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合组织青岛峰会办得很成功,山东省特别是青岛市作出了很大贡献,服务保障工作有力有序、精心细致,体现了世界水准,展示了中国气派、山东风格、青岛特色,谨向为此付出努力的广大干部群众表示慰问和感谢。”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总书记对上合组织青岛峰会成功举办作出重要指示,在青岛市广大青年,特别是上合峰会“小浪花”志愿者中引发了强烈反响:上合峰会志愿者、青岛大学硕士研究生刘宏斌深受感动和鼓舞。他说, “有机会成为一名峰会志愿者,是何其光荣,是何等幸福!”“我们一定用心学习领会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乘峰会之东风,练就过硬本领,真正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不辜负总书记的殷切期望!”
一个个掷地有声的表态,一个个感动你我的故事,汇聚着筹办上合峰会的难忘回忆。他们不辞辛劳、夜以继日;他们对标一流、追求卓越……志愿有爱,城市有范,他们用实际行动,谱写了许许多多无私奉献、感动你我的动人故事,合唱了一曲曲振奋精神、催人奋进的时代赞歌。
实干,绽放青春精彩
早上六点钟起床,七点钟坐上开往青岛市区的隧道公交车,下车后转乘两次地铁,再骑共享单车或是步行到达志愿服务的岗位。上合青岛峰会会议志愿者张颖坤就按照这张上岗日程表,进行志愿服务。
张颖坤来自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每天横跨大半个青岛,来回近4个小时的车程。她说,作为俄语专业学生,上合青岛峰会在青岛召开,给自己提供了难得的学习和交流机会。她希望能够将自己所学,在前台咨询和信息汇集中用到实处,提升服务技能,力争以专业、热情、好客的精神面貌迎接中外参会嘉宾,尽自己所能为峰会贡献微薄的力量。
“作为一名峰会志愿者,最重要的是专业、高效、细心、耐心,有时还需要学会忍受孤独。志愿服务不是一份轻松风光的工作,我只是众多志愿者中普通的一员,还有许许多多的志愿者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坚守,虽然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名字。正是每个志愿者的付出,才能凝聚成强大的力量,保障峰会相关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张颖坤说,“大学毕业在即,能够服务峰会,也将给我的大学本科生活留下非常美好的回忆,非常棒,觉得自己特别幸运。”
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上,“小浪花”是一道清新亮丽的风景。来自青岛科技大学的会议志愿者于超,作为一名为近2000名会议志愿者服务的志愿者,他主要负责志愿者的培训、班车调度、后勤保障等志愿服务工作,及时和各校各组志愿者进行沟通,全程保障志愿者顺利、安全、有序地为大会提供服务。
无论刮风下雨、烈日当头,他和小伙伴们每天都积极投身于志愿服务中,已经习惯了加班的日子和深夜工作的节奏。于超能够参加本次峰会志愿服务绝非偶然,他是2017年度全国优秀共青团员,也是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会议志愿者出征仪式祝福接力的世园会志愿者代表。于超连续9年走在公益志愿者的道路上,从一名普通的志愿者,到组长再到领队、管理人员,即使疲惫,他始终用微笑诠释志愿精神最朴素的内涵。他曾参加过世园会、APEC会议、十艺节、CBA、全国中小学五艺展、国际交通大会等志愿服务累计550余次2100余小时,带动6700余名大学生加入到志愿服务的潮流中。
“我们倾尽洪荒之力”,于超说。“小浪花”有的一天要解答上千名中外记者的提问,有的一天要提上百件行李,无论多苦多累,大家都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是会吃苦的“90后”,展示的是中国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作为一名峰会志愿者,李燕玲认为,责任更重要。她说:“这次峰会对志愿者的能力、体力、保密性等方面要求都很高,我认为责任心是其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环。能力再强,没有责任心,不遵守纪律,都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峰会志愿者。我相信,我们每位志愿者都会把青岛青年、山东青年、中国青年的责任放在心里,向世界展现青岛志愿者的风采。”
在谈起报名上合峰会志愿者的原因时,她说:“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作为在青岛举办的盛大且世界瞩目的会议,是每个青岛人的骄傲,我希望能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为大会的圆满成功做出贡献。”
多次志愿服务的经历和不同志愿岗位的历练中,李燕玲曾遇到过许多困难,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她表示,对于志愿服务中的不足,解决办法就是“诚恳道歉+现场补救+仔细思索下次怎样做好”,慢慢积累经验。每一次志愿活动都能让她开拓眼界,认识新朋友,学习新知识,随着心理素质的提高,处理事情也更加从容和勇敢。
奉献,奏响时代旋律
“我志愿成为一名光荣的峰会志愿者。我承诺:牢记使命,不负重托。尽己所能,恪尽职守。服从指挥,严守秘密。为峰会争光,為祖国添彩。”正如上合峰会出征仪式上志愿者共同倡议的宣言,牢记使命,喜迎宾朋,向各国友人展示青岛魅力风采,是每个志愿者铭记于心的誓言。
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会议志愿者招募工作自2018年1月启动,面向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等10所驻青高校定向招募,从报名的2万余人中经过层层选拔以及系统培训,选拔出约2000名会议志愿者,综合素质高、形象气质佳、外语水平好、工作能力强的志愿者走上会议中心、新闻中心、注册中心、嘉宾酒店、媒体酒店、机场、火车站和68处志愿服务驿站等近100处地点75类岗位,为会议的方方面面提供服务,累计出勤超过15000人次,服务时间超过13万小时。
上岗期间,志愿者始终精神饱满,以最好的状态迎接每一项工作。新闻中心岗位的志愿者们每日凌晨5:00就已经到达工作岗位,整理着装、梳理工作任务。而每天晚上22:00工作结束后,志愿者们还要对当日工作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研究解决方案。
而承担流亭机场和火车站抵离服务工作的志愿者,则奔走在机场和火车站的各个角落,负责指引道路以及疏导人群。在岗志愿者每天的行走步数平均都近2万步,站立时间在6个小时以上,但所有志愿者始终以热情的微笑和耐心的服务迎接各方宾朋。 作为本次峰会志愿者形象对外展示的窗口,负责城市运行的志愿者们用最美好的微笑、最真诚的态度、最优质的服务出色地完成了为游客提供帮助的工作。志愿服务驿站累计服务17925小时,提供咨询服务23000余人次,留言3700余条,进行游客受伤应急救助51人次。
相较于其他岗位,志愿服务专班的工作更多的是背后默默无闻地奉献。在岗期间,志愿服务专班的志愿者们尽职尽责地完成好各项工作任务,既满足工作需求,又关怀保障好了志愿者,积极配合各工作组解决志愿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动协助各工作组完成许多临时性工作,得到了各工作组的一致肯定。
这次上合峰会志愿活动对细节要求极其精准,环环相扣,每个环节都不能出错。为保障会议的顺利进行,志愿者们以饱满的热情、负责的态度、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扎实的专业素质,服务在峰会第一线,将责重千钧的思想认识和细致入微的工作态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充分落实工作,用青春活力向中外嘉宾展示了青岛热情好客的文明形象,展现了上合峰会志愿者细致周到、乐于奉献的志愿者风采,赢得了国内外嘉宾的一致赞扬和高度评价。山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关志鸥,青岛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孙立杰等省市领导在大会期间专程看望慰问志愿者并给予充分肯定,中央电视台在峰会结束当晚的总结报道中,以“志愿者是本次峰会最美代言人”为本次峰会志愿服务工作给出了最高评价。
“家”文化,以人为本
上合组织青岛峰会的志愿服务工作坚持以人为本,保障到位,积极营造志愿服务“家”文化。坚实的后勤保障是志愿者们顺利完成志愿服务工作的基础。只有及时了解志愿者需求,帮助解决各种困难,才能让志愿者们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峰会的服务工作中。
为了让志愿者们能够没有后顾之忧,更好地服务于上合峰会,志愿服务专班为志愿者们提供了强有力的后勤保障。
在上岗之前,志愿服务专班依托高校组织优势,将志愿者服装及时准确发放到志愿者手中,保证志愿者整体形象,并制定了“网络、教材、课程、军训、演练”五位一体专业化培训体系,让每名志愿者都至少接受了32-40课时的专业培训,极大地提升了志愿者的礼仪素质、身体素质、外语能力。在为志愿者统一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的同时,以政府采购形式,由青岛交运集团为所有志愿者提供学校与服务地之间的通勤班车。志愿服务专班还与各志愿者使用部门对接,为志愿者提供与工作人员同标准的餐饮服务,为服务时间较长的志愿者提供加餐。对因工作原因导致误餐和无法乘坐班车的志愿者,发放相应的误餐和交通补贴。先后协调解决了中国石油大学志愿者的住宿问题,媒体酒店志愿者的排班计划、班车线路优化、就餐、证件办理和使用等问题,充分体现了“岗上有效管理、岗下保障有力”。志愿服务专班还通过打造志愿者之家,为志愿者提供休息、交流和文化展示场所,营造了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志愿服务气氛。
一座城市里最美的风景,是浓厚的文化氛围。这种氛围渗入到城市的脉络,彰显着其独特的魅力。这其中,从普通市民中走出的志愿者,成了這座城市文化氛围最好的体现。他们身上,体现了这座城市的文明风范与博大胸怀。
文明的举止、得体的谈吐、优质的服务,他们用敬业的态度作为名片,用甜美的微笑作为青岛馈赠于世界的礼物,用专业的素质展现了青岛人的活力和当代青年志愿者的魅力,为四方来宾展示了中国人民热情好客、文明礼貌和开放自信的精神风貌,将中国当代青年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风姿推向世界舞台。他们工作在志愿服务第一线的身影不仅是上合峰会期间最靓丽暖心的风景线,同时也是向全世界介绍新时代中国面貌、了解当代中国的又一名片。
(作者孙健系团青岛市委统战部部长,上合组织青岛峰会志愿服务工作负责人;马立系团青岛市市南区委区直机关工委书记;吴晓菲系团青岛市委宣传部一级主任科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