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国内外已经在低碳生态规划和绿色建筑两个层面开展了大量的探索性示范工作,形成了各自的指标体系,但绿色建筑如何与上位的低碳生态规划之间形成直接的指标对应关系,还是研究领域的一个空白点。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低碳生态规划指标与绿色建筑相关指标的梳理研究,结合北京地方特点,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详细规划阶段切入,将绿色建筑与城市低碳生态发展目标相结合,建立起低碳生态详细规划阶段与绿色建筑设计阶段相衔接的指标体系。在详细规划阶段涵盖了空间规划、交通组织、资源利用、生态环境4方面、20项指标,在建筑设计阶段涵盖了建筑、结构、给水排水、暖通空调、电气、景观环境、室内装修7方面、27项指标,两阶段的各项指标相互对应,并在规划审批环节逐层落实,为世界城市推进低碳生态规划和绿色建筑发展提供了一套可落实的指标体系。
关键词:低碳生态规划;绿色建筑;指标体系
1 引言
“低碳生态城市”是当前城市发展的热门课题。“低碳(low carbon)”是一个外来词,即把降低碳排放作为城市建设的目标,作为一种节能概念,“低碳”对建设环境友好型城市的引导作用值得提倡;而“生态”在中文语境中更能表达发展模式上的用意。中国传统语境下对于生态的理解与西方语境下生态的含义是有所差别的,我们强调的生态是指“生命所处的适当的生存状态”,是一种动态化的生命进步过程,强调“整体生存”,而小是纯粹的技术性概念。低碳生态规划将低碳目标与生态理念相融介,采用系统的思想来指导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型,提出宏观层而、战略层而的关键策略,在区域、城市或街区规划中通过整介土地、产业、交通、能源、资源、环境、社会等低碳生态策略,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
可以看出,低碳生态区规划和绿色建筑两个层而都已经开展了大量的探索性工作,也形成了各自的指标体系。但是,綠色建筑作为城市建设最基本的单元,无法与整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以及低碳生态规划指标之间形成自接的对应关系。两套指标体系之间如何对接,如何在整个规划设计流程中得以落实,还是研究领域的一个空自点。本文从规划、设计、管理的角度进行探索,将绿色建筑与城市低碳生态发展目标相结介,将绿色建筑向更宏观的尺度延伸,与低碳生态规划指标体系相关联,建立基于低碳生态详细规划的绿色建筑指标体系。
2 基于低碳生态详细规划的绿色建筑指标体系制定的总体思路
2.1指标体系与低碳生态规划、绿色建筑的关系解析
低碳生态城市策略、详细规划板块和建筑设计板块的相互对应是紧密、小可分割的。比如,低碳生态城市策略在交通板块提倡大力发展非机动车交通,与详细规划板块的空间规划、交通组织和建筑设计板块的建筑、景观环境有密切联系,需要在规划层而采用小尺度街区计,创造人行、自行车出行友好的城市尺度,并保证公交站点覆盖率;在建筑层而,控制建筑到公交站点的距离,并提供舒适的非机动车通行环境,从而逐步落实低碳生态城市策略。低碳生态城市策略在绿化板块和建筑板块的理念,更加需要从详细规划的空间规划、交通组织、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等方而逐步向建筑设计的各方而落实。
2.2指标体系的总体思路
即以城市低碳发展为导向,建立“规划先导、指标控制、指标落实、指标验证”的分阶段指标管控机制,构建基于低碳生态详细规划的绿色建筑指标体系,使详细规划阶段和建筑设计阶段的各项指标相互关联,并能在规划审批环节落实,最后通过标识评价,保证规划策略落实和建筑设计实施。
3 基于低碳生态详细规划的绿色建筑指标体系
为实现绿色建筑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综合效益,不仅需要在建筑设计阶段实现“四节一环保”的具体目标,还需要在详细规划阶段为低碳生态城市策略的实施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单体绿色建筑的节能减排任务和目标分解工作,需要通过规划来总体协调,将原本分散在各板块中的指标建立起统一体系,并向更宏观的尺度延伸,通过与规划指标的对接,和整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形成直接的对应关系,以实现绿色建筑与低碳生态城市策略的结合。
根据规划与设计的可操作性和普适性,分别抽取详细规划阶段低碳生态设计和建筑设计阶段绿色设计中的关键性指标,构建从详细规划到单体设计的绿色建筑设计目标控制体系,强化规划阶段与建筑设计阶段的联系,实现规划设计整体优化的要求。低碳生态规划指标体系从最初包括“产业类指标”在内的56项指标,通过以规划设计可操作性为原则进行反复梳理,剔除不符合控规特征的产业类指标以及绿色容积率、新能源汽车补给站点等不成熟指标,最终形成了包括空间规划、交通组织、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4大类20项指标的详细规划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通过与低碳生态规划理论体系相呼应,保证了低碳生态城市策略的量化与落实。
指标的监管体系以项目的基建流程为主线,有利于推进全过程实施。从规划管理的法定依据,即控制性详细规划切入,在控规阶段落实具体绿色指标,结合管理流程,形成实施管理途径设计。在基本建设流程中,增加对应的实施流程,在对设计单位的管理方面,对项目各阶段设计文件进行严格要求:项目建议书中必须确定绿色建筑目标,列出绿色建筑增量成本估算;可行性研究报告必须提供绿色建筑的实施策略;方案设计必须包含绿色建筑专篇;初步设计必须包括绿色建筑手段及技术、投资估算等,并填写集成表;施工图设计须注明对绿色建筑施工与运营管理的技术要求,填写绿色建筑集成表;施工图设计审查需附绿色建筑专项设计审查意见。将指标体系和各项绿色生态要求纳入设计流程,并在审批流程中设置节点控制,能保证低碳生态城市策略的具体实现。
4 结语
基于低碳生态详细规划的绿色建筑指标体系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规划先行,将绿色建筑与城市低碳生态发展目标相结合建立了低碳生态详细规划阶段与绿色建筑设计阶段相衔接的指标体系。通过将绿色建筑与低碳生态规划形成直接的对应关系,填补了规划理念到建筑落实之间的空白点。该指标体系集成各相关专业,能指导绿色生态城区、绿色住区、低碳生态小镇、绿色建筑单体等各层面规划设计工作,也为世界城市推进低碳生态规划和绿色建筑发展提供了一套可落实的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 曾捷,曾宇,许荷,等. 《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介绍[J]. 城市发展研究,2011(第7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论文集).
[2] DB11/T 825-2011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S]. 2011.
[3] 梁浩,龙惟定. 低碳社区建筑能源规划的目标设定[J]. 城市发展研究,2011(第7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论文集).
[4] 王光美. 城市化影响下北京植物多样性现状与保护对策研究[D]. 北京: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2006.
作者简介:
王宇(1985-),男,哈尔滨市铁路重点项目建设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助理工程师,长期从事工程管理方向的研究与实践。
关键词:低碳生态规划;绿色建筑;指标体系
1 引言
“低碳生态城市”是当前城市发展的热门课题。“低碳(low carbon)”是一个外来词,即把降低碳排放作为城市建设的目标,作为一种节能概念,“低碳”对建设环境友好型城市的引导作用值得提倡;而“生态”在中文语境中更能表达发展模式上的用意。中国传统语境下对于生态的理解与西方语境下生态的含义是有所差别的,我们强调的生态是指“生命所处的适当的生存状态”,是一种动态化的生命进步过程,强调“整体生存”,而小是纯粹的技术性概念。低碳生态规划将低碳目标与生态理念相融介,采用系统的思想来指导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型,提出宏观层而、战略层而的关键策略,在区域、城市或街区规划中通过整介土地、产业、交通、能源、资源、环境、社会等低碳生态策略,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
可以看出,低碳生态区规划和绿色建筑两个层而都已经开展了大量的探索性工作,也形成了各自的指标体系。但是,綠色建筑作为城市建设最基本的单元,无法与整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以及低碳生态规划指标之间形成自接的对应关系。两套指标体系之间如何对接,如何在整个规划设计流程中得以落实,还是研究领域的一个空自点。本文从规划、设计、管理的角度进行探索,将绿色建筑与城市低碳生态发展目标相结介,将绿色建筑向更宏观的尺度延伸,与低碳生态规划指标体系相关联,建立基于低碳生态详细规划的绿色建筑指标体系。
2 基于低碳生态详细规划的绿色建筑指标体系制定的总体思路
2.1指标体系与低碳生态规划、绿色建筑的关系解析
低碳生态城市策略、详细规划板块和建筑设计板块的相互对应是紧密、小可分割的。比如,低碳生态城市策略在交通板块提倡大力发展非机动车交通,与详细规划板块的空间规划、交通组织和建筑设计板块的建筑、景观环境有密切联系,需要在规划层而采用小尺度街区计,创造人行、自行车出行友好的城市尺度,并保证公交站点覆盖率;在建筑层而,控制建筑到公交站点的距离,并提供舒适的非机动车通行环境,从而逐步落实低碳生态城市策略。低碳生态城市策略在绿化板块和建筑板块的理念,更加需要从详细规划的空间规划、交通组织、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等方而逐步向建筑设计的各方而落实。
2.2指标体系的总体思路
即以城市低碳发展为导向,建立“规划先导、指标控制、指标落实、指标验证”的分阶段指标管控机制,构建基于低碳生态详细规划的绿色建筑指标体系,使详细规划阶段和建筑设计阶段的各项指标相互关联,并能在规划审批环节落实,最后通过标识评价,保证规划策略落实和建筑设计实施。
3 基于低碳生态详细规划的绿色建筑指标体系
为实现绿色建筑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综合效益,不仅需要在建筑设计阶段实现“四节一环保”的具体目标,还需要在详细规划阶段为低碳生态城市策略的实施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单体绿色建筑的节能减排任务和目标分解工作,需要通过规划来总体协调,将原本分散在各板块中的指标建立起统一体系,并向更宏观的尺度延伸,通过与规划指标的对接,和整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形成直接的对应关系,以实现绿色建筑与低碳生态城市策略的结合。
根据规划与设计的可操作性和普适性,分别抽取详细规划阶段低碳生态设计和建筑设计阶段绿色设计中的关键性指标,构建从详细规划到单体设计的绿色建筑设计目标控制体系,强化规划阶段与建筑设计阶段的联系,实现规划设计整体优化的要求。低碳生态规划指标体系从最初包括“产业类指标”在内的56项指标,通过以规划设计可操作性为原则进行反复梳理,剔除不符合控规特征的产业类指标以及绿色容积率、新能源汽车补给站点等不成熟指标,最终形成了包括空间规划、交通组织、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4大类20项指标的详细规划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通过与低碳生态规划理论体系相呼应,保证了低碳生态城市策略的量化与落实。
指标的监管体系以项目的基建流程为主线,有利于推进全过程实施。从规划管理的法定依据,即控制性详细规划切入,在控规阶段落实具体绿色指标,结合管理流程,形成实施管理途径设计。在基本建设流程中,增加对应的实施流程,在对设计单位的管理方面,对项目各阶段设计文件进行严格要求:项目建议书中必须确定绿色建筑目标,列出绿色建筑增量成本估算;可行性研究报告必须提供绿色建筑的实施策略;方案设计必须包含绿色建筑专篇;初步设计必须包括绿色建筑手段及技术、投资估算等,并填写集成表;施工图设计须注明对绿色建筑施工与运营管理的技术要求,填写绿色建筑集成表;施工图设计审查需附绿色建筑专项设计审查意见。将指标体系和各项绿色生态要求纳入设计流程,并在审批流程中设置节点控制,能保证低碳生态城市策略的具体实现。
4 结语
基于低碳生态详细规划的绿色建筑指标体系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规划先行,将绿色建筑与城市低碳生态发展目标相结合建立了低碳生态详细规划阶段与绿色建筑设计阶段相衔接的指标体系。通过将绿色建筑与低碳生态规划形成直接的对应关系,填补了规划理念到建筑落实之间的空白点。该指标体系集成各相关专业,能指导绿色生态城区、绿色住区、低碳生态小镇、绿色建筑单体等各层面规划设计工作,也为世界城市推进低碳生态规划和绿色建筑发展提供了一套可落实的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 曾捷,曾宇,许荷,等. 《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介绍[J]. 城市发展研究,2011(第7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论文集).
[2] DB11/T 825-2011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S]. 2011.
[3] 梁浩,龙惟定. 低碳社区建筑能源规划的目标设定[J]. 城市发展研究,2011(第7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论文集).
[4] 王光美. 城市化影响下北京植物多样性现状与保护对策研究[D]. 北京: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2006.
作者简介:
王宇(1985-),男,哈尔滨市铁路重点项目建设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助理工程师,长期从事工程管理方向的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