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根据地理科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结合当前教育改革的趋势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地理人才的需求,在继承原有地理科学类专业培养方案的基础上,系统地优化了地理科学类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了相应课程,并分析了该课程体系的特色,以期达成地理科学类人才培养目标,并为同类型高校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提供借鉴。
[关键词] 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专业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地理科学类专业
[基金项目] 2017年度西南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地理科学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与地理学国家标准的衔接研究”(2017JY102)
[作者简介] 周廷刚(1971—),男,四川南充人,博士,教授,主要从事地理信息科学、地理学科教学法研究;苏迎春(1974—),女,山西太原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地理学科教学法研究;王 勇(1975—),男,山西吕梁人,博士,副院长,副教授,主要从事自然地理学、学科教学法研究;沈敬伟(1984—),男,河北邯郸人,博士,院长助理,副教授,主要从事地理信息科学研究;马明国(1976—),男,湖北宜昌人,博士,副院长,教授,主要从事环境遥感研究;佘晓君(1989—),女,湖北荆州人,博士,讲师,主要从事高光谱遥感研究。
[中图分类号] G40-059.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36-0031-03 [收稿日期] 2019-11-12
《地理科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地理国标》)是教育部于2018年第一次以国家标准形式发布的本科教学质量标准,它将对我国地理科学类专业的设立、教学改革、专业建设、专业评估产生深远影响。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正确理解和落实《地理国标》,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推进地理科学类专业教学改革和建设,是相关高校的重要任务。在解读《地理国标》的基础上,优化了西南大学地理科学类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了相应课程,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地理学人才培养需求。
一、《地理国标》解读
1.《地理国标》是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没有质量标准就没有质量,没有质量评价标准也就没有质量[1],质量标准和质量评价标准是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核心内容。《地理国标》反映了我国高等地理教育从规模发展到质量内涵发展的深刻转变,具备新专业的准入标准、专业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标准和专业质量评价标准三个基本功能,是我国地理科学类专业准入、建设和评估的基本依据。教学质量标准具有明显的层次性[2],《地理国标》涵盖基本标准、行业标准,对地理科学类人才培养质量发挥指导和控制作用。由于地理行业人才需要的多样性,不同高校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存在差异,《地理国标》预留出不同行业所需要的发展空间,需要各高校结合自身特色制定相应标准。
2.制定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正确把握人才培养目标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1]。《地理国标》界定的地理科学类人才培养目标是能够中在教学科研单位、政府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与地理科学有关的基础教育、科学研究、应用及管理的专门人才。地理科学类专业培养人才,需要结合学校学科基础、培养条件、师资力量、生源质量等多因素进行定位。
3.有效把握《地理国标》对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和课程设置的指导作用。《地理国标》对专业类知识体系提出了建议,并明确了应开设的主要课程,对指导各高校制定具有自身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二、课程体系优化原则
课程体系是一个担负特定功能,具有特定结构,开放性的知识组合系统[3]。对课程体系的优化应始终以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律为根本。
1.系统性原则。《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教高〔2019〕6号)明确要求,立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优化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比例结构,加强课程体系整体设计,提高课程建设规划性、系统性。课程体系作为完成特定学科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的总和,不是多门课程的简单集合,必须强调各门课程之间的关联性[4]。系统性原则要求将课程体系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地理科学类各专业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既相互联系又有差别,不同层次的课程之间需要有支撑关系,同一层次或同一課程群的各门课程要在知识体系中承担不同的功能和作用,共同融合于一个优化系统。
2.科学性和发展性相协调原则。地理学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三位一体的综合学科[5],需要结合现代地理信息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地理学人才的需求,将各个课程群、各门课程科学合理地整合,形成一个自然、社会、技术相互协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与方法相配合的课程体系。
3.特色性原则。特色性原则是学科属性、学术传统、学生个性在课程设置中的体现,也是对未来人才需求、学科发展预见不完备的一种弥补[6]。根据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结合学校的办学定位和理念,充分发挥学科优势,着眼学科发展前沿,分析经济建设发展对地理学人才的需求,设计具有学科特色的课程体系以及相应的课程。
三、课程体系设计与课程设置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模式的载体和体现,课程体系构建是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也是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基础[5]。课程体系的设计必须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基础,结合自身的人才培养模式,尊重人才培养规律。西南大学地理科学类专业课程体系包含通识教育课程、科学基础课程、专业发展与综合实践课程、个性化选修课程四个层次(图1)。
四类课程在地理科学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和能力培养方面呈金字塔形,不同层级课程之间存在既独立又相互补充的关系。
1.通识教育课程。通识教育课程必修课是全校性质的公共课程,是所有学科的基础,旨在拓展、提升学生视野、境界,打牢基础,构建学生的基本能力,主要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共41学分。通识选修课程主要目标在于丰富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情怀,提升个人修养和品格,培养学生理性和感性相结合的思维方式,使学生以跨学科的、文理综合的广阔视角来观察和认识世界,共6学分。 2.学科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围绕为地理学专业学习打下扎实基础选择和优化课程结构,强调与学科基本结构的衔接,强调地理科学类专业基础知识,以培养宽口径的地理学人才为目标。主要有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地球科学概论、基础地质学、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基本原理、遥感概论和区域分析方法,共28.5学分。学科基础课加强了学生数理基础,妥善协调了地质学、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区域分析方法、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等几方面的关系,实现了地理学理论、方法与技术的有机统一,体现了新时代对地理科学类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3.专业发展课程与综合实践课程。专业发展课程和综合实习课程强调不同专业学生能力的培养,是每个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专业发展课程强调课程组合符合学科基本结构,突出反映各学科自身发展特点和趋势。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专业发展课程有经济地理学、规划CAD、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原理、土地资源管理学、测量学、城市地理学、计量地理学和城市设计,共24.5学分;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有地球信息科学导论、测量学、空间数据采集与管理、GIS空间分析、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遥感数字图像处理、专题地图设计与编绘、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卫星导航定位原理与应用、数据库原理与应用、遥感地学分析、地理信息服务、GIS前沿技术与实务,共31学分。
综合实践课程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环节,具有实践性、综合性强的特点,在教学组织过程中坚持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综合实践课程既有毕业综合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社会实践等内容,也有针对学科特点的人文-经济地理、地图学、测量学、遥感等课程至少1周的野外综合实习,从而构成了完备的实践教学体系。
4.个性化专业选修课程。个性化选修课程以学生自习能力、研究能力以及素质结构个性的形成为主要目标,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根据学科特点精选了相应的选修课程,既有传统的专业课程又有反映时代特征的新兴课程,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应用地理人才的需求。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个性化选择机会,选修课程数量至少为要求选修学分的2倍,课程一般为40学时2学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选修课主要有经济学原理、城市公用设施规划、城市详细规划设计、村镇规划、景观规划、旅游规划、环境评价与规划、土地资源学、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区域经济学、空间规划概论、乡村地理学、城乡人居环境导论等共33门66学分;地理信息科学专业选修课主要有数据结构与算法、空间数据库的建立与应用、网络基础与WebGIS、移动GIS与APP开发、Python与地理建模、环境遥感、数字摄影测量、无人机测量与应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与应用、数字地球与虚拟地理环境、地理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资源调查与遥感监测等29门27.5学分。
四、课程体系及课程的主要特色
1.重视实践性课程,渗透创新创业教育。地理科学类本科专业课程体系丰富和规范了实践教学内容,并以课程的形式列入课程体系,独立成课的实践课程比例在10%以上,并在时间安排、组织形式、考核方式等诸多方面进一步做出了明确规定。实习(实践)时间安排多,实践教学学时占总学时的38%以上,并且相应课程的实习内容丰富,操作性强,创新性突出。通过实习实践教育突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转化创新”的能力。
2.增加个性化选修课程比例,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选修课程灵活多样,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鼓励学生跨学科、跨专业选修课程,进一步拓宽学生知识面。开设的选修课程范围广,知识面宽,留给学生更多的选修机会,为学生在更高层面上自主选择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有利于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有利于学生个性特征、兴趣志向的发展,培养既具有适应性又具有多样性的高素质人才。
五、结语
结合学校办学定位,正确理解并贯彻实施《地理国标》,研制既有思想内容,又具有形式结构的专业课程体系,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需要的创新型地理人才,必须要有与时俱进。《地理国标》不可能面面俱到,只是规范了地理科学类人才培养的基本规范和要求,既有“规矩”又有“空间”,既对专业类提出统一要求,保证基本质量,又为各校专业人才培养特色发展留出足够的拓展空间。各高校应结合自身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在《地理国标》的统领下,依据学生知识、素质、能力的形成规律和科学的内在逻辑顺序,构建体现自身学科优势和特色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优化应始终突出持续改进的指导原则,从人才培养目标出发,紧跟社会和时代发展要求,及时调整优化课程结构和内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选择的自主性,推动教育质量不断提升,才能培养出既具有适应性又具有特色的新时代地理学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树永,朱亚先.全面理解与落实《化学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J].中国大学教育,2018(7):55-58.
[2]彭湃.从专业走向课程——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之建设路径[J].高等教育研究,2017,38(9):65-70.
[3]李艷红,张根寿,林爱文.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地理学基地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研究[J].中国地质教育,2011(3):49-53.
[4]孙根年.课程体系优化的系统观及系统方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2(6):139-144.
[5]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指导委员会编.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6]张传恒,王根厚.地质学理科基础班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J].高等理科教育,2006(4):52-55.
[关键词] 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专业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地理科学类专业
[基金项目] 2017年度西南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地理科学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与地理学国家标准的衔接研究”(2017JY102)
[作者简介] 周廷刚(1971—),男,四川南充人,博士,教授,主要从事地理信息科学、地理学科教学法研究;苏迎春(1974—),女,山西太原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地理学科教学法研究;王 勇(1975—),男,山西吕梁人,博士,副院长,副教授,主要从事自然地理学、学科教学法研究;沈敬伟(1984—),男,河北邯郸人,博士,院长助理,副教授,主要从事地理信息科学研究;马明国(1976—),男,湖北宜昌人,博士,副院长,教授,主要从事环境遥感研究;佘晓君(1989—),女,湖北荆州人,博士,讲师,主要从事高光谱遥感研究。
[中图分类号] G40-059.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36-0031-03 [收稿日期] 2019-11-12
《地理科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地理国标》)是教育部于2018年第一次以国家标准形式发布的本科教学质量标准,它将对我国地理科学类专业的设立、教学改革、专业建设、专业评估产生深远影响。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正确理解和落实《地理国标》,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推进地理科学类专业教学改革和建设,是相关高校的重要任务。在解读《地理国标》的基础上,优化了西南大学地理科学类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了相应课程,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地理学人才培养需求。
一、《地理国标》解读
1.《地理国标》是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没有质量标准就没有质量,没有质量评价标准也就没有质量[1],质量标准和质量评价标准是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核心内容。《地理国标》反映了我国高等地理教育从规模发展到质量内涵发展的深刻转变,具备新专业的准入标准、专业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标准和专业质量评价标准三个基本功能,是我国地理科学类专业准入、建设和评估的基本依据。教学质量标准具有明显的层次性[2],《地理国标》涵盖基本标准、行业标准,对地理科学类人才培养质量发挥指导和控制作用。由于地理行业人才需要的多样性,不同高校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存在差异,《地理国标》预留出不同行业所需要的发展空间,需要各高校结合自身特色制定相应标准。
2.制定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正确把握人才培养目标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1]。《地理国标》界定的地理科学类人才培养目标是能够中在教学科研单位、政府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与地理科学有关的基础教育、科学研究、应用及管理的专门人才。地理科学类专业培养人才,需要结合学校学科基础、培养条件、师资力量、生源质量等多因素进行定位。
3.有效把握《地理国标》对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和课程设置的指导作用。《地理国标》对专业类知识体系提出了建议,并明确了应开设的主要课程,对指导各高校制定具有自身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二、课程体系优化原则
课程体系是一个担负特定功能,具有特定结构,开放性的知识组合系统[3]。对课程体系的优化应始终以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律为根本。
1.系统性原则。《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教高〔2019〕6号)明确要求,立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优化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比例结构,加强课程体系整体设计,提高课程建设规划性、系统性。课程体系作为完成特定学科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的总和,不是多门课程的简单集合,必须强调各门课程之间的关联性[4]。系统性原则要求将课程体系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地理科学类各专业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既相互联系又有差别,不同层次的课程之间需要有支撑关系,同一层次或同一課程群的各门课程要在知识体系中承担不同的功能和作用,共同融合于一个优化系统。
2.科学性和发展性相协调原则。地理学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三位一体的综合学科[5],需要结合现代地理信息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地理学人才的需求,将各个课程群、各门课程科学合理地整合,形成一个自然、社会、技术相互协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与方法相配合的课程体系。
3.特色性原则。特色性原则是学科属性、学术传统、学生个性在课程设置中的体现,也是对未来人才需求、学科发展预见不完备的一种弥补[6]。根据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结合学校的办学定位和理念,充分发挥学科优势,着眼学科发展前沿,分析经济建设发展对地理学人才的需求,设计具有学科特色的课程体系以及相应的课程。
三、课程体系设计与课程设置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模式的载体和体现,课程体系构建是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也是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基础[5]。课程体系的设计必须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基础,结合自身的人才培养模式,尊重人才培养规律。西南大学地理科学类专业课程体系包含通识教育课程、科学基础课程、专业发展与综合实践课程、个性化选修课程四个层次(图1)。
四类课程在地理科学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和能力培养方面呈金字塔形,不同层级课程之间存在既独立又相互补充的关系。
1.通识教育课程。通识教育课程必修课是全校性质的公共课程,是所有学科的基础,旨在拓展、提升学生视野、境界,打牢基础,构建学生的基本能力,主要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共41学分。通识选修课程主要目标在于丰富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情怀,提升个人修养和品格,培养学生理性和感性相结合的思维方式,使学生以跨学科的、文理综合的广阔视角来观察和认识世界,共6学分。 2.学科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围绕为地理学专业学习打下扎实基础选择和优化课程结构,强调与学科基本结构的衔接,强调地理科学类专业基础知识,以培养宽口径的地理学人才为目标。主要有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地球科学概论、基础地质学、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基本原理、遥感概论和区域分析方法,共28.5学分。学科基础课加强了学生数理基础,妥善协调了地质学、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区域分析方法、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等几方面的关系,实现了地理学理论、方法与技术的有机统一,体现了新时代对地理科学类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3.专业发展课程与综合实践课程。专业发展课程和综合实习课程强调不同专业学生能力的培养,是每个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专业发展课程强调课程组合符合学科基本结构,突出反映各学科自身发展特点和趋势。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专业发展课程有经济地理学、规划CAD、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原理、土地资源管理学、测量学、城市地理学、计量地理学和城市设计,共24.5学分;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有地球信息科学导论、测量学、空间数据采集与管理、GIS空间分析、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遥感数字图像处理、专题地图设计与编绘、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卫星导航定位原理与应用、数据库原理与应用、遥感地学分析、地理信息服务、GIS前沿技术与实务,共31学分。
综合实践课程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环节,具有实践性、综合性强的特点,在教学组织过程中坚持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综合实践课程既有毕业综合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社会实践等内容,也有针对学科特点的人文-经济地理、地图学、测量学、遥感等课程至少1周的野外综合实习,从而构成了完备的实践教学体系。
4.个性化专业选修课程。个性化选修课程以学生自习能力、研究能力以及素质结构个性的形成为主要目标,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根据学科特点精选了相应的选修课程,既有传统的专业课程又有反映时代特征的新兴课程,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应用地理人才的需求。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个性化选择机会,选修课程数量至少为要求选修学分的2倍,课程一般为40学时2学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选修课主要有经济学原理、城市公用设施规划、城市详细规划设计、村镇规划、景观规划、旅游规划、环境评价与规划、土地资源学、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区域经济学、空间规划概论、乡村地理学、城乡人居环境导论等共33门66学分;地理信息科学专业选修课主要有数据结构与算法、空间数据库的建立与应用、网络基础与WebGIS、移动GIS与APP开发、Python与地理建模、环境遥感、数字摄影测量、无人机测量与应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与应用、数字地球与虚拟地理环境、地理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资源调查与遥感监测等29门27.5学分。
四、课程体系及课程的主要特色
1.重视实践性课程,渗透创新创业教育。地理科学类本科专业课程体系丰富和规范了实践教学内容,并以课程的形式列入课程体系,独立成课的实践课程比例在10%以上,并在时间安排、组织形式、考核方式等诸多方面进一步做出了明确规定。实习(实践)时间安排多,实践教学学时占总学时的38%以上,并且相应课程的实习内容丰富,操作性强,创新性突出。通过实习实践教育突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转化创新”的能力。
2.增加个性化选修课程比例,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选修课程灵活多样,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鼓励学生跨学科、跨专业选修课程,进一步拓宽学生知识面。开设的选修课程范围广,知识面宽,留给学生更多的选修机会,为学生在更高层面上自主选择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有利于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有利于学生个性特征、兴趣志向的发展,培养既具有适应性又具有多样性的高素质人才。
五、结语
结合学校办学定位,正确理解并贯彻实施《地理国标》,研制既有思想内容,又具有形式结构的专业课程体系,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需要的创新型地理人才,必须要有与时俱进。《地理国标》不可能面面俱到,只是规范了地理科学类人才培养的基本规范和要求,既有“规矩”又有“空间”,既对专业类提出统一要求,保证基本质量,又为各校专业人才培养特色发展留出足够的拓展空间。各高校应结合自身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在《地理国标》的统领下,依据学生知识、素质、能力的形成规律和科学的内在逻辑顺序,构建体现自身学科优势和特色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优化应始终突出持续改进的指导原则,从人才培养目标出发,紧跟社会和时代发展要求,及时调整优化课程结构和内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选择的自主性,推动教育质量不断提升,才能培养出既具有适应性又具有特色的新时代地理学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树永,朱亚先.全面理解与落实《化学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J].中国大学教育,2018(7):55-58.
[2]彭湃.从专业走向课程——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之建设路径[J].高等教育研究,2017,38(9):65-70.
[3]李艷红,张根寿,林爱文.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地理学基地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研究[J].中国地质教育,2011(3):49-53.
[4]孙根年.课程体系优化的系统观及系统方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2(6):139-144.
[5]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指导委员会编.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6]张传恒,王根厚.地质学理科基础班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J].高等理科教育,2006(4):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