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破天惊——甑皮岩遗址的发现与发掘
甑皮岩遗址位于桂林市南郊之独山西南麓,属新石器时代早中期洞穴遗址,是国务院公布的第5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1965年6月,在全国第一次文物普查的大背景下,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桂林市组成的文物普查工作组在桂林市南郊的独山调查时发现了甑皮岩洞穴,在试掘的3平方米范围内,出土了5具人骨和一批生产生活用具,初步确定这是一处古人类遗址。
1973年夏,在当时“深挖洞,广积粮”的政策下,桂林市人防办在甑皮岩开挖防空洞,覆盖在甑皮岩遗址上面的钙华板被炸药炸开,部分文化堆积遭受破坏。6月18日,桂林市文管会组成发掘小组抢救清理甑皮岩遗址,不久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也参与了发掘及整理工作。第一阶段的发掘工作一直持续到1973年10月底,共发掘出18具人骨、数千件石器、陶器(片)、骨器、角器、蚌器和大量的水、陆生动物遗骸,体质人类学、年代学、古动植物等有关专家相继参与了遗址多学科的研究。根据当时的初步测年结果,遗址年代距今约10000年~7500年。这些重要的成果公布后引起了学术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它第一次让世人了解到桂林有人类居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万年前。
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由于1970年代的发掘未能很好判明遗址的地层叠压关系,1974年以后的发掘资料也没有完整地整理公布,使甑皮岩遗址所涉及的一些重要学术课题,如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年代、特征、农业起源、家猪驯养等依然是争而不休、悬而未决的问题。同时,遗址受洞顶滴水、地下河水、微生物等因素的影响,保护问题十分严峻。为此,经过科学规划、精心准备,2001年4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桂林甑皮岩遗址博物馆和桂林市文物工作队联合对甑皮岩遗址进行了补充发掘。
这次发掘面积10平方米,通过发掘及筛选、浮选,明确了遗址的堆积状况和层位关系,获得了大量地层关系明确的文化和自然遗物,包括陶片、石器、骨器和蚌器等史前人类生活用具、生产工具以及人类食用后遗弃的水生、陆生动物遗骸。另发现墓葬5座、石器加工点P处。这次发掘把遗址文化遗存分五期,年代重新界定为距今12000年~7000年。甑皮岩遗址这次发掘获国家文物局颁发的“2001~2002年度田野考古奖”二等奖。
甑皮岩遗址的考古发掘使学术界改变了对岭南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传统看法,开启了华南新石器时代洞穴考古的新纪元。
万年地书——甑皮岩遗址的文化内涵
甑皮岩遗址的文化堆积主要分布在主洞和矮洞,水支洞也有分布,总面积约300平方米,文化堆积最厚处达3.2米,分五期,它犹如一本万年地书向人们讲述桂北地区从距今大约12000年到7000年间史前文化的发展及演化过程。
第一期文化遗存,年代约在距今12000年到11000年间。当时的甑皮岩居民以石锤、砍砸器、盘状器、切割器、尖状器、棒形石凿和穿孔石器等打制石器、骨器与蚌器为工具,并捏制了中国目前所见最原始的陶容器之一——圜底釜,他们主要通过釆集、渔猎获取大量的水、陆生动物和植物作为口中美食。
第二期文化遗存,年代约在距今11000年到10000年左右。这时的居民以打制石器、骨器、蚌器等为工具。使用陶器,制作陶器的方法已由捏制改为泥片贴筑,数量比第一期明显增加,但器类单一,器形简单,大多为器形较大的敞口、束颈、鼓腹、圜底罐,仍以采集和渔猎为生计。
第三期文化遗存,年代约在距今10000年到9000年左右。这时期居民使用的工具依然是打制石器、骨器和蚌器等,但骨器磨制技术进一步发展,除原有的骨锥、骨铲之外,新出现了骨针。使用陶器,陶器制法仍是泥片贴筑法,数量较前期多,第二期束颈较甚的敞口罐仍然存在,但新出现了口近直或略外敞的敞口罐。他们依然是以渔猎和采集为生活来源。
第四期文化遗存,年代约在距今9000年到8000年左右。这时期居民使用的工具依然是打制石器、骨器和蚌器等,但骨蚌器的数量相对减少,其中骨器只有骨锥一种,蚌器也只有少量穿单孔的蚌刀。使用陶器,陶器数量较多,制法仍以泥片贴筑法为主,新出现了分体制作工艺,器类也较第三期明显增多,以敞口罐为主,新出现高领罐、敛口罐和敛口釜等。他们依然是通过渔猎和采集作为食物来源,但利用的植物资源相对更丰富。
第四期还发现了2座先民蹲踞墓葬,不仅表明当时居民已经出现关于死亡和丧葬的意识,而且反映了当时他们一种独特的埋葬习俗(注:2000年之前的历次发掘还发现了23座墓葬,因缺失地层关系,所属年代不详)。
第五期文化遗存,年代在距今8000年到7000年左右。这时期的居民以石器和骨器为工具,未见蚌器,新出现了磨制石器,大部分通体磨光。使用陶器,陶器数量较多,器形、陶色、纹饰种类比前几期都有大量的增加;器类包括敞口罐、高领罐、釜、盆、钵、支脚、圈足盘和豆等;新出现泥质陶,此外还有部分灰、灰黄、橙黄、红、灰褐、白陶等;纹饰种类丰富、样式复杂,以细绳纹和刻划纹为主,另有少部分素面陶,少部分器表施陶衣,井经磨光;新出现慢轮修整制陶法。这时期甑皮岩居民的经济形态仍然以渔猎采集为主。
总而言之,史前先民在甑皮岩生活和居住的数千年间,物质文化发展相对平稳,但静中有动,稳中有变。他们留下的遗存表明,在某些特殊的地区、某种特定的环境以及某些特殊的时期,渔猎和采集经济可以发展到很高的程度,渔猎采集经济对人类产生的深远影响及意义,至少就桂林地区来讲,绝不亚于其他地区栽培植物起源给人类带来的影响,它代表了新石器时代早期到中期史前人类在华南及东南亚等亚热带和热带地区一种适应自然的最佳方式。
华南标尺——甑皮岩遗址的考古学意义
甑皮岩遗址以其深厚的文化堆积、清晰的地层序列,及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华南乃至东南亚地区史前考古最重要的标尺和资料库之一,为史前考古学,尤其是华南和东南亚地区史前考古学研究提供了十分丰富的考古资料。甑皮岩遗址的考古学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甑皮岩遗址建构了桂北地区史前文化最基本的发展演化序列。在甑皮岩遗址发掘所确立的分期基础上,综合桂林宝积岩、庙岩、大岩和晓锦等遗址的资料,可以建立桂北地区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新石器时代末期文化发展的基本序列和年代框架。
二、甑皮岩遗址对探寻华南地区陶器的起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甑皮岩第一期发现的陶器,是 目前中国最原始的陶器之一,其年代约在距今12000年左右。以甑皮岩五个文化期的陶器为标尺,结合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的陶器,基本上可以理清南岭南北地区距今12000年~7000年间陶器器形及制作工艺的演变规律,为研究史前陶器的起源和发展以及相关的文化演化提供了非常珍贵的资料。
陶器起源研究是人类文化发展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不少中外学者就此提出了各种假说。多学科综合研究表明,桂北地区陶器的出现很可能与以螺壳为主要食物的生计形式有关。换句话说,华南地区陶器起源的动因,很可能是应渔捞采集经济的需要而引发的。
三、甑皮岩遗址为研究长江流域、岭南乃至东南亚地区的史前文化及其之间的关系提供了重要资料。甑皮岩遗址各期文化与湖南沅水中游高庙下层文化及洞庭湖地区彭头山、皂市下层文化等史前文化间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反映出桂北地区史前文化与湖南尤其是沅水中游及洞庭湖地区史前文化之间存在较密切的文化关系。而甑皮岩遗址的文化内涵及发展演化序列,不仅为桂北地区的文化发展提供了相对年代的断代标尺,而且为一直悬而未决的岭南新石器时代开始的标志问题以及全新世早、中期文化演变的序列和特征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资料,同时也为研究东南亚大陆同时期遗址的文化发展以及不同地区文化的接触和交往提供了重要参考材料。
国际学术界对有专家提出史前稻作农业社会是从长江流域向南扩展、一直到达东南亚大陆的假说存在不同的看法。桂林地区正好坐落在从长江流域到岭南地区的一个通道上,如果农业社会的确是从长江中游经岭南地区向东南亚大陆和太平洋地区迁徙,那么,在桂林地区应该有他们留下的痕迹。显然,对以甑皮岩遗址为代表的桂北地区考古学文化变迁的研究,能够为检验这个假说提供非常关键的材料,从而有助于解决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史前考古的若干根本性问题。
甑皮岩遗址在学术上的重要性长期以来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1986年和2003年先后举办了“原始社会史暨甑皮岩遗址学术研讨会”和“华南及东南亚地区史前考古——纪念甑皮岩遗址发掘3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桂林甑皮岩》发掘报告先后获“中国最佳考古发掘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夏鼐考古研究成果奖二等奖”等一系列重要奖项。
传承历史——甑皮岩遗址的保护展示
甑皮岩遗址的保护是与发掘研究同时推进、密不可分的。1973年甑皮岩的人防爆破引发了甑皮岩遗址的抢救性发掘,而抢救性发掘最终迫使甑皮岩的人防工程下马。1978年12月,甑皮岩遗址博物馆建成并对外开放,它是我国继西安半坡博物馆和北京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博物馆之后成立的第三个史前遗址博物馆。
随着博物馆的建立,甑皮岩遗址的保护宣传展示走上了快车道。1981年广西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甑皮岩遗址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国务院公布甑皮岩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启动编制《甑皮岩遗址保护与展示规划》。2003年国家、地方安排国债及配套资金500万元对甑皮岩遗址博物馆进行扩建改造。2004年国家文物局安排专项资金对遗址文化堆积进行加固保护。2004年举办了甑皮岩考古夏令营、桂林史前文化知识竞赛等考古科普系列活动。2005年,“甑皮岩”和“甑皮岩人”商标注册成功,为充分挖掘文物的无形资产进行有益的探索。2006年在阳朔图腾古道景区建设了“甑皮岩古人类遗址阳朔展示馆”,建构了甑皮岩“一址两馆”的发展新格局。2007年创作了“走进甑皮岩——寻访万年前的桂林人”宣传广告语并进行版权登记,同年出版了面向大众的考古科普图书《寻访万年前的桂林人》。2008年英国BBC《人类之旅》科教片摄制组聚焦甑皮岩……
自1978年开放以来,甑皮岩遗址博物馆每年接待成千上万中外游客。不少国家领导人曾先后到甑皮岩考察。1986年1月28日,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专程来到甑皮岩视察,这是小平同志生前唯一一次视察古人类遗址,甑皮岩留下了一代伟人与万年前桂林人对话的千古绝唱!
甑皮岩遗址位于桂林市南郊之独山西南麓,属新石器时代早中期洞穴遗址,是国务院公布的第5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1965年6月,在全国第一次文物普查的大背景下,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桂林市组成的文物普查工作组在桂林市南郊的独山调查时发现了甑皮岩洞穴,在试掘的3平方米范围内,出土了5具人骨和一批生产生活用具,初步确定这是一处古人类遗址。
1973年夏,在当时“深挖洞,广积粮”的政策下,桂林市人防办在甑皮岩开挖防空洞,覆盖在甑皮岩遗址上面的钙华板被炸药炸开,部分文化堆积遭受破坏。6月18日,桂林市文管会组成发掘小组抢救清理甑皮岩遗址,不久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也参与了发掘及整理工作。第一阶段的发掘工作一直持续到1973年10月底,共发掘出18具人骨、数千件石器、陶器(片)、骨器、角器、蚌器和大量的水、陆生动物遗骸,体质人类学、年代学、古动植物等有关专家相继参与了遗址多学科的研究。根据当时的初步测年结果,遗址年代距今约10000年~7500年。这些重要的成果公布后引起了学术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它第一次让世人了解到桂林有人类居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万年前。
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由于1970年代的发掘未能很好判明遗址的地层叠压关系,1974年以后的发掘资料也没有完整地整理公布,使甑皮岩遗址所涉及的一些重要学术课题,如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年代、特征、农业起源、家猪驯养等依然是争而不休、悬而未决的问题。同时,遗址受洞顶滴水、地下河水、微生物等因素的影响,保护问题十分严峻。为此,经过科学规划、精心准备,2001年4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桂林甑皮岩遗址博物馆和桂林市文物工作队联合对甑皮岩遗址进行了补充发掘。
这次发掘面积10平方米,通过发掘及筛选、浮选,明确了遗址的堆积状况和层位关系,获得了大量地层关系明确的文化和自然遗物,包括陶片、石器、骨器和蚌器等史前人类生活用具、生产工具以及人类食用后遗弃的水生、陆生动物遗骸。另发现墓葬5座、石器加工点P处。这次发掘把遗址文化遗存分五期,年代重新界定为距今12000年~7000年。甑皮岩遗址这次发掘获国家文物局颁发的“2001~2002年度田野考古奖”二等奖。
甑皮岩遗址的考古发掘使学术界改变了对岭南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传统看法,开启了华南新石器时代洞穴考古的新纪元。
万年地书——甑皮岩遗址的文化内涵
甑皮岩遗址的文化堆积主要分布在主洞和矮洞,水支洞也有分布,总面积约300平方米,文化堆积最厚处达3.2米,分五期,它犹如一本万年地书向人们讲述桂北地区从距今大约12000年到7000年间史前文化的发展及演化过程。
第一期文化遗存,年代约在距今12000年到11000年间。当时的甑皮岩居民以石锤、砍砸器、盘状器、切割器、尖状器、棒形石凿和穿孔石器等打制石器、骨器与蚌器为工具,并捏制了中国目前所见最原始的陶容器之一——圜底釜,他们主要通过釆集、渔猎获取大量的水、陆生动物和植物作为口中美食。
第二期文化遗存,年代约在距今11000年到10000年左右。这时的居民以打制石器、骨器、蚌器等为工具。使用陶器,制作陶器的方法已由捏制改为泥片贴筑,数量比第一期明显增加,但器类单一,器形简单,大多为器形较大的敞口、束颈、鼓腹、圜底罐,仍以采集和渔猎为生计。
第三期文化遗存,年代约在距今10000年到9000年左右。这时期居民使用的工具依然是打制石器、骨器和蚌器等,但骨器磨制技术进一步发展,除原有的骨锥、骨铲之外,新出现了骨针。使用陶器,陶器制法仍是泥片贴筑法,数量较前期多,第二期束颈较甚的敞口罐仍然存在,但新出现了口近直或略外敞的敞口罐。他们依然是以渔猎和采集为生活来源。
第四期文化遗存,年代约在距今9000年到8000年左右。这时期居民使用的工具依然是打制石器、骨器和蚌器等,但骨蚌器的数量相对减少,其中骨器只有骨锥一种,蚌器也只有少量穿单孔的蚌刀。使用陶器,陶器数量较多,制法仍以泥片贴筑法为主,新出现了分体制作工艺,器类也较第三期明显增多,以敞口罐为主,新出现高领罐、敛口罐和敛口釜等。他们依然是通过渔猎和采集作为食物来源,但利用的植物资源相对更丰富。
第四期还发现了2座先民蹲踞墓葬,不仅表明当时居民已经出现关于死亡和丧葬的意识,而且反映了当时他们一种独特的埋葬习俗(注:2000年之前的历次发掘还发现了23座墓葬,因缺失地层关系,所属年代不详)。
第五期文化遗存,年代在距今8000年到7000年左右。这时期的居民以石器和骨器为工具,未见蚌器,新出现了磨制石器,大部分通体磨光。使用陶器,陶器数量较多,器形、陶色、纹饰种类比前几期都有大量的增加;器类包括敞口罐、高领罐、釜、盆、钵、支脚、圈足盘和豆等;新出现泥质陶,此外还有部分灰、灰黄、橙黄、红、灰褐、白陶等;纹饰种类丰富、样式复杂,以细绳纹和刻划纹为主,另有少部分素面陶,少部分器表施陶衣,井经磨光;新出现慢轮修整制陶法。这时期甑皮岩居民的经济形态仍然以渔猎采集为主。
总而言之,史前先民在甑皮岩生活和居住的数千年间,物质文化发展相对平稳,但静中有动,稳中有变。他们留下的遗存表明,在某些特殊的地区、某种特定的环境以及某些特殊的时期,渔猎和采集经济可以发展到很高的程度,渔猎采集经济对人类产生的深远影响及意义,至少就桂林地区来讲,绝不亚于其他地区栽培植物起源给人类带来的影响,它代表了新石器时代早期到中期史前人类在华南及东南亚等亚热带和热带地区一种适应自然的最佳方式。
华南标尺——甑皮岩遗址的考古学意义
甑皮岩遗址以其深厚的文化堆积、清晰的地层序列,及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华南乃至东南亚地区史前考古最重要的标尺和资料库之一,为史前考古学,尤其是华南和东南亚地区史前考古学研究提供了十分丰富的考古资料。甑皮岩遗址的考古学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甑皮岩遗址建构了桂北地区史前文化最基本的发展演化序列。在甑皮岩遗址发掘所确立的分期基础上,综合桂林宝积岩、庙岩、大岩和晓锦等遗址的资料,可以建立桂北地区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新石器时代末期文化发展的基本序列和年代框架。
二、甑皮岩遗址对探寻华南地区陶器的起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甑皮岩第一期发现的陶器,是 目前中国最原始的陶器之一,其年代约在距今12000年左右。以甑皮岩五个文化期的陶器为标尺,结合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的陶器,基本上可以理清南岭南北地区距今12000年~7000年间陶器器形及制作工艺的演变规律,为研究史前陶器的起源和发展以及相关的文化演化提供了非常珍贵的资料。
陶器起源研究是人类文化发展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不少中外学者就此提出了各种假说。多学科综合研究表明,桂北地区陶器的出现很可能与以螺壳为主要食物的生计形式有关。换句话说,华南地区陶器起源的动因,很可能是应渔捞采集经济的需要而引发的。
三、甑皮岩遗址为研究长江流域、岭南乃至东南亚地区的史前文化及其之间的关系提供了重要资料。甑皮岩遗址各期文化与湖南沅水中游高庙下层文化及洞庭湖地区彭头山、皂市下层文化等史前文化间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反映出桂北地区史前文化与湖南尤其是沅水中游及洞庭湖地区史前文化之间存在较密切的文化关系。而甑皮岩遗址的文化内涵及发展演化序列,不仅为桂北地区的文化发展提供了相对年代的断代标尺,而且为一直悬而未决的岭南新石器时代开始的标志问题以及全新世早、中期文化演变的序列和特征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资料,同时也为研究东南亚大陆同时期遗址的文化发展以及不同地区文化的接触和交往提供了重要参考材料。
国际学术界对有专家提出史前稻作农业社会是从长江流域向南扩展、一直到达东南亚大陆的假说存在不同的看法。桂林地区正好坐落在从长江流域到岭南地区的一个通道上,如果农业社会的确是从长江中游经岭南地区向东南亚大陆和太平洋地区迁徙,那么,在桂林地区应该有他们留下的痕迹。显然,对以甑皮岩遗址为代表的桂北地区考古学文化变迁的研究,能够为检验这个假说提供非常关键的材料,从而有助于解决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史前考古的若干根本性问题。
甑皮岩遗址在学术上的重要性长期以来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1986年和2003年先后举办了“原始社会史暨甑皮岩遗址学术研讨会”和“华南及东南亚地区史前考古——纪念甑皮岩遗址发掘3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桂林甑皮岩》发掘报告先后获“中国最佳考古发掘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夏鼐考古研究成果奖二等奖”等一系列重要奖项。
传承历史——甑皮岩遗址的保护展示
甑皮岩遗址的保护是与发掘研究同时推进、密不可分的。1973年甑皮岩的人防爆破引发了甑皮岩遗址的抢救性发掘,而抢救性发掘最终迫使甑皮岩的人防工程下马。1978年12月,甑皮岩遗址博物馆建成并对外开放,它是我国继西安半坡博物馆和北京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博物馆之后成立的第三个史前遗址博物馆。
随着博物馆的建立,甑皮岩遗址的保护宣传展示走上了快车道。1981年广西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甑皮岩遗址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国务院公布甑皮岩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启动编制《甑皮岩遗址保护与展示规划》。2003年国家、地方安排国债及配套资金500万元对甑皮岩遗址博物馆进行扩建改造。2004年国家文物局安排专项资金对遗址文化堆积进行加固保护。2004年举办了甑皮岩考古夏令营、桂林史前文化知识竞赛等考古科普系列活动。2005年,“甑皮岩”和“甑皮岩人”商标注册成功,为充分挖掘文物的无形资产进行有益的探索。2006年在阳朔图腾古道景区建设了“甑皮岩古人类遗址阳朔展示馆”,建构了甑皮岩“一址两馆”的发展新格局。2007年创作了“走进甑皮岩——寻访万年前的桂林人”宣传广告语并进行版权登记,同年出版了面向大众的考古科普图书《寻访万年前的桂林人》。2008年英国BBC《人类之旅》科教片摄制组聚焦甑皮岩……
自1978年开放以来,甑皮岩遗址博物馆每年接待成千上万中外游客。不少国家领导人曾先后到甑皮岩考察。1986年1月28日,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专程来到甑皮岩视察,这是小平同志生前唯一一次视察古人类遗址,甑皮岩留下了一代伟人与万年前桂林人对话的千古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