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F54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高速公路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路网结构的不断完善,公路建设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并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公路施工质量管理、提高工程质量水平,就显得极其重要,已成为当务之急。因此,必须规范高速公路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提高高速公路施工人员的业务水平,树立良好的高速公路整体形象。
一、高速公路施工影响因素分析
高速公路施工建设涉及面广,建设周期长,影响因素多,这也是导致高速公路工程施工难以控制的原因之一。
1 管理手段不完善
以当前高速公路工程的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投资主体为国家或集体,往往对施工单位的管理不严格,难以确保施工质量;或者由于行政干预行为,造成高速公路工程无人管理的情况,给施工带来更多可乘之机;另外,市场行为不规范,任意压价、恶意竞争等行为猖獗,有些业主政企不分,难以划分权责范围。
2 外包管理不规范
在高速公路工程施工中,往往出现工程外包现象,中标的队伍与施工队伍能力水平不相符,造成招标工作流于形式,没能发挥真正作用。而由于工程层层转包,直接造成施工队伍的资质与能力素质与招标文件严重不符;一些施工队伍由于利润薄弱,企图通过偷工减料来获得利润,影响高速公路施工质量,甚至带来安全隐患。
3 施工监管力度不足
在高速公路施工过程中,由于业主的监理意识不强,甚至对监理工作造成影响,导致监理公司的职责没能落实到位,没有真正发挥监控与管理作用,质量控制无从谈起。另外,由于一些监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及职业道德有限,与施工单位长期接触过程中,难以保持原则与立场,因此在施工监管过程中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些问题只有完善监理手段与监理制度,才能有效解决。
二、高速公路施工中的工程质量管理初探
1、健全质保体系,强化质量意识
健全的、运转正常的质保体系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质保体系不能只是几个简单的组织机构框图和工序质量控制图表,还要有人员、机械设备、原材料、技术方案、质量管理办法和各工序质量保证措施、责任人等作为保障。质保体系必须正常运转,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才能有效进行质量控制。另外,质量管理必须从强化质量意识抓起。要在质量管理中着重强调质量责任意识和精品意识,积极引导工程项目各级领导和广大建设者始终以/如临深渊、如履薄冰0的谨慎态度对待质量,把质量意识和质量责任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江苏的做法是,建设单位在建设者中大力开展精品质量观的教育,强调用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更新质量理念,规范质量行为,指导解决质量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 加强质量管理力度
在新形势下,对质量管理体系提出新的高标准的要求,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保证。
(1)健全组织机构,加强质量管理保证体系。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项目部、施工队、班组专职和兼职质量人员四级质量管理体系,通过上述保证体系实现对工程质量的管理,达到全方位、全过程的控制。
(2)加强工程质量自检制。质检员要以规范、规程为依据,对工程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超前质量控制,每一单项工程均要提出具体质检职责,深入现场、严格把关、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3)实行质量与经济挂钩的奖惩制度:施工单位内部应实行质量奖惩制度,制定出单项工程及优秀质检员的奖惩办法,使质检员的工作权威、质控功能得到提高和贯彻,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在市场经济社会中,质量管理要和经济挂钩,但这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真正的目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能本末倒置。
(4)狠抓质量培训,切实提高施工人员素质。高速公路施工队伍结构的变化对质量意识的培训、质量素质的提高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必须从思想转变入手,狠抓质量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全员的质量意识,并及时总结经验,启发人的潜能和自我约束力,不断地激发施工人员的劳动积极性,自觉把好质量关,使工程质量不断跃上新台阶。
3 做好施工现场监管工作
主管部门和监理单位要做好对施工单位的施工过程中的现场跟踪和检查。公路质量的很多问题,一般是通过现场检查和跟踪而发现的。要做好现场检查和监督管理,公路主管部门和监理单位要成立联合小组,要在施工现场多寻找问题、多发现问题,让施工单位稳妥解决,让质量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中,减少国家经济损失。公路质量管理人员可在现场给施工人员做正确操作的示范,遇到难度较大的质量难题,质量管理人员要同施工单位人员一起共同研究,并设计合理的方案去解决;若出现质量问题,也不能把责任全部推倒施工人员身上。质量管理单位只要做深入细致的调查、分析和研究工作,能做到工程质量管理措施得当。
4充分发挥监管部门的作用
作为监理单位,要明确质量意识,落实质量责任。公路监理制是除主管部门和施工单位以外的第三方,要按公路建设监理的标准,在经济基础、施工技术,实行全面的检查和监督管理的制度。尽管近几年来我国的监理制度逐渐走向成熟,但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监理人员知识技能和素质有待提高,未对施工单位的每一道工序,每一个施工点,实行全面的质量监督管理。作为监管单位,更重要的要加强公路现场施工质量管理;做好现场指挥,预防和减少质量事故的发生,及时处理质量事故发生后,要及时组织质量管理小组进行调查、分析和处理。调查研究一定要力求详细、准确、全面和客观,以便各部门都能参与讨论解决,究其事故发生的原因。同时要撰写事故调查报告,其内容应包括事故情況、发生时间、现状及发展变化等情况,还要注明事故设及人员与主要负责任人的情况。
总之,总之,质量是工程建设的永恒主题,质量是工程的生命,更是一个行业的生命。高速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自身的发展,同时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我们要做好公路施工质量监管工作,严把质量关,让人民走放心的路,为高速公路建设和交通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忠国.论高速公路施工的质量管理[J].山西建筑.2008.
[2]张伟.浅谈高速公路施工中的工程质量管理问.[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6.
随着高速公路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路网结构的不断完善,公路建设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并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公路施工质量管理、提高工程质量水平,就显得极其重要,已成为当务之急。因此,必须规范高速公路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提高高速公路施工人员的业务水平,树立良好的高速公路整体形象。
一、高速公路施工影响因素分析
高速公路施工建设涉及面广,建设周期长,影响因素多,这也是导致高速公路工程施工难以控制的原因之一。
1 管理手段不完善
以当前高速公路工程的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投资主体为国家或集体,往往对施工单位的管理不严格,难以确保施工质量;或者由于行政干预行为,造成高速公路工程无人管理的情况,给施工带来更多可乘之机;另外,市场行为不规范,任意压价、恶意竞争等行为猖獗,有些业主政企不分,难以划分权责范围。
2 外包管理不规范
在高速公路工程施工中,往往出现工程外包现象,中标的队伍与施工队伍能力水平不相符,造成招标工作流于形式,没能发挥真正作用。而由于工程层层转包,直接造成施工队伍的资质与能力素质与招标文件严重不符;一些施工队伍由于利润薄弱,企图通过偷工减料来获得利润,影响高速公路施工质量,甚至带来安全隐患。
3 施工监管力度不足
在高速公路施工过程中,由于业主的监理意识不强,甚至对监理工作造成影响,导致监理公司的职责没能落实到位,没有真正发挥监控与管理作用,质量控制无从谈起。另外,由于一些监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及职业道德有限,与施工单位长期接触过程中,难以保持原则与立场,因此在施工监管过程中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些问题只有完善监理手段与监理制度,才能有效解决。
二、高速公路施工中的工程质量管理初探
1、健全质保体系,强化质量意识
健全的、运转正常的质保体系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质保体系不能只是几个简单的组织机构框图和工序质量控制图表,还要有人员、机械设备、原材料、技术方案、质量管理办法和各工序质量保证措施、责任人等作为保障。质保体系必须正常运转,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才能有效进行质量控制。另外,质量管理必须从强化质量意识抓起。要在质量管理中着重强调质量责任意识和精品意识,积极引导工程项目各级领导和广大建设者始终以/如临深渊、如履薄冰0的谨慎态度对待质量,把质量意识和质量责任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江苏的做法是,建设单位在建设者中大力开展精品质量观的教育,强调用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更新质量理念,规范质量行为,指导解决质量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 加强质量管理力度
在新形势下,对质量管理体系提出新的高标准的要求,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保证。
(1)健全组织机构,加强质量管理保证体系。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项目部、施工队、班组专职和兼职质量人员四级质量管理体系,通过上述保证体系实现对工程质量的管理,达到全方位、全过程的控制。
(2)加强工程质量自检制。质检员要以规范、规程为依据,对工程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超前质量控制,每一单项工程均要提出具体质检职责,深入现场、严格把关、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3)实行质量与经济挂钩的奖惩制度:施工单位内部应实行质量奖惩制度,制定出单项工程及优秀质检员的奖惩办法,使质检员的工作权威、质控功能得到提高和贯彻,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在市场经济社会中,质量管理要和经济挂钩,但这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真正的目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能本末倒置。
(4)狠抓质量培训,切实提高施工人员素质。高速公路施工队伍结构的变化对质量意识的培训、质量素质的提高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必须从思想转变入手,狠抓质量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全员的质量意识,并及时总结经验,启发人的潜能和自我约束力,不断地激发施工人员的劳动积极性,自觉把好质量关,使工程质量不断跃上新台阶。
3 做好施工现场监管工作
主管部门和监理单位要做好对施工单位的施工过程中的现场跟踪和检查。公路质量的很多问题,一般是通过现场检查和跟踪而发现的。要做好现场检查和监督管理,公路主管部门和监理单位要成立联合小组,要在施工现场多寻找问题、多发现问题,让施工单位稳妥解决,让质量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中,减少国家经济损失。公路质量管理人员可在现场给施工人员做正确操作的示范,遇到难度较大的质量难题,质量管理人员要同施工单位人员一起共同研究,并设计合理的方案去解决;若出现质量问题,也不能把责任全部推倒施工人员身上。质量管理单位只要做深入细致的调查、分析和研究工作,能做到工程质量管理措施得当。
4充分发挥监管部门的作用
作为监理单位,要明确质量意识,落实质量责任。公路监理制是除主管部门和施工单位以外的第三方,要按公路建设监理的标准,在经济基础、施工技术,实行全面的检查和监督管理的制度。尽管近几年来我国的监理制度逐渐走向成熟,但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监理人员知识技能和素质有待提高,未对施工单位的每一道工序,每一个施工点,实行全面的质量监督管理。作为监管单位,更重要的要加强公路现场施工质量管理;做好现场指挥,预防和减少质量事故的发生,及时处理质量事故发生后,要及时组织质量管理小组进行调查、分析和处理。调查研究一定要力求详细、准确、全面和客观,以便各部门都能参与讨论解决,究其事故发生的原因。同时要撰写事故调查报告,其内容应包括事故情況、发生时间、现状及发展变化等情况,还要注明事故设及人员与主要负责任人的情况。
总之,总之,质量是工程建设的永恒主题,质量是工程的生命,更是一个行业的生命。高速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自身的发展,同时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我们要做好公路施工质量监管工作,严把质量关,让人民走放心的路,为高速公路建设和交通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忠国.论高速公路施工的质量管理[J].山西建筑.2008.
[2]张伟.浅谈高速公路施工中的工程质量管理问.[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