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堂 教学中,依据课程标准,教师要落实三维目标---知识目标、情感目标和能力目标。在教学实践中,为更好落实这三个目标,教师就要想方设法提高课堂效率,而要想提高课堂效率,情感目标和能力目标要重要于知识目标,就必须尽可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课堂教学,在讨论、探究、合作中掌握知识、感悟道理、升华情感、体验践行。本文浅析了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关键词】自主 参与 教师
一、因才施教,争取人人参与
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感触,即使是学生再感兴趣的问题,也总有不动弹的学生。反之,即使是很普通的问题,也总有学生常常争着举手。所以问题在哪里呢?就像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个人都是独特的那一个。所以在课堂上,不同的学生就有不同的表现。作为教师,在面向全体学生时,其实也是在面向不同类型的学生。学生的类型有很多,但对主动参与学习这点来说,通常分积极参与的和不积极参与的两类。面对这两类学生教师该怎么做呢?教师要因材施教,针对这两类学生设计活动,在课堂上让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有事可干,有事愿干,人人都动起来,人人都忙起来。 如在讲“青春没烦恼”时,先让学生自己列举烦恼,触动学生情感,激起学生心灵的共鸣,使学生产生主动参与的兴趣与热情。然后让学生从中大家的列举中选择出自己自己感兴趣又会觉得不难的那一个,来分组讨论解决方法,拿出具体措施。烦恼人人不同,如果教师此时逐一发问,总有不感兴趣的学生又会充当看客,失去参入的热情。所以通过分组,让对同一个问题感兴趣的学生组对讨论,人人有热情,人人有话说。本来不太积极地学生,因为有了感兴趣的话题,也能参与进来。接下来大家一起分享答案,因为有了自己的思考,可能对先前自己本来不感兴趣的问题也有了新的感悟,触类旁通。所以思品课上,培养做法一类的课都可以这样分类施教,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
二、了解学情,做到有的放矢
实践表明,学习兴趣的存在是一个人求知的起点。可是我们的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在哪里呢?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兴趣与需要。所以,课前教师应先根据教材的需要着手研磨学生,研究学生的情况,比如对课文的现有知识的掌握程度,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与教学目标的实现有多大的距离,做到知己知彼,对症下药。方法有小调查,与学生进行个别谈话、座谈,布置问题式预习作业等形式。如讲七年级“男生女生,交往有度”一课时,课前搞个小调查,了解学生在男女交往方面的困惑,以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课上提问就有的放矢,能帮助学生真正解决实际问题。这样的课就像开班会,自己的事自己参与讨论,大家共同解決,那个学生不期待,哪个学生不喜欢呢?所以教师,要细心研磨学生,吃透学生,找到触动学生主动参与的导火索从而大胆切入,点燃学生的激情。
三、 精选案例,提高热情
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各种愉快的情境,时时引起学生的惊奇、兴趣、疑问、新鲜等情绪。使教学过程始终对学生有一种吸引力,吸引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主动地获取知识。在思品课上,新鲜典型的案例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讲“自尊、自立、自强”一课时,我发现学生并不感兴趣。怎么样才能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上来呢?通过搜集整理,我采用了热播剧中李小龙“写下你的梦想”的案例、新当选美国总统奥巴马中学时沉沦后自强奋斗的案例以及明星周杰伦称成名前在挫折与困顿中积极进取的案例。三个案例一出,学生非常兴奋,不但更近距离的了解了明星与总统光环背后的努力与自强,对“走自强之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所以案例不但要典型,更要贴近学生生活,新鲜适用,使教学过程充满魅力,更能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想听,爱听,想学,爱学,从而吸引学生主动参与,高效学习。
四、自主探究,体验喜悦
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如果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求得答案,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那么他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将会越来越高。自己克服的困难越多越大,其学习也就越积极。因此,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进步,学生就会在愉悦的情绪中产生一种渴求学习的愿望,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做到,该由学生自己去探索的知识,就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探索,该由学生自己获取的知识,就尽量让他们自己去获取学生在探索过程中思维受阻时,教师只作适当的提示和暗示,让学生体会到所学会的知识是自己“发现”“创造”出来的,从而使其体会到自己的成功和进步。因此,针对学生不会答题这一难题,在新授课上,我设计了“例题解析”环节,使用“提问——答写”策略,针对例题,让学生先做再说答案。因为做过了,无论对错,学生都有话可说,只要把答案念出来就行,减小了回答的难度,增加了成功的体验,所以学生愿意回答。然后再让学生说怎么做出来的,引导学生去探究,如果其他学生有异议,再让学生来纠正,在不知不觉中,在教师的提示和暗示下,学生就在主动的探究中,进行了深入思考,找到了基本的答题方法。
(作者单位:江苏省赣榆县赣马二中)
编辑/张俊英
【关键词】自主 参与 教师
一、因才施教,争取人人参与
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感触,即使是学生再感兴趣的问题,也总有不动弹的学生。反之,即使是很普通的问题,也总有学生常常争着举手。所以问题在哪里呢?就像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个人都是独特的那一个。所以在课堂上,不同的学生就有不同的表现。作为教师,在面向全体学生时,其实也是在面向不同类型的学生。学生的类型有很多,但对主动参与学习这点来说,通常分积极参与的和不积极参与的两类。面对这两类学生教师该怎么做呢?教师要因材施教,针对这两类学生设计活动,在课堂上让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有事可干,有事愿干,人人都动起来,人人都忙起来。 如在讲“青春没烦恼”时,先让学生自己列举烦恼,触动学生情感,激起学生心灵的共鸣,使学生产生主动参与的兴趣与热情。然后让学生从中大家的列举中选择出自己自己感兴趣又会觉得不难的那一个,来分组讨论解决方法,拿出具体措施。烦恼人人不同,如果教师此时逐一发问,总有不感兴趣的学生又会充当看客,失去参入的热情。所以通过分组,让对同一个问题感兴趣的学生组对讨论,人人有热情,人人有话说。本来不太积极地学生,因为有了感兴趣的话题,也能参与进来。接下来大家一起分享答案,因为有了自己的思考,可能对先前自己本来不感兴趣的问题也有了新的感悟,触类旁通。所以思品课上,培养做法一类的课都可以这样分类施教,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
二、了解学情,做到有的放矢
实践表明,学习兴趣的存在是一个人求知的起点。可是我们的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在哪里呢?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兴趣与需要。所以,课前教师应先根据教材的需要着手研磨学生,研究学生的情况,比如对课文的现有知识的掌握程度,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与教学目标的实现有多大的距离,做到知己知彼,对症下药。方法有小调查,与学生进行个别谈话、座谈,布置问题式预习作业等形式。如讲七年级“男生女生,交往有度”一课时,课前搞个小调查,了解学生在男女交往方面的困惑,以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课上提问就有的放矢,能帮助学生真正解决实际问题。这样的课就像开班会,自己的事自己参与讨论,大家共同解決,那个学生不期待,哪个学生不喜欢呢?所以教师,要细心研磨学生,吃透学生,找到触动学生主动参与的导火索从而大胆切入,点燃学生的激情。
三、 精选案例,提高热情
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各种愉快的情境,时时引起学生的惊奇、兴趣、疑问、新鲜等情绪。使教学过程始终对学生有一种吸引力,吸引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主动地获取知识。在思品课上,新鲜典型的案例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讲“自尊、自立、自强”一课时,我发现学生并不感兴趣。怎么样才能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上来呢?通过搜集整理,我采用了热播剧中李小龙“写下你的梦想”的案例、新当选美国总统奥巴马中学时沉沦后自强奋斗的案例以及明星周杰伦称成名前在挫折与困顿中积极进取的案例。三个案例一出,学生非常兴奋,不但更近距离的了解了明星与总统光环背后的努力与自强,对“走自强之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所以案例不但要典型,更要贴近学生生活,新鲜适用,使教学过程充满魅力,更能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想听,爱听,想学,爱学,从而吸引学生主动参与,高效学习。
四、自主探究,体验喜悦
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如果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求得答案,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那么他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将会越来越高。自己克服的困难越多越大,其学习也就越积极。因此,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进步,学生就会在愉悦的情绪中产生一种渴求学习的愿望,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做到,该由学生自己去探索的知识,就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探索,该由学生自己获取的知识,就尽量让他们自己去获取学生在探索过程中思维受阻时,教师只作适当的提示和暗示,让学生体会到所学会的知识是自己“发现”“创造”出来的,从而使其体会到自己的成功和进步。因此,针对学生不会答题这一难题,在新授课上,我设计了“例题解析”环节,使用“提问——答写”策略,针对例题,让学生先做再说答案。因为做过了,无论对错,学生都有话可说,只要把答案念出来就行,减小了回答的难度,增加了成功的体验,所以学生愿意回答。然后再让学生说怎么做出来的,引导学生去探究,如果其他学生有异议,再让学生来纠正,在不知不觉中,在教师的提示和暗示下,学生就在主动的探究中,进行了深入思考,找到了基本的答题方法。
(作者单位:江苏省赣榆县赣马二中)
编辑/张俊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