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个甘蔗品种比较试验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rco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筛选适合小麦包衣的新型高效种衣剂。[方法]选用市场上销售的4种小麦拌种剂,了解这4种小麦拌种剂对小麦出苗率、防病效果、干重、鲜重、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处理①(2.5%的适乐时悬浮种衣剂)、处理②(25%的迈舒平悬浮种衣剂)、处理③(3%的敌萎丹悬浮种衣剂)能有效地提高小麦出苗率;在预防小麦纹枯病方面,4个处理较对照均有明显的差异;4个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显著,但均较对照有所提高。[结论]25%的迈舒平悬浮种衣剂拌种在提高小麦出苗率、预防小麦纹枯病以及产量性状等方面均有显著效果,建议在生产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小麦;种衣剂;防效
  中图分类号S48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6)16-046-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screen new and highefficient seeddressing agents suitable for wheat coating. [Method] We selected four wheat seeddressing agents sold in the market, and researched the effects of four seeddressing agents on the emergence rate, disease prevention effect, dry weight, fresh weight, yield and agronomic traits of wheat. [Result] Treatment ① (2.5% celest suspended seeddressing agent ), treatment ② (25% Maishuping suspended seeddressing agent), treatment ③ (3% Dividend suspended seeddressing agent) could effectively enhance the emergence rate of wheat. In the aspects of preventing wheat sharp eyespot, the four treatments both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yield of four treatments, but they all increased in different degree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Conclusion] 25% Maishuping seeddressing agent shows significant effects on wheat emergence rate, yield traits and the prevention of wheat sharp eyespot.
  Key words Wheat; Seeddressing agent; Control efficiency
  由于小麦常年迎茬种植及种子调运的日益频繁,小麦纹枯病、全蚀病、根腐病等土传和种传病害呈加重趋势,已经成为影响小麦优质高产的重要因素。良种包衣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项农业新技术,它具有提高种子发芽、促进幼苗生长、提高产量和防治病虫害等作用[1]。种子包衣的应用有效减少了农药施用量和施用次数,降低了环境污染,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同时减少了田间操作工序,省工、节本、增效,是小麦等作物优质、高效、轻型栽培的重要途径,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2]。种子包衣剂对小麦种传、土传病害及地下害虫的防治具有良好的效果,但对后期虫害防治效果不明显,后期应加强病虫害的共同防治。
  为有效控制小麦土传和种传病害的扩展、蔓延和危害,筛选出适合小麦包衣的新型高效种衣剂。笔者于2014~2015年小麦生产期间,选用市场上销售的几种小麦种衣剂,了解这几种小麦种衣剂对小麦出苗率、防病效果、干重、鲜重及性状的影响,为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试验作物为小麦镇麦6号;处理药剂为2.5%的适乐时悬浮种衣剂(咯菌腈,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生产);25%的迈舒平悬浮种衣剂(噻虫·咯·霜灵,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生产);3%的敌萎丹悬浮种衣剂(苯醚甲环唑,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生产);6%的立克秀悬浮种衣剂(戊唑醇,江苏省农垦生物化学有限公司生产),记为处理①~④,以清水处理为对照(CK)。
  1.2试验设计试验地设在华阳河农场棉花科学研究所试验田,小区面积54.0 m2,20行区,行长9.0 m,行距0.2 m,试验共设5个处理,3次重复,共15个小区,小区随机排列,周围设保护行,小区处理与设计见表1和图1。
  1.3试验地概况及田间管理试验地前茬作物为大豆,地势平坦,土质为马肝土,pH为7.99,有机质含量为16.8%,土壤肥力中等,排灌方便,播种前施底肥(300 kg/hm2有效含量为48%的三元复合肥),深松1遍;2014年11月4日播种,试验区用种量222 kg/hm2,每个小区定量拌种,人工条播。
  1.4测量项目与方法
  1.4.1出苗率。在齐苗后调查基本苗情况,计算出苗率,在小区里选2行为调查行,取中间点1 m双行调查。
  1.4.2干重、鲜重。当小麦处于4叶期时,从各小区随机取样100株,将其根系清洗干净后,称取鲜重;后将各样本放入烘箱,设定温度25 ℃,烘干称重。
  1.4.3发病情况。3月24日在小麦抽穗期调查各小区的纹枯病发生情况。   1.4.4农艺性状。于小麦拔节期从每个小区选取有代表性1 m双行2个固定样点。成熟时调查2个固定样点平均穗数,并在样点依次取50穗进行室内考种,计算出各处理穗粒数、千粒重,每个处理重复3次,取平均值。
  1.4.5产量。试验小区产量均以实际收获产量计算。
  1.5药效计算
  出苗率=出苗数/播种数×100%
  发病率=病株数/调查株数×100%
  病情指数=100×∑(各级病株数×相对级数值)/(调查总株数×最高级数)
  防治效果=(CK-PT)×100%
  式中,CK为空白对照区病情指数;PT为药剂处理区病情指数。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种衣剂对小麦出苗的影响由表2可知,处理①、②、③的平均出苗率分别比CK高1.31%、21.66%和9.74%,处理④的平均出苗率比CK低18.60%,处理②的出苗率表现突出,高于其他处理,且其苗均匀,苗整齐度高。
  2.2不同种衣剂对小麦鲜重、干重的影响由表3可知,4种种衣剂中仅处理④的鲜重和干重低于对照,说明该处理的麦苗不健壮。通过田间观察发现,处理④的基本苗少,大小苗参差不齐,可见处理④的拌种效果不佳,其他3种种衣剂处理的小麦鲜重、干重都要高于对照,说明处理①、②、③均能提高小麦的质量。
  2.3不同种衣剂防治纹枯病的效果根据小麦拔节期纹枯病调查表明, 4种种衣剂防治纹枯病的效果均高于CK,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表4);以处理②的防治效果最好,处理①、③防效次之,且2个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处理④防效较差。
  2.4不同种衣剂对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由表5可知,各处理的穗长、株高、穗粒数、千粒重都高于CK,其中以处理②的穗粒数最多(26.67粒)、千粒重最重(45.22 g),其次表现较好的是处理③,处理④的穗粒数最少(24.27粒)、千粒重最低(44.19 g)。
  2.5不同种衣剂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由表6可知,4个处理的产量都要高于CK,其中处理②的产量增加最多,高于CK 228.00 kg/hm2,其次是处理③、④,分别较CK增加196.50、184.50 kg/hm2。方差分析可知,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3结论与讨论
  该试验结果表明,处理①(2.5%的适乐时悬浮种衣剂)、②(25%的迈舒平悬浮种衣剂)、③(3%的敌萎丹悬浮种衣剂)能有效提高小麦的出苗率;在预防小麦纹枯病方面,4个处理较对照均有明显的差异; 4个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显著,4个处理较对照均有明显差异。处理②(25%的迈舒平悬浮种3结论与讨论
  综合来看,ROC22、台糖92-2668这2个品种前期生长较快,后期茎长、茎重突出,产量较高,是参试品种中较优良的品种,但台糖92-2668后期虫节率高、糖分较低; ROC16 糖分较高,在生产中加强水肥管理,其产量亦可显著提高,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台糖0237、良糖2号、台糖978这3个品种产量中等、糖分不高,且大田种植表现不稳定,不建议推广应用。粤糖60出苗率、分蘖率表现均较好,前期生长较快,但后期病虫害严重,产量不高,但其为高糖品种,可小面积种植。台糖97/5569 出苗差、分蘖率低、糖分不高且宿根性表现也不佳,因此不适宜推广。
  参考文献
  [1] 孙少华,陈超君,宋日云,等.几个甘蔗新品种(系)一些农艺性状的研究初报[J].广西蔗糖,2008(1):3-4.
  [2] 谢廷林,姜爽,梁灿衡.甘蔗品比试验初报[J].广西蔗糖,2010(3):3-4.
  [3] 黄标,李江平,陈植基,等.东方红农场2013年甘蔗品比试验初报[J].甘蔗糖业,2014(5):10-14.
  [4] 徐建云,陈超君.甘蔗栽培学[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36,54,219.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of Anhui Agri. Sci.2016,44(16):83-86责任编辑李菲菲
其他文献
摘要 依据白沙国有林场资源调查数据、市场调查和专家咨询等方面数据,对林场不同方面生态效益价值进行经济核算。结果表明:白沙国有林场固碳释氧效益值最高(约为1.728×108元),其次依次为固土保肥效益值(约为4.458×107元)、其他生态效益值(约为3.969×107元)、水源涵养效益值(约为2.193×107元),土壤改良效益值(1.241×106元)最低。当前国有林场在生态效益价值总量较大,林
期刊
摘要 结合森林抚育综合效益评价体系,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多个角度系统地分析了岱崮林场黑松、刺槐人工林的抚育成效,结果表明通过对岱崮林场黑松和刺槐人工林进行抚育,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最后提出了完善森林抚育管理的建议。该研究为制定合理有效的森林抚育措施提供了参考,并为其他林区森林抚育效益评价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岱崮林场;森林抚育;效益  中图分类号 S7-9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 采用随机抽样、整体抽样和典型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对南京市各城区农民工进行问卷调查,针对当前南京市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存在的法律援助机构职能混乱、部门间缺乏协调性、政府支持力度不足、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滞后等问题,提出完善法律援助规章制度、明确机构职责,健全“部门联动”机制,强化政府扶持与保障的同时扩大援助经费来源,大力培养专业人才的建议,旨在探索具有南京市特色的法律援助模式。  关键词 法律援助;农
期刊
摘要 基于GIS技术选取合适评价因子,运用层次分析、模糊评价等方法对青州市耕地进行定量化评价。利用模糊C均值聚类法对评价结果进行分区研究,揭示该市耕地质量整体较好;依据FPI和NCE指数确定最佳分区数目为3个,由北向南耕地地力依次降低,受地形因素影响较大;利用模糊聚类方法进一步对分区1进行划分,分为6个管理子区,得到了内部更为均衡的分区管理单元,为统一采取管理措施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地力
期刊
摘要 地理标志农产品作为优质农产品的代名词,深受消费者青睐,社会重视度逐年增强。其品牌化建设能够凸显品牌效应,促使区域内产业集聚,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该研究依托地理标志产品兴起的企业品牌对农产品品牌发展的重要影响,基于原产地居民认知视角分析地理标志品牌知名度、企业品牌知名度的现状以及影响因素,探讨集群品牌与企业品牌的关系,提出相应的品牌建设思路。  关键词 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产业集群  中图分类
期刊
摘要对国审小麦品种偃展4110遗传基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偃展4110聚合了4个品种的优良基因,尤其是外源基因的导入和豫麦18的2次应用,使高产、早熟、抗病、抗倒、抗寒、抗干热风等优良基因在较高层次上得到了聚合重组,实现了丰产性与稳产性、早熟性与抗寒性的有机结合,从而促使偃展4110高产潜力加大,综合抗逆性增强,适应范围更广。最后对以该品种为亲本育成的新品种(系)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偃展4110
期刊
摘要 以北京市丰台区亚林西居住区土地一级开发项目为例,分析了该类建设项目造成水土流失的特点和水土保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认为该项目水土流失主要产生于两方面:拆迁过程引起的水土流失及“七通一平”过程引起的水土流失。在对土地一级开发项目的水土流失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此类项目的水土流失防治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土地一级开发;水土保持;水土流失;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01.2 文献标识码 A
期刊
摘要[目的]了解佳木斯市4所公园不同生境访花昆虫的多样性及相似性。[方法]采用样方法对佳木斯市4所公园进行访花昆虫多样性调查,对比不同环境中访花昆虫的相似性。[结果]共获得昆虫样本3 153号,访花昆虫6目22科60种。访花昆虫以鳞翅目、双翅目、膜翅目、鞘翅目为主,优势昆虫占总科数的80.49%,占总属数的90.72%,占总种数的92.06%。[结论]佳木斯市内公园访花昆虫种类多,资源丰富,与植被
期刊
摘要 遥感技术目前在农业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冬小麦作为我国重要粮食作物,农业部先后2次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冬小麦遥感本底调查工作。该研究介绍了2015年安徽省冬小麦遥感本底调查的遥感数据选择、数据预处理、解译方法,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总结了省域冬小麦种植面积遥感本底调查方法和经验。  关键词 冬小麦;遥感;种植面积;本底调查  中图分类号 S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
期刊
摘要 通过对数据进行描述统计,从收入结构、水平和城乡收入差距等方面分析齐齐哈尔市农民收入现状:农民收入中71%由家庭经营性收入构成,工资性收入占比不足,财产性收入仍有提升空间,转移性收入水平偏低;2001~2015年农民收入整体上呈波动增长态势,自2011年起高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但与省内一些市区相比仍较低;城乡收入绝对差呈现逐年上涨态势,但城乡收入比总体呈下降趋势。运用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出人均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