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美援朝时期的珍贵照片 照片提供人:陆兴祥
我手中保留着两张抗美援朝时期的照片,虽然有些模糊,但却十分珍贵。
①筹建军队子弟学校
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为了让前方战士没有后顾之忧,我所在的七十三师干部负责筹建托儿所、华东军区干部子弟学校,以使那些父母在前线浴血奋战的孩子能有稳定、良好的学习环境。第一张照片,就是我(前排左起第二人)和当年在华东军区干部子弟学校的孩子们在一起的合影。
②朝鲜授勋
1954年,朝鲜国家领导人来志愿军第23军授勋,全军营以上干部都参加了授勋大会,我担任大会秘书长。第二张照片就是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常任委员会副委员长金斗泰向志愿军第2 3军政委卢胜授予朝鲜一级国旗勋章。左边为金斗泰,右边为卢胜,远景中右边的人是我。
①巾帼姐妹花
你们瞧这两位姑娘(左是我,右边是李桂荣)笑得多甜!上世纪50年代初,我们当时是新疆哈密军用飞机场的气象兵,将要开赴民用飞机场建气象台。我们为能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中国民航气象网的建设而开怀大笑。给我们拍摄这张照片的西北军区气象处(甘肃省气象局的前身)处长刘殿英同志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红军。还有老科长张玉昆14岁参军,参加过抗日战争,年少的我们是听着他讲的战争故事长大的。
②难忘温暖的集体
2006年7月,我和李桂荣虽都已满头银发,但我们50多年的友谊没变,还是那样手拉手充满自信地微笑着站在第一排。在当年的老科长张玉昆(第二排左起第二人,他后来曾担任过甘肃省气象局的局长、成都气象学院的院长兼党委书记)家门前的葡萄架下,留下了这张珍贵的照片。第二排左起第三人是韩振龙,也是抗日战争时期参军,当年每到周日我们这帮小年轻就去他家里蹭吃蹭喝。我们多年没见面,都有些认不出彼此,闹出了许多笑话。纪念建军节80周年,我们想借贵刊一角,纪念我们当年这个温暖的战斗集体。
花木兰也是运动员 照片提供人:郭力满
1953年,18岁的我在沈阳东北空军司令部担任报务员,“八一”红星在军帽上闪耀,从小受尽日寇欺辱的我勤奋学习发报技术,永不消失的电波是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的弹药。
那一年还有一件大事,我入选了东北军区空军女子篮球队,赴北京参加东北军区“八一”运动会,我所在的空军代表队各项成绩最佳。
(责编:孙 展)
我手中保留着两张抗美援朝时期的照片,虽然有些模糊,但却十分珍贵。
①筹建军队子弟学校
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为了让前方战士没有后顾之忧,我所在的七十三师干部负责筹建托儿所、华东军区干部子弟学校,以使那些父母在前线浴血奋战的孩子能有稳定、良好的学习环境。第一张照片,就是我(前排左起第二人)和当年在华东军区干部子弟学校的孩子们在一起的合影。
②朝鲜授勋
1954年,朝鲜国家领导人来志愿军第23军授勋,全军营以上干部都参加了授勋大会,我担任大会秘书长。第二张照片就是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常任委员会副委员长金斗泰向志愿军第2 3军政委卢胜授予朝鲜一级国旗勋章。左边为金斗泰,右边为卢胜,远景中右边的人是我。
①巾帼姐妹花
你们瞧这两位姑娘(左是我,右边是李桂荣)笑得多甜!上世纪50年代初,我们当时是新疆哈密军用飞机场的气象兵,将要开赴民用飞机场建气象台。我们为能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中国民航气象网的建设而开怀大笑。给我们拍摄这张照片的西北军区气象处(甘肃省气象局的前身)处长刘殿英同志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红军。还有老科长张玉昆14岁参军,参加过抗日战争,年少的我们是听着他讲的战争故事长大的。
②难忘温暖的集体
2006年7月,我和李桂荣虽都已满头银发,但我们50多年的友谊没变,还是那样手拉手充满自信地微笑着站在第一排。在当年的老科长张玉昆(第二排左起第二人,他后来曾担任过甘肃省气象局的局长、成都气象学院的院长兼党委书记)家门前的葡萄架下,留下了这张珍贵的照片。第二排左起第三人是韩振龙,也是抗日战争时期参军,当年每到周日我们这帮小年轻就去他家里蹭吃蹭喝。我们多年没见面,都有些认不出彼此,闹出了许多笑话。纪念建军节80周年,我们想借贵刊一角,纪念我们当年这个温暖的战斗集体。
花木兰也是运动员 照片提供人:郭力满
1953年,18岁的我在沈阳东北空军司令部担任报务员,“八一”红星在军帽上闪耀,从小受尽日寇欺辱的我勤奋学习发报技术,永不消失的电波是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的弹药。
那一年还有一件大事,我入选了东北军区空军女子篮球队,赴北京参加东北军区“八一”运动会,我所在的空军代表队各项成绩最佳。
(责编:孙 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