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恰依”是近几十年来在伊犁等地逐渐盛行起来的一种新兴民俗活动,首先在维吾尔族群众中兴起,随后又扩展到其他民族。随着不同民族、不同人群的加入,“恰依”的形式和内涵也越来越丰富。
小巷里的庭院
茶在茶碗里回旋,贾桂兰和邻居姐妹们的“恰依”开始了。在这间不大的屋子里,围坐着维吾尔族、锡伯族、回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乌孜别克族和汉族7个民族的10多名家庭妇女,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笑声中,她们像过节的孩子一样快乐。
与伊宁市许多小巷一样,贾桂兰居住的新华东路3巷是这座城市多民族共同生活的一个缩影——在巷子里,要不了十几步,你就可以走进一个不同民族的家庭,感受到不一样的民俗风情。在这个聚居着数十个民族的城市,生活正因汇聚了各种不同与差异而像万花筒一样多彩。
今年65岁的锡伯族大妈贾桂兰是巷子里的老住户了,邻居们说她“有3个舌头”——能讲流利的锡伯语、维吾尔语和汉语。“哪儿也比不上我们这个地方。”在她看来,这里不仅有安逸平静的生活、丰富多样的民俗风情,更重要的,还有身边这些“恰依”姐妹。
“恰依”,在维吾尔语中原本指茶,有研究表明,这个词汇来源于丝绸之路陆路贸易时期汉语北方方言“茶叶”的音译。如今,在伊犁,一说起“恰依”,大多数人都会明白,其指的是一种聚会。参加“恰依”的人(多在亲戚、朋友、邻居、同事间)通过轮流做东,定期(通常每月一次)聚在一起喝茶、吃饭、聊天、唱歌、跳舞,除了交流感情外,还逐渐向经济互助、慈善公益(如“爱心妈妈”组织)等发展。因为在整个活动中,“喝茶”贯穿始终,“恰依”成了这类活动的代称。
“恰依”是近几十年来在伊犁等地逐渐盛行起来的一种新兴民俗活动,首先在维吾尔族群众中兴起,随后又扩展到其他民族。随着不同民族、不同人群的加入,“恰依”的形式和内涵也越来越丰富。
对于贾桂兰和她的邻居姐妹们来说,“恰依”不仅是邻居间的一种乐趣,更是她们遇到困难时凝聚在一起共同解决的力量,同时也成为她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蓝色小院里的欢笑
金秋温和的午后,贾桂兰和她的邻居姐妹们聚在一起,这次做东的是维吾尔族妇女热合玛依。
推开热合玛依家的大门,是一座蓝色的小院。墙壁按维吾尔族的传统习惯,用靛蓝和石灰混合粉刷得湛蓝;靠墙的一排花盆里以及院中安静的空地上,栽种着月月红等当地庭院常见的花;坠着串串葡萄的葡萄架下,光影斑驳地落在院子里;一个刚刚学会走路的女童,正睁大眼睛看着记者。
屋子里,热合玛依正在准备茶点;在长形矮桌上铺了洁白的桌布,摆上了自制的饼干、麻叶、馓子、五仁点心和糖果、瓜子,以及杏干、巴旦木、无花果干等各种干果;舒适的坐褥也已铺好在一圈……
不一会儿,一阵笑声传来,贾桂兰、吐尔逊纳依、海力古丽、吴秀芳、孜来布……一个个邻居姐妹相继到来。贴面,问候,入座。倒上了带有花香味的茶,端上了成串的葡萄,切好了沙瓤的西瓜和香软的甜瓜。家常话伴随着笑语,开始了这次“恰依”。
虽然来自7个不同的民族,但她们当中的每个人都会两三种语言,而且大家都会维吾尔语,所以交流起来并无障碍。交流中,各种语言中的词汇不由自主地“蹦”了出来,不过,大家也都听得懂。
“恰依”已经在这条巷子里延续了10多年。对于这些长年围着锅台转的家庭妇女来说,“恰依”是属于她们的一片天地,可以与姐妹们分享喜怒哀乐,纾解心中的苦闷。哪个姐妹要是不开心,她们就会劝她,不要生气,一个家里总会有这样那样的事,想开一些。“不开心的话,啥也不给吃!”这是她们时常开玩笑的话语。
院子里,主人热合玛依和邻居古丽巴哈尔准备主食——是羊肉和洋葱馅的包子,馅已提前拌好。热合玛依说:“我们准备的都是些家常饭,但每次大家都很开心,因为大家通过‘恰依’能互相提供一些帮助。”
古丽巴哈尔是乌孜别克族,这条巷子的巷道长。她说,一开始,这个“恰依”大家只是一起喝喝茶、聊聊天、吃吃饭、乐一乐。有一次,一个姐妹家中有了困难,她们就发挥“恰依”的作用筹款,帮助这个姐妹渡过了难关。从此,只要谁家有了难处,“恰依”就成了解决问题的最好途径。
此时,屋内的笑声不断,格外热闹,大家似乎正谈论着一个十分有意思的话题。
海力古丽的幸福
屋子里,61岁的维吾尔族大妈海力古丽成了大家谈笑话题的主角。“我们的‘大姑娘’刚刚当了新娘。”年龄稍大些的吐尔逊纳依笑着说。大家一片哄笑。
记者一打听,原来海力古丽不久前结了婚。独自生活34年的她,终于遇到了一个疼爱她的伴儿,很开心地在一起生活了。
据了解,海力古丽的前夫先是进了监狱,之后因为“光喝酒”去世了。儿女大了相继离开,海力古丽就一个人住在自家小院,常常在夜里感到害怕,叫来邻居跟她做伴。上了年纪的她有哮喘、糖尿病,白天也时常躺在房子里,因为身上疼痛。海力古丽现在的丈夫是伊宁市墩买里的一位老人,与海力古丽情投意合。提亲那天,“恰依”姐妹们成了海力古丽的娘家人,给她做参谋,都觉得这个老人不错,鼓励她再次开始新的生活。
“你不是晚上一个人害怕吗?现在人来了,你还等什么?”贾桂兰说她。结婚那天,“恰依”姐妹们都来了,邻居们一起张罗,婚礼办得简单而热闹。这个老人到了海力古丽的小院后,先是填平了院里以前的一个大坑,种上了葡萄、花,还修建了卫生间,将院子打理得井井有条。从此,海力古丽像是换了个人,脸上总是挂着笑容,也不说这疼那疼了。
贾桂兰早年与丈夫离异,子女在外打工,一个人过日子,于是就经常来跟海力古丽做伴,两人像一对患难的姐妹。看到老姐妹现在的变化,贾桂兰既为她开心,又很羡慕她。海力古丽结婚了,意味着以后跟贾桂兰做伴的时间就少了。“我想,还是尽量不来干扰人家的生活。”贾桂兰的话里有点淡淡的醋意。
海力古丽对记者说,宁可高兴地喝一杯白开水,也不要“脸拉得长长的吃一锅羊肉”。关于幸福,与《非诚勿扰》女嘉宾那句有名的“宁愿在宝马上哭,也不在单车上笑”相比,这位乐观质朴的维吾尔族大妈用她60多年的生活经历,得出的结论却完全不同。 几天不见,想得很
2010年1月,贾桂兰因腰椎间盘突出疼得下不来床,儿女又都不在家。在她感到无助的时候,是“恰依”姐妹们凑出钱,给她办理了住院手续,并轮流照顾她。住院期间,正逢寒冬腊月,天冷,风大,雪不停地下,但每天她的床前都没缺过人。出院以后,姐妹们又细心照顾了她近一个月,直到她能够重新站起来四处走动。
帕丽旦是哈萨克族妇女,8年前,她一家人来到这条巷子。刚来小巷没多久,帕丽旦要生孩子,可孩子“横位”,医生说必须剖腹产,一家人凑不出手术费,急得团团转。“恰依”姐妹们得知后,赶紧凑了3000元钱送到她家,并把她送到医院,她顺利地接受了手术。如今,帕丽旦的儿子已经上学了,健康活泼。经济状况好转后,帕丽旦的老公在社区开了一家诊所,免费给小巷里的老人检查身体,还常常免除老人看病的医药费。
这个“恰依”的成员曾经有22人,后来一些老人随着子女搬走,现在有16人。每次“恰依”,成员会交一定的经费,举办活动后,她们把经费款交给最需要帮助的人。10多年的“恰依”,她们已经数不清多少次帮助姐妹们和他人渡过了难关。
今年43岁的孜来布是维吾尔族,以前丈夫常常喝醉酒,这让她看起来十分忧郁。“恰依”姐妹们知道后,劝说她的丈夫好好过日子。孜来布的歌唱得好,舞也跳得好,还会弹都塔尔,每次“恰依”活动她都是主角,这让她渐渐变得开朗起来。“如果没有这个‘恰依’,我的生活可能是另一个样子。”孜来布说。
孜来布有两个争气的孩子,都在上大学。去年一个孩子上大学时,家中学费不够,“恰依”姐妹们资助了几千元,不仅学费够了,她还陪孩子一块去了内地。“我以前连伊宁市都没出过,‘恰依’姐妹们说,孩子第一次去那么远的地方,刚好趁这个机会陪孩子出去转转。”一说到“恰依”,孜来布总是一脸灿烂的笑容。
那年,她们的好姐妹阿依仙姆去世了,按照风俗,女性是不能参加乃孜尔(葬礼)的。她们就做好吃的,放在阿依仙姆家的门口,作为对她最后的送别。
贾桂兰还记得,有一次,姐妹们将“恰依”的地点选在了伊犁河边。不同民族的姐妹坐在一辆马车上,一路上欢笑着,唱着歌,引来行人的注目。在伊犁河边,她们打开音响,一同跳起了麦西来甫舞蹈,一直到夕阳落下。
关于生和死,聚会和别离,在不同的时空不停地上演着……
热合玛依家蓝色小院又一阵热闹后,热气腾腾的包子端上来了,姐妹们一起开心地享用美食。
孜来布的歌唱得好,舞也跳得好,还会弹都塔尔,每次“恰依”活动她都是主角,这让她渐渐变得开朗起来。“如果没有这个‘恰依’,我的生活可能是另一个样子。”孜来布说。
小巷里的庭院
茶在茶碗里回旋,贾桂兰和邻居姐妹们的“恰依”开始了。在这间不大的屋子里,围坐着维吾尔族、锡伯族、回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乌孜别克族和汉族7个民族的10多名家庭妇女,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笑声中,她们像过节的孩子一样快乐。
与伊宁市许多小巷一样,贾桂兰居住的新华东路3巷是这座城市多民族共同生活的一个缩影——在巷子里,要不了十几步,你就可以走进一个不同民族的家庭,感受到不一样的民俗风情。在这个聚居着数十个民族的城市,生活正因汇聚了各种不同与差异而像万花筒一样多彩。
今年65岁的锡伯族大妈贾桂兰是巷子里的老住户了,邻居们说她“有3个舌头”——能讲流利的锡伯语、维吾尔语和汉语。“哪儿也比不上我们这个地方。”在她看来,这里不仅有安逸平静的生活、丰富多样的民俗风情,更重要的,还有身边这些“恰依”姐妹。
“恰依”,在维吾尔语中原本指茶,有研究表明,这个词汇来源于丝绸之路陆路贸易时期汉语北方方言“茶叶”的音译。如今,在伊犁,一说起“恰依”,大多数人都会明白,其指的是一种聚会。参加“恰依”的人(多在亲戚、朋友、邻居、同事间)通过轮流做东,定期(通常每月一次)聚在一起喝茶、吃饭、聊天、唱歌、跳舞,除了交流感情外,还逐渐向经济互助、慈善公益(如“爱心妈妈”组织)等发展。因为在整个活动中,“喝茶”贯穿始终,“恰依”成了这类活动的代称。
“恰依”是近几十年来在伊犁等地逐渐盛行起来的一种新兴民俗活动,首先在维吾尔族群众中兴起,随后又扩展到其他民族。随着不同民族、不同人群的加入,“恰依”的形式和内涵也越来越丰富。
对于贾桂兰和她的邻居姐妹们来说,“恰依”不仅是邻居间的一种乐趣,更是她们遇到困难时凝聚在一起共同解决的力量,同时也成为她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蓝色小院里的欢笑
金秋温和的午后,贾桂兰和她的邻居姐妹们聚在一起,这次做东的是维吾尔族妇女热合玛依。
推开热合玛依家的大门,是一座蓝色的小院。墙壁按维吾尔族的传统习惯,用靛蓝和石灰混合粉刷得湛蓝;靠墙的一排花盆里以及院中安静的空地上,栽种着月月红等当地庭院常见的花;坠着串串葡萄的葡萄架下,光影斑驳地落在院子里;一个刚刚学会走路的女童,正睁大眼睛看着记者。
屋子里,热合玛依正在准备茶点;在长形矮桌上铺了洁白的桌布,摆上了自制的饼干、麻叶、馓子、五仁点心和糖果、瓜子,以及杏干、巴旦木、无花果干等各种干果;舒适的坐褥也已铺好在一圈……
不一会儿,一阵笑声传来,贾桂兰、吐尔逊纳依、海力古丽、吴秀芳、孜来布……一个个邻居姐妹相继到来。贴面,问候,入座。倒上了带有花香味的茶,端上了成串的葡萄,切好了沙瓤的西瓜和香软的甜瓜。家常话伴随着笑语,开始了这次“恰依”。
虽然来自7个不同的民族,但她们当中的每个人都会两三种语言,而且大家都会维吾尔语,所以交流起来并无障碍。交流中,各种语言中的词汇不由自主地“蹦”了出来,不过,大家也都听得懂。
“恰依”已经在这条巷子里延续了10多年。对于这些长年围着锅台转的家庭妇女来说,“恰依”是属于她们的一片天地,可以与姐妹们分享喜怒哀乐,纾解心中的苦闷。哪个姐妹要是不开心,她们就会劝她,不要生气,一个家里总会有这样那样的事,想开一些。“不开心的话,啥也不给吃!”这是她们时常开玩笑的话语。
院子里,主人热合玛依和邻居古丽巴哈尔准备主食——是羊肉和洋葱馅的包子,馅已提前拌好。热合玛依说:“我们准备的都是些家常饭,但每次大家都很开心,因为大家通过‘恰依’能互相提供一些帮助。”
古丽巴哈尔是乌孜别克族,这条巷子的巷道长。她说,一开始,这个“恰依”大家只是一起喝喝茶、聊聊天、吃吃饭、乐一乐。有一次,一个姐妹家中有了困难,她们就发挥“恰依”的作用筹款,帮助这个姐妹渡过了难关。从此,只要谁家有了难处,“恰依”就成了解决问题的最好途径。
此时,屋内的笑声不断,格外热闹,大家似乎正谈论着一个十分有意思的话题。
海力古丽的幸福
屋子里,61岁的维吾尔族大妈海力古丽成了大家谈笑话题的主角。“我们的‘大姑娘’刚刚当了新娘。”年龄稍大些的吐尔逊纳依笑着说。大家一片哄笑。
记者一打听,原来海力古丽不久前结了婚。独自生活34年的她,终于遇到了一个疼爱她的伴儿,很开心地在一起生活了。
据了解,海力古丽的前夫先是进了监狱,之后因为“光喝酒”去世了。儿女大了相继离开,海力古丽就一个人住在自家小院,常常在夜里感到害怕,叫来邻居跟她做伴。上了年纪的她有哮喘、糖尿病,白天也时常躺在房子里,因为身上疼痛。海力古丽现在的丈夫是伊宁市墩买里的一位老人,与海力古丽情投意合。提亲那天,“恰依”姐妹们成了海力古丽的娘家人,给她做参谋,都觉得这个老人不错,鼓励她再次开始新的生活。
“你不是晚上一个人害怕吗?现在人来了,你还等什么?”贾桂兰说她。结婚那天,“恰依”姐妹们都来了,邻居们一起张罗,婚礼办得简单而热闹。这个老人到了海力古丽的小院后,先是填平了院里以前的一个大坑,种上了葡萄、花,还修建了卫生间,将院子打理得井井有条。从此,海力古丽像是换了个人,脸上总是挂着笑容,也不说这疼那疼了。
贾桂兰早年与丈夫离异,子女在外打工,一个人过日子,于是就经常来跟海力古丽做伴,两人像一对患难的姐妹。看到老姐妹现在的变化,贾桂兰既为她开心,又很羡慕她。海力古丽结婚了,意味着以后跟贾桂兰做伴的时间就少了。“我想,还是尽量不来干扰人家的生活。”贾桂兰的话里有点淡淡的醋意。
海力古丽对记者说,宁可高兴地喝一杯白开水,也不要“脸拉得长长的吃一锅羊肉”。关于幸福,与《非诚勿扰》女嘉宾那句有名的“宁愿在宝马上哭,也不在单车上笑”相比,这位乐观质朴的维吾尔族大妈用她60多年的生活经历,得出的结论却完全不同。 几天不见,想得很
2010年1月,贾桂兰因腰椎间盘突出疼得下不来床,儿女又都不在家。在她感到无助的时候,是“恰依”姐妹们凑出钱,给她办理了住院手续,并轮流照顾她。住院期间,正逢寒冬腊月,天冷,风大,雪不停地下,但每天她的床前都没缺过人。出院以后,姐妹们又细心照顾了她近一个月,直到她能够重新站起来四处走动。
帕丽旦是哈萨克族妇女,8年前,她一家人来到这条巷子。刚来小巷没多久,帕丽旦要生孩子,可孩子“横位”,医生说必须剖腹产,一家人凑不出手术费,急得团团转。“恰依”姐妹们得知后,赶紧凑了3000元钱送到她家,并把她送到医院,她顺利地接受了手术。如今,帕丽旦的儿子已经上学了,健康活泼。经济状况好转后,帕丽旦的老公在社区开了一家诊所,免费给小巷里的老人检查身体,还常常免除老人看病的医药费。
这个“恰依”的成员曾经有22人,后来一些老人随着子女搬走,现在有16人。每次“恰依”,成员会交一定的经费,举办活动后,她们把经费款交给最需要帮助的人。10多年的“恰依”,她们已经数不清多少次帮助姐妹们和他人渡过了难关。
今年43岁的孜来布是维吾尔族,以前丈夫常常喝醉酒,这让她看起来十分忧郁。“恰依”姐妹们知道后,劝说她的丈夫好好过日子。孜来布的歌唱得好,舞也跳得好,还会弹都塔尔,每次“恰依”活动她都是主角,这让她渐渐变得开朗起来。“如果没有这个‘恰依’,我的生活可能是另一个样子。”孜来布说。
孜来布有两个争气的孩子,都在上大学。去年一个孩子上大学时,家中学费不够,“恰依”姐妹们资助了几千元,不仅学费够了,她还陪孩子一块去了内地。“我以前连伊宁市都没出过,‘恰依’姐妹们说,孩子第一次去那么远的地方,刚好趁这个机会陪孩子出去转转。”一说到“恰依”,孜来布总是一脸灿烂的笑容。
那年,她们的好姐妹阿依仙姆去世了,按照风俗,女性是不能参加乃孜尔(葬礼)的。她们就做好吃的,放在阿依仙姆家的门口,作为对她最后的送别。
贾桂兰还记得,有一次,姐妹们将“恰依”的地点选在了伊犁河边。不同民族的姐妹坐在一辆马车上,一路上欢笑着,唱着歌,引来行人的注目。在伊犁河边,她们打开音响,一同跳起了麦西来甫舞蹈,一直到夕阳落下。
关于生和死,聚会和别离,在不同的时空不停地上演着……
热合玛依家蓝色小院又一阵热闹后,热气腾腾的包子端上来了,姐妹们一起开心地享用美食。
孜来布的歌唱得好,舞也跳得好,还会弹都塔尔,每次“恰依”活动她都是主角,这让她渐渐变得开朗起来。“如果没有这个‘恰依’,我的生活可能是另一个样子。”孜来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