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简要阐述了实施高校学生伙食民主管理的重要意义,客观分析了当前高校食堂学生民主管理的形式及不足,提出了加强高校学生伙食民主管理的途径和要求。
【关键词】高校食堂 民主管理 现状分析 改进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8-00-02
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步伐的进一步加快,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后勤服务的能力、水平得到极大提高,适应了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但是,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社会、经济环境都发生着许多重大转变,市场物价持续波动上扬。高校后勤食堂具有公益特性,承担着稳定校园和社会的重大责任,服务对象群体特殊,食堂供应价格需相对稳定。由于食品原材料价格持续大幅上涨和用工成本的不断增加,当前高校食堂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压力。在这样一种压力下,如何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办好让学生、家长、领导满意的伙食成为高校食堂必须认真研讨的问题。我认为进一步丰富高校学生伙食民主管理的形式,深化学生伙食民主管理的内涵,创新学生伙食民主管理的途径,将是高校伙食面对新形势下巨大压力的有力举措之一。
1 高校学生伙食实施民主管理的重要意义
1.1 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我国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作为社会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要求高校伙食的管理和服务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市场规律要求,融入社会经济运行轨道,走专业化、市场化发展道路。建设高校伙食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建立高校伙食行业自律、舆论监督、师生参与相结合的市场监管体系。食堂要自觉接受师生监督,向师生公开食堂定价程序,让师生了解并参与食堂管理和服务过程,知晓食堂面临的困难和压力,了解高校食堂伙食特点和供应情况,使食堂管理、服务让师生理解。
1.2 这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中央要求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速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大量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为了保证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就必须有效解决制约其发展的瓶颈问题——高校后勤。而在高校后勤中具有基础性产业地位的高校伙食,无疑必须顺应这种发展和改革的需要。
国内大多数高校后勤现都已成为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市场经济实体,在理论上完全被市场所牵引,面临着被取代、被重新选择的局面。同时,由于服务对象和高等教育的特殊性,它又必须遵循高等教育的规律,坚持公益性原则。在这种市场完全竞争情况下,高校伙食必须建立以师生需求为导向的经营管理服务体系,适应服务对象的需求,必须真正实施学生伙食民主管理制度,通过制度的实施,不断赢得师生,稳定市场。
1.3 这是保持高校和谐稳定的需要。
高校伙食的卫生安全工作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利益和人身安全,也关系到高校和社会稳定的大局。从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根本目的来讲,是为了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后勤保障和服务,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加快发展。所以,高校伙食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市场经济规律与教育规律之间的关系、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坚持以社会效益为主,通过师生参与伙食民主管理,规范伙食运营行为,保证高校伙食实体运作的公益性方向,从而保证高校平安和谐稳定。
1.4 这是高校伙食规范化发展的需要。
企业只有在市场竞争中才能发展壮大,并确立自己的地位,市场是企业不断追求发展的永恒推动力。高校伙食面对着市场竞争,面对着师生消费需求的不断变化,只有不断改进服务,才能巩固市场地位。师生参与高校伙食的民主管理,正可以起到这样一种推动力的作用,通过民主参与,通过其对服务对象信息的不断反馈,高校伙食才能进一步明确师生需求,才能把握师生消费规律,才能清醒认识自身存在的不足,才能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才能不断推动和促进高校伙食的规范化管理。
2 当前高校伙食学生民主管理形式及其不足
多年来,高校伙食在学生民主管理方面进行了很多积极有效的探索,积累了不少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经验。我们浙江工商大学采取的主要做法如下:
(1)坚持常年实行服务承诺制度,设立服务、监督、投诉热线电话,及时向师生通报后勤工作动态,促进师生对后勤的了解,努力提高各种服务的及时性和质量。
(2)成立学生生活指导工作小组,指导各种面向学生的互动活动。校团委定期组织召开阳光生活会,与学生代表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直接了解学生对于食堂服务的想法、建议,传递餐饮服务的相关动态。
(3)在食堂主要入口处设立大堂副理,面对面接受学生对餐饮服务和食堂就餐时遇到的建议和意见。
(4)设立勤工助学岗位,主要集中于窗口供应、面点制作和收餐服务岗位,让学生参与食堂大堂日常用餐服务工作,真正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5)聘请学生代表成立义务监督员队伍,全面监督餐饮管理的各项服务。聘请热心学生成为食堂信息员,邀请他们参加食堂的各项服务活动,通过他们的纸笔,抒发他们参与活动获得的感受,提高同学的对的认食堂的认识。
(6)定期举办“后勤优质服务月活动”、“美食文化节”、 厨艺比赛、服务微笑之星评比等;每年组织“走进食堂”参观活动、“我与食堂”征文活动、“我看食堂”摄影比赛活动、“食堂主任与师生面对面交流”等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增进与师生的沟通交流。
(7)重视做好信息宣传,加强与师生沟通。专门开设后勤网站,编印《后勤报》,通过校报、校园网,积极宣传后勤餐饮管理服务信息、服务举措等,增加和扩大餐饮管理服务信息,让师生了解、理解、支持餐饮管理服务。
然而,随着师生用餐消费需求的不断提高,当前高校学生伙食民主管理形式的内容、广度、深度等都还存在着一定的欠缺和不适应性,具体表现在:
1)重视程度不够,存在着形式化趋势。
经过10多年的社会化改革后,从某种角度来讲,有的院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后勤的事”是“后勤自己的事”,这样一种认识偏差。对于学生伙食民主管理组织,如学生伙食管理委员会、膳食管理委员会、学生权益部等组织形式,基本由学生组成,后勤饮食服务部门负责人主导与组织的协调等,校方一般不参与,在学生、后勤、学校三方没有建立直接的联系和信息传递渠道。
而像在食堂设立勤工助学、大堂副理等岗位,不少同学往往又简单的理解成只是为了解决贫困同学切身经济困难,对岗位在促进伙食部门与同学之间交流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对参与工作的热情不高,如不少学校普遍存在的“大堂副理”一岗,坐堂的学生副理往往只是机械的在规定时间坐在岗位上,被动的接受投诉,对于投诉是否合理、是否可以马上答复;投诉的处理结果如何、反馈的情况又怎样等等卻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和深入探讨,就会使学生民主管理成为一种形式,起不到沟通桥梁的作用,得不到学生和后勤双方的认可。
2)沟通互动方式相对单一。
当代大学生都是九十年代出生,基本以独生子女为主。他们成长在中国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没有遭受过什么困苦,由于优越的生活环境,他们幸福、独立、自我,“明确直接主动的表达”已经构成这一代最典型的特征。
当代大学生的种种具有时代特征的心理特性决定为之服务的伙食部门必须顺应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的研究在当前处于相对薄弱的地位,对服务对象心理特征的把握不足,当前民主管理的种种形式,从实际效果角度来探讨,还停留在浅层,学生民主管理组织参与热情不高,参与的学生又多以学生干部为主,而学生往往只是这些系列活动或座谈会的一个被动“受众”,被动的参加活动,被动的“接收”后勤的信息,被动的表达主办方希望得到的认可、赞同。同时,由于“受众”的范围基本固定,参与比例较小,信息传递存在失真,自然就出现沟通互動的范围不大,影响有限,反响不深的局面。
由此可见,高校伙食服务无论从高校后勤“三服务两育人”的服务宗旨出发,还是从经济实体以顾客需求为导向的经营管理方针着眼,都必须深入分析各阶段、特定服务对象的心理,掌握其心理特征,才能有的放矢,分析不足,指导实践,进行有效创新。
3 加强高校学生伙食民主管理的途径
3.1 要进一步提高对高校学生伙食民主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原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同志在第四次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电视电话会议上讲话指出: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对今后的后勤工作不是不管了,而是管的方式变了。后勤系统从高校行政体系众规范分离出来后,虽然高校与原后勤系统变成了甲乙方关系,但学校作为甲方,要切实履行甲方管理、监督的责任与权利。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虽然改变了学生食堂的运行机制,但并没有改变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的管理、监督责任。
学校和后勤要从国家、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局高度重视高校学生伙食民主管理,要采取积极介入的态势,从学校行政、学工等阵线派出一定数量人员参与伙食民主管理组织,加强对组织和学生的思政工作,正确引导意识形态的方向。这样一个组织的建立有助于形成合力,强化对伙食部门的监督和对学生的宣传、引导。组织可对伙食部门的餐饮服务标准、伙食品种价格、食品卫生安全和成本核算等诸方面提出规范要求,建立价格听证、服务听证制度,扩大学生知情权,增加理解支持度。伙食部门要积极认识民主管理的积极作用,要认识到只有服务对象的不断监督,才能明白需求所在,才能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只有服务对象的满意,才能巩固市场地位,才能实现品牌认同。
3.2 要重视探索建立长效机制,不断加强民主管理
后勤服务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后勤服务永无止境。高校伙食要从浅层服务向纵深发展,最终实现超期望服务,以不断适应日益变化的需求。
高校伙食可以完善座谈会、服务质量调查、大堂副理、勤工助学等沟通形式的内涵,调动学生伙食民主管理工作的主动性和工作热情,由其主动召集学生召开座谈会、主导大堂副理的招聘、管理、考核等工作。做好调研反馈,以起到很好的沟通桥梁作用。
高校伙食部门还可以按照企业化运作的一系列制度要求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帮助学生民主管理组织建立各项工作表单,如《意见征询表》、《服务投诉处理表》等,真实准确记录师生的各项意见和建议,防止信息传递失真,有利于监督投诉的整改落实情况。要重视对组织成员的培训,针对学生反映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组织他们通过参观等,熟悉食堂内部操作流程,熟悉高校伙食运作规律,掌握高校伙食特点,并共同探讨学生反映问题的答复方式方法、解决手段等等。
高校伙食要本着服务于学校教学科研、服务于广大师生员工的服务宗旨,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求真务实态度,认真对待学生提出的各项问题,避免思维定势;要注重学生的参与程度,通过价格听证、服务听证等形式,及时发布有关社会市场物价动态,公布后勤食堂实际运行状况及物价上涨导致的困难,取得教育管理部门、学校、师生的广泛理解和支持。
3.3 要重视通过积极宣传,正确引导学生民主管理意识
高校伙食要充分运用市场理念,通过报刊、广播、网站等校内媒介,及时宣传伙食工作动态,传播伙食服务理念,传递市场物价动态、服务动态,解答服务对象提出的共性问题。以价格听证、服务听证等形式,公开相关信息、增强数据的说服力,让师生充分了解伙食工作,提高学生的理解和信任程度。
3.4 要自觉实践“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目标
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到市场参与采购,深入食堂共同劳动、体验生活,让学生体验了解食堂采购、配送、生产加工操作等一系列工作流程,了解伙食工作的艰辛劳苦。通过对市场菜价的调查,菜肴的成本核算,让师生充分感受食堂原材料市场和供应价格之间的压力和后勤伙食部门的努力。通过他们的现场说法,增强对后勤理解的同时,增强育人责任,提高他们的社会实践经验和抗挫折的能力、心理,实现高校后勤“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目标。
总之,高校食堂学生伙食民主管理工作不仅对学校平安和谐稳定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且对加强伙食管理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充分发挥学生伙食民主管理的积极作用,重视加强内部管理,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切实把高校学生伙食办好,让领导省心、家长放心、师生满意。
参考文献
[1] 秦国华,尤玉军.关于高校学生餐饮管理体制的构想.探索——中国高伙食社会化改革理论与实践.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11.
[2] 孔宇.试论构建和谐高校伙食.探索——中国高校伙食社会化改革理论与实践.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11.
[3] 何雄.饮食服务与科学管理.杭州:浙江大学饮食服务总公司,1998.10.
[4] 萧国亮.经济学的视域:后期体制与社会化.成都:重庆出版社,2003.2.
【关键词】高校食堂 民主管理 现状分析 改进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8-00-02
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步伐的进一步加快,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后勤服务的能力、水平得到极大提高,适应了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但是,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社会、经济环境都发生着许多重大转变,市场物价持续波动上扬。高校后勤食堂具有公益特性,承担着稳定校园和社会的重大责任,服务对象群体特殊,食堂供应价格需相对稳定。由于食品原材料价格持续大幅上涨和用工成本的不断增加,当前高校食堂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压力。在这样一种压力下,如何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办好让学生、家长、领导满意的伙食成为高校食堂必须认真研讨的问题。我认为进一步丰富高校学生伙食民主管理的形式,深化学生伙食民主管理的内涵,创新学生伙食民主管理的途径,将是高校伙食面对新形势下巨大压力的有力举措之一。
1 高校学生伙食实施民主管理的重要意义
1.1 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我国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作为社会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要求高校伙食的管理和服务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市场规律要求,融入社会经济运行轨道,走专业化、市场化发展道路。建设高校伙食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建立高校伙食行业自律、舆论监督、师生参与相结合的市场监管体系。食堂要自觉接受师生监督,向师生公开食堂定价程序,让师生了解并参与食堂管理和服务过程,知晓食堂面临的困难和压力,了解高校食堂伙食特点和供应情况,使食堂管理、服务让师生理解。
1.2 这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中央要求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速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大量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为了保证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就必须有效解决制约其发展的瓶颈问题——高校后勤。而在高校后勤中具有基础性产业地位的高校伙食,无疑必须顺应这种发展和改革的需要。
国内大多数高校后勤现都已成为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市场经济实体,在理论上完全被市场所牵引,面临着被取代、被重新选择的局面。同时,由于服务对象和高等教育的特殊性,它又必须遵循高等教育的规律,坚持公益性原则。在这种市场完全竞争情况下,高校伙食必须建立以师生需求为导向的经营管理服务体系,适应服务对象的需求,必须真正实施学生伙食民主管理制度,通过制度的实施,不断赢得师生,稳定市场。
1.3 这是保持高校和谐稳定的需要。
高校伙食的卫生安全工作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利益和人身安全,也关系到高校和社会稳定的大局。从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根本目的来讲,是为了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后勤保障和服务,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加快发展。所以,高校伙食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市场经济规律与教育规律之间的关系、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坚持以社会效益为主,通过师生参与伙食民主管理,规范伙食运营行为,保证高校伙食实体运作的公益性方向,从而保证高校平安和谐稳定。
1.4 这是高校伙食规范化发展的需要。
企业只有在市场竞争中才能发展壮大,并确立自己的地位,市场是企业不断追求发展的永恒推动力。高校伙食面对着市场竞争,面对着师生消费需求的不断变化,只有不断改进服务,才能巩固市场地位。师生参与高校伙食的民主管理,正可以起到这样一种推动力的作用,通过民主参与,通过其对服务对象信息的不断反馈,高校伙食才能进一步明确师生需求,才能把握师生消费规律,才能清醒认识自身存在的不足,才能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才能不断推动和促进高校伙食的规范化管理。
2 当前高校伙食学生民主管理形式及其不足
多年来,高校伙食在学生民主管理方面进行了很多积极有效的探索,积累了不少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经验。我们浙江工商大学采取的主要做法如下:
(1)坚持常年实行服务承诺制度,设立服务、监督、投诉热线电话,及时向师生通报后勤工作动态,促进师生对后勤的了解,努力提高各种服务的及时性和质量。
(2)成立学生生活指导工作小组,指导各种面向学生的互动活动。校团委定期组织召开阳光生活会,与学生代表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直接了解学生对于食堂服务的想法、建议,传递餐饮服务的相关动态。
(3)在食堂主要入口处设立大堂副理,面对面接受学生对餐饮服务和食堂就餐时遇到的建议和意见。
(4)设立勤工助学岗位,主要集中于窗口供应、面点制作和收餐服务岗位,让学生参与食堂大堂日常用餐服务工作,真正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5)聘请学生代表成立义务监督员队伍,全面监督餐饮管理的各项服务。聘请热心学生成为食堂信息员,邀请他们参加食堂的各项服务活动,通过他们的纸笔,抒发他们参与活动获得的感受,提高同学的对的认食堂的认识。
(6)定期举办“后勤优质服务月活动”、“美食文化节”、 厨艺比赛、服务微笑之星评比等;每年组织“走进食堂”参观活动、“我与食堂”征文活动、“我看食堂”摄影比赛活动、“食堂主任与师生面对面交流”等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增进与师生的沟通交流。
(7)重视做好信息宣传,加强与师生沟通。专门开设后勤网站,编印《后勤报》,通过校报、校园网,积极宣传后勤餐饮管理服务信息、服务举措等,增加和扩大餐饮管理服务信息,让师生了解、理解、支持餐饮管理服务。
然而,随着师生用餐消费需求的不断提高,当前高校学生伙食民主管理形式的内容、广度、深度等都还存在着一定的欠缺和不适应性,具体表现在:
1)重视程度不够,存在着形式化趋势。
经过10多年的社会化改革后,从某种角度来讲,有的院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后勤的事”是“后勤自己的事”,这样一种认识偏差。对于学生伙食民主管理组织,如学生伙食管理委员会、膳食管理委员会、学生权益部等组织形式,基本由学生组成,后勤饮食服务部门负责人主导与组织的协调等,校方一般不参与,在学生、后勤、学校三方没有建立直接的联系和信息传递渠道。
而像在食堂设立勤工助学、大堂副理等岗位,不少同学往往又简单的理解成只是为了解决贫困同学切身经济困难,对岗位在促进伙食部门与同学之间交流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对参与工作的热情不高,如不少学校普遍存在的“大堂副理”一岗,坐堂的学生副理往往只是机械的在规定时间坐在岗位上,被动的接受投诉,对于投诉是否合理、是否可以马上答复;投诉的处理结果如何、反馈的情况又怎样等等卻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和深入探讨,就会使学生民主管理成为一种形式,起不到沟通桥梁的作用,得不到学生和后勤双方的认可。
2)沟通互动方式相对单一。
当代大学生都是九十年代出生,基本以独生子女为主。他们成长在中国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没有遭受过什么困苦,由于优越的生活环境,他们幸福、独立、自我,“明确直接主动的表达”已经构成这一代最典型的特征。
当代大学生的种种具有时代特征的心理特性决定为之服务的伙食部门必须顺应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的研究在当前处于相对薄弱的地位,对服务对象心理特征的把握不足,当前民主管理的种种形式,从实际效果角度来探讨,还停留在浅层,学生民主管理组织参与热情不高,参与的学生又多以学生干部为主,而学生往往只是这些系列活动或座谈会的一个被动“受众”,被动的参加活动,被动的“接收”后勤的信息,被动的表达主办方希望得到的认可、赞同。同时,由于“受众”的范围基本固定,参与比例较小,信息传递存在失真,自然就出现沟通互動的范围不大,影响有限,反响不深的局面。
由此可见,高校伙食服务无论从高校后勤“三服务两育人”的服务宗旨出发,还是从经济实体以顾客需求为导向的经营管理方针着眼,都必须深入分析各阶段、特定服务对象的心理,掌握其心理特征,才能有的放矢,分析不足,指导实践,进行有效创新。
3 加强高校学生伙食民主管理的途径
3.1 要进一步提高对高校学生伙食民主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原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同志在第四次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电视电话会议上讲话指出: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对今后的后勤工作不是不管了,而是管的方式变了。后勤系统从高校行政体系众规范分离出来后,虽然高校与原后勤系统变成了甲乙方关系,但学校作为甲方,要切实履行甲方管理、监督的责任与权利。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虽然改变了学生食堂的运行机制,但并没有改变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的管理、监督责任。
学校和后勤要从国家、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局高度重视高校学生伙食民主管理,要采取积极介入的态势,从学校行政、学工等阵线派出一定数量人员参与伙食民主管理组织,加强对组织和学生的思政工作,正确引导意识形态的方向。这样一个组织的建立有助于形成合力,强化对伙食部门的监督和对学生的宣传、引导。组织可对伙食部门的餐饮服务标准、伙食品种价格、食品卫生安全和成本核算等诸方面提出规范要求,建立价格听证、服务听证制度,扩大学生知情权,增加理解支持度。伙食部门要积极认识民主管理的积极作用,要认识到只有服务对象的不断监督,才能明白需求所在,才能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只有服务对象的满意,才能巩固市场地位,才能实现品牌认同。
3.2 要重视探索建立长效机制,不断加强民主管理
后勤服务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后勤服务永无止境。高校伙食要从浅层服务向纵深发展,最终实现超期望服务,以不断适应日益变化的需求。
高校伙食可以完善座谈会、服务质量调查、大堂副理、勤工助学等沟通形式的内涵,调动学生伙食民主管理工作的主动性和工作热情,由其主动召集学生召开座谈会、主导大堂副理的招聘、管理、考核等工作。做好调研反馈,以起到很好的沟通桥梁作用。
高校伙食部门还可以按照企业化运作的一系列制度要求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帮助学生民主管理组织建立各项工作表单,如《意见征询表》、《服务投诉处理表》等,真实准确记录师生的各项意见和建议,防止信息传递失真,有利于监督投诉的整改落实情况。要重视对组织成员的培训,针对学生反映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组织他们通过参观等,熟悉食堂内部操作流程,熟悉高校伙食运作规律,掌握高校伙食特点,并共同探讨学生反映问题的答复方式方法、解决手段等等。
高校伙食要本着服务于学校教学科研、服务于广大师生员工的服务宗旨,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求真务实态度,认真对待学生提出的各项问题,避免思维定势;要注重学生的参与程度,通过价格听证、服务听证等形式,及时发布有关社会市场物价动态,公布后勤食堂实际运行状况及物价上涨导致的困难,取得教育管理部门、学校、师生的广泛理解和支持。
3.3 要重视通过积极宣传,正确引导学生民主管理意识
高校伙食要充分运用市场理念,通过报刊、广播、网站等校内媒介,及时宣传伙食工作动态,传播伙食服务理念,传递市场物价动态、服务动态,解答服务对象提出的共性问题。以价格听证、服务听证等形式,公开相关信息、增强数据的说服力,让师生充分了解伙食工作,提高学生的理解和信任程度。
3.4 要自觉实践“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目标
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到市场参与采购,深入食堂共同劳动、体验生活,让学生体验了解食堂采购、配送、生产加工操作等一系列工作流程,了解伙食工作的艰辛劳苦。通过对市场菜价的调查,菜肴的成本核算,让师生充分感受食堂原材料市场和供应价格之间的压力和后勤伙食部门的努力。通过他们的现场说法,增强对后勤理解的同时,增强育人责任,提高他们的社会实践经验和抗挫折的能力、心理,实现高校后勤“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目标。
总之,高校食堂学生伙食民主管理工作不仅对学校平安和谐稳定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且对加强伙食管理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充分发挥学生伙食民主管理的积极作用,重视加强内部管理,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切实把高校学生伙食办好,让领导省心、家长放心、师生满意。
参考文献
[1] 秦国华,尤玉军.关于高校学生餐饮管理体制的构想.探索——中国高伙食社会化改革理论与实践.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11.
[2] 孔宇.试论构建和谐高校伙食.探索——中国高校伙食社会化改革理论与实践.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11.
[3] 何雄.饮食服务与科学管理.杭州:浙江大学饮食服务总公司,1998.10.
[4] 萧国亮.经济学的视域:后期体制与社会化.成都:重庆出版社,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