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自然界中,雷电活动给人类带来的影响和危害相对于其他而言是比较特殊的,因为在其活动时很容易就会造成人员的伤亡和物资的破坏,同时也会对经济产生很大的损失。所以,我们要对于防雷電活动要有很高的重视,要保证雷电防范的可靠性和全面性。气象部门要执行的最基础社会职能就是关于防雷减灾行政管理,这也是在整个的行政管理中最主要的部分。其中,防雷的技术服务是我国气象现代化发展的核心。本文结合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气象局的在防雷行政管理和技术服务的实际情况,深入分析了在防雷行政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和防雷体系的改革,以此来提高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气象局防雷减灾的能力,并且规范了对于雷电活动的控制办法。
关键词:防雷行政管理;技术服务;形势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P4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9)03-0021-01
1 防雷行政管理和技术服务所面对的形势
1.1 深入防雷减灾体制的改革
目前,我国的政府已经深入的贯彻行政审批的制度改革。只有履行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才能按照正确的轨道继续向前发展,同时也会防止重蹈覆辙。行政审批的改革也是政府转变职能,要牢牢的抓住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的大军,才能更好的执行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与此同时,这也是我们国家目前作为重要的一项改革任务[1]。中国各个地方的气象局也要牢牢的跟紧时代改革的脚步,将行政审批制度的思想深入贯彻,同时作为终极的目标。这也是对气象工作中的防雷减灾的要求。要抛弃原来的体制,不能一味的注重经济的效益而忽略对社会效益,更需要进行一步的简政放权,转化行政管理职能。
1.2 实行防雷减灾的体制改革制度
在全国的气象局的工作报告中指出,一定要以气象服务制度的改革为重点的突破口,将防雷减灾的体制改革为重点的检查对象,以气象科技的制度改革为核心,大力的发展相关重点领域和关键点的改革,更是主要强调了气象中的防雷减灾。目前,我们要将防雷减灾为核心,从其周围的防雷的管理、服务、业务和体制等一些方面来进行考量,要坚持履行相应的职责、简政放权。目前为止,气象部门的防雷技术服务有两种发展的形式:
(1)政府购进相应的服务模式。现如今,雷电的检测,雷电的预报和警报已经并入到气象服务的制度体系中,已经是算作气象台的职责范围内的。因此就更加的需要通过行政许可来对此提供一些的技术支持,来保证防雷的技术服务工作时气象部门的最基本的专业服务。所以,气象不能就不能再以此来收取任何的费用,这些费用应该是由各地方的政府部门,以购买其服务的方式来对此进行支付,目的就是能保证气象局可以有资金去购买先进的防雷技术服务等设备[2]。每一年,气象局的预算都是要通过当地的财政部门审批后才能发放。防雷服务在具体实施之前,要经过政府部门的采购来判断防雷检测机构的能力,检测完成后,直接由财政部门进行支付相关费用。
(2)收入和支出两条线。这样可以促进防雷技术服务的费用可以直接的进入到财政部门,同时又可以将防雷减灾工作中的经费算入到财政的预算之中。
2 防雷行政管理和技术服务相应的对策
2.1 将防雷减灾的服务进行多元化
要大力的发动那些有条件和能力的企业和事业单位已经其他社会上的力量,来构建防雷减灾的服务机构[3]。通过这个机构来参加各样的防雷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建设,雷电的信息资源服务优化,关于雷电活动的检测预报设施设备,防雷装置的检测仪器以及一些防雷的物品和贩卖防雷减灾的服务,以此来规范防雷减灾服务市场,并且能打开一种的防雷减灾服务的格局。
在防雷减灾的服务市场中,一定要保证相应的公平性和有序竞争的环境。同时,还要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以此来进行约束和规范。与此同时,要保障防雷减灾服务市场的透明化,不能保留原有的垄断等制度,从而保证防雷减灾服务的自律性。防雷技术服务的相关机构,要根据一定的要求来对雷电活动进行相应的防雷减灾的工作。想要进一步的完善防雷减灾的机制,,就是充分的利用市场资源的配置,结合气象部门的实际情况,形成一定的规模。
2.2 提高防雷减灾的服务能力
在对雷电活动进行监测时,一定要保证有完整的体系和专业的雷电观测平台。同时,还要不断的对雷电观测系统进行升级,因为要保证监测的准确性。在监测后的雷电数据,整理汇总后要及时的发布出去。气象部门要将监测、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和发布数据这一完整的流程明确,重点的地将雷电活动所带来灾害的预警和评估为主要任务,保证人们能第一时间收集到关于雷电活动的情况。同时,还要不断地对防雷减灾的服务进行建设,将防雷服务为最基础的目标,同时提高气象部门防雷减灾的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保证防雷服务进一步得到完善。
3 结 语
综上所述,自从党的十九大以来,在报告中明确指出,各政府部门要积极的推进行政审批的制度改革,要规范其行政管理方案,并且同步出台了一些新的政策文件。其中,也对防雷的体制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结合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气象局的情况,不难看出一定要做好关于防雷减灾的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在以前,气象局在面对防雷的工作中,通常把防雷减灾的工作仅仅当做技术服务方法,过度的重视经济上的收益从而忽略了社会效益。目前,重中之重就是将这样的观念进行转变,一切以防雷减灾为重点,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去执行,以此能保证当前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和人们生命财产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吕昆坤,陈 伍.新形势下开展防雷工作的几点思考[J].通讯世界,2018(11):256~257.
[2]谢 强,尹双喜.防雷工作规范化管理的探索与思考[J].南方农机,2018,49(20):193.
[3]党志成,贺桂华,王锋亮,刘 宏,王维刚,赵 东,邹赛男,陈 雯.新形势下防雷工作体制机制研究[J].陕西气象,2016(04):45~48.
收稿日期:2018-12-3
作者简介:侯向阳(1971-),女,汉族,湖南长沙人,工程师,本科,从事综合气象及防雷减灾工作。
关键词:防雷行政管理;技术服务;形势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P4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9)03-0021-01
1 防雷行政管理和技术服务所面对的形势
1.1 深入防雷减灾体制的改革
目前,我国的政府已经深入的贯彻行政审批的制度改革。只有履行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才能按照正确的轨道继续向前发展,同时也会防止重蹈覆辙。行政审批的改革也是政府转变职能,要牢牢的抓住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的大军,才能更好的执行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与此同时,这也是我们国家目前作为重要的一项改革任务[1]。中国各个地方的气象局也要牢牢的跟紧时代改革的脚步,将行政审批制度的思想深入贯彻,同时作为终极的目标。这也是对气象工作中的防雷减灾的要求。要抛弃原来的体制,不能一味的注重经济的效益而忽略对社会效益,更需要进行一步的简政放权,转化行政管理职能。
1.2 实行防雷减灾的体制改革制度
在全国的气象局的工作报告中指出,一定要以气象服务制度的改革为重点的突破口,将防雷减灾的体制改革为重点的检查对象,以气象科技的制度改革为核心,大力的发展相关重点领域和关键点的改革,更是主要强调了气象中的防雷减灾。目前,我们要将防雷减灾为核心,从其周围的防雷的管理、服务、业务和体制等一些方面来进行考量,要坚持履行相应的职责、简政放权。目前为止,气象部门的防雷技术服务有两种发展的形式:
(1)政府购进相应的服务模式。现如今,雷电的检测,雷电的预报和警报已经并入到气象服务的制度体系中,已经是算作气象台的职责范围内的。因此就更加的需要通过行政许可来对此提供一些的技术支持,来保证防雷的技术服务工作时气象部门的最基本的专业服务。所以,气象不能就不能再以此来收取任何的费用,这些费用应该是由各地方的政府部门,以购买其服务的方式来对此进行支付,目的就是能保证气象局可以有资金去购买先进的防雷技术服务等设备[2]。每一年,气象局的预算都是要通过当地的财政部门审批后才能发放。防雷服务在具体实施之前,要经过政府部门的采购来判断防雷检测机构的能力,检测完成后,直接由财政部门进行支付相关费用。
(2)收入和支出两条线。这样可以促进防雷技术服务的费用可以直接的进入到财政部门,同时又可以将防雷减灾工作中的经费算入到财政的预算之中。
2 防雷行政管理和技术服务相应的对策
2.1 将防雷减灾的服务进行多元化
要大力的发动那些有条件和能力的企业和事业单位已经其他社会上的力量,来构建防雷减灾的服务机构[3]。通过这个机构来参加各样的防雷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建设,雷电的信息资源服务优化,关于雷电活动的检测预报设施设备,防雷装置的检测仪器以及一些防雷的物品和贩卖防雷减灾的服务,以此来规范防雷减灾服务市场,并且能打开一种的防雷减灾服务的格局。
在防雷减灾的服务市场中,一定要保证相应的公平性和有序竞争的环境。同时,还要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以此来进行约束和规范。与此同时,要保障防雷减灾服务市场的透明化,不能保留原有的垄断等制度,从而保证防雷减灾服务的自律性。防雷技术服务的相关机构,要根据一定的要求来对雷电活动进行相应的防雷减灾的工作。想要进一步的完善防雷减灾的机制,,就是充分的利用市场资源的配置,结合气象部门的实际情况,形成一定的规模。
2.2 提高防雷减灾的服务能力
在对雷电活动进行监测时,一定要保证有完整的体系和专业的雷电观测平台。同时,还要不断的对雷电观测系统进行升级,因为要保证监测的准确性。在监测后的雷电数据,整理汇总后要及时的发布出去。气象部门要将监测、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和发布数据这一完整的流程明确,重点的地将雷电活动所带来灾害的预警和评估为主要任务,保证人们能第一时间收集到关于雷电活动的情况。同时,还要不断地对防雷减灾的服务进行建设,将防雷服务为最基础的目标,同时提高气象部门防雷减灾的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保证防雷服务进一步得到完善。
3 结 语
综上所述,自从党的十九大以来,在报告中明确指出,各政府部门要积极的推进行政审批的制度改革,要规范其行政管理方案,并且同步出台了一些新的政策文件。其中,也对防雷的体制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结合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气象局的情况,不难看出一定要做好关于防雷减灾的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在以前,气象局在面对防雷的工作中,通常把防雷减灾的工作仅仅当做技术服务方法,过度的重视经济上的收益从而忽略了社会效益。目前,重中之重就是将这样的观念进行转变,一切以防雷减灾为重点,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去执行,以此能保证当前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和人们生命财产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吕昆坤,陈 伍.新形势下开展防雷工作的几点思考[J].通讯世界,2018(11):256~257.
[2]谢 强,尹双喜.防雷工作规范化管理的探索与思考[J].南方农机,2018,49(20):193.
[3]党志成,贺桂华,王锋亮,刘 宏,王维刚,赵 东,邹赛男,陈 雯.新形势下防雷工作体制机制研究[J].陕西气象,2016(04):45~48.
收稿日期:2018-12-3
作者简介:侯向阳(1971-),女,汉族,湖南长沙人,工程师,本科,从事综合气象及防雷减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