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也许新浪微博Air的设计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也许它的用户数量还很少,但它注定会在以QQ、MSN为代表的IM领域掀起轩然大波。新浪与腾讯的正面交锋已不可避免。
——本报记者 王沛霖
现在,用新浪微博也能和朋友在线聊天了。
3月7日,新浪低调发布了“微博Air”。因为这个类似微博客户端的小应用程序,比我们常用的网页版微博多了一个聊天功能,互为粉丝的人可以通过这个客户端进行在线聊天(没有安装客户端的账户,聊天内容将会出现在“私信”中),所以引起了一些敏感人士的关注。社交网络 IM(即时通信)会催生哪些化学反应?对于这些创新的互联网新模式的发展前景,我们很难未卜先知。但可以确定的是,这款带有即时通信功能的客户端一旦在数以亿计的微博用户中普及开,将是一件影响非常深远的事情。
也许是新浪太过低调,也许是见诸媒体的报道不够具有煽动性,总之这个在笔者看来堪称杀手级应用的微博Air,并没有引起大家的关注。截止到3月9日晚11点30分,这个由老虎威开发的应用总下载人数只有308086人,笔者关注的248个人中,也仅有13个人安装了此应用。但笔者与某财经媒体总编朋友在试用后,还是一致认为,这个不起眼的小程序,也许在设计上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也许它的用户数量还很少,但它注定会在以QQ、MSN为代表的IM领域掀起轩然大波。新浪与腾讯的正面交锋已不可避免。
在新浪没有发布这个客户端的时候,通过微博的私信功能进行聊天,已经成为一些时尚人群日常沟通的重要方式之一。虽然对于很多习惯了直接用网页版微博的人来说,以前并没有下载安装微博客户端的需求,但现在,情况有了些许不同。因为要想聊天,你一定要知道谁在线。点击微博Air的聊天图标,谁在线,谁离线,你可以一目了然。由于一般人都不喜欢被人在身后监视的感觉,因而,说不定这将会成为人们尽快安装微博Air的一个理由。
和IM世界不同,在微博上,你很容易找到你关注的人,通过评论、@等方式快速建立互信关系,互相成为粉丝。在这个各种信息高度聚合的沟通平台上,大家更容易随时随地对共同关注的话题进行交流。
新浪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12月31日,新浪微博注册用户已经超过1亿。这个数字虽然对比QQ的6亿多注册用户还有很大差距,但基于社交网络的人与人之间交流,会让人们对这个平台有很强的依赖感,平台对客户的黏合度恐怕也会更高。
腾讯依靠其IM用户众多的优势去发展微博。新浪则反其道而行之,在微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通过嫁接在线聊天应用,开始抢占IM市场。大家采取的方式不同,但殊途同归。
以前,在中国市场应该说没有谁能算得上是騰讯的对手,但现在,腾讯的劲敌真的来了。
——本报记者 王沛霖
现在,用新浪微博也能和朋友在线聊天了。
3月7日,新浪低调发布了“微博Air”。因为这个类似微博客户端的小应用程序,比我们常用的网页版微博多了一个聊天功能,互为粉丝的人可以通过这个客户端进行在线聊天(没有安装客户端的账户,聊天内容将会出现在“私信”中),所以引起了一些敏感人士的关注。社交网络 IM(即时通信)会催生哪些化学反应?对于这些创新的互联网新模式的发展前景,我们很难未卜先知。但可以确定的是,这款带有即时通信功能的客户端一旦在数以亿计的微博用户中普及开,将是一件影响非常深远的事情。
也许是新浪太过低调,也许是见诸媒体的报道不够具有煽动性,总之这个在笔者看来堪称杀手级应用的微博Air,并没有引起大家的关注。截止到3月9日晚11点30分,这个由老虎威开发的应用总下载人数只有308086人,笔者关注的248个人中,也仅有13个人安装了此应用。但笔者与某财经媒体总编朋友在试用后,还是一致认为,这个不起眼的小程序,也许在设计上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也许它的用户数量还很少,但它注定会在以QQ、MSN为代表的IM领域掀起轩然大波。新浪与腾讯的正面交锋已不可避免。
在新浪没有发布这个客户端的时候,通过微博的私信功能进行聊天,已经成为一些时尚人群日常沟通的重要方式之一。虽然对于很多习惯了直接用网页版微博的人来说,以前并没有下载安装微博客户端的需求,但现在,情况有了些许不同。因为要想聊天,你一定要知道谁在线。点击微博Air的聊天图标,谁在线,谁离线,你可以一目了然。由于一般人都不喜欢被人在身后监视的感觉,因而,说不定这将会成为人们尽快安装微博Air的一个理由。
和IM世界不同,在微博上,你很容易找到你关注的人,通过评论、@等方式快速建立互信关系,互相成为粉丝。在这个各种信息高度聚合的沟通平台上,大家更容易随时随地对共同关注的话题进行交流。
新浪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12月31日,新浪微博注册用户已经超过1亿。这个数字虽然对比QQ的6亿多注册用户还有很大差距,但基于社交网络的人与人之间交流,会让人们对这个平台有很强的依赖感,平台对客户的黏合度恐怕也会更高。
腾讯依靠其IM用户众多的优势去发展微博。新浪则反其道而行之,在微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通过嫁接在线聊天应用,开始抢占IM市场。大家采取的方式不同,但殊途同归。
以前,在中国市场应该说没有谁能算得上是騰讯的对手,但现在,腾讯的劲敌真的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