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 DF)是糖尿病的一种慢性并发症,其根本原因是长期高血糖导致微血管、神经病变[1]。积极有效地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足,对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我科在2000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糖尿病足患者182例,给予药物、物理及手术等方法进行预防和治疗,有效控制糖尿病足微血管神经病变,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糖尿病足微血管神经病变预防和治疗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1-0241-02
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 DF)是糖尿病的一种慢性并发症,其根本原因是长期高血糖导致微血管、神经病变[1]。积极有效地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足,对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我科在2000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糖尿病足患者182例,给予药物、物理及手术等方法进行预防和治疗,有效控制糖尿病足微血管神经病变,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共182例糖尿病足病例,其中男性86例,女性96例;年龄38-80岁,平均65岁;糖尿病史2-30年。糖尿病足周围血管神经病变常表现为溃疡创面,可位于足趾、足跟、足背、足底、内外踝。根据溃疡的临床表现,我们将病例分为三组;第一组为足部皮肤溃疡组,有65例,病变范围小,多见于足突出部位,溃疡创面见白色坏死组织,周围无红肿;第二组为溃疡合并周围软组织感染组,有75例,病变范围较大,溃疡创面渗液多,周围组织红肿,可合并脓肿或骨髓炎;第三组为坏疽组,有42例,病变累及足趾或其他部位,甚至达小腿,溃疡创面坏死组织多,有脓液,伴恶臭。
1.2治疗方法。
1.2.1一般治疗。支持对症治疗,包括限制活动,减轻体重、抬高患肢以利于下肢血液回流,减轻水肿。严格控制血糖,以应用胰岛素为佳,积极纠正酮症酸中毒、低蛋白血症、心、脑、肾并发症及影响溃疡伤口愈合的各种不良因素。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选择适当、有效的抗生素尽早控制感染。
1.2.2局部创面处理。皮肤溃疡组创面换药,修剪溃疡坏死组织,应用生肌膏、聚维酮软膏。软组织感染组应及时处理创面感染及清除坏死组织,换药先用双氧水冲洗创面,再用生理盐水清洗干净,安尔碘液消毒,用含呋喃西林溶液的无菌纱布湿敷及包扎创面。外用人表皮生长因子等生物因子,促进肉芽及上皮组织生长。如创面较大难以自行愈合,可待肉芽生长满意予刃厚皮片植皮。坏疽组在血糖控制稳定及全身状况许可情况下,尽早手术行开放扩创,待感染控制,创面清洁后应用生肌膏、聚维酮软膏,肉芽生长满意予刃厚皮片植皮,小腿和足部血管条件好的,可应用小腿腓肠神经营养皮瓣、足底内侧皮瓣等修复足跟或足底溃疡。已有坏疽须及时截趾或截肢。
1.2.3血管病变治疗。本组糖尿病足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血管病变,需要进行改善微循环治疗。可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罂粟碱、山莨宕碱扩张微血管;应用5-HT2A受体拮抗剂安步乐克抑制血小板聚集,达到改善微循环的效果;并适当应用抗凝药物如羟乙基淀粉、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
肢端应注意保暖,可应用40W烤灯局部照射增加温度。局部感染严重者则不适合局部烤灯照射,以免感染扩散。可利用石膏托固定肢体,并适当抬高,有利于患肢肿胀消退。进行高压氧治疗(HBD),每天一次,6天为一疗程,一般实施三至四疗程。
1.2.4神经性足溃疡的治疗。处理关键是减轻原发病造成的压力,通过足部压力计了解压力分布,然后利用特殊矫形鞋子或矫形器来改变患者足部压力。可用B族维生素、神经生长因子等可促进神经细胞核酸及蛋白合成、促进轴索再生髓鞘形成。
1.2.5截肢:积极保守治疗仍发生坏疽,或局部感染严重控制不理想并影响患者一般情况者,应及时予以截趾或截肢。可根据肢体血管狭窄、闭塞的程度和范围来确定截肢部位,确保伤口良好愈合的循环高度。
2结果
皮肤溃疡组52例患者溃疡在药物和辅助治疗下逐渐愈合;13例患者溃疡转变成肉芽创面,经植皮后愈合。软组织感染组51例在药物和辅助治疗下,换药后逐渐愈合;其余20例经扩创、植皮后愈合;3例患者由溃疡致患趾坏死,行截趾术后伤口愈合;1例因感染加重致坏疽,行截肢后伤口愈合。坏疽组36例行截趾,6例截肢,创面均一期愈合。经综合治疗,均达到满意效果。
3讨论
近年,糖尿病足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对于糖尿病足我们积极采取规范化治疗,对糖尿病足病人进行分级以制定出较符合实际病情的治疗流程,根据不同的病情对病人进行相应的各种检查以评估病人的病情,按照治疗流程对病人进行相应的治疗或护理,内外科协同合作,尽量避免糖尿病足患者截肢。针对糖尿病足周围血管和神经病变,我们采取以上及时、有效的治疗,效果满意。
糖尿病患者周围血管病变的病理过程为管腔的逐渐狭窄甚至闭塞,并引起慢性周围神经病变,从而导致一系列并发症。临床表现表现为下肢的麻木、疼痛、肢体感觉丧失或者是异常。针对周围血管神经病变,我们给予适当的药物和物理治疗,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配合高压氧、矫形鞋等辅助治疗。高压氧可提高新生组织的血管化生,增加胶原的合成,提高中性粒细胞的杀菌作用,同时还可促进血小板源性因子的合成,该因子有促进伤口愈合作用。针对周围神经病变,B族维生素、神经生长因子等可促进神经细胞核酸及蛋白合成、促进轴索再生髓鞘形成,从而促进神经的修复,达到改善神经病变的效果。
目前国内外学者常用Wagner法对DF进行分级[1]。患者入院时已有足部溃疡,表现为1到5级。我们针对不同的溃疡,采取有效的外科治疗策略[4]。本组病例中皮肤溃疡组和软组织感染组大多数病人溃疡逐渐愈合,范围较大的一般植皮也能愈合。坏疽组病人应着重彻底扩创,可以给予开放引流,坏死组织清除干净后再二期闭合创面。本组病例中,有7例患者最终实施截肢,我们分析发现7例患者感染严重,且患足发生坏死的组织量多,经保守治疗效果不理想。由此看来,糖尿病足患者应早期积极治疗才能有效保肢,减少截肢可能性。截肢患者手术时宜选取适当的平面,一方面保证创面一期愈合,另一方面尽量保留肢体的功能,并减少病人的痛苦。
参考文献
[1]王玉珍,许樟荣.糖尿病足病的检查与诊断分级[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7,27(7):489-492
[2]程丽霞,张奕,柳林,等.糖尿病足感染病原菌谱及用药分析[J],实用糖尿病杂志,2008,4(2):15-16
[3]朱巍,关波.感染性糖尿病足的临床治疗[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3):380-381
[4]芩石强,黄富国,赵纪春,等.糖尿病足的外科治疗策略[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8,22(7):803-806
关键词:糖尿病足微血管神经病变预防和治疗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1-0241-02
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 DF)是糖尿病的一种慢性并发症,其根本原因是长期高血糖导致微血管、神经病变[1]。积极有效地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足,对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我科在2000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糖尿病足患者182例,给予药物、物理及手术等方法进行预防和治疗,有效控制糖尿病足微血管神经病变,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共182例糖尿病足病例,其中男性86例,女性96例;年龄38-80岁,平均65岁;糖尿病史2-30年。糖尿病足周围血管神经病变常表现为溃疡创面,可位于足趾、足跟、足背、足底、内外踝。根据溃疡的临床表现,我们将病例分为三组;第一组为足部皮肤溃疡组,有65例,病变范围小,多见于足突出部位,溃疡创面见白色坏死组织,周围无红肿;第二组为溃疡合并周围软组织感染组,有75例,病变范围较大,溃疡创面渗液多,周围组织红肿,可合并脓肿或骨髓炎;第三组为坏疽组,有42例,病变累及足趾或其他部位,甚至达小腿,溃疡创面坏死组织多,有脓液,伴恶臭。
1.2治疗方法。
1.2.1一般治疗。支持对症治疗,包括限制活动,减轻体重、抬高患肢以利于下肢血液回流,减轻水肿。严格控制血糖,以应用胰岛素为佳,积极纠正酮症酸中毒、低蛋白血症、心、脑、肾并发症及影响溃疡伤口愈合的各种不良因素。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选择适当、有效的抗生素尽早控制感染。
1.2.2局部创面处理。皮肤溃疡组创面换药,修剪溃疡坏死组织,应用生肌膏、聚维酮软膏。软组织感染组应及时处理创面感染及清除坏死组织,换药先用双氧水冲洗创面,再用生理盐水清洗干净,安尔碘液消毒,用含呋喃西林溶液的无菌纱布湿敷及包扎创面。外用人表皮生长因子等生物因子,促进肉芽及上皮组织生长。如创面较大难以自行愈合,可待肉芽生长满意予刃厚皮片植皮。坏疽组在血糖控制稳定及全身状况许可情况下,尽早手术行开放扩创,待感染控制,创面清洁后应用生肌膏、聚维酮软膏,肉芽生长满意予刃厚皮片植皮,小腿和足部血管条件好的,可应用小腿腓肠神经营养皮瓣、足底内侧皮瓣等修复足跟或足底溃疡。已有坏疽须及时截趾或截肢。
1.2.3血管病变治疗。本组糖尿病足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血管病变,需要进行改善微循环治疗。可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罂粟碱、山莨宕碱扩张微血管;应用5-HT2A受体拮抗剂安步乐克抑制血小板聚集,达到改善微循环的效果;并适当应用抗凝药物如羟乙基淀粉、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
肢端应注意保暖,可应用40W烤灯局部照射增加温度。局部感染严重者则不适合局部烤灯照射,以免感染扩散。可利用石膏托固定肢体,并适当抬高,有利于患肢肿胀消退。进行高压氧治疗(HBD),每天一次,6天为一疗程,一般实施三至四疗程。
1.2.4神经性足溃疡的治疗。处理关键是减轻原发病造成的压力,通过足部压力计了解压力分布,然后利用特殊矫形鞋子或矫形器来改变患者足部压力。可用B族维生素、神经生长因子等可促进神经细胞核酸及蛋白合成、促进轴索再生髓鞘形成。
1.2.5截肢:积极保守治疗仍发生坏疽,或局部感染严重控制不理想并影响患者一般情况者,应及时予以截趾或截肢。可根据肢体血管狭窄、闭塞的程度和范围来确定截肢部位,确保伤口良好愈合的循环高度。
2结果
皮肤溃疡组52例患者溃疡在药物和辅助治疗下逐渐愈合;13例患者溃疡转变成肉芽创面,经植皮后愈合。软组织感染组51例在药物和辅助治疗下,换药后逐渐愈合;其余20例经扩创、植皮后愈合;3例患者由溃疡致患趾坏死,行截趾术后伤口愈合;1例因感染加重致坏疽,行截肢后伤口愈合。坏疽组36例行截趾,6例截肢,创面均一期愈合。经综合治疗,均达到满意效果。
3讨论
近年,糖尿病足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对于糖尿病足我们积极采取规范化治疗,对糖尿病足病人进行分级以制定出较符合实际病情的治疗流程,根据不同的病情对病人进行相应的各种检查以评估病人的病情,按照治疗流程对病人进行相应的治疗或护理,内外科协同合作,尽量避免糖尿病足患者截肢。针对糖尿病足周围血管和神经病变,我们采取以上及时、有效的治疗,效果满意。
糖尿病患者周围血管病变的病理过程为管腔的逐渐狭窄甚至闭塞,并引起慢性周围神经病变,从而导致一系列并发症。临床表现表现为下肢的麻木、疼痛、肢体感觉丧失或者是异常。针对周围血管神经病变,我们给予适当的药物和物理治疗,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配合高压氧、矫形鞋等辅助治疗。高压氧可提高新生组织的血管化生,增加胶原的合成,提高中性粒细胞的杀菌作用,同时还可促进血小板源性因子的合成,该因子有促进伤口愈合作用。针对周围神经病变,B族维生素、神经生长因子等可促进神经细胞核酸及蛋白合成、促进轴索再生髓鞘形成,从而促进神经的修复,达到改善神经病变的效果。
目前国内外学者常用Wagner法对DF进行分级[1]。患者入院时已有足部溃疡,表现为1到5级。我们针对不同的溃疡,采取有效的外科治疗策略[4]。本组病例中皮肤溃疡组和软组织感染组大多数病人溃疡逐渐愈合,范围较大的一般植皮也能愈合。坏疽组病人应着重彻底扩创,可以给予开放引流,坏死组织清除干净后再二期闭合创面。本组病例中,有7例患者最终实施截肢,我们分析发现7例患者感染严重,且患足发生坏死的组织量多,经保守治疗效果不理想。由此看来,糖尿病足患者应早期积极治疗才能有效保肢,减少截肢可能性。截肢患者手术时宜选取适当的平面,一方面保证创面一期愈合,另一方面尽量保留肢体的功能,并减少病人的痛苦。
参考文献
[1]王玉珍,许樟荣.糖尿病足病的检查与诊断分级[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7,27(7):489-492
[2]程丽霞,张奕,柳林,等.糖尿病足感染病原菌谱及用药分析[J],实用糖尿病杂志,2008,4(2):15-16
[3]朱巍,关波.感染性糖尿病足的临床治疗[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3):380-381
[4]芩石强,黄富国,赵纪春,等.糖尿病足的外科治疗策略[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8,22(7):803-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