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穿支皮瓣修复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自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91例,分为X组(n=45)和Y组(n=46)。Y组的患者给予胸腹带蒂皮瓣修复,X组的患者采用穿支皮瓣修复。对比X、Y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X组的及格率为95.6%,Y组的及格率为76.1%,X、Y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穿支皮瓣修复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取得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的病情明显好转,值得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穿支皮瓣修复;手外伤软组织缺损
手的结构较为精细,功能强大,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率较高,手外伤的发病率也较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同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心理健康以及生理健康。据调查显示: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采用穿支皮瓣修复治疗,有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1]。为此随机抽取我院自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91例进行研究,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自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91例,分为X组(n=45)和Y组(n=46)。X组男女比例为:32:13,年龄范围在46-55岁,平均年龄为(50.5±4.2)岁。Y组男女比例为:31:15,年龄范围在44-52岁,平均年龄为(48±3.7)岁。接受治疗前所有患者家属均与我院签署《调查研究知情同意书》,X、Y两组患者在组间基线资料比较中无显著差异(P>0.05),在本组研究中,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对所有患者的伤口进行清理,骨外露的患者,用骨锉锉平外露的骨残端,用克氏针固定,将碎裂的小骨片清除。
Y组的患者给予胸腹带蒂皮瓣修复。具体如下:结合患者的缺损程度对皮瓣进行设定,切开皮肤以皮下组织,撕起皮瓣,对皮下组织进行修剪,保留蒂部的部分皮下组织,最小皮瓣面积是3cm×6cm,最大的皮瓣面积是10cm×18cm。
X组的患者采用穿支皮瓣修复。具体如下:对患者进行硬膜外麻醉或者局部麻醉,在指根处用橡皮筋以及上臂处用止血带,目的是止血,确定深筋膜部位,设计并修复皮瓣,暴露脂肪小叶以及穿支血管。纵向切开穿支血管的周围,直至深筋膜空腔,提起小血管,切取肌肉,穿支皮瓣,确定血管支在筋膜层的方向发展,确定皮瓣中心,游离皮瓣[2]。
1.3 评价标准
观察X、Y两组的治疗效果。治疗效果的判定标准:皮瓣成活,有正常的血运,美观的形态,良好的手部功能为优;小部分皮瓣坏死,血运大致正常,臃肿的形态,手部功能受限为良;皮瓣基本坏死,血运极差,手部功能未见明显的恢复。及格率=(优例数+良例数)/总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治疗效果),采用n,%表示,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以P<0.05认为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比治疗效果。X组的及格率(95.6%)远比Y组的(76.1%)高,差异明显(P<0.05),详情见表1。
3.讨论
手外伤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患者的软组织极易出现缺损,对患者的肌腱、血管以及骨关节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如果治疗方法不恰当或者治疗不及时,不仅会降低患者的手功能,甚至会导致患者残疾,给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身心健康均带来了严重的不良影响[3]。由此可见,采取有效、安全、正确的修复方式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随着医疗科技的飞速发展,穿支皮瓣修复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该修复方法可以选择性的携带皮神经,将其转移到相关的受区,吻合处理经皮神经,恢复患者的手部功能。其次,移植的皮瓣与正常肤色较为相似,美观程度高,有助于患者手功能的恢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修复方法,受到了广大临床医护人员以及患者的青睐和喜爱。
上述研究数据表明:X、Y两组采用的治疗方法不同,发现X组的及格率(95.6%)远比Y组的(76.1%)高,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外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采用穿支皮瓣修复治疗,患者的手部功能明显恢复,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大力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胡稷杰,任高宏,王钢,等.游離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或隐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2,35(6):453-456.
[2]智丰,王龙虎,梁高峰,等.应用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足软组织缺损16例[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2,35(5):411-413.
[3]汤样华,曾林如,辛大伟,等.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老年患者前足软组织缺损[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6,39(4):344-347.
关键词:穿支皮瓣修复;手外伤软组织缺损
手的结构较为精细,功能强大,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率较高,手外伤的发病率也较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同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心理健康以及生理健康。据调查显示: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采用穿支皮瓣修复治疗,有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1]。为此随机抽取我院自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91例进行研究,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自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91例,分为X组(n=45)和Y组(n=46)。X组男女比例为:32:13,年龄范围在46-55岁,平均年龄为(50.5±4.2)岁。Y组男女比例为:31:15,年龄范围在44-52岁,平均年龄为(48±3.7)岁。接受治疗前所有患者家属均与我院签署《调查研究知情同意书》,X、Y两组患者在组间基线资料比较中无显著差异(P>0.05),在本组研究中,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对所有患者的伤口进行清理,骨外露的患者,用骨锉锉平外露的骨残端,用克氏针固定,将碎裂的小骨片清除。
Y组的患者给予胸腹带蒂皮瓣修复。具体如下:结合患者的缺损程度对皮瓣进行设定,切开皮肤以皮下组织,撕起皮瓣,对皮下组织进行修剪,保留蒂部的部分皮下组织,最小皮瓣面积是3cm×6cm,最大的皮瓣面积是10cm×18cm。
X组的患者采用穿支皮瓣修复。具体如下:对患者进行硬膜外麻醉或者局部麻醉,在指根处用橡皮筋以及上臂处用止血带,目的是止血,确定深筋膜部位,设计并修复皮瓣,暴露脂肪小叶以及穿支血管。纵向切开穿支血管的周围,直至深筋膜空腔,提起小血管,切取肌肉,穿支皮瓣,确定血管支在筋膜层的方向发展,确定皮瓣中心,游离皮瓣[2]。
1.3 评价标准
观察X、Y两组的治疗效果。治疗效果的判定标准:皮瓣成活,有正常的血运,美观的形态,良好的手部功能为优;小部分皮瓣坏死,血运大致正常,臃肿的形态,手部功能受限为良;皮瓣基本坏死,血运极差,手部功能未见明显的恢复。及格率=(优例数+良例数)/总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治疗效果),采用n,%表示,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以P<0.05认为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比治疗效果。X组的及格率(95.6%)远比Y组的(76.1%)高,差异明显(P<0.05),详情见表1。
3.讨论
手外伤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患者的软组织极易出现缺损,对患者的肌腱、血管以及骨关节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如果治疗方法不恰当或者治疗不及时,不仅会降低患者的手功能,甚至会导致患者残疾,给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身心健康均带来了严重的不良影响[3]。由此可见,采取有效、安全、正确的修复方式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随着医疗科技的飞速发展,穿支皮瓣修复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该修复方法可以选择性的携带皮神经,将其转移到相关的受区,吻合处理经皮神经,恢复患者的手部功能。其次,移植的皮瓣与正常肤色较为相似,美观程度高,有助于患者手功能的恢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修复方法,受到了广大临床医护人员以及患者的青睐和喜爱。
上述研究数据表明:X、Y两组采用的治疗方法不同,发现X组的及格率(95.6%)远比Y组的(76.1%)高,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外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采用穿支皮瓣修复治疗,患者的手部功能明显恢复,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大力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胡稷杰,任高宏,王钢,等.游離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或隐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2,35(6):453-456.
[2]智丰,王龙虎,梁高峰,等.应用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足软组织缺损16例[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2,35(5):411-413.
[3]汤样华,曾林如,辛大伟,等.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老年患者前足软组织缺损[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6,39(4):344-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