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峰区:办好每一所家门口的学校

来源 :科教新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qiang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国家“一五”“二五”期间重点建设的老工业基地,到近年来株化、株冶等一大批企业搬迁,轨道交通等产业不断转型升级,株洲市石峰教育经历着蝶变——从辉煌到沉寂到新发展。近年来,石峰区始终坚持把教育作为产城人融合发展的战略举措,对学校进行提质改造,实施教育激励政策,提升石峰教师获得感、幸福感,着力把老工业区打造成更具活力、更加美丽之城。
  高规格打造优质学校
   “用‘高大上’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在株洲中车电力机车上班的张政(化名)对新建设投入使用的九方雪峰学校如此评价。看着“家门口的好学校”,他不用再为孩子上学的事情担忧了。
   九方雪峰学校是石峰区自1997年成立以来新建的第一所公办学校,投资2.6亿元,可开设30个班,新增学位1500个,学校教育教学设备均高规格打造,各种功能室一应俱全。九方雪峰学校位于石峰区轨道交通产业集群园区内,能满足户口范围内和园区内6家企业的子女入学需求。今年秋季学期共招收了179名一年级学生。
   “九方雪峰学校的成立,是石峰教育集团化办学和九方小学品牌输出的第一步,是石峰教育的一个盛世,也是一个喜事,希望九方小学能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越办越好。”在9月13日九方雪峰学校成立暨授旗仪式上,石峰区教育局副局长禹继来这样说道。
   让孩子在家门口接受到优质的教育,是每个家长衷心的期盼,事关绝大多数石峰居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石峰教育人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一抓到底,直到抓出成效。
   说起曙光学校,校长郭巧玲欣喜和满足之情溢于言表。“我们学校是由郊区原双丰、曙光、铁三小等5所学校合并而成,2018年建设了综合楼、食堂、运动场、多媒体教室,书法室、实验室、阅览室等功能室齐全。学校可谓是‘焕然一新’。”
   在石峰区,“焕然一新”“翻天覆地”的学校还真不少。
   据石峰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70%公办中小学校源自于原厂矿学校,存在校园建筑陈旧老化,功能用房不足,进出学校道路狭窄拥堵、周边环境差等问题。近年来,石峰区累计投入学校新建提质资金达4亿余元,全面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为每一所学校建设了食堂、塑胶运动场,更新教育信息化设备,全区校园宽带网络实现全覆盖。一系列举措让每一所学校通过提质改造迎来了大变身,极力打造“家门口的好学校”。
  教师激励和荣誉并举
   “区教育激励政策的出台,温暖着石峰区1000余名教师的心。”北星小学校长彭芳表示,该政策的实施就像是航行中看到的灯塔,使她这位“新手”校长找到了前进的方向。
   彭芳口中的教育激励政策是2017年6月石峰区委、区政府制定出台的,成为石峰教育的最高纲领,对“不断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全面推行教研员聘任制”“适度提高骨干教师待遇”“大力优化教师队伍结构”“积极探索集团化办学模式”“努力营造尊师重教氛围”等重点问题均作了具体安排部署,以提升教育“软实力”。
   周红姿是枫叶中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老师,同时也是石峰区聘用的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员。
   “自2017年开始实行教研员聘任制,我就主動申请并参与其中。我想为石峰教育多做点贡献。”周红姿朴实的一句话,却十分有力量。在她看来,这种制度让教研员没有脱离教学一线,能够不断把握学情,教研可以更加地有的放矢。
   在石峰区,像周红姿这样既在教研又在教学岗位的一共有18名,分布在不同学科的不同学段,他们坚守教研与教学一线,为石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把脉”。
   教育激励政策还涉及到实施学校目标管理考核,全区每年发放校长目标管理考核奖150万元,落实骨干教师奖励6000元/年、学科带头人12000元/年,按中学300元/月、小学200元/月标准提升班主任待遇。教师节大力评选表彰优秀教师,连续3年教师节表彰奖励金额超100万元。既给学校“加压力”,更给干部和教师“加动力”。
   2021年,石峰区又实施教师收入递增计划,“十四五”期间,在编在岗教师在年度考核合格的前提下,绩效奖金按2000元/人/年标准逐年增加;优惠性实施青年教师安居补贴,年龄在35周岁以下在编在岗教师在石峰区购房落户的,享受最高5万元购房补贴,未婚青年教师由区政府统筹安排青年公寓。
   曾经,一到开学季就有教师因为待遇等问题想调走,现在,教育激励政策使教师们更加坚定了坚守石峰教育的信心和决心。
   民呼必应,民盼必为。未来5年,石峰区将在田心片区扩建九方中学和田心中学、新建郭家塘中学和小学;在清水塘片区着力引进省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建设高中、初中小学3所学校。
其他文献
小猪过桥   一天,风和日丽,蓝蓝的天空中飘着朵朵白云,小猪贝贝迫不及待地想去摘红红的桃子,小猪奇奇急匆匆地想去采蘑菇,他们来到了小河边,河水很深,水流很急,河面上只有一座窄窄的独木桥,贝贝在桥这一边,奇奇在桥的那一头,贝贝大声地说:“奇奇你退下去,我先走,我要去摘桃子”。奇奇一听,不甘示弱地说:“你凭什么要先过,我先上桥的!”   两只小猪互不相让,来到桥中央仍不肯退让,贝贝走上前去,气鼓鼓地指
期刊
又是一年秋收时,看着稻谷渐渐入了仓,人们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秋收过后的田野空旷又寂静,偶有几只山鸟来访,在田间悠闲地享受着农人的馈赠。   想起儿时与祖母去田间拾秋。那时秋收全靠人工,在完成收获的过程中难免会遗落一些作物在田间,久不捡拾,雨水过后就会生芽,浪费了实在有些可惜。   收稻谷的时候,人们挑着稻穗走在小路上,谷穗总会掉落一些在地上。于是,我们沿着小路来回地寻找掉落的谷穗,有的掉落在沟
期刊
韩銀/摄
期刊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优秀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衡阳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刘会平就是这句名言的践行者。   从教22年来,刘会平先后承担十几门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常年满负荷工作,满腔热情奋斗在教育教学工作的第一线。   每年的寒暑假,刘会平会比平时更忙。她穿梭于学院的各类培训辅导班,助理会计师执业资格考试和全国自学考试的备考,是学院院系教学工作的两件大事,刘会平
期刊
“没办法每天陪伴孩子,却也能实时了解他的学习生活日常,没想到农村学校也有这么高科技的系统,真的为我们这些外出务工的家长帮了大忙。”9月23日,下班后的易双打开手机,进入株洲市芦淞区白关中学的三优智能系统,查看到了孩子易佳順开学以来的在校动态,很是欣慰。   2010年区划调整后,株洲市芦淞区义务教育学校由原来的22所增至37所。乡村学校和涉农学校占比达60%。城乡发展不同步,资源配置不均衡,乡村教
期刊
学校占地100多亩,校园里种着各种不同的植物,这当中不乏学生喜欢吃的各种水果。秋天到了,整个校园飘溢着瓜果香。   金灿灿的柿子在秋日暖阳下闪烁着柔和的光芒,高高的云梯已经准备好,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学生顺利地摘完了10棵树的柿子。等不到清洗,就有学生将摘下的柿子往嘴里放。“太涩了”,刚摘下的柿子苦涩无比,调皮的学生“吃亏”了。   怎么能让它变得好吃一点呢?有生活经验的学生出主意,“与苹果放一起
期刊
9月23日至24日,攸县举办教育系统家校社共育管理干部培训班,邀请专家教授和家庭教育指导师,围绕家长教育的重要性、家校社共育实践区建设的实操与经验、教师在家校社共育中的角色定位等方面进行了专业讲解。该县教育系统48个基层单位的241人参加了培训,为提升家庭教育水平打下基础。   攸县是一个劳务输出大县,10万人外出务工,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多,家长教育方法不当,过分宠爱等问题不容忽视。攸县从去年年底
期刊
“请你帮佩奇和乔治分一分零食,好不好?”10月8日,在醴陵市黄泥坳小学,教师陈子薇在课堂中帮助学生回顾平均分的含义——每份分得同样多,逐渐过渡到“单位1”的均分,通过动手折一折、画一画,亲身经历分数产生的过程,让学生深刻地认识了“分数”这个新朋友。陈子薇的课堂演绎得到了讲台下不少教师与学生的掌声鼓励。   名师如何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力量?近三年来,醴陵市“星火计划”助推了一大批学校逐步形成主题化校本
期刊
“乡村振兴,教育先行。”株洲市荷塘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周波介绍,该区5所乡村学校,乡村教师124人,乡村学生1911人。近年来,该区党政重教,全面提升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全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大力彰显办学特色,乡村教育不断呈现新面貌,为乡村振兴助力。   近日,记者走访几所学校,聆听其发展故事。  党政重教,凝聚发展合力   10月8日,明照小学举行了学生独唱、独奏、独舞比赛。一到六年级学生共45
期刊
近年来,株洲云龙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突出教育优先发展地位,对乡村学校进行改造提质。为进一步推动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让乡村孩子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该区按照“品牌带动、多元组合、共同提高”的原则,整合资源,构建起“1+N模式促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学校发展联合共同体。   3年来,共同体学校携手合作、发展共赢,推动了云龙示范区学校一体化发展进程,学校各项管理工作得到长足发展。  课堂新模式碰撞思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