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探讨质量监测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引入质量监测系统前后所消耗的600例手术器械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300例,为实施质量监测系统后消耗的器械包;对照组300例,为实施质量监测系统前消耗的器械包。确定各项监测指标,设置专门监测小组,对比两组器械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清洗的合格率,运用科学的方法分析质量监测管理中的问题,完善质量监测的管理模式。结果: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管理系统引入后医疗器械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质量管理制度前,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消毒供应中心引入质量监测系统可以明显降低消毒供应中心医疗器械不合格的比例。
【关键词】质量监测;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R45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10-0142-01
医院感染问题是一个严重威胁患者健康的重要问题,消毒供应中心是其中一个重要的一环,其职能包括医疗器械的清洁消杀,维持灭菌物品的无菌状态,医疗用品的对下分发等工作[1]。其工作质量直接关系着器械的清洁与否,对于预防医源性感染有着重要意义,尤其是手术器械包,对病人的影响更为明显。而随着更多器械使用的增加,包括外来器械、复杂精密器械的大量使用,消毒供应中心所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严峻。近年来,我国不断提升对消毒供应中心职能的重视程度,不断地提升该部门的质量监测水平,确保医疗用品尤其是无菌医疗用品的无菌状态,以最大限度保证患者就医的安全率,是该部门工作中的一个重点。本次研究就我院施行质量监测以前和施行后的手术器械包的抽检情况,来探讨质量监测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中的实际意义。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施行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监测前后共600例手术器械包为抽检对象,且我院中心工作人员在性别、年龄、等自然属性方面不具有统计学差异,其他一般资料无明确差异,在统计学上可以认定为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自我院实施质量监测制度后,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须严格按照科室相关规范对院内所用医用器械实行清消灭菌、整理分类、包装下发等,并设置专人监管,对于未能严格施行的工作人员应该视情节严重程度予以不同程度的批评和惩罚。
1.2.2 成立专门的监测小组,以消毒供应中心有三年以上工作经验而且态度认真严谨的工作人员为主,医护人员共同参与构成质量监管小组,设置合理的季度轮换制度。监测小组在正式上岗履行监测职责前应当就设备管理、医疗质量控制等相关问题进行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2]。小组成员负责监理供应中心的医用器械清洁、消毒、灭菌、回收、分包管理,采用不定期抽检制度,可将抽检的结果和供应中心人员的工作成绩关联;同时,在监管过程中发生的问题,要多注意与相关工作人员沟通,指出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加以纠正。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学习和培训相关内容,严格规范其工作流程,以确保工作质量,保障整个消毒供应中心的高效工作状态,从而在源头上减少发生院内感染的风险,确保患者在医院就医的安全性。
1.2.3 监测指标 去污区监测指标:执行物品回收流程,人员操作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清洗溶液配置正确,清洗流程符合标准,手工操作步骤正确无偏差。
灭菌物品存放区监测指标:灭菌物品应注意标注有效期,灭菌程序和操作符合规范,灭菌包清洁干燥且无破损。发放时应当注意灭菌器物是否在有效的存放期内,按照灭菌操作进行的先后顺序进行发放,一切操作都应符合发放制度,不可随意。
手术器械监测指标:粘附有特殊感染物的器械应该带有明显的标注,也要有相关信息的登记,需要保护的精密仪器和设施也要按照相应的流程进行,避免无意义的损耗。外来的手术器械等需要有交接记录,双方应当场验收并处理好相关问题及文件,包括化学指示卡、重量大小是否合乎要求等。
过氧乙酸监测指标:规范操作流程,按照要求开关机,每次使用都应该做好使用记录的填写、环境监测表的填写。
下收下送監测指标:对于下收器物应严格分类,规范处置医疗废物,粘附有特殊感染物的器物应当做好标注;下送的物料必须要灭菌检查,送至各科室时要严格交接,按照规范的交接程序进行,填写相应交接单。
医院感染管理指标:严格执行对于人及物料的清洁单项管理,污料废料和粘附有特殊的感染物的器械和物品需要按照相应的程序进行处理。
根据各监测指标,观察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器械清洗的合格率,将结果进行对比。
1.3 观察指标 不良事件发生率;清洗合格率。
1.4 统计学方法 将本组数据代入SPSS21.0软件处理分析,计数资料用 % 表示,用 χ2 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根据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实施质量监测前后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和器械清洗的合格率做对比,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67%,对照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1.33%;观察组的合格率为98.00%,对照组为90.33%。详情请见表1.
3 讨论
医源性感染是衡量现代医院医疗质量的指标之一,消毒供应中心是预防医源性感染、保障医院提供医疗资源的安全的重要职能部门,出现了任何质量问题,最终都会影响到病人的就诊安全。而一些由于工作人员操作失误或是其他因素导致的失误,在原则上是可以通过一些手段来避免的,这就是引入质量监测系统的必要性,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供应中心乃至整个医院的运行效率[3]。
系统的质量监测指标即去污区监测指标、灭菌物品存放区检测指标、手术器械监测指标、下收下送监测指标、环氧乙烷监测指标、医院感染监管指标等方面。严格施行质量监管制度,保障医疗器械达到相关的清洁质量规范,对灭菌物品的贮存、发放、分类、管理都有着严格的监管和质量控制体系,精密仪器和器物应注意保护,避免无意义的损耗。同时,对外来器械的监管要同样重视,交接记录表等文件妥善保管,以免出现纷争。尤其是对医院感染的管理更为严格,病人、工作人员及物流的管理和传递都要按照规范进行,避免交叉感染。
在医院的消毒供应中心实施质量监测和管理,成立监管小组,分配相关责任,从源头进行质量监控管理,加强院内清洗、灭菌、消毒的质量管理可以有效提升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效率和监管水平,确保医疗器械等医用物品质量的有效控制,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提升清洁水准,有效的预防医源性感染,确保了患者的安全就医,值得在各医院推广。
参考文献
[1] 丁琳芳,王旭.质量管理监测指标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7(67):161-161.
[2] 刘莎.质量管理监测指标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的成效探讨[J].养生保健指南,2019,(24):10.
[3] 杨鸣春,刘雪莲,陈宇丹, 等.质量监测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6):1426-1428.
作者简介:于丽琼,1981年8月,籍贯:汉,性别 :女,最高学历:大专,职称:主管护师,职务:无, 研究方向:
【关键词】质量监测;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R45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10-0142-01
医院感染问题是一个严重威胁患者健康的重要问题,消毒供应中心是其中一个重要的一环,其职能包括医疗器械的清洁消杀,维持灭菌物品的无菌状态,医疗用品的对下分发等工作[1]。其工作质量直接关系着器械的清洁与否,对于预防医源性感染有着重要意义,尤其是手术器械包,对病人的影响更为明显。而随着更多器械使用的增加,包括外来器械、复杂精密器械的大量使用,消毒供应中心所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严峻。近年来,我国不断提升对消毒供应中心职能的重视程度,不断地提升该部门的质量监测水平,确保医疗用品尤其是无菌医疗用品的无菌状态,以最大限度保证患者就医的安全率,是该部门工作中的一个重点。本次研究就我院施行质量监测以前和施行后的手术器械包的抽检情况,来探讨质量监测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中的实际意义。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施行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监测前后共600例手术器械包为抽检对象,且我院中心工作人员在性别、年龄、等自然属性方面不具有统计学差异,其他一般资料无明确差异,在统计学上可以认定为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自我院实施质量监测制度后,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须严格按照科室相关规范对院内所用医用器械实行清消灭菌、整理分类、包装下发等,并设置专人监管,对于未能严格施行的工作人员应该视情节严重程度予以不同程度的批评和惩罚。
1.2.2 成立专门的监测小组,以消毒供应中心有三年以上工作经验而且态度认真严谨的工作人员为主,医护人员共同参与构成质量监管小组,设置合理的季度轮换制度。监测小组在正式上岗履行监测职责前应当就设备管理、医疗质量控制等相关问题进行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2]。小组成员负责监理供应中心的医用器械清洁、消毒、灭菌、回收、分包管理,采用不定期抽检制度,可将抽检的结果和供应中心人员的工作成绩关联;同时,在监管过程中发生的问题,要多注意与相关工作人员沟通,指出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加以纠正。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学习和培训相关内容,严格规范其工作流程,以确保工作质量,保障整个消毒供应中心的高效工作状态,从而在源头上减少发生院内感染的风险,确保患者在医院就医的安全性。
1.2.3 监测指标 去污区监测指标:执行物品回收流程,人员操作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清洗溶液配置正确,清洗流程符合标准,手工操作步骤正确无偏差。
灭菌物品存放区监测指标:灭菌物品应注意标注有效期,灭菌程序和操作符合规范,灭菌包清洁干燥且无破损。发放时应当注意灭菌器物是否在有效的存放期内,按照灭菌操作进行的先后顺序进行发放,一切操作都应符合发放制度,不可随意。
手术器械监测指标:粘附有特殊感染物的器械应该带有明显的标注,也要有相关信息的登记,需要保护的精密仪器和设施也要按照相应的流程进行,避免无意义的损耗。外来的手术器械等需要有交接记录,双方应当场验收并处理好相关问题及文件,包括化学指示卡、重量大小是否合乎要求等。
过氧乙酸监测指标:规范操作流程,按照要求开关机,每次使用都应该做好使用记录的填写、环境监测表的填写。
下收下送監测指标:对于下收器物应严格分类,规范处置医疗废物,粘附有特殊感染物的器物应当做好标注;下送的物料必须要灭菌检查,送至各科室时要严格交接,按照规范的交接程序进行,填写相应交接单。
医院感染管理指标:严格执行对于人及物料的清洁单项管理,污料废料和粘附有特殊的感染物的器械和物品需要按照相应的程序进行处理。
根据各监测指标,观察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器械清洗的合格率,将结果进行对比。
1.3 观察指标 不良事件发生率;清洗合格率。
1.4 统计学方法 将本组数据代入SPSS21.0软件处理分析,计数资料用 % 表示,用 χ2 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根据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实施质量监测前后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和器械清洗的合格率做对比,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67%,对照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1.33%;观察组的合格率为98.00%,对照组为90.33%。详情请见表1.
3 讨论
医源性感染是衡量现代医院医疗质量的指标之一,消毒供应中心是预防医源性感染、保障医院提供医疗资源的安全的重要职能部门,出现了任何质量问题,最终都会影响到病人的就诊安全。而一些由于工作人员操作失误或是其他因素导致的失误,在原则上是可以通过一些手段来避免的,这就是引入质量监测系统的必要性,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供应中心乃至整个医院的运行效率[3]。
系统的质量监测指标即去污区监测指标、灭菌物品存放区检测指标、手术器械监测指标、下收下送监测指标、环氧乙烷监测指标、医院感染监管指标等方面。严格施行质量监管制度,保障医疗器械达到相关的清洁质量规范,对灭菌物品的贮存、发放、分类、管理都有着严格的监管和质量控制体系,精密仪器和器物应注意保护,避免无意义的损耗。同时,对外来器械的监管要同样重视,交接记录表等文件妥善保管,以免出现纷争。尤其是对医院感染的管理更为严格,病人、工作人员及物流的管理和传递都要按照规范进行,避免交叉感染。
在医院的消毒供应中心实施质量监测和管理,成立监管小组,分配相关责任,从源头进行质量监控管理,加强院内清洗、灭菌、消毒的质量管理可以有效提升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效率和监管水平,确保医疗器械等医用物品质量的有效控制,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提升清洁水准,有效的预防医源性感染,确保了患者的安全就医,值得在各医院推广。
参考文献
[1] 丁琳芳,王旭.质量管理监测指标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7(67):161-161.
[2] 刘莎.质量管理监测指标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的成效探讨[J].养生保健指南,2019,(24):10.
[3] 杨鸣春,刘雪莲,陈宇丹, 等.质量监测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6):1426-1428.
作者简介:于丽琼,1981年8月,籍贯:汉,性别 :女,最高学历:大专,职称:主管护师,职务:无, 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