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了解学生生活背景,营造亲近熟悉的氛围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取知识的过程。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学习时再现当前的生活背景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学生现有的生活背景
数学教学的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背景、家庭背景和自身的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而对这些情境进行不严格分类,大致可以分成四类:科普常识类约占4%、童话故事类约占5%、校园生活密切型类约占20%、日常生活密切型类约占71%。日常生活密切型情境中至少90%以上是针对具有城市生活背景的学生。
这些情境是学生数学学习的“拐杖”,也在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上提供了范例,是非常必要的。科普常识低年级孩子比较陌生,但须了解;童话故事都比较熟悉;校园生活比较相近(譬如:节日布置教室和会场、量书本和课桌、排队、读书写字速度等);日常生活差异就比较大。比如,公路指示牌、道路交通标志、游乐园(场)、体育场馆、电影院等,城市学生了解、喜欢,能激起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对农村孩子来说缺乏必要的生活体验,很难激起兴趣,对学习反而是一种无效的干扰。即使是同为城市学生,对情境的体验度也会存在差异。现实学生的生活环境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材的编写由于客观和主观的原因,难以使情境创设完全符合各地域学生实际生活背景。
(二)营造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
数学课程的内容一定要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不断沟通生活中数学与教科书上数学的联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教学中要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不管是新知的学习引入还是练习都使用大量的具体的生活情境。如果在课前不能很好的了解自己的学生的实际生活背景,将给教学造成意料不到的困难。
二、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促进知识技能的掌握
在贴近自己的生活情境中运用数学能增强亲近感,在课堂教学中容易引起其他孩子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知识技能的掌握。
(一)联系实际发现数学
如何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从贴近的生活情境中观察、运用数学,我在课堂教学中经常让自己做到“八个字”:“由内而外、由近及远”。
案例:北师大读本第三册“认识乘法”一节中,当学生初步理解了乘法的意义后,让学生找一找“身边”的“乘法”。一开始,很多孩子无所适从,这时我引导观察:“语文杨老师要求你们天天早上背古诗(指着黑板上的《静夜思》),这古诗中就有乘法啊!”,学生听了觉得奇怪,经过思考想到了:一句诗有5个字,有4句,有几个字,就是5乘4,也可以4乘5。教师表扬鼓励后,又适时地添了一个问题:这首诗如果加上题目了,有几个字,会是怎样的算式,为后续的乘加乘减学习埋下伏笔。在部分同学的启发下,大家争着发言“教室里的日光灯管,是8乘2,2只2只的有8个,用8乘2算,比加法方便了,如果用加的话,算式要很长的”、“我的手指是5乘2”,学生还从有几块窗户玻璃,一组有几张桌子等方面举例,通过这些“身临其境”的乘法例子,使得孩子建构乘法的意义变成自己的了,不再是一句数学文本。在学生的目光都集中在“室内”时,我出示一板“娃哈哈维C含片”,将他们的“目光”引向“室外”,“娃哈哈维C含片营养好、味道好(投影展示),你能够找到乘法吗?”,再次找“乘法”时,学生的“视野”逐步开阔了,想到了课堂以外生活中的乘法问题。
(二)新旧联系建构知识
荷兰数学家弗兰登塔尔认为对小学生来说,小学数学知识并不是新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旧知识”,数学学习是他们自己对生活中数学现象的解读。每一个学生都从他们的现实数学世界出发,与教材内容发生交互作用,建构他们自己的数学知识。缺乏生活体验,就缺乏解读数学的基础,理解并建构数学知识就变的更困难。了解孩子的生活,分析学习内容中孩子生活体验的程度,对“低度”体验的要在课堂教学中增加实践,体验生活。对“高度”体验的可以通过“说”来最大限度的唤起孩子的生活经验,建立表象,理解知识。
三、关注学生实践活动,实现学习过程的动态生成
综合实践活动是指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培养学生综合探究能力为目的,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选择、主动探究、感受生活、学以致用的体验性活动。
(一)强调实践性与可操作性
实践性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最突出的特点。因此,在组织活动时,要以自然界、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开发课程资源,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与体验,要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
(二)探究学习自主生成
实践活动的本质特性是生成性,这意味着每一个活动都是一个有机整体,而非根据预定目标的机械装配过程。随着活动的不断展开,新的目标不断生成,新的主题不断生成,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这是实践活动生成性的集中表现。
(责任编校:蓉莞)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取知识的过程。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学习时再现当前的生活背景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学生现有的生活背景
数学教学的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背景、家庭背景和自身的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而对这些情境进行不严格分类,大致可以分成四类:科普常识类约占4%、童话故事类约占5%、校园生活密切型类约占20%、日常生活密切型类约占71%。日常生活密切型情境中至少90%以上是针对具有城市生活背景的学生。
这些情境是学生数学学习的“拐杖”,也在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上提供了范例,是非常必要的。科普常识低年级孩子比较陌生,但须了解;童话故事都比较熟悉;校园生活比较相近(譬如:节日布置教室和会场、量书本和课桌、排队、读书写字速度等);日常生活差异就比较大。比如,公路指示牌、道路交通标志、游乐园(场)、体育场馆、电影院等,城市学生了解、喜欢,能激起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对农村孩子来说缺乏必要的生活体验,很难激起兴趣,对学习反而是一种无效的干扰。即使是同为城市学生,对情境的体验度也会存在差异。现实学生的生活环境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材的编写由于客观和主观的原因,难以使情境创设完全符合各地域学生实际生活背景。
(二)营造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
数学课程的内容一定要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不断沟通生活中数学与教科书上数学的联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教学中要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不管是新知的学习引入还是练习都使用大量的具体的生活情境。如果在课前不能很好的了解自己的学生的实际生活背景,将给教学造成意料不到的困难。
二、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促进知识技能的掌握
在贴近自己的生活情境中运用数学能增强亲近感,在课堂教学中容易引起其他孩子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知识技能的掌握。
(一)联系实际发现数学
如何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从贴近的生活情境中观察、运用数学,我在课堂教学中经常让自己做到“八个字”:“由内而外、由近及远”。
案例:北师大读本第三册“认识乘法”一节中,当学生初步理解了乘法的意义后,让学生找一找“身边”的“乘法”。一开始,很多孩子无所适从,这时我引导观察:“语文杨老师要求你们天天早上背古诗(指着黑板上的《静夜思》),这古诗中就有乘法啊!”,学生听了觉得奇怪,经过思考想到了:一句诗有5个字,有4句,有几个字,就是5乘4,也可以4乘5。教师表扬鼓励后,又适时地添了一个问题:这首诗如果加上题目了,有几个字,会是怎样的算式,为后续的乘加乘减学习埋下伏笔。在部分同学的启发下,大家争着发言“教室里的日光灯管,是8乘2,2只2只的有8个,用8乘2算,比加法方便了,如果用加的话,算式要很长的”、“我的手指是5乘2”,学生还从有几块窗户玻璃,一组有几张桌子等方面举例,通过这些“身临其境”的乘法例子,使得孩子建构乘法的意义变成自己的了,不再是一句数学文本。在学生的目光都集中在“室内”时,我出示一板“娃哈哈维C含片”,将他们的“目光”引向“室外”,“娃哈哈维C含片营养好、味道好(投影展示),你能够找到乘法吗?”,再次找“乘法”时,学生的“视野”逐步开阔了,想到了课堂以外生活中的乘法问题。
(二)新旧联系建构知识
荷兰数学家弗兰登塔尔认为对小学生来说,小学数学知识并不是新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旧知识”,数学学习是他们自己对生活中数学现象的解读。每一个学生都从他们的现实数学世界出发,与教材内容发生交互作用,建构他们自己的数学知识。缺乏生活体验,就缺乏解读数学的基础,理解并建构数学知识就变的更困难。了解孩子的生活,分析学习内容中孩子生活体验的程度,对“低度”体验的要在课堂教学中增加实践,体验生活。对“高度”体验的可以通过“说”来最大限度的唤起孩子的生活经验,建立表象,理解知识。
三、关注学生实践活动,实现学习过程的动态生成
综合实践活动是指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培养学生综合探究能力为目的,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选择、主动探究、感受生活、学以致用的体验性活动。
(一)强调实践性与可操作性
实践性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最突出的特点。因此,在组织活动时,要以自然界、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开发课程资源,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与体验,要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
(二)探究学习自主生成
实践活动的本质特性是生成性,这意味着每一个活动都是一个有机整体,而非根据预定目标的机械装配过程。随着活动的不断展开,新的目标不断生成,新的主题不断生成,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这是实践活动生成性的集中表现。
(责任编校:蓉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