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年欧洲的学者曾拿小婴儿来做认知实验。
他们发现小婴儿出生时,能够很好地识别白种人、黄种人和黑种人的差异。
等到小婴儿6个月时,再让小婴儿来辨识,却只能辨识出白种人和黄种人,看到黑种人就蒙圈了。
等到9个月时,小婴儿识爹认妈知邻居,对每个白种人都能有效识别。但看所有的黑种人没区别,看所有的黄种人也都一个模样。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人类的认知,是在成长中不断改变的。
初始的婴儿认知,称得上全维广角,但伴随着成长,会有意识地放弃冗余的面孔加工过程,形成对主要讯息的强化优势。
这种“认知窄化”现象在生活中极为普遍。比如有些朋友读书时最怕外国书,因為书中的人名那么长,很难弄清楚谁是谁。还有些朋友不喜欢美剧,不是美剧不好玩,而是剧中的人物面孔,难以区分。
不同成长阶段,面临不同的课题。
20岁之前,我们是同质竞争,比拼共性。20岁之后,我们是异质竞争,比拼差异化。
小时候比乖,比谁的认知最窄,好让大人省心。长大了,就要比谁的认知更宽广,比的是谁能够第一时间重返婴幼儿时代的全维认知。
可是有些人长大了,却回不去了。回不去的人,被固化在一个狭窄的认知范畴。不是思维打不开,而是他们拒绝接受变化。就如同米缸前的老鼠,认为自己走固定路线,就一定可以吃到米,可是突然间米缸的位置上,换了只老鼠夹子,这些人就立即崩溃了,执意希望现实回到他习惯的轨道上来。
但现实变化无穷,所有的米缸都会被搬走,越是习惯的路径,越容易变得危险。我们必须重新打开认知,继续新的成长。
(摘自《生活报》雾满拦江/文)
他们发现小婴儿出生时,能够很好地识别白种人、黄种人和黑种人的差异。
等到小婴儿6个月时,再让小婴儿来辨识,却只能辨识出白种人和黄种人,看到黑种人就蒙圈了。
等到9个月时,小婴儿识爹认妈知邻居,对每个白种人都能有效识别。但看所有的黑种人没区别,看所有的黄种人也都一个模样。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人类的认知,是在成长中不断改变的。
初始的婴儿认知,称得上全维广角,但伴随着成长,会有意识地放弃冗余的面孔加工过程,形成对主要讯息的强化优势。
这种“认知窄化”现象在生活中极为普遍。比如有些朋友读书时最怕外国书,因為书中的人名那么长,很难弄清楚谁是谁。还有些朋友不喜欢美剧,不是美剧不好玩,而是剧中的人物面孔,难以区分。
不同成长阶段,面临不同的课题。
20岁之前,我们是同质竞争,比拼共性。20岁之后,我们是异质竞争,比拼差异化。
小时候比乖,比谁的认知最窄,好让大人省心。长大了,就要比谁的认知更宽广,比的是谁能够第一时间重返婴幼儿时代的全维认知。
可是有些人长大了,却回不去了。回不去的人,被固化在一个狭窄的认知范畴。不是思维打不开,而是他们拒绝接受变化。就如同米缸前的老鼠,认为自己走固定路线,就一定可以吃到米,可是突然间米缸的位置上,换了只老鼠夹子,这些人就立即崩溃了,执意希望现实回到他习惯的轨道上来。
但现实变化无穷,所有的米缸都会被搬走,越是习惯的路径,越容易变得危险。我们必须重新打开认知,继续新的成长。
(摘自《生活报》雾满拦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