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过程中最应注意的问题。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导入是在新教学内容开始之前,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新授知识的一种行为,它是一种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本文结合计算机科学的特点,阐述了常用的计算机教学导入方法,引用实例和应用原则,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导入;技巧
一个优秀的教学导入环节,不但能够起到画龙点睛、启迪思维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注重对导入环节的设计,科学、合理地运用各种不同的导入方式,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导入的方法
教学导入的方法很多,根据教学科目、教学内容、教师的阅历和素质的不同,所使用到的方法也不尽相同,计算机教学中可以采用的导入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直接导入法。直接导入法是最常规的导入方法,但经常使用容易产生呆板的感觉,不利于引起学生的兴趣。选择合适的情况是关键,在新课程的内容较少,或比较容易时,可以采用直接导入法。这种直白的导入方法对学生的注意力有很强的导向性。
(2)复习导入法。复习导入,温故知新,先复习旧课,再提出与新课相联系的知识,起到承上启下、以旧带新、巩固知识的作用。计算机的相关知识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前后连贯,新旧知识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新知识往往是旧知识的延伸和发展,同时又是后面知识教学的基础。由于职业学校学习方式的变化,课程间隔时间较长,安排这样的复习很有必要,可以唤起已有的记忆,增强知识间的联系,为下面的讲解做好铺垫。
(3)创设情境导入法。根据实例创设一个情景去导入,使学生兴趣盎然。在导入时创设情境可以把学生的思维由课前的松散状态迅速转入课堂教学,起到集中学生注意力的作用,并利用创建的情境激发学生积极探索的意识。这样的导入既陶冶了情操,开阔了眼界又充分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表现欲,学习新课时,他们就会加倍用心去听、去记、去学习。
(4)趣味导入法。在信息技术领域,有很多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案例故事,通过介绍这些有趣的案例,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活跃其思维,从而引入新知识。例如,采用算盘出现的典故引入计算机特征及优势的教学内容。古代的计算采用算筹的方式,即摆成纵式和横式两种数字,按照纵横相间的原则表示任何自然数,从而进行加、减、乘、除、开方以及其他的代数计算。随着计算技术的发展,在求解一些更复杂的数学问题时,算筹显得越来越不方便了。于是在唐代,中国人发明了算盘,它结合了十进制计数法和一整套计算口诀并一直沿用至今,是世界上第一种手动式计数器,在计算器的发展历史上我国的地位举足轻重。
(5)设疑导入法。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设疑导入法不但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还能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有充分表达自身能力的愿望。这种导入法的特点是任务驱动。其实施方法是:老师首先设置一个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就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而进行新知识的学习,最后掌握新知识后解决这个问题。这也是我们计算机教学中常用的一种导入方法。
2.其他导入
教学导入就如戏剧的序幕、小说的开端,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计算机教学实践中,还会运用到其他一些教学导入的方法,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
(1)谈话导入。运用谈话导入可融洽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往往会使教学气氛融洽,能促进师生双边活动的和谐化。
(2)速绘板画。速绘板画导入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在引起学生注意,同时使学生受到美育的熏陶,从而乐学愿学。
(3)游戏导入。游戏导入能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计算机教学中巧妙地运用游戏导入,学生参与度大大提高,课堂气氛活跃,往往收效颇丰。
“教有法,教无定法”,新课导入没有固定的模式,它的核心在于灵活多变,必须根据不同的课程采用不同的导入方法。作为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应在学习实践中,不断创新,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新课导入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一忌时间过长,分散注意力;二忌避免不切实际的修辞;三忌单调,缺乏创新。
参考文献:
[1]傅 篱.浅析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导入[J].大学教育科学,2003(01).
[2]谭浩强.微型计算机实用基础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中等专业学校)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导入;技巧
一个优秀的教学导入环节,不但能够起到画龙点睛、启迪思维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注重对导入环节的设计,科学、合理地运用各种不同的导入方式,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导入的方法
教学导入的方法很多,根据教学科目、教学内容、教师的阅历和素质的不同,所使用到的方法也不尽相同,计算机教学中可以采用的导入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直接导入法。直接导入法是最常规的导入方法,但经常使用容易产生呆板的感觉,不利于引起学生的兴趣。选择合适的情况是关键,在新课程的内容较少,或比较容易时,可以采用直接导入法。这种直白的导入方法对学生的注意力有很强的导向性。
(2)复习导入法。复习导入,温故知新,先复习旧课,再提出与新课相联系的知识,起到承上启下、以旧带新、巩固知识的作用。计算机的相关知识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前后连贯,新旧知识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新知识往往是旧知识的延伸和发展,同时又是后面知识教学的基础。由于职业学校学习方式的变化,课程间隔时间较长,安排这样的复习很有必要,可以唤起已有的记忆,增强知识间的联系,为下面的讲解做好铺垫。
(3)创设情境导入法。根据实例创设一个情景去导入,使学生兴趣盎然。在导入时创设情境可以把学生的思维由课前的松散状态迅速转入课堂教学,起到集中学生注意力的作用,并利用创建的情境激发学生积极探索的意识。这样的导入既陶冶了情操,开阔了眼界又充分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表现欲,学习新课时,他们就会加倍用心去听、去记、去学习。
(4)趣味导入法。在信息技术领域,有很多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案例故事,通过介绍这些有趣的案例,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活跃其思维,从而引入新知识。例如,采用算盘出现的典故引入计算机特征及优势的教学内容。古代的计算采用算筹的方式,即摆成纵式和横式两种数字,按照纵横相间的原则表示任何自然数,从而进行加、减、乘、除、开方以及其他的代数计算。随着计算技术的发展,在求解一些更复杂的数学问题时,算筹显得越来越不方便了。于是在唐代,中国人发明了算盘,它结合了十进制计数法和一整套计算口诀并一直沿用至今,是世界上第一种手动式计数器,在计算器的发展历史上我国的地位举足轻重。
(5)设疑导入法。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设疑导入法不但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还能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有充分表达自身能力的愿望。这种导入法的特点是任务驱动。其实施方法是:老师首先设置一个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就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而进行新知识的学习,最后掌握新知识后解决这个问题。这也是我们计算机教学中常用的一种导入方法。
2.其他导入
教学导入就如戏剧的序幕、小说的开端,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计算机教学实践中,还会运用到其他一些教学导入的方法,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
(1)谈话导入。运用谈话导入可融洽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往往会使教学气氛融洽,能促进师生双边活动的和谐化。
(2)速绘板画。速绘板画导入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在引起学生注意,同时使学生受到美育的熏陶,从而乐学愿学。
(3)游戏导入。游戏导入能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计算机教学中巧妙地运用游戏导入,学生参与度大大提高,课堂气氛活跃,往往收效颇丰。
“教有法,教无定法”,新课导入没有固定的模式,它的核心在于灵活多变,必须根据不同的课程采用不同的导入方法。作为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应在学习实践中,不断创新,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新课导入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一忌时间过长,分散注意力;二忌避免不切实际的修辞;三忌单调,缺乏创新。
参考文献:
[1]傅 篱.浅析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导入[J].大学教育科学,2003(01).
[2]谭浩强.微型计算机实用基础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