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德文化中交际的差异

来源 :商业2.0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dfafdsfs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中德两国语言在高低语境文化和跨文化交流的视角下三方面差异,分别为:言语行为、社会关系认知、时间观念。希望能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有所帮助的基础上提供相关的教学和研究参考。
  关键词:语境;言语行为
  中国和德国的交流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开放发展越来越多,但以不同文化为背景的交际不可避免的将出现诸多问题。交际冲突的隐患恰恰在于人们都习惯在自身文化背景基础上对遇到的现象、经历事物和自身行为做出自己的理解与评价。那么本文对中德文化差异的分析将首先从语境文化角度展开。
  在高语境的中国文化中,语言表达注重客气、礼貌、卑己尊人为佳。人际关系蕴含了很多的情感因素、言语表达趋向感性委婉间接而又灵通多变。在表达一些不确定的信息时、回避结论与承担责任,因此显得被动。对时间处理较为灵活,人际关系密切,强调集体、群体的相互依存关系、注重语码接受者的感受 ;喜欢强调稳定与和谐,不喜欢公开对抗和否定。在低语境的德国文化中,不习惯客套,处理事务时对事不对人、人际关系趋向理性、真实,言语表达直截了当、严谨准确。做事有约束性、喜欢果断的做决定而承担责任。对时间有严密的计划,人际关系则较为疏远,强调个性独立。喜欢发表自己的意见与表达个人内心想法。
  1、言语行为
  言语是行为的一种,某种行为的目的可以通过言语来实现。直截了当,毫不含糊德国人的语言行为的特点。而中国人的表达显得更加含蓄、不直接。这是因为在言语表达中使用了本族文化中约定俗成的语境符号,而不是语言意图表达不清晰。在具有这种语境知识和文化背景的本族人来说,这些语境符号完全可以清晰的表达出言语交际中想要传达的行为意图。而来自低语境文化的德国人之所以觉得中国人的意图表达不清晰,难以理解,正是因为他们不具有对高语境的符号信息的解析能力。例如,一个德国学生想要邀请一位中国女生一起去游泳,中国女生的回答是:“我不太会游泳。”
  按照我们的理解,这样的回答表达的是委婉地拒绝,而德国同学的理解只停留在字面的意思,则回答说:“那正好,我可以教你!”这样情况则变得糟糕。中国人在拒绝时不会用:“Das geht nicht.”(这不行。)而会用:“Das ist vielleicht schwierig.”(这恐怕有些难。)来表示。 但这恐怕有些难对于德国人来说他们会理解为:虽然一定难度但是还是可行,因此德国人会非常不理解中国人为什么会不同意,他们会认为对中国人的这一特点理解为不诚实。因为从德国人认为,行就是行,不行就不行,没有中间地带。他们用他们的语境文化习惯来理解中国的语言表达就会出现理解的偏误造成不可避免的文化冲突。
  也正是因为德国人的低语境文化语言负载大部分的信息量,这就要求他们要把事情的具体细节商定好,表现出来就是得人们德国人有了办事作风严谨的印象同时也显得古板,缺少幽默感。从接电话的规则来看。在我国接起电话来通常第一句话会是:“喂,您好,请问找谁?”或只是“你好!”而在德国和多数西方低语境文化背景国家,他们的习惯问候语总是:“Peter Meyer.”、“Guten Tag, Hier spricht Peter Meyer.”或“Hallo. Hier ist Peter Meyer.”(你好,我是Peter Meyer)。
  可以看出,使用德语的德国人,接电话是习惯先说出自己的姓名和单位等意图在等待对方的回答之前在最短的时间内提供更多的信息给对方,而不管对方打来电话的意图,虽然电话中的交流无法通过视觉来观察到对方的情况。而在使用汉语的中国,首先习惯询问一些对方是谁,找谁等基本信息,才会考虑是否提供自己的基本信息。而这类交际差异大多数参与者只是简单地将此归结于特殊的场景和人的性格因素,从而人文“德国人是严肃的没有幽默感的”,“中国人是没有礼貌的”这样的结论,而意识不到其实这些行为差异是由不同的文化背景造成的。
  2、人际认知
  跨文化交际涉及人际关系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一重要的环境因素,人际关系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是指人们在交际活动之后人和人之间心理接触的结果——即心理距离。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建立的如亲密关系、疏远关系、敌对关系都是心理距离,即人际关系。受不同的文化、社会、自然地理记忆空间因素的影响的中德两国,在世界观、价值观、认知方式等也存在不同的认知的情况下对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及其具体的处理方式上有也有各自不同的习惯。在中德国两国人在待人处事方面看出其对待人际关系的态度的差异。例如在商务谈判中,德国人始终本着以事情为中心的的原则与态度。而“人情”是中国人更为看重的因此也成为了谈判成功的重要前提之一。
  3、时间观念
  时间作为非语言因素,具有一定的交际功能并传达着一定的信息。例如,守时的出席约会有助于交际的顺利进行并给人留下好印象。相反,无故迟到将会以传递给对方不尊重、不重视对方的负面信息。对于中国这一具有五千年农业文化的国家,中国人形成了随意,模糊的时间观念正是受到了以前的农耕文化的影响。在长期的农业社会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根深蒂固,深入人心。人们没有对进行精确的计算的习惯。而德国被人们普遍认为最有时间观念的民族之一,在得过街头,我们总能看见行色匆匆的人们走在在路上或在公共汽车上也是在翻阅书报来充分利用时间。
  在德国办事习惯中,预约是必不可少的,他们喜欢把时间安排妥帖,时间安排的被打乱会让他们非常恼火。并且预约的时间通常会具体到几点几分,小到给上司汇报工作、看医生,见教授大到商务约会。没有预约的一次会议、一次突然的拜访都是不礼貌的。而中国人对问题的处理更具随机性。当这样的中国人遇到德国人时,就会吃闭门羹,德国人会直接对你说:我没时间。中国人认为德国人冷漠,缺乏人情味。而德国人则对中国朋友的突然来访而感到手足无措,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的相互理解与尊重是交往顺利的必要条件。
  德国人在邀请时都要在在一周前将约会的地点,时间,内容等相关情况提供给对方,这样给对方充足的时间去安排并且避免时间的冲突,时间一旦确定就不会轻易变更。但是一些不可抗因素如交通堵塞或其他原因造成的迟到如需十分钟以上也要电话通知对方,不打电话同样是是非常不礼貌的。提前也不是准时,为了避免客人提前到来而主人没有准备好的尴尬。如果一方提前到达目的地,他们习惯等到约定的时间再去敲门。
  4、结语
  以上,分别从中德两国在言语行为、社会关系认知、时间观念这三方面阐述中德两国的文化差异。那么为了使交流顺利进行我们应该怎么样避免发生不必要的冲突呢?首当其冲的就是相互尊重、入乡随俗。我们无法要求具有几千年的文化、心里的沉淀的两个国家任何一个区适应另一个,因此要互相尊重理解各自交往处事的原则与风格,当观念不同时,相互最终、入乡随俗才能有效避免交际摩擦。
  参考文献:
  [1]刘询,《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3]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年版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摘要:英语作为国际上最为通用的语言之一,已经成为我们对外交流活动中一种必要的工具,培养在校大学生良好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英语交际能力是教学改革的目的和重点。英语学习能否取得成功,除了需要高效的英语学习方法外,更重要的是依赖一种多层次、多功能、综合运用各种感官的英语课堂教学。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采取有效课堂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期刊
中图分类号:TP393.09 文献标识码:A  摘要:在介绍XML和ASP技术的基础上,讨论了网上选课系统的需求分析,并结合高校教学特点,对系统的功能模块、数据库表、选课算法进行设计,将XML技术应用到选课冲突判断、加载和验证、数据发布等方面。  关键词:XML;网上选课系统;设计  1、引言  网上选课系统是针对在校学生和教师使用,从学生的角度来说,由于学校教学制度的改革,现在大部分高等院校开始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英语已经进入我们的生活并在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用什么方法在这个汉语环境中实施英语教学成为了一个很热门的话题,值得我们去研究。在课堂上如何有效的进行语法教学、怎样指导学生背诵、如何打好英语学习基础等都成为本文所关注的话题。教学方法的优劣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所谓“好的教学方法”,其实就是“最适当的教学方法”,就是对于实现
期刊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摘要:谈英语学习方法和学习方式:通过对诸多科学的和行之有效的英语学习方法和方式,归纳总结出英语学习方法和方式在学习英语语言方面的重要性,并倡导创造性和主动性的英语语言学习方式,以达到培养有关人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的 。  关键词:大学英语;英语教学;英语语言学;渗透  1、语言学习听说领先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英语学习的方式可分为接受和发现两种。听、读是接
期刊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词块教学法的提出,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收到了广大教师的青睐。词块就是通过固定一些特殊的短语和句型的方式形成一种具有特定语义的结构,这在英语语言体系中是一种常见的句型结构。在英语教学和学习中,学生通过在口语和书面语中频繁使用词块,可以有效提高英语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本文通过对大学师生进行调查的形式了解到当前老师在教学和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对词块运
期刊
中图分类号:H319. 9 文献标识码:A  提高员工素质是企业发展的根本。神火铝电公司着眼企业长远发展,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全员素质提升工程”建设,有力提升了员工综合素质,企业整体竞争能力不断增强。  一、强化“五项”教育活动,统一思想,为提升职工素质打下坚实思想基础  思路决定出路,素质决定水平,境界决定成败。为使公司干部员工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的激情,培养其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的气概,同时使员工更加
期刊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呼吁培养创新型人才,培养英语专业创新型人才是高职院校赖以生存发展之本。 本文论述了培养英语创新人才所遵循的原则和培养的手段。  关键词:英语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手段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国内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成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系统中的不可忽视的一部分,高职教育的迅猛发展加速了高等教育向社会化方向的转变,能够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实践创新型人才。
期刊
中图分类号:H314 文献标识码:A  摘要:川端康成作品的语言特色之一就是善于使用比喻,本文就川端的作品《古都》中的比喻(明喻和暗喻)做了简单分析。  关键词:《古都》;明喻;暗喻  《古都》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代表作,与其另外两篇小说《雪国》、《千纸鹤》一起,“以其敏锐的感受,高超的叙事技巧,表现日本人的精神实质”让川端康成获得了一九六八年诺贝尔文学奖。  纵观前人对川端作品的研究,一般都是从
期刊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构建出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成为政府和民众都非常关心的话题,也成为业界人士的研究热点。在对相关研究成果分析我们发现,有关出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理论成果很少涉及到“它是什么?”本文力图从传播学五大基本研究领域,即“主体分析”、“内容分析”、“渠道分析”、“客体分析”和“效果分析”来探讨出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内涵。  一、 出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主体  1.实施主体—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行业企业深度参与的高职旅游外语类专业教学体系的重构研究”(2012586)】  摘要:“S-PIAF”教学体系是校企双轮驱动,行业协会协同促进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以青岛酒店管理学院为例,从资源保障、组织保障以及制度与机制保障三个方面提出了教学体系实施的关键策略,对高职教育的内涵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职;教学体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