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有效使用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n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成熟,教学条件日益改善,多媒体手段成为常规课堂的宠儿。在为教学提供新手段,注入新活力的同时,给教育现代化带来了新的动力和深遠影响。因此对语文课上课件、多媒体的作用、存在问题进行比较分析,对提高课堂效率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一、多媒体课件在语文课堂中的意义和作用
  1.使讲授内容易于理解,强化刺激,利于记忆,培养学习兴趣。单靠教师讲解,很多实质性的教学内容学生很难理解,进而使他们的思维受到了限制。利用多媒体声像并茂、动静结合的特点,强化印象,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和欲望,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2.合理剪裁整合教材,变枯燥为生动。面对内容较多的文本,为删繁就简,帮助学生迅速抓住教材要点,老师必须对教材进行剪裁整合,利用多媒体,对整合后的施教内容进行展示,提纲挈领,有助于引导学生高效率思考。并且在展示中融合多媒体技术,使呈现更加生动,从而吸引学生参与课堂活动。
  3.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合理配置,有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利用多媒体教学则能直观地引导学生关注,并以此为整个教学活动的核心,从而更高效地解决问题。
  4.有效配置时间,加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多媒体教学能适当弥补学生阅读量小的问题,为学生赢得了更多时间,拓宽了学生视野,扩大了知识面。
  5.整合多种资源,弥补教师自身不足,丰富学生体验。面对小说、戏剧等文本,教师只凭个人的能力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但运用多媒体,截取影像,使情节具体化,学生通过影像作品的直观感受,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容。
  二、多媒体课件运用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1.存在的问题
  (1)定位不当,多多益善。多媒体课件仅是一种辅助手段,而有些教师将媒体课件的作用无限放大。教学中高频度使用,甚至节节都用;课件也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学活动师生互动难觅踪迹,教师主导的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双双被忽略。
  (2)只知模仿,不知整合。成品课件充斥网络,质量参差鱼龙混杂,或略加修改,受制于人;或不做研究,邯郸学步。导致思维受限,丧失了教学的灵活性。
  (3)忽略实际,作用弱化。部分老师在课件设计中,对学情把握不准,课件使用的意义和作用被弱化。
  (4)制作粗糙,效果不佳。投影的亮度对比度都低于电脑显示屏,部分老师未能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制作的课件在字体设置、色彩搭配上不够合理,课堂上学生视觉效果不佳,从而影响了课件的使用效果。
  (5)圉于课件,浪费资源。大多数课件的内容设置是封闭的,这种重预设、轻生成的意识,使得许多课堂上在师生互动、小组研讨中现场形成的优秀课堂资源浪费。
  2.应对策略
  (1)控制频率,找准时机,体现实用性。运用多媒体的目的不是为了装点课堂,而是为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这就决定了多媒体本身要具有实用性。在多媒体使用频率上,教师要进行深入研究,有研究表明,语文课堂上使用多媒体的频率应当控制在每节课两次以内较好,总时间控制在一百秒以内。同时,要结合教学实际需要,选准切入时机,在最需要的阶段展示出最恰当的内容,花最少的时间获得最好的效果。
  (2)摸清学情,因材施教,体现针对性。学生是教学的服务对象,也是教学的最终归宿,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以学生为中心展开的。在课件设计过程中,除深入研读教材,合理取舍之外,还要考虑学生的基本情况,要对学生的现有知识基础、接受水平、认知规律等智力因素与兴趣、爱好、情绪等非智力因素全面了解,这样才能使多媒体课件更具有针对性。
  (3)整合完善,协调搭配,体现艺术性。网络课件的确是备课的有效资源,但不能只讲“拿来主义”,而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恰当整合修改,为我所用。要提倡自主设计课件,因为只有这样,课件与教师的教学设计才能完美融合。要力求课件既能有效服务于课堂教学,又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使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学习兴趣均有所提高。
  (4)落实主导,体现主体,体现开放性。现代教学理论提出: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这是教学的核心,不能因教学手段的改变而有任何的改变。运用多媒体时要让学生有阅读文本的时间,并且应不妨碍或者有助于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个性化解读,在学生间与师生间展开充分的交流与讨论,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成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教师也要摆脱机械操作课件、完全受课件摆布的被动局面,而是要成为多媒体的驾驭者,完善者,充分体现教师教学活动组织者与引导者的身份。在运用课件时要在适合的时机组织学生展开主动探究,尤其是出现教学预案之外的情况时,教师要运用教学机智善加诱导,或修改课件,或抛开课件,使课堂生成的教育教学资源成为延伸学生认知、深化学生思维活动的一个重要契机。
  (5)张扬风格,弥补弱项,体现个性化。教师要结合个人教学风格设计调整课件内容,在选择素材、制作方式、时间长度等方面体现个性化特色,并有意识的弥补个人能力的弱项。如针对范读,朗诵能力强的,配以音乐,让其配合自己声情并茂的范读;而朗诵能力弱的老师,则应在媒体课件中融入较高质量的朗读音频。另外,在设计内容方面可结合本地区的状况,既要围绕教材内容,又体现乡土特色,让课件更能吸引学生眼球,调动学习兴趣;在演示方式方法上,灵活运用影音展示的手段,将图像、数据、文字、视频、音频等资料融合起来,按照演示效果最佳的角度进行运用,提高实际教学成效。
其他文献
中学学习指导是在“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思想指导下,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大面积提高学习质量的重要保证。要从宏观上掌握学习的一般方法和从微观上掌握各学科学习的具体方法,使学生在整个中学阶段掌握和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不仅“学会”,而且“会学”,出色地完成学习任务,并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中学学习指导的目的  中学学习指导,是研究中学学习规律、学习原则、学习
农村小学生由于信息闭塞,各种信息的传播不够广泛,他们了解社会的方式除了看电视外就只有看书了,限于他们父母对于学生阅读课外的认识不够,只有极少部分的农村小学生才能拥有自己的课外书,看得少了,自然写不出来。因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因而,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说”作文何尝不是一种
摘 要:课堂改革中要践行“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关注学生的生成。在课前要细致预设,课中等待生成;课上引导质疑,巧抓生成;注重个性解读,促进生成。使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课堂拥有了活力,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就会提高,高效课堂就会生成。  关键词:生成;促进;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6-0193-02  DOI:10.16657/j.
从道德价值论的视角而言,法治应该是善法之治,法治进程是走向善治的动态过程。这种善法之治的有效达成取决于道德在法之运行各个阶段的积极作为:在法之创制阶段,为法律提供道
新课程教学改革背景下,如何使我们的教师拥有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念,掌握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是目前广大教学工作者探讨的一个共性问题。构建自主高效优质的课堂,教师必须要注重创设情境,激发思维,当堂落实,自主创新,全面实施“少教多学”的教学模式。  首先,教师在备课上更要精细扎实。把课堂交给学生,“少教多学”,并不是解放教师,相反课堂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尤其对教师的备课要求。教师不仅要研究哪些内容是学生
高中语文"文化论著研读"选修课程,以人教版为例,包括《先秦诸子选读》《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中国民俗文化》等。苏教版中的"文化论著研读"有《论语》选读、《孟子》选读、《史记
如何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积淀文化、学会理解、更好地与人沟通与交流?笔者认为语文课堂不应被字、词、句、篇等固定的模式所束缚,应通过情境创设、
摘 要:高重铬酸钾硫酸回流法是测定化学需氧量的标准方法。该方法测定结果准确、重现性高,但该方法存在分析时间长,使用剧毒药品,二次污染严重等不足,难以在实验教学中予以推广。针对这些不足,教师应积极优化实验方案,从而缩短实验课程所需时间,降低教学成本。  关键词:化学需氧量;COD;重铬酸钾;滴定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13-0017-02  D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历史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顺应新形势,迅速提升教学效率成为了广大历史教师积极思考的重要课题。要转变传统观念,加强自身素质能力;了解学生情况,明确教学目标;恰当运用教材中图文材料;创设良好氛围,做好师生交流工作;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激发学生兴趣。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中华书局本《苏轼文集》与《苏轼诗集》堪称苏轼诗、文整理成果的双璧,其中《苏轼文集》对考订苏轼生平尤为重要。《苏轼文集》源出于南宋《东坡外集》,其中"题跋"与"杂记"两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