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值得重视的新闻理论的新理念

来源 :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常说的新闻理论的“理论”,其实理论上颇为单薄。也就是新闻定义、新闻真实、新闻价值、客观公正、传媒职能、新闻政策、新闻法和职业道德等,或者从传播学那里搬来受众、传播效果调查,再用某些政治要求替代新闻专业主义,说说舆论导向和政治家办报等。新闻实践中需要提升到理论层面的话题应该很多,但被开发的新话题较少。
  陈秀云的这本《新闻误解——论新闻文本间距》,为新闻理论增添了一个新的重要话题:受众对新闻的误解。这是一个在新闻传播中经常出现,但又常常被忽略的理论问题,应该受到重视。
  陈秀云本科学的是中国文学,硕士读的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方向为鲁迅研究,在文学研究和鲁迅研究方面写过不少文章。读博转到新闻传播方向,需要毅力和兴趣,但她知难而上,在中国人民大学读书的3年内刻苦努力,取得了这一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在新闻学和传播学方面,陈秀云在从事新闻教育工作前,曾在一家省级期刊社做了两年半的记者和编辑,这使她对新闻实务有了实际经验。后来她又通过脱产进修,为自己补上了本科和硕士的新闻学和传播学的基础课程。读博前她已有了6年的新闻理论、新闻写作和舆论学等新闻传播学的授课经验。对于新闻理论和新闻业务的了解,再加上她以前在文学研究方面的经验积累,使她的跨专业不但没有成为研究的障碍,反而成了她的长处。
  陈秀云在这一研究中进行的理论建构,基于解释学这一在文学研究中应用较广的理论。解释学在新闻传播中虽有少数人论及,但像她进行如此深入研究和应用的几乎没有。解释学,特别是文本解释的理论与方法的应用,为新闻传播学的研究开拓了一个新路径。
  我国新闻传播学界跟踪社会热点,就事论事的较多,从学术角度思考常见的新闻传播现象的不多。能够从芜杂的新闻传播现象中理出头绪,在别人忽略的地方有所发现,并加以明辨和分析,这是作者的敏锐之处,“新闻误解”的研究,是一个很有开掘前景的选题。
  这项研究从我国受众各类新闻误解现象入手,着眼于建构一个新闻文本间距的理论框架。新闻文本间距,这是前人研究中未曾涉及的概念。人们在研究新闻理论的时候,注重的是具体的传播要素,从新闻源到媒介,再到受众的可见可感的具体存在,但却忽视了一个在新闻传播流程中起到中介作用的重要因素——新闻文本,更没有注意到与新闻文本相联系的间距的作用。间距是一种客观存在,但却被以往的研究者忽略了。这一研究,使看不见摸不到的间距得以呈现。在新闻的传播中,意义是在间距中流动和变化的,新闻理解因为间距的不同而不同。这样,这项研究就为现有的新闻理论增加了新内容。
  关于新闻误解的研究,作者没有被常用的心理学研究视角所局限。人们对新闻的理解和对其他文本的理解,不同点在于新闻传播是高度社会化的活动,影响新闻理解的社会因素很多,发现这些因素间的联系应该是研究的重心。她的研究,与已有的关于误解研究的不同就在于,她能够从心理取向的研究中超拔出来,回到广泛的社会联系中,特别是社会语境中关照受众的新闻理解,使研究具有了相当的深广度。
  作者摆脱了惯性的传播者研究立场,从文化的角度来审视新闻误解,认为新闻误解的存在是由于新闻文本间距的存在;而新闻误解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并不像传播者所认为的仅仅是消极的,而是具有文化建构的意义。理解创造认同,误解可以产生新文化。
  陈秀云为完成博士论文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为了得到第一手的资料,她做了大量的访谈和调研工作,其研究不是单纯的逻辑推理。读者从她的这本书中,会看到很多鲜活的案例,也会看到一些鲜为人知的新闻背后的故事。
  这本书既有理论,至少对新闻学界和业界颇为新鲜的理论,也有很多生动的案例,很好看。理论研究做到这个份上,应该肯定。这种研究的风范,值得提倡。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
其他文献
《真相大追击》是湖南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都市1时间》的子栏目。这是一个以实施舆论监督、揭示事实真相为宗旨的栏目。该栏目多期节目获得湖南省级新闻一等奖,节目内容曾被国内众多媒体争相转载。据央视索福瑞收视率调查显示,每当《真相大追击》栏目播出前,收视率都会快速上升。  《真相大追击》自2006年开播以来,在实施舆论监督中,认准自身的角色定位,履行媒体的崇高职责,获得了政府的支持、社会的赞誉和观众的喜爱
期刊
“春城漫步误为春,翠绿绵红气冷心;云贵高原结露厚,潇潇洒洒雾中人”。节气立冬已过,小雪将至,昆明依然没有冬天的影子。天空晴澈万里,风和日丽,湿润的空气中弥漫着花的香味、草的芬芳。11月19日,由中共昆明市委宣传部主办,昆明报业传媒集团、传媒杂志社承办的“首届中国知名期刊昆明行”活动开幕式和座谈会在昆明隆重举行。昆明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谢新松,昆明市委常委、市委党校校长熊瑞丽,昆明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
期刊
当前,全国新闻界正在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这一活动的主要目的就是促使媒体和新闻工作者在新闻报道中自觉“站稳群众立场、增进群众感情、强化群众视角、运用群众语言、回应群众关切”。这实际上是对媒体和新闻工作者必须坚持的一条基本原则的回归,那就是:离人民群众近些、近些、再近些。  离人民群众近些、近些、再近些,要求我们真实反映群众生活,认真倾听群众呼声,积极维护群众利益。这一点说起来非常容易
期刊
2011年7月至9月,PPTV网络电视和湖南电视台共同打造的国内首档网台联动的真人秀节目“PPTV网络电视快女真人秀”成为今年暑期的热门娱乐事件,该活动从启动至结束,共赢得了10亿点播量,3600万的“粉丝”留言,为国内的电视台和新媒体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合作样板。这一新兴的网台联动模式,其运作始末究竟如何,PPTV网络电视作为国内视频行业的“先锋”又有着怎样的未来愿景,引起了《传媒》杂志的关注,为此
期刊
长期以来,由于新闻体制的原因,作为中国报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地市报业,不仅在党报数量上占据了中国党报的80%,而且其报纸种类达到850种,几乎占到全国报纸的半壁江山。但在庞大的数量背后,却是与其数量不相称的报业实力,基于行政分割造成的长期偏安一隅,报业体制的陈旧封闭,使地市报业不能有效地利用资源,存在资源相对过剩、做大做强动力不够、产能不足、边际效益递减等并生矛盾。在报业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更面临着大
期刊
在经济社会加速转型、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新形势下,思想文化观念和社会舆论场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给党刊等主流媒体带来一定考验。如何增强党刊权威性、影响力,在多元多样中立主导,在交流交融中谋共识,在变动变化中聚力量,实现从主流媒体到强势媒体的转变,成为新形势下党刊工作亟待突破的课题。本文以中共浙江省委机关刊《今日浙江》杂志近年来的实践为例,探讨如何提升党刊的舆论引导力和社会影响力。     增强思
期刊
国内企业家陈光标要在2011年圣诞节给华尔街美国穷人发红包,这条新闻早在今年年初就已被诸多媒体炒得沸沸扬扬了,且热度持续不减。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闭幕的两天后,笔者信手拈来两份报纸,愕然发现在新闻出版全行业宣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之际,媒体版面很紧的情况下,这两家报纸仍挤出版面报道陈光标发红包时日渐近的消息,令笔者感慨: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民生新闻里也有大政治  “美国
期刊
“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年均增速超过了10%。与经济发展相伴随,我国新闻出版业的发展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总产出超过万亿元。期刊业作为我国新闻出版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繁荣文化方面,在改革创新、产业调整结构和经营管理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步。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获奖期刊充分体现了这些成就。     背景与概况    “十一五”期间,尤其是2007年至2009年这3年
期刊
新闻传播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至今不过百年;而其在中国的全面发展,也只有三十余年。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新闻传播学的发展突飞猛进,新闻学专业、广播电视专业、编辑出版专业等二级学科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几百所院校开办。与此同时,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对新闻出版行业的影响力不断深入,对整个文化产业的辐射力也与日俱增,其不断推动和影响着文化产业向支柱型产业的发展。  新闻传播学作为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近年来学者
期刊
陈鹏是我的学生,他跟着我读完了学士、硕士、博士。在校期间,他学习用功,博士论文被评为优,是一名出色的博士生。现在,看到他的作品《制度与空间——中国媒介制度变革论》公开出版,我非常高兴,借此机会,一是表示祝贺,二是希望能继续努力,为我国传媒经济的发展和传媒经济理论的创新继续努力。  对于博士生的教育我采取了两种培养模式,即“体系培养模式”和“专题培养模式”。前者要求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的基础上,能够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