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大学生方程式大赛(FSC)是让在校专业大学生们在200天的时间内打造一辆可以参赛的业余方程式赛车。参赛的学生在赛后都可以得到一个“助理工程师”证书。但让他们真正参与方程式比赛,他们所学的技能都能用上吗?今年10月,就在第四届FSC结束后一周,四位分别来自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同济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的FSC队员,在北京恩比卡赛车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安排下,到上海国际赛车场与职业赛事来了一次亲密接触,他们的身份是:青年冠军方程式系列赛的见习赛车工程师。
本次见习工程师活动得到大众中国赛车运动部的巨大支持,就与组织FSC一样,完全是凭借社会力量的资助。首批参与见习的学生不仅在真正的赛场上大开眼界,同时也提出了宝贵意见。他们在这次见习活动中看到了中国方程式赛车运动与世界水平的巨大差距。未来中国赛车核心技术的发展只能寄托在这批学生身上了。
姓名:马升
学校:北京理工大学
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年级:大四
FSC车队职务:车架组
10月25日清晨,我们从酒店前往上海国际赛车场,赛道上的标语醒目而有力:“生于赛道,驰于公路”。再次看到赛道,听到引擎轰鸣,我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脑海中不断翻涌着的是襄阳梦想方程式赛场上的点点滴滴。就在五天前,FSC在欢笑与泪水中落下帷幕。对于所有参与其中的人而言,这一年多少有些不平凡。
我很幸运能作为四位见习工程师中的一位加入大众星之队,与专业方程式车队并肩去完成上海站的比赛。我的感受有以下几点:
细节决定成败。每节比赛下来一个必做的工作即是擦洗车身,轮胎。这在我以前看来是很微不足道的一件事情,在与队员沟通之后,他告诉我轮胎上粘结的杂质会严重影响到轮胎在做动平衡后平衡块的添加位置从而影响赛车的动态性能。而轮胎的各项参数对于赛车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工具管理决定工具效率。每个技师在对赛车进行拆装工作时手边都有一个小工具盒,方便拆下部件暂时放在一起之后迅速装回。而车身,侧箱,前后翼,扩散器这些需要经常拆装的部件则有一个独立的架子以供暂时搁置。
工作任务表格化。P房内张贴着未来三天的赛程,非常细致。对于赛车故障的维修他们也有着非常细致的实时记录,短时间内也许并无影响,但几个月下来就能看出端倪,对于经常容易损毁的地方就可以仔细推敲凭借经验分析出原因,非常有助于改进设计缺陷。除此之外,对赛车的每一次调校也被完整地记录在案。
“不要在工作时嬉戏”。车队总监是一位叫做莫希姆的意大利老头,平时看上去和蔼幽默。26号上午的比赛后有两辆赛车冲出赛道,前后翼,扩散器及悬架A臂,转向横拉杆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损毁。车一进P房,老头就指挥大家忙活起来,此时距离下午的比赛只有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记得当时有人在边工作边开玩笑聊天,这遭到了莫莫希姆严厉的指责。专注的工作态度最终使得四辆赛车没有错过下午的比赛,而莫希姆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给我们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姓名:陈冠华
学校:清华大学
年级:大三
FSC车队任职:底盘组组员
这几天在星之队做见习工程师的生活挺美好的。第一次这么近距离接触专业的赛车,我有些兴奋。这几天的工作内容比较简单,“见习”么,多数以学和看为主,后来可以做一些简单的工作比如换轮胎、拆装车身等等。
比赛和FSC其实还挺不一样的,大众方程式采用统一的赛车,“只可以调不可以改”。而FSC每支车队的赛车都独具特色,比赛期间各车队也可以自由交流,对我来说,后者其实更具观赏性。但是专业赛车的结构设计、专业车队的工作方式都对我们的工作有很大指导意义。我希望以后能有更多这样的机会,去参与专业车队的工作和比赛,尤其是去参加他们比赛间隙时的调试工作,比比赛的收获应该更大,毕竟,一支FSC车队每年比赛的时间一般只有一周,其他所有时间都是赛场之外的工作。
这次活动对FSC最大的帮助就是学习了专业车队P房物品摆放,工作流程,赛前准备和专业赛车的结构及调校。
姓名:姚奇敏
学校:上海交通大学
年级:研一
FSC车队任职:传动组组长
在星之队的三天体验到的是真正的专业方程式车队的工作,整个周末的比赛、P房的工作、车队在赛场的运营管理都深深地震撼了我。相比技术上的学习,我想我收获更多的是车队在打造自身的形象和安排整支队伍井井有条地完成比赛中繁杂的事务的经验,这也是我认为FSC车队最缺乏的也是最难养成的。
整个P房其实空间很有限,一共要放下四辆车,每辆车一个技师和一个助理,车队总共有两个赛道工程师和两个赛事经理。两个车组共用一组工具,四辆车共用一套四轮定位的设备。但是即使是在紧急抢修的时候,P房也没有出现混乱。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车队的每一样东西都有一个固定的地方。比如工具车虽然是可以推的,但是整个比赛周末都是放在P房的角落里的,技师从来都是需要什么工具到工具车里拿了工作好了再放回去,随车的工具是在赛前整理到一个小工具箱里。从车上卸下来的螺栓都有固定的盒子安放,车辆回到P房里之后例行检查拆下来的引擎罩、鼻锥等空气动力学套件也都有专门的架子和地点放置。
另一个让我影响深刻的是车队中所有人对车的爱护,没有人站在车旁边会把脚不自主地踩到轮胎上也没有人会坐在轮胎上。除了车辆的故障,平时P房做的工作都很琐碎,比如每次比赛结束都要检查螺栓,放汽油,下载数据,用气枪清理刹车灰及其他部分有可能的杂物,用清洗剂擦拭暴露在外面的部分(主要是车身和悬挂),比较无聊,但是每个人都尽力把它做好。在车队呆了三天,有两个工作人员是从头到尾都在擦车子的,只要车子是停在P房的,他们的工作就没有停止过,车身的每一个地方、悬挂杆件、轮胎轮辋还有被技师的手弄脏的工具车外壳和工具。一支车队能把车的技术部分搞到什么程度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但是呈现在外人面前是一个什么状态,则是体现在一个个很小的力所能及的细节上的。
P房里面还有一个给人印象深刻的是整个周末车队每项任务的时间安排表,精确到分,P房后面的3间休息室都有张贴,这是每个人能按时完成任务的保障!
其实多数Formula Master的技术并不能用到FSC赛车上,但团队管理和建设是共通的。我们今后也能做得更专业。
姓名:李海邈
学校:同济大学
年级:研一
FSC车队职务:车队队长(主要负责车队管理,发动机标定,车身加工,空气动力学套件设计与加工)
很高兴参加此次“赛车之星见习工程师活动”。接到通知时特别激动和兴奋,毕竟是第一次到专业方程式车队去实习,赛前特意学习了一些专业英文词汇,因为搞赛车还是老外多一点。我三天的体验总体感觉如下:
一,P房特别干净,工具摆放很整洁。我们自己的车队,可能刚打扫的工作室没几天就又变脏变乱了,这可能是因为工作太晚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来收拾,也有可能工作不积极不想收拾,但这都不能成为借口,一支优秀的车队必须有一个好的工作环境。
二,人员分配合理。我所实习的车队共有四辆车,有一个技术总监,总管四辆车的所有技术问题,下面有两个技术工程师,负责分析数据,与车手沟通,每辆车配一个总的维修工程师,总负责这辆车的维修、检测、试车工作,每辆车又有几个维修工,分工也很明确,包括数据采集,赛前加油,赛后放油,换胎,清洗车身都有专人来负责。明确的分工可以让工作开展的更加顺利,可以保证每个人都有事做,可以更好的统一与管理。
三,赛前准备充分,赛中从容应对。此次实习目的主要是了解车队比赛过程中如何调校赛车,包括发动机标定修改,悬架参数的修改,空气动力学套件的调节。三天下来收获颇丰,除了发动机原厂配置不能动之外,悬架和前后翼的调节一览无余。每次练习赛结束,通过车手的反馈,很快速地查出该怎么调整。这主要借助于冬季试车所积累、所采集的大量数据,通过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一张悬架、空套设置表,这样可以在比赛时根据工况,路况通过查表快速做出设置,非常高效。
三天的见习很快就结束了,我的收获很大。如果说参加FSC是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的话,那么在这种专业车队就是体现一个工程师的专业素养,希望有机会去更高级别的方程式车队去学习。
本次见习工程师活动得到大众中国赛车运动部的巨大支持,就与组织FSC一样,完全是凭借社会力量的资助。首批参与见习的学生不仅在真正的赛场上大开眼界,同时也提出了宝贵意见。他们在这次见习活动中看到了中国方程式赛车运动与世界水平的巨大差距。未来中国赛车核心技术的发展只能寄托在这批学生身上了。
姓名:马升
学校:北京理工大学
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年级:大四
FSC车队职务:车架组
10月25日清晨,我们从酒店前往上海国际赛车场,赛道上的标语醒目而有力:“生于赛道,驰于公路”。再次看到赛道,听到引擎轰鸣,我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脑海中不断翻涌着的是襄阳梦想方程式赛场上的点点滴滴。就在五天前,FSC在欢笑与泪水中落下帷幕。对于所有参与其中的人而言,这一年多少有些不平凡。
我很幸运能作为四位见习工程师中的一位加入大众星之队,与专业方程式车队并肩去完成上海站的比赛。我的感受有以下几点:
细节决定成败。每节比赛下来一个必做的工作即是擦洗车身,轮胎。这在我以前看来是很微不足道的一件事情,在与队员沟通之后,他告诉我轮胎上粘结的杂质会严重影响到轮胎在做动平衡后平衡块的添加位置从而影响赛车的动态性能。而轮胎的各项参数对于赛车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工具管理决定工具效率。每个技师在对赛车进行拆装工作时手边都有一个小工具盒,方便拆下部件暂时放在一起之后迅速装回。而车身,侧箱,前后翼,扩散器这些需要经常拆装的部件则有一个独立的架子以供暂时搁置。
工作任务表格化。P房内张贴着未来三天的赛程,非常细致。对于赛车故障的维修他们也有着非常细致的实时记录,短时间内也许并无影响,但几个月下来就能看出端倪,对于经常容易损毁的地方就可以仔细推敲凭借经验分析出原因,非常有助于改进设计缺陷。除此之外,对赛车的每一次调校也被完整地记录在案。
“不要在工作时嬉戏”。车队总监是一位叫做莫希姆的意大利老头,平时看上去和蔼幽默。26号上午的比赛后有两辆赛车冲出赛道,前后翼,扩散器及悬架A臂,转向横拉杆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损毁。车一进P房,老头就指挥大家忙活起来,此时距离下午的比赛只有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记得当时有人在边工作边开玩笑聊天,这遭到了莫莫希姆严厉的指责。专注的工作态度最终使得四辆赛车没有错过下午的比赛,而莫希姆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给我们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姓名:陈冠华
学校:清华大学
年级:大三
FSC车队任职:底盘组组员
这几天在星之队做见习工程师的生活挺美好的。第一次这么近距离接触专业的赛车,我有些兴奋。这几天的工作内容比较简单,“见习”么,多数以学和看为主,后来可以做一些简单的工作比如换轮胎、拆装车身等等。
比赛和FSC其实还挺不一样的,大众方程式采用统一的赛车,“只可以调不可以改”。而FSC每支车队的赛车都独具特色,比赛期间各车队也可以自由交流,对我来说,后者其实更具观赏性。但是专业赛车的结构设计、专业车队的工作方式都对我们的工作有很大指导意义。我希望以后能有更多这样的机会,去参与专业车队的工作和比赛,尤其是去参加他们比赛间隙时的调试工作,比比赛的收获应该更大,毕竟,一支FSC车队每年比赛的时间一般只有一周,其他所有时间都是赛场之外的工作。
这次活动对FSC最大的帮助就是学习了专业车队P房物品摆放,工作流程,赛前准备和专业赛车的结构及调校。
姓名:姚奇敏
学校:上海交通大学
年级:研一
FSC车队任职:传动组组长
在星之队的三天体验到的是真正的专业方程式车队的工作,整个周末的比赛、P房的工作、车队在赛场的运营管理都深深地震撼了我。相比技术上的学习,我想我收获更多的是车队在打造自身的形象和安排整支队伍井井有条地完成比赛中繁杂的事务的经验,这也是我认为FSC车队最缺乏的也是最难养成的。
整个P房其实空间很有限,一共要放下四辆车,每辆车一个技师和一个助理,车队总共有两个赛道工程师和两个赛事经理。两个车组共用一组工具,四辆车共用一套四轮定位的设备。但是即使是在紧急抢修的时候,P房也没有出现混乱。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车队的每一样东西都有一个固定的地方。比如工具车虽然是可以推的,但是整个比赛周末都是放在P房的角落里的,技师从来都是需要什么工具到工具车里拿了工作好了再放回去,随车的工具是在赛前整理到一个小工具箱里。从车上卸下来的螺栓都有固定的盒子安放,车辆回到P房里之后例行检查拆下来的引擎罩、鼻锥等空气动力学套件也都有专门的架子和地点放置。
另一个让我影响深刻的是车队中所有人对车的爱护,没有人站在车旁边会把脚不自主地踩到轮胎上也没有人会坐在轮胎上。除了车辆的故障,平时P房做的工作都很琐碎,比如每次比赛结束都要检查螺栓,放汽油,下载数据,用气枪清理刹车灰及其他部分有可能的杂物,用清洗剂擦拭暴露在外面的部分(主要是车身和悬挂),比较无聊,但是每个人都尽力把它做好。在车队呆了三天,有两个工作人员是从头到尾都在擦车子的,只要车子是停在P房的,他们的工作就没有停止过,车身的每一个地方、悬挂杆件、轮胎轮辋还有被技师的手弄脏的工具车外壳和工具。一支车队能把车的技术部分搞到什么程度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但是呈现在外人面前是一个什么状态,则是体现在一个个很小的力所能及的细节上的。
P房里面还有一个给人印象深刻的是整个周末车队每项任务的时间安排表,精确到分,P房后面的3间休息室都有张贴,这是每个人能按时完成任务的保障!
其实多数Formula Master的技术并不能用到FSC赛车上,但团队管理和建设是共通的。我们今后也能做得更专业。
姓名:李海邈
学校:同济大学
年级:研一
FSC车队职务:车队队长(主要负责车队管理,发动机标定,车身加工,空气动力学套件设计与加工)
很高兴参加此次“赛车之星见习工程师活动”。接到通知时特别激动和兴奋,毕竟是第一次到专业方程式车队去实习,赛前特意学习了一些专业英文词汇,因为搞赛车还是老外多一点。我三天的体验总体感觉如下:
一,P房特别干净,工具摆放很整洁。我们自己的车队,可能刚打扫的工作室没几天就又变脏变乱了,这可能是因为工作太晚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来收拾,也有可能工作不积极不想收拾,但这都不能成为借口,一支优秀的车队必须有一个好的工作环境。
二,人员分配合理。我所实习的车队共有四辆车,有一个技术总监,总管四辆车的所有技术问题,下面有两个技术工程师,负责分析数据,与车手沟通,每辆车配一个总的维修工程师,总负责这辆车的维修、检测、试车工作,每辆车又有几个维修工,分工也很明确,包括数据采集,赛前加油,赛后放油,换胎,清洗车身都有专人来负责。明确的分工可以让工作开展的更加顺利,可以保证每个人都有事做,可以更好的统一与管理。
三,赛前准备充分,赛中从容应对。此次实习目的主要是了解车队比赛过程中如何调校赛车,包括发动机标定修改,悬架参数的修改,空气动力学套件的调节。三天下来收获颇丰,除了发动机原厂配置不能动之外,悬架和前后翼的调节一览无余。每次练习赛结束,通过车手的反馈,很快速地查出该怎么调整。这主要借助于冬季试车所积累、所采集的大量数据,通过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一张悬架、空套设置表,这样可以在比赛时根据工况,路况通过查表快速做出设置,非常高效。
三天的见习很快就结束了,我的收获很大。如果说参加FSC是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的话,那么在这种专业车队就是体现一个工程师的专业素养,希望有机会去更高级别的方程式车队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