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身为臣子为君父之健康而祈祷,此为人之常情。朱熹曾对此提出了一些看法:就“理”而言,人之寿夭祸福为命定,不会因为祈祷而改变;就“事”之层面而言,则需要以“公私”断之。若臣子为君或者弟子为恩师祈祷是出于“天理之公”之至情,便值得肯定;但若只是为一己之幸福,则完全是出于“一己之私”。真德秀作为朱熹的私淑弟子,其为家人或者自己之安康而撰写了青词,此文体本身固然属于道教,但考察其内容即可发现,真德秀依然恪守了朱子学之公私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