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哉!楠溪江
曾见过一幅美丽的山水画,画面上是一叶扁舟徜徉在美丽楠溪江上,于是对楠溪江心中有了几分向往。
阳春三月,正是草长莺飞的日子,我们杂志社一行三人终于有机会到著名的5A级风景区楠溪江一游,车子急驶在开往楠溪江的路上。一路上,望着公路边上浑浊的江水,心中有些疑惑,很难想象在某画报上看到的那些介绍楠溪江风光的青山绿水的画面就在不远的前方,于是暗想:难不成又被媒体欺骗了,那些照片莫非是经过电脑处理过的?然而当车子行过一段长长的山路,一条碧蓝的河水赫然呈现在眼前,原来这才是被誉为“天下第一水”的楠溪江!眼前的楠溪江是这样的美丽,我甚至想不出什么词汇能形容它,或许只有古人那句“水是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更适合眼前的楠溪江。因为不是旅游旺季,此时的楠溪江显得异常幽静,没有大江大河的恢宏与奔放,却有几份江南山水的妩媚与雅致,俨然一幅野趣天成的天然山水长卷。正如庄子所云“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
楠溪江不仅以风景著称,楠溪江的古村落也是一绝。
沿着楠溪江岸边向深处行走,便是一条通往楠溪江古村落的古道。在溪石铺成的古道上慢行,也颇能引人幽思。它承载了太多的前人的步履,它见证了太多的行人的喜乐哀怒。行在古道上,我闭上眼睛,想象着这里曾经走过的排场的官轿,荷重的挑夫……
古戏台至今戏连台
沿着古道行进,不久被炊烟牵引着来到一座古村落——芙蓉村。
临近芙蓉村时,发现村口异常热闹,人声夹杂着锣鼓及音乐伴奏的声音从村中传来,寻声来到芙蓉村的古戏台,原来正赶上村子里这天逢会,全村人都聚集在村中最大也是最重要的活动场所——陈氏大宗祠里的古戏台前看戏。
平日安静的祠堂里,此刻挤满了看戏的村民,我们站着看了一会儿,一句也没听懂,一打听才知道,台上正在演出的是当地的地方戏——瓯剧。
戏台周围观看演出的有全神贯注的老人,边嗑瓜子边聊天的年轻妇女,也有不停地跑来跑去的孩童,这场面与鲁迅小说《社戏》中的描述何其相似!看到这情景,我不禁有些悲观,随着城市建设的扩展及现代文明的发达,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因为向往都市的现代化生活而离开古村,像芙蓉村这样的古村落会越来越少,若干年后,即使古村犹在,但或许已无人居住,而像“瓯剧”这样的传统地方剧种会不会因无人听无人唱无人传而濒临灭绝呢?此情此景,若干年后,或许再也不会出现,想到此,我后悔自己没有带摄像机,留下这难得一见的场景。
看罢瓯剧,我们的目光又被这里的古建筑群所吸引,单说这坐西朝东的陈氏大宗祠,就够让我们看上半天的,前面有一个大院子,院的南北各有一门,南门是“光宗门”,北门是“耀祖门”。院的前方开有一方小池,叫“相承池”,池的东岸有一照壁,照壁上雕有“八仙乘槎图”。大宗祠的主体建筑分为七个开间,两进建筑,正厅左右宽敞的廊间,与享堂正对着的就是我们刚才看戏时的天井及大戏台。大戏台向院内凸出,三面开敞临空,便于观众于三个方向看戏,戏台的屋顶为歇山顶,檐口高,翼角飞扬,木结构上有雕成神仙人物的斜撑,精美的花篮柱,覆莲式的梢子,雕工也非常精美,与台上穿着戏服的红男绿女相得益彰。
在陈氏大宗祠的正厅正上方高悬着许多功名牌匾,享堂的柱上写有许多楹联。其中有一对柱上写着:“地枕三崖,崖吐名花明昭万古;门临四水,水生秀气荣荫千秋”。描述了芙蓉村优越的地理位置。
宗祠是人们祭祀祖宗,议论宗族事务和教育后代的地方。宗祠里除供奉着陈氏先祖的神主外,还藏有对宗族有重大意义的物品,如圣旨、祭器、祖先像、族谱等。
从大祠堂出来,我们来到了通往村子深处的如意街。
芙蓉村整个面积约14.3公顷,大约有500多户人家,近3000多人口,芙蓉村在建村之前是进行过严密的整体规划和设计的,据记载,元至正元年(1341年)由十八世祖陈贵道邀请当时的国师李时日规划重建村落,整个村落布局是按照“七星八斗”的格局规划设计。所谓“七星八斗”,“七星”就是先在村叶根据天上的星宿取七个点,然后以七点为出发点,左右延伸为街巷,使每个点郜成为丁字街巷的交汇点;“八斗”是根据古人总结的某种自然规律选取八点,然后挖掘成水池(俗称“水塘”),再通过水渠(沟)将水引向水池,以“斗”储水,以“水”克火,能有效防止火灾,同时也便于村民取水、洗涤之用。
建设顺序也是很有讲究的,先建好街巷、沟渠,然后建房子,村内除几条主要街道外,小巷纵横,道路四通八达。但主街只有一条,就是这如意街。如意街全长220米,村内其他街道的街面都是卵石铺而,唯有如意街的街心用青砖铺地,两边铺以石条。如意街也是全村最为繁华的地方,是村民闲暇时聚集闲逛的好地方,当地有首民谣这么说:“天上天堂,地上芙蓉,有吃没吃,长塘街逛逛。”在如意街中段的南面,有一长方形的水池,东西长43米,南北宽13米,当地人称之为芙蓉池。芙蓉池处于村的中心地带,也是“七星八斗”中最大、最重要的一个“斗”,每到晴天的傍晚,芙蓉峰的倒影就会出现在水池中央,宛如一朵粉红色的芙蓉花,分外美丽。芙蓉池除供村民们汲水、浣纱、洗涤、养鱼之外,还起着消防池的作用。令人称绝的是芙蓉池中的芙蓉亭。该亭就建在池中偏东的地方,是一座两层楼阁式歇山顶的方亭,亭子飞檐翘角,空透玲珑,像是一朵盛开的芙蓉花。亭内设有美人靠,人们通过南北两条长长的石板桥进入亭内,这里成了村民聚集闲聊打发时间的好去处,尤其是天热时,一到晚上,人们便早早地来到这里纳凉、憩歇、聊天,热心好客的人还会在此免费提供茶水、避暑药等。
书院:“耕读文化”的缩影
穿过如意街,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书院”。耕读文化可以说是芙蓉村的另一大传统。隋唐以后,朝廷开始以科举取士,考取功名之风席卷中华大地,老百姓对“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生活充满向往。“书院”虽然早已失去了“耕读”的功能,但却成为“耕读文化”的宝贵遗迹而存留了下来。
据《永嘉县志》记载,芙蓉书院创建于南宋时期,曾延请宿儒名师主持。只可惜当时的书院已被元军烧毁,现存的是明晚期重建的书院。它坐落在村中央,北靠如意街,东临芙蓉池,是一座封闭的内院式建筑,整座书院格局正统,形制规整,由东向西,依次排列着泮池、仪门、杏坛、明伦堂和讲堂。明伦堂后壁中央供奉有孔子的神龛,两侧挂有孔子语录。书院的南侧有一个宽约12米、长约50米的大花园,园内修竹茂密,假山起伏,一条蜿蜒的石径和水溪从中而过,花园有一道小门同训堂相通,所以这里也是学子们休息或嬉闹的好去处。
芙蓉村人崇尚礼教,耕读风盛,据《芙蓉陈氏宗潜》记载,历代考中进上、举人、生员的有 34名,仪南宋晚期在临安做京官的就有18人,贡称“十八金带”。陈虞之就是其小代表之一。陈虞之(1225~1278年),南宋进士、秘书省校勘兼国史院编修。南宋末年,陈虞之响应文天祥的号召,“率族拒战,困岩三载”,终因弹尽粮绝,率部跳崖,壮烈殉国,芙蓉村也因此被元军付之一炬,直至元至正元年重建芙蓉村。
村内还有一些具有启蒙作用的初级学垫。它们大都是一些在乡文人在家“设帐授徒”,或一些大户人家请有才识的文人来家传教。像康熙年间建造的司马第大屋,它在外院左侧专门建个四合院做私垫,可惜在民国时被大火烧毁,现仅留下一堵镂空花墙。由于芙蓉村历代重视文化,“以耕读为主”,所以历经宋、元、明、清四朝,“科甲簪缨、珠贯蝉联”,文风之盛,文运之隆,实为罕见。
从书院出来,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几幢蜘蛛网密布的老宅,土灰色的门窗,青砖黛瓦,虽破落却明显地透出简洁。在这些老宅里,院子里稀稀落落地长着一些老树,这些老树虽然有着“自生自灭”的凄凉,却依然冒出几分生机,在一棵老柚子树上竟然还结满了黄澄澄的大柚子。
素面朝天芙蓉村
芙蓉村的民居建筑也各有特色,现村中还留存有明清古民居三十余处,具有代表性的有司马第大屋、将军府等。司马第大屋位于芙蓉村的西北角,建于清康熙年间,共36个整间,大屋结构采用传统六架三柱带檐抬梁式木构架,屋面为悬山顶,所用木料考究,以梓木为主,显得凝重坚实,很少使用油漆,以表露木质特有的纹理自然美。装饰艺术精美,像青条石门楣和柱础上石雕,及梁枋、雀替、椽头、门窗格扇上木雕,都是千刻万镂传神之作。司马第大屋第一进的院墙和牌楼均毁于战争,并一直未能恢复,只留下残破的空斗墙和精美的砖镂花窗令人联想起昔日的辉煌。
走在芙蓉村的古巷中,只见路边参天古树掩映下,青藤石墙黑瓦,石头镂花窗户,雕梁画栋门楼,苍凉中显现出昔日曾经的繁华。
我们顺着街巷一一探访。比起一些出名的古镇,芙蓉村还是未开发的古村落,村中常常可以看到散落的一些历史的遗迹、遗物。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些文物,村中还设有一个博物馆,将部分文物保护起来。另外在村子里我们见到最多的文物还是那些雕刻精美的明清家具,被保存在几间老宅子里,老屋配老家具,才是原汁原味,美不胜收。
芙蓉村现在依然有很多村民在这些老宅子里日复一日生活着,他们可以不被游人的目光打扰,在外人纷乱杂沓的脚步里心安理得地过着自己的日子。走在幽深的巷子里你可以不时地看到家养的猪、狗、鸡、鸭子,或是不经意掉下来的蜘蛛。但芙蓉村之美,就美在天然,像一个素面朝天美人,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
芙蓉村给人的感觉是淡淡的,亲切的,不论你在哪条街巷,一股感人的温馨便扑面而来。或许正走着,忽然间会看到在长巷的尽头,一个头裹布巾,担着一担柴的身影一闪而过,不禁想追上前去看个仔细,却已了无踪影。置身芙蓉村,让我觉得分不清梦境与现实,芙蓉村的院落也是宁静的,你可以随意推开门进去,有时也会碰到几个劳作的村民,他们也并不与你答话,甚至不会抬头留意你是否将宅子里的东西顺手牵羊。芙蓉古村就像一段久已尘封的记忆,无关时间的流逝,无关现世的浮华,始终延续着一千多年前的避世低调,只有当你不经意闯入其中,才会惊异这一段历史云烟,居然就这样可观、可查、可考、可触摸地兀现在眼前。炊烟,祠堂,檐板,这一切都在默默地向我们诉说着光阴的故事。
曾见过一幅美丽的山水画,画面上是一叶扁舟徜徉在美丽楠溪江上,于是对楠溪江心中有了几分向往。
阳春三月,正是草长莺飞的日子,我们杂志社一行三人终于有机会到著名的5A级风景区楠溪江一游,车子急驶在开往楠溪江的路上。一路上,望着公路边上浑浊的江水,心中有些疑惑,很难想象在某画报上看到的那些介绍楠溪江风光的青山绿水的画面就在不远的前方,于是暗想:难不成又被媒体欺骗了,那些照片莫非是经过电脑处理过的?然而当车子行过一段长长的山路,一条碧蓝的河水赫然呈现在眼前,原来这才是被誉为“天下第一水”的楠溪江!眼前的楠溪江是这样的美丽,我甚至想不出什么词汇能形容它,或许只有古人那句“水是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更适合眼前的楠溪江。因为不是旅游旺季,此时的楠溪江显得异常幽静,没有大江大河的恢宏与奔放,却有几份江南山水的妩媚与雅致,俨然一幅野趣天成的天然山水长卷。正如庄子所云“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
楠溪江不仅以风景著称,楠溪江的古村落也是一绝。
沿着楠溪江岸边向深处行走,便是一条通往楠溪江古村落的古道。在溪石铺成的古道上慢行,也颇能引人幽思。它承载了太多的前人的步履,它见证了太多的行人的喜乐哀怒。行在古道上,我闭上眼睛,想象着这里曾经走过的排场的官轿,荷重的挑夫……
古戏台至今戏连台
沿着古道行进,不久被炊烟牵引着来到一座古村落——芙蓉村。
临近芙蓉村时,发现村口异常热闹,人声夹杂着锣鼓及音乐伴奏的声音从村中传来,寻声来到芙蓉村的古戏台,原来正赶上村子里这天逢会,全村人都聚集在村中最大也是最重要的活动场所——陈氏大宗祠里的古戏台前看戏。
平日安静的祠堂里,此刻挤满了看戏的村民,我们站着看了一会儿,一句也没听懂,一打听才知道,台上正在演出的是当地的地方戏——瓯剧。
戏台周围观看演出的有全神贯注的老人,边嗑瓜子边聊天的年轻妇女,也有不停地跑来跑去的孩童,这场面与鲁迅小说《社戏》中的描述何其相似!看到这情景,我不禁有些悲观,随着城市建设的扩展及现代文明的发达,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因为向往都市的现代化生活而离开古村,像芙蓉村这样的古村落会越来越少,若干年后,即使古村犹在,但或许已无人居住,而像“瓯剧”这样的传统地方剧种会不会因无人听无人唱无人传而濒临灭绝呢?此情此景,若干年后,或许再也不会出现,想到此,我后悔自己没有带摄像机,留下这难得一见的场景。
看罢瓯剧,我们的目光又被这里的古建筑群所吸引,单说这坐西朝东的陈氏大宗祠,就够让我们看上半天的,前面有一个大院子,院的南北各有一门,南门是“光宗门”,北门是“耀祖门”。院的前方开有一方小池,叫“相承池”,池的东岸有一照壁,照壁上雕有“八仙乘槎图”。大宗祠的主体建筑分为七个开间,两进建筑,正厅左右宽敞的廊间,与享堂正对着的就是我们刚才看戏时的天井及大戏台。大戏台向院内凸出,三面开敞临空,便于观众于三个方向看戏,戏台的屋顶为歇山顶,檐口高,翼角飞扬,木结构上有雕成神仙人物的斜撑,精美的花篮柱,覆莲式的梢子,雕工也非常精美,与台上穿着戏服的红男绿女相得益彰。
在陈氏大宗祠的正厅正上方高悬着许多功名牌匾,享堂的柱上写有许多楹联。其中有一对柱上写着:“地枕三崖,崖吐名花明昭万古;门临四水,水生秀气荣荫千秋”。描述了芙蓉村优越的地理位置。
宗祠是人们祭祀祖宗,议论宗族事务和教育后代的地方。宗祠里除供奉着陈氏先祖的神主外,还藏有对宗族有重大意义的物品,如圣旨、祭器、祖先像、族谱等。
从大祠堂出来,我们来到了通往村子深处的如意街。
芙蓉村整个面积约14.3公顷,大约有500多户人家,近3000多人口,芙蓉村在建村之前是进行过严密的整体规划和设计的,据记载,元至正元年(1341年)由十八世祖陈贵道邀请当时的国师李时日规划重建村落,整个村落布局是按照“七星八斗”的格局规划设计。所谓“七星八斗”,“七星”就是先在村叶根据天上的星宿取七个点,然后以七点为出发点,左右延伸为街巷,使每个点郜成为丁字街巷的交汇点;“八斗”是根据古人总结的某种自然规律选取八点,然后挖掘成水池(俗称“水塘”),再通过水渠(沟)将水引向水池,以“斗”储水,以“水”克火,能有效防止火灾,同时也便于村民取水、洗涤之用。
建设顺序也是很有讲究的,先建好街巷、沟渠,然后建房子,村内除几条主要街道外,小巷纵横,道路四通八达。但主街只有一条,就是这如意街。如意街全长220米,村内其他街道的街面都是卵石铺而,唯有如意街的街心用青砖铺地,两边铺以石条。如意街也是全村最为繁华的地方,是村民闲暇时聚集闲逛的好地方,当地有首民谣这么说:“天上天堂,地上芙蓉,有吃没吃,长塘街逛逛。”在如意街中段的南面,有一长方形的水池,东西长43米,南北宽13米,当地人称之为芙蓉池。芙蓉池处于村的中心地带,也是“七星八斗”中最大、最重要的一个“斗”,每到晴天的傍晚,芙蓉峰的倒影就会出现在水池中央,宛如一朵粉红色的芙蓉花,分外美丽。芙蓉池除供村民们汲水、浣纱、洗涤、养鱼之外,还起着消防池的作用。令人称绝的是芙蓉池中的芙蓉亭。该亭就建在池中偏东的地方,是一座两层楼阁式歇山顶的方亭,亭子飞檐翘角,空透玲珑,像是一朵盛开的芙蓉花。亭内设有美人靠,人们通过南北两条长长的石板桥进入亭内,这里成了村民聚集闲聊打发时间的好去处,尤其是天热时,一到晚上,人们便早早地来到这里纳凉、憩歇、聊天,热心好客的人还会在此免费提供茶水、避暑药等。
书院:“耕读文化”的缩影
穿过如意街,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书院”。耕读文化可以说是芙蓉村的另一大传统。隋唐以后,朝廷开始以科举取士,考取功名之风席卷中华大地,老百姓对“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生活充满向往。“书院”虽然早已失去了“耕读”的功能,但却成为“耕读文化”的宝贵遗迹而存留了下来。
据《永嘉县志》记载,芙蓉书院创建于南宋时期,曾延请宿儒名师主持。只可惜当时的书院已被元军烧毁,现存的是明晚期重建的书院。它坐落在村中央,北靠如意街,东临芙蓉池,是一座封闭的内院式建筑,整座书院格局正统,形制规整,由东向西,依次排列着泮池、仪门、杏坛、明伦堂和讲堂。明伦堂后壁中央供奉有孔子的神龛,两侧挂有孔子语录。书院的南侧有一个宽约12米、长约50米的大花园,园内修竹茂密,假山起伏,一条蜿蜒的石径和水溪从中而过,花园有一道小门同训堂相通,所以这里也是学子们休息或嬉闹的好去处。
芙蓉村人崇尚礼教,耕读风盛,据《芙蓉陈氏宗潜》记载,历代考中进上、举人、生员的有 34名,仪南宋晚期在临安做京官的就有18人,贡称“十八金带”。陈虞之就是其小代表之一。陈虞之(1225~1278年),南宋进士、秘书省校勘兼国史院编修。南宋末年,陈虞之响应文天祥的号召,“率族拒战,困岩三载”,终因弹尽粮绝,率部跳崖,壮烈殉国,芙蓉村也因此被元军付之一炬,直至元至正元年重建芙蓉村。
村内还有一些具有启蒙作用的初级学垫。它们大都是一些在乡文人在家“设帐授徒”,或一些大户人家请有才识的文人来家传教。像康熙年间建造的司马第大屋,它在外院左侧专门建个四合院做私垫,可惜在民国时被大火烧毁,现仅留下一堵镂空花墙。由于芙蓉村历代重视文化,“以耕读为主”,所以历经宋、元、明、清四朝,“科甲簪缨、珠贯蝉联”,文风之盛,文运之隆,实为罕见。
从书院出来,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几幢蜘蛛网密布的老宅,土灰色的门窗,青砖黛瓦,虽破落却明显地透出简洁。在这些老宅里,院子里稀稀落落地长着一些老树,这些老树虽然有着“自生自灭”的凄凉,却依然冒出几分生机,在一棵老柚子树上竟然还结满了黄澄澄的大柚子。
素面朝天芙蓉村
芙蓉村的民居建筑也各有特色,现村中还留存有明清古民居三十余处,具有代表性的有司马第大屋、将军府等。司马第大屋位于芙蓉村的西北角,建于清康熙年间,共36个整间,大屋结构采用传统六架三柱带檐抬梁式木构架,屋面为悬山顶,所用木料考究,以梓木为主,显得凝重坚实,很少使用油漆,以表露木质特有的纹理自然美。装饰艺术精美,像青条石门楣和柱础上石雕,及梁枋、雀替、椽头、门窗格扇上木雕,都是千刻万镂传神之作。司马第大屋第一进的院墙和牌楼均毁于战争,并一直未能恢复,只留下残破的空斗墙和精美的砖镂花窗令人联想起昔日的辉煌。
走在芙蓉村的古巷中,只见路边参天古树掩映下,青藤石墙黑瓦,石头镂花窗户,雕梁画栋门楼,苍凉中显现出昔日曾经的繁华。
我们顺着街巷一一探访。比起一些出名的古镇,芙蓉村还是未开发的古村落,村中常常可以看到散落的一些历史的遗迹、遗物。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些文物,村中还设有一个博物馆,将部分文物保护起来。另外在村子里我们见到最多的文物还是那些雕刻精美的明清家具,被保存在几间老宅子里,老屋配老家具,才是原汁原味,美不胜收。
芙蓉村现在依然有很多村民在这些老宅子里日复一日生活着,他们可以不被游人的目光打扰,在外人纷乱杂沓的脚步里心安理得地过着自己的日子。走在幽深的巷子里你可以不时地看到家养的猪、狗、鸡、鸭子,或是不经意掉下来的蜘蛛。但芙蓉村之美,就美在天然,像一个素面朝天美人,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
芙蓉村给人的感觉是淡淡的,亲切的,不论你在哪条街巷,一股感人的温馨便扑面而来。或许正走着,忽然间会看到在长巷的尽头,一个头裹布巾,担着一担柴的身影一闪而过,不禁想追上前去看个仔细,却已了无踪影。置身芙蓉村,让我觉得分不清梦境与现实,芙蓉村的院落也是宁静的,你可以随意推开门进去,有时也会碰到几个劳作的村民,他们也并不与你答话,甚至不会抬头留意你是否将宅子里的东西顺手牵羊。芙蓉古村就像一段久已尘封的记忆,无关时间的流逝,无关现世的浮华,始终延续着一千多年前的避世低调,只有当你不经意闯入其中,才会惊异这一段历史云烟,居然就这样可观、可查、可考、可触摸地兀现在眼前。炊烟,祠堂,檐板,这一切都在默默地向我们诉说着光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