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参与城市社区治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来源 :资治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qui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城市社区治理是实现有效社会管理的基础,公民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工程建设的基础。但是公民参与城市社区治理还有很多问题,具体表现在公民参与缺乏法律法规保障、缺少通畅的参与渠道、公民自身的素质也使得公民参与社区治理的效果不佳等方面,本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期对公民参与社区治理活动有所帮助。
  【关键词】公民参与;城市社区治理
  一、城市社区治理的理论基础
  1.城市社区治理的内涵
  城市社区治理,是以治理理论为重要原则,以城市社区中的公民、自组织、政府组织等为治理主体,通过对话、协商等方式进行处理社区的公共事务的活动过程。
  2.城市社区治理的理论依据
  (一)社区治理理论
  社区治理理论认为,社区治理的主体包括政府及其派出机构、居民自治组织、志愿者组织、企业以及居民个人等。社区治理是为了扩大社会福利。社区治理的方式主要是民主、参与、合作。社区治理的原则主要是人本原則、民主自治原则、循序渐进和全面协调发展原则等。
  (二)公众参与理论
  公众参与理论涉及参与式民主理论、新公共行政理论等理论,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领域都适用。其中,参与式民主理论兴起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这一理论主张的是决策应该由那些受到该决策影响的人来参与制定。这一理论强调要使公民最大限度的实现自治,并且范围应包括社会事务的其他部门。新公众参与理论则认为政府应与公民共同工作,并以实现社会公正为目标之一。
  二、公民参与城市社区治理的问题分析
  1.公民参与缺乏法律上的保障
  目前国内和社区建设相关的法律和文件大多都是由国务院及民政部制定颁布的,这些政策和文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总揽性,但是公民在参与社区治理时需要的是更加细致规范的指导,而我国的相关法律政策正是缺乏对公民参与权利具体的内容或是参与的方式和途径加规定,同时关于公民参与社区治理时应有的奖励制度或是对非法的参与方式做出相应的惩罚等方面的规定也十分模糊。
  2.公民参与缺少畅通的渠道
  参与渠道的不畅通主要表现在社区组织的活动形式比较单一,常常以娱乐文化活动为主,只能吸引特定的居民群体参与,缺少针对不同的人群提供的多样化的活动。
  3.公民自身因素限制参与效果
  公民自身的制约因素体现在公民自身的知识储备有限,尤其是公民对政治知识掌握不足对公民参与产生较强的影响。一方面,现代的公民参与掌握一定的政治知识是行进参与的基本要求,公民在参与城市社区治理时也要运用到基本的政治知识才能对所参与的社区事务有着一定的了解与把握。另一方面,城市社区公共事务的治理也需要具有一定政治参与能力的现代公民参与其中。
  三、公民参与社区治理的对策分析
  1.细化法律法规
  城市社区建设在我国经过多年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公民参与相关的基础制度框架也已形成,但是相关的法律法規还需细化。首先,需要有关部门在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的时候结合公民的实际参与要求,对社区公民具体的参与活动如参与的内容、参与的途径和参与的程序等做出具体的规定。其次,制定具有可实施性的社区居委会直选办法细则也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因为公民对社区事务的参与权利主要也是通过参与社区选举活动实现的。
  2.拓宽参与渠道
  在社区治理的进程中,多半的居民在遇到问题时首先想到的就是寻求社区居委会的帮助。因此,要提高对居委会工作成员的资格考核制度,提高居委会的服务水平;同时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相关的保障制度,建立起优良的教育培训体系和激励机制。最后,在网络日益发达的今天,需要注重对网络平台的建设。
  3.提高公民素养
  提高公民的素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可支持鼓励公民学习,通过社区宣传栏、图书馆等设施在全社区内形成读书学习的氛围,提升公民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书写能力,从而赢得更多的支持。最后,公民通过不断的参与治理实践,可使自己懂得如何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并且懂得在何种情况下如何理性的选择这些方法,如通过舆论影响、集体行动和游说等方式参与社区治理。
  四、小结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社区治理需要妥善进行安排,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拓宽公民参与渠道,提升公民素质迫在眉睫。当然,城市社区治理公民参与困境的化解并不能一蹴而就,在化解老问题的同时,也要解决产生的新问题。培养民主和公民精神是一项长期性的任务公民意识的改变会带来行为的改变,因此要积极培养民主和公民精神。
  【参考文献】
  [1]薛晓东,王灵垚,刑浩然。城市社区治理中公民参与的困境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7(4)。
  [2]刘露。城市社区环境治理中的居民参与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7。
  [3]涂明丽。我国城市社区治理中公民参与问题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15。
  作者简介:许家(1992。12-),女,汉族,河南邓州人,硕士,西南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研究方向:社会保障。
其他文献
【摘要】群体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存在形式,群体行为对社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了解群体心理、把握群体行为非常重要。本文结合勒庞的大众心理研究代表作《乌合之众》,详细分析和阐述群体性事件、群体领袖与群众、选民群体的群体作用发生机制,以便更好地反思和借鉴。  【关键词】群体;乌合之众;大众心理  一、绪论  古斯塔夫·勒庞是法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以研究大众心理特征著称。他写下一系列社会心理学
期刊
【摘要】留白是中国传统美学中的重要概念,是指在画面中留出大小不同、形式各异的空白。留白具有重要作用,能够衬托画面主体物象,营造宁静、含蓄的意境美,给人以无穷的想象空间。因此,本文从中国画留白的基本内涵入手,分析了留白對中国画形式美的作用,并进一步探讨了留白对中国画的气韵、意境、空间虚实等内在美的作用。  【关键词】中国画;留白;虚实相间  留白是传统中国绘画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法之一,它与中华民族的哲
期刊
【摘要】当前,随着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加速转型期,一些社会矛盾和不安全因素正在积聚和叠加。快速发展的城市化与低就业,医患关系紧张,违规征地,警民不合作,各级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利益冲突等预示着我国已然进入社会矛盾的突发期。目前,我国政府领导班子中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奢靡之风仍非常严重,人民群众的期待与诉求得不到妥善解决,如果这些矛盾不能得到及时的化解,可能会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
期刊
【摘要】简·奥斯丁是英国文学史上极具代表性的作家,然而对于是否是女性作家这一问题一直都有争议。本文通过分析其代表作《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来解读奥斯丁作品中女性意识的体现及其局限性。  【关键词】女性意识;婚姻;奥斯丁  一、引言  在欧洲社会上百年的发展史中,无论是在政治、经济还是在文学作品中,体现的都是男性话语权下的男性意识,女性社会地位底下,其人格意识及精神文化意识常常被忽视和剥夺,从而处
期刊
【摘要】《诗经》中塑造了许多女性形象,其中最动人的当属那些具有强烈自我意识的女性,她们执着热烈的情爱意识、剥削压迫下的反抗意识、忧国思乡的家国意识等,让中国诗歌在源头上即闪烁着女性自我意识的光芒,在后世历代诗歌中都极为少见,因此也更加难能可贵、光彩夺目。  【关键词】诗经;女性;自我意识  一部《诗经》,无数美丽的女子穿梭其间,她们的生活和经历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西周时期社会生活的风貌,还原了春秋之前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影视节目被引入中国。如何让国人充分理解影视节目的内容,了解异域文化,避免因为语言与文化差异产生误解,是翻译工作者所要关注的核心问题。  【关键词】功能对等;字幕翻译;《破产姐妹》  基金项目:哈尔滨工程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翻转课堂模式在跨文化交际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G2016BZD30)。  引言  《破产姐妹》是美国CBS于2011年上映的一部情景喜剧
期刊
【摘要】近年来,社会上对红军长征历史的舆论中出现了历史虚无主义的倾向,主要表现为否定红军长征的伟大历史意义,歪曲红军长征的历史史实,抹黑长征中的英模人物等。其中,攻击“飞夺泸定桥”战斗为虚构即为典型代表。面对这种错误思潮,必须坚持唯物史观的指导地位,以史实为依据,正本清源,澄清历史真相。  【关键词】长征;历史虚无主义;“飛夺泸定桥”  历史虚无主义产生于19世纪的俄国,最初是作为一种文学思潮出现
期刊
【摘要】抗戰文化是桂林除山水文化外最具影响力的文化财富,且遗存众多,却也是开发利用欠佳的文化旅游资源。挖掘文化内涵,促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已成为我国旅游供给侧改革创新的重要内容。通过以全域旅游的理念,挖掘散布在大街小巷里的抗战文化资源,结合桂林市区现有景区景点,加快推进实现点、线、面结合的桂林市区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关键词】桂林;抗战文化;产业融合;全域旅游  一、桂林文化旅游资源概况  旅
期刊
【摘要】近两年,“裸贷”现象非常普遍并开始“盛行”,因为“裸贷”而引起纠纷和刑事责任的案件也正在逐渐增多。“裸贷”虽可以解决个人暂时的经济危机,但其背后隐藏着非常不安全和不稳定的风险。多数具有“裸贷”经历的人常常对“裸贷”现象的性质以及法律刑事责任并不是很清楚,因此由于“裸贷”现象所导致的法律案件在处理和实施的过程中常常会产生很大分歧。究竟“裸贷”具有哪方面的刑事责任,对于“裸贷”刑事责任如何更好
期刊
【摘要】《呐喊》这幅写意作品是以我唐山,四十年前那场大地震——唐山大地震为创作背景。表达出我对当时人民群众抗震精神的敬佩与感动为感情基础,通过稳沉的三角构图,合理的人物布局安排,来表现当时庄严,悲惨的氛围与人们精神意识的顽强。绘画的过程中运用简洁且寓意丰富的写意手法,结合了浓墨法、淡墨法、积累法、破墨法和焦墨法等技法。使画面的层次感和空间感更为丰富,更有冲击力,突出了当时震撼、摄人心魄的地震场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