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应该说《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制定与实施,不仅紧密与高中教学相衔接,同时更十分注重当今的素质教育。
为了达到上述新课程标准,真正实施素质教育,作为语文教师,对于古诗词的教学,我们决不能停留在让学生念一念,背一背这一层次上。摆在我们面前的当务之急,必须打破传统的思想和格局,确立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积累感悟中真正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与审美情趣。针对新课程标准理念,对于古诗词教学我做了以下大胆尝试。
首先,我确定了研读古诗词的步骤: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这一步主要是锻炼学生搜集及整理信息的能力,要求学生抓住与本诗词有关的主要信息,用自己的话简要介绍,为理解诗词打下基础。
2.通读诗句,理解诗句意思。这一步需学生结合小注及工具书来完成,学生应理解掌握重点词义,教师应告诉学生,诗句的语言是高度概括性的,理解诗句意思决不是简单的词语连缀,而是要根据诗句中的词,能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诗句中展示的画面。
3.欣赏评价。这一步要教给学生欣赏评价的内容及方法。欣赏评价的内容应包括下列几个方面:
①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
②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③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④品味诗歌中的艺术手法。
这里应告诉学生艺术手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抒情方式,二是表现手法。抒情方式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但诗歌贵在含蓄,更多的是间接抒情,如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表现手法和艺术技巧指比兴、铺陈、对比、象征、小中见大、虚实结合、夸张渲染等手法以及动与静、声与寂、情与理等方面的相互映衬、烘托,还有拟人、比喻、借代、顶针、反复等修辞手法的运用等。
4.诵读古诗词。
其次,我研究并确定了教学古诗词的教学过程及方法。
第一步:指导学生根据上述研读古诗词的步骤,搞好课前导学。
学生搞好课前导学,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开始实施此种方法,教师必须要指导好学生的课前导学。如果有必要,教师可把上述研读古诗词步骤中的后三点转移到课堂中来,辅导学生相关的知识及方法,以便学生的预习任务能顺利完成。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以后,可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这样,既锻炼了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又调动了学生自学的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学的能力,积累一些学习的经验。
第二步:在自我研读的基础上,小组间进行交流。
这一步的目的是,小组的同学间进行合作学习,共同探讨,解决疑难;同时互相取长补短,以便对问题的研究走向深入。最后小组选派精英,准备到全班交流。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重点深入较困难的小组,与他们一起探讨相关的问题。
第三步:全班交流。
这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最精彩的,也是教学的高潮阶段。因为这一步可是全班同学中的“精英荟萃”。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千万不能打断学生的思路,如发现真的有什么偏差,教师可在学生交流完后以商量的口吻发表自己的看法,作精要的点拨,与学生“平起平坐”,使课堂教学真正达到一种和谐的氛围。久而久之学生便能养成一种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良好习惯,逐步掌握自学的方法,培养起自己良好的道德修养,从中享受到自我研究探讨的乐趣。
第四步:背诵。
有了上述三步,这一步绝大多数学生能很快地完成。
一年的实践证明,学生大多数能较快地掌握与运用上述方法,使教师与学生从过去死教、死记、死背的旧格局中彻底地解放出来。学生有了活力,课堂有了活气;学生有了兴趣,教师有了乐趣。课堂由过去的一潭死水变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一潭活水,总让人感受到其中的清新与活力。记得有一位学生问我:“老师,你说我的语文能力提高了吗?”我说:“你说呢?”“我觉得我的语文能力提高了。过去上语文课,老师总是给我们讲,让我们听、记,全班有好多同学都要睡着了。现在您让我们讲,锻炼了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我们都特别愿意上。”听了这位学生的一番话,我心里别提有多快乐,因为我成功了。其实,从平时课堂上学生的活动情况及活跃、融洽的课堂氛围中,我已感受到学生对我的教学的认可,因此,我也享受到了其中的乐趣。
但需说明的是,开始实施上述方法,教师绝对不能操之过急,一定要有个“扶”的过程,就像教小孩子走路一样,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以后,你才能大胆地放手。这时,你会发现,学生的一些理解、感悟、见解、看法,是你在备课中未曾考虑过的,你会对面前的学生刮目相看。其实,你的学生有很多都是非常出色的,只不过是没有“伯乐”,“千里马”被埋没了而已。
一年来,我把此种教学方法也迁移到其他文体的教学之中,改变了过去语文教学少、慢、差的现状,这样做真正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效率,提高了学生的素质,使学生达到了既高分又高能的水平,为素质教育再上新台阶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为了达到上述新课程标准,真正实施素质教育,作为语文教师,对于古诗词的教学,我们决不能停留在让学生念一念,背一背这一层次上。摆在我们面前的当务之急,必须打破传统的思想和格局,确立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积累感悟中真正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与审美情趣。针对新课程标准理念,对于古诗词教学我做了以下大胆尝试。
首先,我确定了研读古诗词的步骤: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这一步主要是锻炼学生搜集及整理信息的能力,要求学生抓住与本诗词有关的主要信息,用自己的话简要介绍,为理解诗词打下基础。
2.通读诗句,理解诗句意思。这一步需学生结合小注及工具书来完成,学生应理解掌握重点词义,教师应告诉学生,诗句的语言是高度概括性的,理解诗句意思决不是简单的词语连缀,而是要根据诗句中的词,能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诗句中展示的画面。
3.欣赏评价。这一步要教给学生欣赏评价的内容及方法。欣赏评价的内容应包括下列几个方面:
①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
②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③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④品味诗歌中的艺术手法。
这里应告诉学生艺术手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抒情方式,二是表现手法。抒情方式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但诗歌贵在含蓄,更多的是间接抒情,如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表现手法和艺术技巧指比兴、铺陈、对比、象征、小中见大、虚实结合、夸张渲染等手法以及动与静、声与寂、情与理等方面的相互映衬、烘托,还有拟人、比喻、借代、顶针、反复等修辞手法的运用等。
4.诵读古诗词。
其次,我研究并确定了教学古诗词的教学过程及方法。
第一步:指导学生根据上述研读古诗词的步骤,搞好课前导学。
学生搞好课前导学,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开始实施此种方法,教师必须要指导好学生的课前导学。如果有必要,教师可把上述研读古诗词步骤中的后三点转移到课堂中来,辅导学生相关的知识及方法,以便学生的预习任务能顺利完成。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以后,可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这样,既锻炼了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又调动了学生自学的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学的能力,积累一些学习的经验。
第二步:在自我研读的基础上,小组间进行交流。
这一步的目的是,小组的同学间进行合作学习,共同探讨,解决疑难;同时互相取长补短,以便对问题的研究走向深入。最后小组选派精英,准备到全班交流。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重点深入较困难的小组,与他们一起探讨相关的问题。
第三步:全班交流。
这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最精彩的,也是教学的高潮阶段。因为这一步可是全班同学中的“精英荟萃”。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千万不能打断学生的思路,如发现真的有什么偏差,教师可在学生交流完后以商量的口吻发表自己的看法,作精要的点拨,与学生“平起平坐”,使课堂教学真正达到一种和谐的氛围。久而久之学生便能养成一种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良好习惯,逐步掌握自学的方法,培养起自己良好的道德修养,从中享受到自我研究探讨的乐趣。
第四步:背诵。
有了上述三步,这一步绝大多数学生能很快地完成。
一年的实践证明,学生大多数能较快地掌握与运用上述方法,使教师与学生从过去死教、死记、死背的旧格局中彻底地解放出来。学生有了活力,课堂有了活气;学生有了兴趣,教师有了乐趣。课堂由过去的一潭死水变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一潭活水,总让人感受到其中的清新与活力。记得有一位学生问我:“老师,你说我的语文能力提高了吗?”我说:“你说呢?”“我觉得我的语文能力提高了。过去上语文课,老师总是给我们讲,让我们听、记,全班有好多同学都要睡着了。现在您让我们讲,锻炼了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我们都特别愿意上。”听了这位学生的一番话,我心里别提有多快乐,因为我成功了。其实,从平时课堂上学生的活动情况及活跃、融洽的课堂氛围中,我已感受到学生对我的教学的认可,因此,我也享受到了其中的乐趣。
但需说明的是,开始实施上述方法,教师绝对不能操之过急,一定要有个“扶”的过程,就像教小孩子走路一样,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以后,你才能大胆地放手。这时,你会发现,学生的一些理解、感悟、见解、看法,是你在备课中未曾考虑过的,你会对面前的学生刮目相看。其实,你的学生有很多都是非常出色的,只不过是没有“伯乐”,“千里马”被埋没了而已。
一年来,我把此种教学方法也迁移到其他文体的教学之中,改变了过去语文教学少、慢、差的现状,这样做真正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效率,提高了学生的素质,使学生达到了既高分又高能的水平,为素质教育再上新台阶迈出了可喜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