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认识关美的人,没有不喜欢和她说话的,同样的话从关美的口中说出来,听着就很舒服。比如同事新买一件衣服,有的同事会说,这件衣服显得你特别年轻,比之前那些衣服好看多了。这样的话虽然是在赞美,但是听起来就会让人很不舒服。第一,“显得年轻,言外之意是不年轻;第二,“比之前的衣服都好看”,言外之意就是之前的衣服都不好看。看吧,明明想赞美一下,反倒让对方不快。再看看关美是怎么说的:这件衣服的颜色很衬托你的肤色,而且衣服上的竖条纹把你的苗条身材全部显示出来了。同样是赞美的话,你更愿意听哪一个呢?话说回来,不论表达得是否得体,最起码还是在欣赏。可现实却是,许多人根本不想不会甚至是不敢欣赏身边的人,他们会认为,抬高别人就是在贬低自己。
阴影在作怪
不妨问问自己:身边的人和远处的人,您与哪种人关系更好一点?同事当然算身边人,如果按非睡眠的时间来算,同事应该是相处时间最长的人。坊间流行一句话:“永远不要和同事成为朋友。”朝夕相处的人,为何不能成为朋友?这让我想起许多年前的一个清晨,我刚到单位,办公室里发生了一段对话:
A:知道吗?小陈考上北大的MBA了!
B:这有啥,花钱就能上。再说,她都多大了?一个姑娘家,三十了,也不赶紧成个家,相夫教子,天天就知道学学学,都学傻了。有那钱干点啥不好,换了我,我可不考。
这个对话令人不由想到“百人逐兔”的故事:当一只兔子在前面狂奔,后面有一百个人追赶,只有奋力争先,逐渐与大家拉开相当距离的那一位,才会得到赞叹、羡慕。这个条件是——需要距离大多数人足够远,远得妨碍不到任何人才行。不然,只要是在一个区间,哪怕你在他前面,他不仅不肯称赞你,还可能给你使绊子。
三十岁正是学习充电奋斗的年龄,谁说不结婚就不可以学习了?老实巴交、相貌平平的小陈,确实是逐兔者中不起眼的一员。可是,她却不甘现状,考上北大的MBA。
边工作边备考,此间的辛苦难与外人言说。在备考期间,小陈从来不参加业余活动,据说睡觉都是抱着书本,这种韧性和毅力就连在校生也不得不佩服。
然而,小陈的努力和上进心却让身边的同事不舒服,满脸不屑的B就十分不服气。其实,B前两天还在大谈特谈他外地一个老同学如何奋力考上了名校博士……老同学的成就好像连带他自己也感到荣耀。
显然,B內心有一个“安于现状”的部分,同龄、同等学力、同一个公司做着相同工作的小陈突然胜出,打破了这个安之若素的心理平衡,让他难以淡定了。
要知道,在这个迭代速度越来越快的时代,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安于现状就等于被列入被淘汰的篮子里。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其实,这个问题触及一个关键点:对于“安于现状”这个部分,若B认可接纳它,那他会真心祝福他人如愿得偿,但显然,B的心被小陈的考试冲击了,这番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话反映了其内心深处,一直在排斥它,无法悦纳它。
心理学家荣格称其为阴影。人人都有自己的阴影部分,一般情况下意识不到,它被压抑进潜意识。而它也明白自己不受主人欢迎,平时没事也就低调老实地在角落里待着,可一旦被触动,就会生出醋意、恶意,甚至破坏性言行。
实际是不敢欣赏
朋友周慧这几年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赚得钵满金,最近刚刚购置了别墅,还换了一款豪华型跑车。但在同事闺蜜中,周慧只字不提,平日里上班还是开着一款大众车。她说,比我家有钱的人多了,但人们总是爱盯着周围人条件的变化……何必让人眼热?
不得不佩服周慧的智慧,她深知那种羡慕却不能的心理困境。欣赏远方的人无障碍,因为不同属一空间,无共同利益;身边的人太近,近得相互成了对方的镜子,欣赏又谈何容易。因为欣赏别人,就有羡慕的成分,也就是说,自己不如被欣赏的那个人。如果不欣赏他人,就不会发现自己这么多不如人的地方,于是想着想着,就会生自己的气,嫌弃自己的无能,最后就会把所有根源归结于对方,这也是人们为何不敢欣赏别人的主要原因。
现代人越来越有自己的想法和立场,遇到看不惯的甚至讨厌的人和事,都属正常。但如果是因为别人的成功或上进令你气愤不已,以至于见诸行动——在内心不舒服的驱动下,必须要为此说点什么做点什么,那一定是撞到你的“阴影”了。阴影阻碍了我们最没有恶意的意图。识别阴影的办法很简单:当周围人发生了某种“变化”,你的内心激荡不已吗?是轻轻泛起一层涟漪,还是壮阔波澜,难以自持?
实际上,即便是我们眼中的“成功者”,也渴望收获真诚的肯定。就像歌词中唱的那样,没有人会随随便便成功。这背后,有付出,有汗水,当最后的成功能得到他人的欣赏和赞美,何尝不是一种精神上的鼓舞呢?所以,当一个人不仅愿意仰望远方陌生人的成功而赞叹,还能真心欣赏身边的人时,说明他人格更成熟、更有力量了。
悦纳,是一生的功课
有人认为,在越来越个性化的社会交际中,“欣赏自己”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应用。这本是一件好事,因为它起码表明了人已经开始注重个人在社会中的价值和作用,有利于个性的张扬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可“欣赏自己”到了一定程度就会发展成为极端的自私自利,发展到唯我独尊的骄横和霸道,发展到“宁可我负人,不可人负我”的个性变态。
学会欣赏别人当然不是什么“追星族”“追款族”,把欣赏变成崇拜,追星追款追得连自己都找不到了。我们应把自己欣赏的目光从那些近似海市蜃楼般的“星系”中收回来,看看身边这些你从来不曾欣赏过的人,你会发现,他们虽不如明星、大款那般被媒体“炒”得火爆,但他们却仍旧认认真真地生活着,努力地工作着,真诚地与人打着交道。他们在与人交往中所表现的同情、关切、微笑和互相帮助都是朴实而真切的。这些人就生活在你的四周,他们是你的亲人、朋友、同事和邻居,他们在你失败受挫时安慰你、帮助你;在你成功兴奋时会鼓励你、赞美你;下雨时,他们会拉你同在一个屋檐下躲雨;刮风了,他们会为你披上一件御寒的风衣。这些人才是你真正应该欣赏的人。 善于理智欣赏别人的人,总会得到更多人的欣赏和帮助,能创造一个更适合个性发展的宽松、和谐又布满人情味的人际环境。人格是个多面体,某些方面在一些人那里被接纳得比较好,而在另一些人那里,则被压抑和排斥着。“被声讨”的那个部分,在义愤填膺者身上也有,但他不太接纳它,一直压抑着,一旦在别人那里发现它,立刻揪出,难以容忍。仿佛阴影的尾巴被踩到了,太疼了,一定要喊出来。听的人,一定也拥有这个部分,但在其自我功能的“射程”之内,能接纳,不与之较劲,彼此相安。人人都是一个良莠并存的个体,人与人的关系也是好恶同在,这是世界的真实。
接纳身边人的原貌,也就接纳了世界本来的面貌,而接纳真实的能力,是人格成熟的又一标志。
六步提升欣赏力
如果有的人缺乏欣赏他人的品质,并不意味着他就是坏人。因为我们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儒家文化的影响,人们自古讲究“三省吾身”,习惯寻找自己的不足,对他人也会“一视同仁”,放大对方的缺点;其次,“成绩不说跑不了,问题不说不得了”是我国传统的教育理念,孩子在成长中若没得到过家长、老师、同龄人的欣赏,则很难明白为何、如何欣赏他人。
客户关系、领导和下属间还存在一种特殊的“欣赏”,即为了行个方便或促成合作,说些言不由衷的恭维话。作为人力资源工作者,更应学会欣赏员工的优点,发现身边人的长处,并将其放大,提升其自信心。如果你是一位个性鲜明的人力资源工作者,那么就更应好好修炼欣赏的内功了:
第一步:欣赏自己。作家三毛曾说,一个不会欣赏自己的人,是难以快乐的。欣赏他人应先从欣赏自己开始,了解自己的优点,才能发现别人的优点。
第二步:過滤敌意。抱怨、嫉妒、仇恨全部来自敌意,而敌意往往源于用主观色彩、个体经验判断问题,过滤敌意需要跳出旧有模式看待问题。善意才是欣赏、赞美别人的源泉。
第三步:接受别人。每个人都是优点和缺点的复杂集合,欣赏他人需弱化其缺点,放大其优点,承认自己的错,免除别人的错,积极看待对方行为,哪怕是不喜欢的行为也要看到好的一面,创造欣赏的可能。
第四步:推销对方。接纳生活中那些让你头疼的人并非易事。遇到障碍可以试试以下方法:老天给你一个机会,让你把这个人卖掉,为了尽快脱手,你会怎么推销他?这个人减去缺点,还能写什么“卖点”?思考一番,对方或许并非一无是处。
第五步:多去表达。欣赏的习惯需要慢慢养成,可以先从身边人做起,每天向一个人表达自己对他的欣赏。如你不愿当面表达,可使用间接方式,比如发个信息、邮件,或写个卡片、字条。值得提醒的是,赞美要有依据,而非套话,建议用陈述句表达,少用些形容词。
第六步:坦然面对。你赞美他人后,有人觉得你真诚,也会有人觉得你虚伪,对此不必过于在意。要知道,让所有人都喜欢是不可能的,选择真诚,哪怕受伤,仍利大于弊。
最后,欣赏虽然可能带来积极变化,但绝不能把它当作技术或工具来用。欣赏应是简单、美好、非功利性的事,简单说就是“只想赞美,不为别的”。
阴影在作怪
不妨问问自己:身边的人和远处的人,您与哪种人关系更好一点?同事当然算身边人,如果按非睡眠的时间来算,同事应该是相处时间最长的人。坊间流行一句话:“永远不要和同事成为朋友。”朝夕相处的人,为何不能成为朋友?这让我想起许多年前的一个清晨,我刚到单位,办公室里发生了一段对话:
A:知道吗?小陈考上北大的MBA了!
B:这有啥,花钱就能上。再说,她都多大了?一个姑娘家,三十了,也不赶紧成个家,相夫教子,天天就知道学学学,都学傻了。有那钱干点啥不好,换了我,我可不考。
这个对话令人不由想到“百人逐兔”的故事:当一只兔子在前面狂奔,后面有一百个人追赶,只有奋力争先,逐渐与大家拉开相当距离的那一位,才会得到赞叹、羡慕。这个条件是——需要距离大多数人足够远,远得妨碍不到任何人才行。不然,只要是在一个区间,哪怕你在他前面,他不仅不肯称赞你,还可能给你使绊子。
三十岁正是学习充电奋斗的年龄,谁说不结婚就不可以学习了?老实巴交、相貌平平的小陈,确实是逐兔者中不起眼的一员。可是,她却不甘现状,考上北大的MBA。
边工作边备考,此间的辛苦难与外人言说。在备考期间,小陈从来不参加业余活动,据说睡觉都是抱着书本,这种韧性和毅力就连在校生也不得不佩服。
然而,小陈的努力和上进心却让身边的同事不舒服,满脸不屑的B就十分不服气。其实,B前两天还在大谈特谈他外地一个老同学如何奋力考上了名校博士……老同学的成就好像连带他自己也感到荣耀。
显然,B內心有一个“安于现状”的部分,同龄、同等学力、同一个公司做着相同工作的小陈突然胜出,打破了这个安之若素的心理平衡,让他难以淡定了。
要知道,在这个迭代速度越来越快的时代,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安于现状就等于被列入被淘汰的篮子里。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其实,这个问题触及一个关键点:对于“安于现状”这个部分,若B认可接纳它,那他会真心祝福他人如愿得偿,但显然,B的心被小陈的考试冲击了,这番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话反映了其内心深处,一直在排斥它,无法悦纳它。
心理学家荣格称其为阴影。人人都有自己的阴影部分,一般情况下意识不到,它被压抑进潜意识。而它也明白自己不受主人欢迎,平时没事也就低调老实地在角落里待着,可一旦被触动,就会生出醋意、恶意,甚至破坏性言行。
实际是不敢欣赏
朋友周慧这几年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赚得钵满金,最近刚刚购置了别墅,还换了一款豪华型跑车。但在同事闺蜜中,周慧只字不提,平日里上班还是开着一款大众车。她说,比我家有钱的人多了,但人们总是爱盯着周围人条件的变化……何必让人眼热?
不得不佩服周慧的智慧,她深知那种羡慕却不能的心理困境。欣赏远方的人无障碍,因为不同属一空间,无共同利益;身边的人太近,近得相互成了对方的镜子,欣赏又谈何容易。因为欣赏别人,就有羡慕的成分,也就是说,自己不如被欣赏的那个人。如果不欣赏他人,就不会发现自己这么多不如人的地方,于是想着想着,就会生自己的气,嫌弃自己的无能,最后就会把所有根源归结于对方,这也是人们为何不敢欣赏别人的主要原因。
现代人越来越有自己的想法和立场,遇到看不惯的甚至讨厌的人和事,都属正常。但如果是因为别人的成功或上进令你气愤不已,以至于见诸行动——在内心不舒服的驱动下,必须要为此说点什么做点什么,那一定是撞到你的“阴影”了。阴影阻碍了我们最没有恶意的意图。识别阴影的办法很简单:当周围人发生了某种“变化”,你的内心激荡不已吗?是轻轻泛起一层涟漪,还是壮阔波澜,难以自持?
实际上,即便是我们眼中的“成功者”,也渴望收获真诚的肯定。就像歌词中唱的那样,没有人会随随便便成功。这背后,有付出,有汗水,当最后的成功能得到他人的欣赏和赞美,何尝不是一种精神上的鼓舞呢?所以,当一个人不仅愿意仰望远方陌生人的成功而赞叹,还能真心欣赏身边的人时,说明他人格更成熟、更有力量了。
悦纳,是一生的功课
有人认为,在越来越个性化的社会交际中,“欣赏自己”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应用。这本是一件好事,因为它起码表明了人已经开始注重个人在社会中的价值和作用,有利于个性的张扬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可“欣赏自己”到了一定程度就会发展成为极端的自私自利,发展到唯我独尊的骄横和霸道,发展到“宁可我负人,不可人负我”的个性变态。
学会欣赏别人当然不是什么“追星族”“追款族”,把欣赏变成崇拜,追星追款追得连自己都找不到了。我们应把自己欣赏的目光从那些近似海市蜃楼般的“星系”中收回来,看看身边这些你从来不曾欣赏过的人,你会发现,他们虽不如明星、大款那般被媒体“炒”得火爆,但他们却仍旧认认真真地生活着,努力地工作着,真诚地与人打着交道。他们在与人交往中所表现的同情、关切、微笑和互相帮助都是朴实而真切的。这些人就生活在你的四周,他们是你的亲人、朋友、同事和邻居,他们在你失败受挫时安慰你、帮助你;在你成功兴奋时会鼓励你、赞美你;下雨时,他们会拉你同在一个屋檐下躲雨;刮风了,他们会为你披上一件御寒的风衣。这些人才是你真正应该欣赏的人。 善于理智欣赏别人的人,总会得到更多人的欣赏和帮助,能创造一个更适合个性发展的宽松、和谐又布满人情味的人际环境。人格是个多面体,某些方面在一些人那里被接纳得比较好,而在另一些人那里,则被压抑和排斥着。“被声讨”的那个部分,在义愤填膺者身上也有,但他不太接纳它,一直压抑着,一旦在别人那里发现它,立刻揪出,难以容忍。仿佛阴影的尾巴被踩到了,太疼了,一定要喊出来。听的人,一定也拥有这个部分,但在其自我功能的“射程”之内,能接纳,不与之较劲,彼此相安。人人都是一个良莠并存的个体,人与人的关系也是好恶同在,这是世界的真实。
接纳身边人的原貌,也就接纳了世界本来的面貌,而接纳真实的能力,是人格成熟的又一标志。
六步提升欣赏力
如果有的人缺乏欣赏他人的品质,并不意味着他就是坏人。因为我们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儒家文化的影响,人们自古讲究“三省吾身”,习惯寻找自己的不足,对他人也会“一视同仁”,放大对方的缺点;其次,“成绩不说跑不了,问题不说不得了”是我国传统的教育理念,孩子在成长中若没得到过家长、老师、同龄人的欣赏,则很难明白为何、如何欣赏他人。
客户关系、领导和下属间还存在一种特殊的“欣赏”,即为了行个方便或促成合作,说些言不由衷的恭维话。作为人力资源工作者,更应学会欣赏员工的优点,发现身边人的长处,并将其放大,提升其自信心。如果你是一位个性鲜明的人力资源工作者,那么就更应好好修炼欣赏的内功了:
第一步:欣赏自己。作家三毛曾说,一个不会欣赏自己的人,是难以快乐的。欣赏他人应先从欣赏自己开始,了解自己的优点,才能发现别人的优点。
第二步:過滤敌意。抱怨、嫉妒、仇恨全部来自敌意,而敌意往往源于用主观色彩、个体经验判断问题,过滤敌意需要跳出旧有模式看待问题。善意才是欣赏、赞美别人的源泉。
第三步:接受别人。每个人都是优点和缺点的复杂集合,欣赏他人需弱化其缺点,放大其优点,承认自己的错,免除别人的错,积极看待对方行为,哪怕是不喜欢的行为也要看到好的一面,创造欣赏的可能。
第四步:推销对方。接纳生活中那些让你头疼的人并非易事。遇到障碍可以试试以下方法:老天给你一个机会,让你把这个人卖掉,为了尽快脱手,你会怎么推销他?这个人减去缺点,还能写什么“卖点”?思考一番,对方或许并非一无是处。
第五步:多去表达。欣赏的习惯需要慢慢养成,可以先从身边人做起,每天向一个人表达自己对他的欣赏。如你不愿当面表达,可使用间接方式,比如发个信息、邮件,或写个卡片、字条。值得提醒的是,赞美要有依据,而非套话,建议用陈述句表达,少用些形容词。
第六步:坦然面对。你赞美他人后,有人觉得你真诚,也会有人觉得你虚伪,对此不必过于在意。要知道,让所有人都喜欢是不可能的,选择真诚,哪怕受伤,仍利大于弊。
最后,欣赏虽然可能带来积极变化,但绝不能把它当作技术或工具来用。欣赏应是简单、美好、非功利性的事,简单说就是“只想赞美,不为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