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协和医院眼科临床医学博士后差异化培养方案的建立与应用

来源 :协和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ixot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索差异化培养方案在北京协和医院眼科临床医学博士后学员培养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2018—2020级北京协和医院眼科临床医学博士后学员为评估对象.根据学员的教育背景和能力水平,制订差异化培养方案和进阶式手术培训体系,横向比较分析临床医学博士后学员与同年级其他学员的理论考核成绩,纵向比较分析临床医学博士后学员连续3年理论与技能综合评估成绩及发展趋势,并通过核心胜任力模型分析学员3年间在职业素养、沟通合作、 病人照护、 知识技能、 教学能力和终生学习6个维度的纵向发展趋势.结果 第1年、 第3年临床医学博士后学员的理论考核成绩较同年级其他学员高,临床医学博士后学员的理论与技能综合水平逐年提高,第3年临床医学博士后学员6个维度的核心胜任力均得到有效发展.结论 差异化培养方案可有效提升临床医学博士后学员的综合水平,为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医学精英人才作出了积极有益的探索.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催化亚单位α(PIK3CA)、10号染色体上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0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首次诊断的、且未接受治疗的DLBCL患者组织标本82例,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PIK3CA、PTEN的表达情况、临床病理参数及其预后相关性.结果 PIK3CA、PTEN在DL
目的 研究雄激素受体(AR)在T1期三阴性乳腺癌(TNB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5年3月-2017年3月宣城市中心医院肿瘤科收治的87例T1期TNBC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AR的表达;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R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经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T1期TNBC患者AR表达与预后生存期的关系.结果 87例T1期TNBC患者中,AR阳性表达28例(32.18%),低于癌旁组织7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