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针对在中国发展新型低碳城市的现状,进行系统策略研究,包括低碳产业,低碳交通,低碳社区三个方面。目的是探寻新的规划方法以形成低碳城市。最后的实证研究部分以广州市花州区为例,尝试应用所提出的策略。
【关键词】 低碳;战略;产业;交通;社区;新城
一、绪论
1.1背景
20世纪以来,中国的城镇化大幅加快。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国总人口已经达到了13.4亿,其中城镇人口为6.66亿。鉴于此,新城将是容纳不断增长的城市人口的新区域。
城市化地区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区域。在欧洲,城市区域使用了60%的能量,而在中国这个比例超过了80%。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都将成为制约中国城市进一步发展的瓶颈。粗放的城市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可持续发展对中国的进一步城市化有着重要意义。
1.2相关定义
1.2.1新城
新城的定义与相对性和时效性相关。具体而言,新城坐落在大城市,由永久性绿地与主城区分开。它交通便捷,环境优美,能够分担生活需求和市中心的工业产业用地。新城可以被视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城市社区。
1.2.2低碳
在气候公约中,低碳的理念首次被提出。低碳发展概念的原意指长期的低量碳排放。目前,低碳概念涉及更多的领域,如低碳经济,低碳城市,低碳产业,低碳运输等。
1.2.3低碳产业
低碳产业并没有在中国一个明确的定义。它可以被描述为两种。一个是碳的低排放,另一个是经济系统产生高效节能产品和新能源产品。总之,低碳产业基于低能量消耗和低环境污染。
1.2.4低碳交通
低碳交通的概念最先来自于英国政府的文件。低碳交通在满足最小的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同时,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经济发展的交通需求。低碳交通首次提出了“绿色未来,低碳交通”变革等创新概念。
1.2.5低碳社区
低碳社区的最终目的是鼓励社区成员改变他们的行为模式,并采取高科技技术,以减少碳排放。一个低碳社区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贝丁顿社区,利用零碳建筑,雨水回收,废品回收等策略,实现社区的可持续發展。
二、国外经验
在美国伯克利分校和英国的一些城市,有低碳城市建设的先行者。他们的经验总结如下:
2.1美国伯克利分校
最新的“伯克利气候行动计划”在伯克利分校进行联合开发,2007年,中国政府制定了具体的减排目标与详细的解决方案。(Privets,1995)其措施包括城市路网的增加,混合用途发展的土地,便利的公共交通系统,改善自行车和步行系统,改善城市绿化和开放空间系统,水源的有效管理等等。
2.2英国
“生态城:规划政策声明”于2008年由英国中央政府立法通过。这是一份鼓励地方政府提出自己的生态城镇计划,然后经过中央政府的批准的政策。15个生态城镇已经进入了候选名单。最后的4个生态城镇是通过专业委员会于2009年选定的。
三、新型低碳城市的策略制定
3.1大力发展低碳产业空间分布
3.1.1基于生态承载力的空间分布
行业的快速发展必然带来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不同环境条件下有自己的生态承载力。
涉及生态容量约束有不同元素,如水资源,土地资源,地质条件,生态防洪等。基于生态承载力的空间分布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首先,它基于经济,生态环境和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然后,它通过生态技术和理论方法,基于环境容量,低碳经济,保护生态,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形成生态承载力的空间划分的生态状况和行业发展的分析。最终产出约束条件和产业发展定位,指出了空间分布和发展方向。
3.1.2强化空间分布
讨论一个低碳新城的发展与集约空间分布,首先是要控制规模。一个新的城市规划和管理是由开发商和地方政府控制的,这可能导致规模方面的一些问题。比如不当的项目选择和经济效益低下。因此,应控制发展规模,不浪费土地,同时控制项目的用地许可。
其次,规划指标体系应通过增加土地集约经济指标得到改善。土地使用面积的控制指标应根据行业特点和项目规模来确定。
3.1.3混合使用空间分布
一个健康的城市空间应该是多用的,复杂的。(DTI,2003)这个定义也适用于一个新的城市。此外,对城市多功能性的考虑是必要的,为了实现多用性,土地利用的灵活性应增加,现有道路系统应提供更多的运输方法,道路的密度也应该得到提高。
3.2发展低碳交通
3.2.1公共交通
公交优先的初衷是为了解决交通拥堵的问题,以减少能源消耗,提高低碳发展程序。公共交通的质量决定了它能否为人们的出行首选,公共交通的质量主要取决于用户的考虑和方便程度。(Burst,2001)
通过车牌规则对私人交通工具的控制,无论是不是有效,都忽略居民的基本需求。在一般情况下,某区的交通需求是相对稳定的。例如,运输工作和上学上班都是不可避免的。(LCT,2009)为改善公共交通系统,以满足这一要求是为了减少使用私家车的最有效方法。
3.2.2慢速交通
慢速交通是低速,节能,绿色和低碳的方式。由于它在短距离上的应用,有必要让政府对其引起足够的重视。慢速交通的选择与空间分布密切联系。对新城来说,空间分布能影响道路系统和交通方式,这决定了慢速交通是新城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广州花都区案例研究
4.1现状
4.1.1区位
花都区地处广州市,位于珠江三角洲的北部。它具有多维交通网络,包括铁路,机场,公路网络和运输线路。它是中国南方一个新兴重要交通枢纽。
花都区总人口为为67.7万人,到2012年年底,与2011年同期增加1.2%。在2013年,花都区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91.7亿元,相比前一年增加12.4%。
4.2发展策略
4.2.1低碳产业
现代物流:根据当地交通状况,花都区可以发展现代物流服务,在传统的常规物流行业上,依托现代信息产业进行提升。现代物流商业和信息产业的综合体。
物联网:物联网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红外传感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和各种其他设备,与因特网相结合,形成巨大的网络。其目的是为了便于识别和管理信息。
绿色技术:花都区的低碳行业和绿色生态技术有待提高,其应用也有待进一步发展。
健康行业:健康行业是休闲行业的进一步增强。健康产业是一种涉及娱乐,餐饮,购物等的复合产业。
主题公园:花都区具有多样的主题公园,如花果山公园,新草世界,国华雕塑公园,王子山等。花都区的主题公园可以联合起来成为城市的新主题。
4.2.2低碳交通
新城区的交通系统应该以公共交通发展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为目标。(LCT,2009)花都区的交通枢纽,是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因此,现有的公路,地铁线路和公交线路都是以它为核心的。在进一步建设公共交通系统时,应考虑更多用于住宅区,这可能导致公共汽车站更集中。这种发展模式可以保证主要交通节点和系统功能,让居民有机会通过公共交通到达新城的不同功能空间。
五、结论
这项研究是对新型低碳城市开发建设做的研究。笔者首先进行文献综述,研究从国外的经验,总结出适合于中国的策略。从低碳产业,低碳交通和低碳社区三个方面进行系统论述。最后一节是对广州市花都区的案例研究,作为对文中理论的验证。
【关键词】 低碳;战略;产业;交通;社区;新城
一、绪论
1.1背景
20世纪以来,中国的城镇化大幅加快。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国总人口已经达到了13.4亿,其中城镇人口为6.66亿。鉴于此,新城将是容纳不断增长的城市人口的新区域。
城市化地区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区域。在欧洲,城市区域使用了60%的能量,而在中国这个比例超过了80%。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都将成为制约中国城市进一步发展的瓶颈。粗放的城市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可持续发展对中国的进一步城市化有着重要意义。
1.2相关定义
1.2.1新城
新城的定义与相对性和时效性相关。具体而言,新城坐落在大城市,由永久性绿地与主城区分开。它交通便捷,环境优美,能够分担生活需求和市中心的工业产业用地。新城可以被视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城市社区。
1.2.2低碳
在气候公约中,低碳的理念首次被提出。低碳发展概念的原意指长期的低量碳排放。目前,低碳概念涉及更多的领域,如低碳经济,低碳城市,低碳产业,低碳运输等。
1.2.3低碳产业
低碳产业并没有在中国一个明确的定义。它可以被描述为两种。一个是碳的低排放,另一个是经济系统产生高效节能产品和新能源产品。总之,低碳产业基于低能量消耗和低环境污染。
1.2.4低碳交通
低碳交通的概念最先来自于英国政府的文件。低碳交通在满足最小的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同时,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经济发展的交通需求。低碳交通首次提出了“绿色未来,低碳交通”变革等创新概念。
1.2.5低碳社区
低碳社区的最终目的是鼓励社区成员改变他们的行为模式,并采取高科技技术,以减少碳排放。一个低碳社区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贝丁顿社区,利用零碳建筑,雨水回收,废品回收等策略,实现社区的可持续發展。
二、国外经验
在美国伯克利分校和英国的一些城市,有低碳城市建设的先行者。他们的经验总结如下:
2.1美国伯克利分校
最新的“伯克利气候行动计划”在伯克利分校进行联合开发,2007年,中国政府制定了具体的减排目标与详细的解决方案。(Privets,1995)其措施包括城市路网的增加,混合用途发展的土地,便利的公共交通系统,改善自行车和步行系统,改善城市绿化和开放空间系统,水源的有效管理等等。
2.2英国
“生态城:规划政策声明”于2008年由英国中央政府立法通过。这是一份鼓励地方政府提出自己的生态城镇计划,然后经过中央政府的批准的政策。15个生态城镇已经进入了候选名单。最后的4个生态城镇是通过专业委员会于2009年选定的。
三、新型低碳城市的策略制定
3.1大力发展低碳产业空间分布
3.1.1基于生态承载力的空间分布
行业的快速发展必然带来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不同环境条件下有自己的生态承载力。
涉及生态容量约束有不同元素,如水资源,土地资源,地质条件,生态防洪等。基于生态承载力的空间分布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首先,它基于经济,生态环境和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然后,它通过生态技术和理论方法,基于环境容量,低碳经济,保护生态,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形成生态承载力的空间划分的生态状况和行业发展的分析。最终产出约束条件和产业发展定位,指出了空间分布和发展方向。
3.1.2强化空间分布
讨论一个低碳新城的发展与集约空间分布,首先是要控制规模。一个新的城市规划和管理是由开发商和地方政府控制的,这可能导致规模方面的一些问题。比如不当的项目选择和经济效益低下。因此,应控制发展规模,不浪费土地,同时控制项目的用地许可。
其次,规划指标体系应通过增加土地集约经济指标得到改善。土地使用面积的控制指标应根据行业特点和项目规模来确定。
3.1.3混合使用空间分布
一个健康的城市空间应该是多用的,复杂的。(DTI,2003)这个定义也适用于一个新的城市。此外,对城市多功能性的考虑是必要的,为了实现多用性,土地利用的灵活性应增加,现有道路系统应提供更多的运输方法,道路的密度也应该得到提高。
3.2发展低碳交通
3.2.1公共交通
公交优先的初衷是为了解决交通拥堵的问题,以减少能源消耗,提高低碳发展程序。公共交通的质量决定了它能否为人们的出行首选,公共交通的质量主要取决于用户的考虑和方便程度。(Burst,2001)
通过车牌规则对私人交通工具的控制,无论是不是有效,都忽略居民的基本需求。在一般情况下,某区的交通需求是相对稳定的。例如,运输工作和上学上班都是不可避免的。(LCT,2009)为改善公共交通系统,以满足这一要求是为了减少使用私家车的最有效方法。
3.2.2慢速交通
慢速交通是低速,节能,绿色和低碳的方式。由于它在短距离上的应用,有必要让政府对其引起足够的重视。慢速交通的选择与空间分布密切联系。对新城来说,空间分布能影响道路系统和交通方式,这决定了慢速交通是新城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广州花都区案例研究
4.1现状
4.1.1区位
花都区地处广州市,位于珠江三角洲的北部。它具有多维交通网络,包括铁路,机场,公路网络和运输线路。它是中国南方一个新兴重要交通枢纽。
花都区总人口为为67.7万人,到2012年年底,与2011年同期增加1.2%。在2013年,花都区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91.7亿元,相比前一年增加12.4%。
4.2发展策略
4.2.1低碳产业
现代物流:根据当地交通状况,花都区可以发展现代物流服务,在传统的常规物流行业上,依托现代信息产业进行提升。现代物流商业和信息产业的综合体。
物联网:物联网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红外传感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和各种其他设备,与因特网相结合,形成巨大的网络。其目的是为了便于识别和管理信息。
绿色技术:花都区的低碳行业和绿色生态技术有待提高,其应用也有待进一步发展。
健康行业:健康行业是休闲行业的进一步增强。健康产业是一种涉及娱乐,餐饮,购物等的复合产业。
主题公园:花都区具有多样的主题公园,如花果山公园,新草世界,国华雕塑公园,王子山等。花都区的主题公园可以联合起来成为城市的新主题。
4.2.2低碳交通
新城区的交通系统应该以公共交通发展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为目标。(LCT,2009)花都区的交通枢纽,是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因此,现有的公路,地铁线路和公交线路都是以它为核心的。在进一步建设公共交通系统时,应考虑更多用于住宅区,这可能导致公共汽车站更集中。这种发展模式可以保证主要交通节点和系统功能,让居民有机会通过公共交通到达新城的不同功能空间。
五、结论
这项研究是对新型低碳城市开发建设做的研究。笔者首先进行文献综述,研究从国外的经验,总结出适合于中国的策略。从低碳产业,低碳交通和低碳社区三个方面进行系统论述。最后一节是对广州市花都区的案例研究,作为对文中理论的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