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导引头隔离度寄生回路对制导回路影响研究

来源 :弹箭与制导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ga12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分析雷达导引头隔离度对制导回路的影响,提出了考虑隔离度相位滞后的寄生回路模型,利用无量纲化方法分析了不同相位滞后对隔离度寄生回路稳定性的影响,确定了正反馈比负反馈具有更小的稳定域,而最小稳定域出现在滞后为-90°~-180°之间并进一步确定了滞后超过-90°时稳定特性与正反馈情况相似。该结论在工程应用中对提高制导回路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研究了一种带有终端角约束的导引方法。推导得到了视线坐标系下目标速度方向与视线转率的关系,建立了基于终端角约束的拦截模型,并进一步设计了基于拦截模型非线性的双环滑模
为增强协同空战战术的灵活性,提高目标攻击的及时性和有效性,重点研究"武器发射平台-制导平台-目标"三者之间的优化匹配问题。在分析了它机协同制导攻击流程的基础上,建立相应
由于直升机的工作环境复杂,采用常规卡尔曼滤波进行组合导航容易发散。为了提高系统应对突变的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Sage-Husa滤波器和强跟踪滤波器的交互式多模型(IMM)自适应滤波(AF)算法。具体实现是通过判断滤波器的每一维收敛判据,进而选择相应的自适应算法。仿真结果证明了改进算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导航精度得到了显著提升。
为弥补外测级间段轨迹测量的不足,利用遥测视加速度和级间段前某时刻的外测轨迹参数建立级间段轨迹重构模型。建立精度评估方法用于方程起始边界的选择和重构轨迹的评价;建立视加速度误差修正模型降低测量误差对重构轨迹的影响;利用遗传算法优化视加速度误差修正模型参数,利用级间段后一段时间的重构轨迹和外测融合解算轨迹的比较结果构建适应度。计算结果显示,参数优化后的视加速度误差修正模型有效提高了重构轨迹可信度;视加
文中以激光制导炸弹为研究背景,结合导弹稳定控制方法,利用机载武器分离安全理论,提出了一种导弹姿态控制引入时机分析方法。该方法在机弹分离的适当时机引入对导弹姿态的控
针对利用极化敏感阵列进行多维参数联合估计运算复杂度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噪声子空间维度特性的极化敏感阵列DOA及极化参数联合估计算法。算法利用阵列接收数据协方差矩阵
首先针对弹道导弹再入大气层后的弹道轨迹进行仿真建模。为解决当前目标跟踪算法中机动模型与再入类目标实际运动不匹配的问题,采用了基于弹道模型的目标跟踪算法。获得滤波
针对某型飞机上高速摄像机安装位置受限,安装在不同位置的摄像机画面不能重叠,无法采用常规影像测量交会方法计算武器分离过程的轨迹、姿态运动参数的问题,提出多视角非交叠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