮助创新者和他们的投资者快速推进和实现发展目标,目前已形成集团化运作。硅谷银行集团的英文名称为 SVB Financial Group,属于区域性银行,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上市,上市以来市值表现良好,截至2021年2月末,公司市值达263亿美元,市盈率和市净率名列前茅,排在337家区域银行的前10%的位置,远超平均水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