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当今飞速发展的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人们心中却失去了愛国精神,在青少年当中这一现象尤其明显,很多学生不重视对国家历史的了解,不知道如今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是前人经历了多少风雨换来的。因此,在新时代的教学中,教师有必要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强化教学中的爱国教育。在这其中,音乐教学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在我国存在很多经典的爱国歌曲,教师可以通过这些歌曲对学生们进行爱国主义的教学,通过对音乐的赏析,对创作背景的了解,强化学生的爱国情怀。本文将浅谈如何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渗透爱国意识。
关键词:高中音乐;爱国意识;策略分析
高中阶段学习压力较重,在学习当中要面临着高考的压力,在学习当中以提升能力和分数为重心,会让学生的综合素质下降,变成读死书的“书呆子”。音乐这门课程,能够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强化学生的审美能力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让学生的情操得到陶冶。而在音乐教学当中渗透爱国意识,能够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当中,民族认同感和国家自豪感被激发,从而强化学生的爱国意识,激发到自己是中国伟大复兴梦的接班人,为学生努力学习提供内在动力。
一、从音乐的背景及创作意义入手,激发学生情感
音乐作为一种传达情绪的方式,很多音乐在谱写过程中,蕴含了作者独特的情感,也侧面反映了当时的时代背景,我国在抗战时期,有很多的谱写抗日传奇的音乐,也有表现中国人民不屈反抗精神的音乐,也有表现八路军、解放军、新四军的音乐,这些音乐背后的背景故事,以及作者谱写音乐的过程,都有着爱国精神的传达,教师在教学当中,应当尝试从这些角度入手,去解释音乐背后传达的爱国情怀,让音乐的表现力增强,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
例如,《大刀进行曲》的赏析教学当中,这首歌曲创作原因是因为1933年3月,宋哲元率领的第二十九军“大刀队”在喜峰口与日军展开白刃格斗,鬼子横尸遍野,第一次尝到了大刀的厉害。二十九军的胜利和大刀队的英雄事迹顿时传遍全国,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日热情。这个时候,年仅23岁的作曲家麦新受到大刀队英勇事迹的感染,一气呵成谱写了《大刀进行曲》的词曲。歌词当中“大刀向鬼子的头上砍去”,“前面有东北的义勇军,后面有全国的老百姓”,都体现了当时国内上下团结一致的高涨抗日热情,从故事的背景入手,能够让学生更加明晰音乐想要表达的情怀,更加直观地体会到其中宣扬的爱国情怀。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强化学生视听体验
信息技术融入教学,是我国教学水平不断提升的重要原因之一,信息技术在教学当中,主要的表现形式为多媒体,多媒体可以利用音频、视频、图片的形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更为直观地去学习知识,感受音乐当中的故事。通过视频的形式,学生能够一边聆听歌曲,一边观看与音乐主题相关的故事,强化学生的感官体验,让学生更为深刻地了解音乐当中传达的爱国情怀。
例如,在学习《一条大河》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时,教师可以在赏析音乐前,准备电影《上甘岭》的节选,学生在聆听音乐的过程当中,能够根据视频中播放的情节,进一步与音乐中想要传达的感情进行融合,促进学生情感在此过程当中迸发,在这种视听教学下,学生的情操能够得到陶冶,感情能够进一步深化,从视频中人们的举动、深情、行为,联系音乐中的歌词,能够大大升华学生心中的爱国意识,激发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国家自豪感,促进学生在音乐教学当中进一步深化爱国意识。
三、让学生学唱歌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音乐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的音乐素养得到提升,审美能力得到强化,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如果单纯地依靠赏析和聆听,很难让学生切实地感受到音乐当中想要传达的情感和认知。因此,教师应该让学生去学唱音乐,然后在学生学唱音乐的过程当中,对音乐背景进行介绍,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让学生感受其中的情感。学生的学唱,加上教师的讲解,再加上多媒体音乐传达内容的直观展示,能够多角度全方位地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完成音乐教学中爱国意识的渗透。
高中期间,除了教材上的音乐,教师还会带领学生赏析很多课外的音乐,这些音乐虽然没有明确地标注要学生学会唱诵,但是为了深化歌曲当中传达的情感,教师还是要让学生通过演唱去体会其中传达的情感。例如,上文中提到的《大刀进行曲》和《一条大河》,在教师利用多元化教学手段阐明音乐中的爱国精神后,教师不能够只让学生停留于欣赏歌曲的层面,要让学生跟着去哼唱,在哼唱过程当中,联系教师对音乐传达意义的讲述,学生能够进一步体会到音乐当中传达的情感认识,从而激发学生心中的爱国情怀。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音乐这门提升学生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的学科当中,渗透爱国意识,是对音乐教育主题的升华,学生能够在爱国教学的熏陶下,加深对每一首音乐的认识,进一步体会到音乐当中想要传达的思想和情感,激发学生心中的民族认同感和国家自豪感,让学生的责任意识上升,意识到自己是伟大中国复兴使命的接班人,从而激励学生更加努力地投入学习当中。
参考文献:
[1]林兰.论爱国意识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J].考试周刊,2018,(53):180-181.
[2]龚慧美.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渗透爱国意识[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9,(1):48.
关键词:高中音乐;爱国意识;策略分析
高中阶段学习压力较重,在学习当中要面临着高考的压力,在学习当中以提升能力和分数为重心,会让学生的综合素质下降,变成读死书的“书呆子”。音乐这门课程,能够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强化学生的审美能力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让学生的情操得到陶冶。而在音乐教学当中渗透爱国意识,能够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当中,民族认同感和国家自豪感被激发,从而强化学生的爱国意识,激发到自己是中国伟大复兴梦的接班人,为学生努力学习提供内在动力。
一、从音乐的背景及创作意义入手,激发学生情感
音乐作为一种传达情绪的方式,很多音乐在谱写过程中,蕴含了作者独特的情感,也侧面反映了当时的时代背景,我国在抗战时期,有很多的谱写抗日传奇的音乐,也有表现中国人民不屈反抗精神的音乐,也有表现八路军、解放军、新四军的音乐,这些音乐背后的背景故事,以及作者谱写音乐的过程,都有着爱国精神的传达,教师在教学当中,应当尝试从这些角度入手,去解释音乐背后传达的爱国情怀,让音乐的表现力增强,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
例如,《大刀进行曲》的赏析教学当中,这首歌曲创作原因是因为1933年3月,宋哲元率领的第二十九军“大刀队”在喜峰口与日军展开白刃格斗,鬼子横尸遍野,第一次尝到了大刀的厉害。二十九军的胜利和大刀队的英雄事迹顿时传遍全国,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日热情。这个时候,年仅23岁的作曲家麦新受到大刀队英勇事迹的感染,一气呵成谱写了《大刀进行曲》的词曲。歌词当中“大刀向鬼子的头上砍去”,“前面有东北的义勇军,后面有全国的老百姓”,都体现了当时国内上下团结一致的高涨抗日热情,从故事的背景入手,能够让学生更加明晰音乐想要表达的情怀,更加直观地体会到其中宣扬的爱国情怀。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强化学生视听体验
信息技术融入教学,是我国教学水平不断提升的重要原因之一,信息技术在教学当中,主要的表现形式为多媒体,多媒体可以利用音频、视频、图片的形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更为直观地去学习知识,感受音乐当中的故事。通过视频的形式,学生能够一边聆听歌曲,一边观看与音乐主题相关的故事,强化学生的感官体验,让学生更为深刻地了解音乐当中传达的爱国情怀。
例如,在学习《一条大河》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时,教师可以在赏析音乐前,准备电影《上甘岭》的节选,学生在聆听音乐的过程当中,能够根据视频中播放的情节,进一步与音乐中想要传达的感情进行融合,促进学生情感在此过程当中迸发,在这种视听教学下,学生的情操能够得到陶冶,感情能够进一步深化,从视频中人们的举动、深情、行为,联系音乐中的歌词,能够大大升华学生心中的爱国意识,激发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国家自豪感,促进学生在音乐教学当中进一步深化爱国意识。
三、让学生学唱歌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音乐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的音乐素养得到提升,审美能力得到强化,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如果单纯地依靠赏析和聆听,很难让学生切实地感受到音乐当中想要传达的情感和认知。因此,教师应该让学生去学唱音乐,然后在学生学唱音乐的过程当中,对音乐背景进行介绍,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让学生感受其中的情感。学生的学唱,加上教师的讲解,再加上多媒体音乐传达内容的直观展示,能够多角度全方位地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完成音乐教学中爱国意识的渗透。
高中期间,除了教材上的音乐,教师还会带领学生赏析很多课外的音乐,这些音乐虽然没有明确地标注要学生学会唱诵,但是为了深化歌曲当中传达的情感,教师还是要让学生通过演唱去体会其中传达的情感。例如,上文中提到的《大刀进行曲》和《一条大河》,在教师利用多元化教学手段阐明音乐中的爱国精神后,教师不能够只让学生停留于欣赏歌曲的层面,要让学生跟着去哼唱,在哼唱过程当中,联系教师对音乐传达意义的讲述,学生能够进一步体会到音乐当中传达的情感认识,从而激发学生心中的爱国情怀。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音乐这门提升学生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的学科当中,渗透爱国意识,是对音乐教育主题的升华,学生能够在爱国教学的熏陶下,加深对每一首音乐的认识,进一步体会到音乐当中想要传达的思想和情感,激发学生心中的民族认同感和国家自豪感,让学生的责任意识上升,意识到自己是伟大中国复兴使命的接班人,从而激励学生更加努力地投入学习当中。
参考文献:
[1]林兰.论爱国意识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J].考试周刊,2018,(53):180-181.
[2]龚慧美.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渗透爱国意识[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9,(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