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后馈性是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之一,它立足于过去,重视前人的经验,回顾历史的的形成和发展。前瞻性是西方的思维方式之一,它立足于未来。关注现实和未来,善于运用理性、科学的思维方式不断探索、开拓和创新。中西这俩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在人们的生活和学习中也相应的产生了不同的表现,这都源自中西不同的历史发展与进程,以及生活的地理位置、风俗习惯。
【关键词】后馈性;前瞻性;思维方式
【作者简介】谢圆(1993.12.29-),女,汉族,陕西横山人,延安大学外国语学院,学生,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
一、引言
中国和西方国家属于不同的民族,而且从地理位置上来说,相隔甚远,中西双方无论是从政治、经济、文化,还是风俗习惯等各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在思维方式上也是各有特色。一般说来,中国人倾向于后馈性的思维方式,而西方人倾向于前瞻性的思维方式,这主要是受到了中西方多方面差异的影响。思维方式小到可以影响一个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一个企业的运营与管理,大到可以影响一个民族的发展。所以,探究分析不同思维方式的差异,并究其原因,必定对一个人,一个企业,甚至一个民族的进步与发展有不可小觑的作用与帮助。
二、前瞻性与后馈性的含义
前瞻性,即向前看,视野着重于未来,立足于未来,注重面对现实和未来;崇尚科学、自由、民主和理性,并且不断探究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迷恋历史,不崇拜权威,不固守前人已有的思维模式,而是强调怀疑、批判和否定的精神。在西方的基督文化中注重来世,死后上天堂或者是下地狱,如果他们对现实生活不满意,便会相信未来会更加美好,对未来有很大的期许。后馈性,即向后看,立足于过去,重视回顾历史及前人的经验;崇尚圣人、经典、权威;强调历史的继承性;凡事喜欢“引经据典”和“以史为镜”。相比之下,中国人更倾向于使用后馈性的思维方式,他们以过去取向为主。因为中国人信奉儒家的中庸之道,且儒家和道家都主张回归自然和过去,因而思维方式更倾向于因循守旧。
三、前瞻性与后馈性俩种思维方式的具体表现及例子
1.前瞻性与后馈性思维的表现。
(1)前瞻性思维的表现。1)善于提出很多具有预测性、前瞻性的理论和学说;2)注重唯真、唯实、唯理、唯法;3)较少引用前人的言辞,不喜欢因循守旧,避免陈词滥调;4)视野宽广,不迷恋历史,不崇拜权威,不固守前人已有的模式;5)追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追求真理,喜欢创新,喜欢不断探索,注重引入新方法,不求一成不变的稳定性。
(2)后馈性思维的表现。1)重视历史,有较强的历史意识;2)以圣人是非为是非;3)以经典之说为信条;4)以权威之结论为根据;5)喜欢引经据典,以史为镜,嗜好对经书进行行训、注疏和考据;6)膜拜祖先,崇尚圣人,推崇传统、经典和权威。
2.体现前瞻性与后馈性中西思维差异的例子。
(1)关于经验。关于中医,中国自古以来讲究传统的“四诊法”,即“望”“闻”“问”“切”,这属于典型的感性直观和经验判断的例子。中国传统思维注重实践经验,对事物的认识借助于直觉体会,通过直知觉从总体上模糊而直接的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中国人对事物的认识更多地停留在对经验的习得和总结,不擅长从更加深层次的角度去理性思考,追求真理,不断探索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2)关于谚语。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具有重视历史,重视传统,重视经验,重视资历和权威的“后馈性”特征,汉语中的许多谚语都表明了这一思维方式。
(3)关于时间。中西方人看待时间概念的不同,他们对前、后时间概念的指向也不同。中国人的“前”与“后”分别指代“过去”与“未来”,而西方人思维却恰恰相反,“前”与“后”分别代表“未来”和“过去”。
四、前瞻性与后馈性思维产生差异的原因
1.中国后馈性思维产生的主要原因。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体化政治结构和“大一统”思想促使传统思维方式具有“唯圣”、“唯书”、“唯上”的后馈性特征。中国半封闭的大陆型地理环境,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和长期专制、闭关锁国的社会环境,使中国人的视野局限于本图之内,善于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注重过去,喜欢从过去了解现在并推知未来。
2.西方前瞻性思维产生的主要原因。西方文化的主流是源于古希腊城邦制的公民文化以及推崇民主、自由、科学和理性。而且西方国家注重传统的基督文化,注重来世,关注未来,关注事物的变化和发展,面对现实。同时,开放的海洋型地理环境和长期自由、民主的社会环境,使西方人的思维视野不受地域限制,偏向于重视空间,注重全球乃至全球,注重空间的横向思维,视野宽广,遍布微观、宏观和宇宙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沒有局部性、时间性、地区性的限制,因而有利于探索、开拓、进取和创新,也有利于培养前瞻性的思维方式。
五、结语
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具有“向前看,立足于未来”的前瞻性、创造性的特征,他们善于运用科学、理性的思维方式不断提出假设,理论和学说,不断创新和探索,追求真理,追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具有“向后看,立足于过去”的后馈性、保守性的特征,他们更喜欢因循守旧,在前人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认识事物。
参考文献:
[1]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
[2]陆文静.中西方传统思维方式差异研究[J].学术交流,2008.
【关键词】后馈性;前瞻性;思维方式
【作者简介】谢圆(1993.12.29-),女,汉族,陕西横山人,延安大学外国语学院,学生,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
一、引言
中国和西方国家属于不同的民族,而且从地理位置上来说,相隔甚远,中西双方无论是从政治、经济、文化,还是风俗习惯等各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在思维方式上也是各有特色。一般说来,中国人倾向于后馈性的思维方式,而西方人倾向于前瞻性的思维方式,这主要是受到了中西方多方面差异的影响。思维方式小到可以影响一个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一个企业的运营与管理,大到可以影响一个民族的发展。所以,探究分析不同思维方式的差异,并究其原因,必定对一个人,一个企业,甚至一个民族的进步与发展有不可小觑的作用与帮助。
二、前瞻性与后馈性的含义
前瞻性,即向前看,视野着重于未来,立足于未来,注重面对现实和未来;崇尚科学、自由、民主和理性,并且不断探究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迷恋历史,不崇拜权威,不固守前人已有的思维模式,而是强调怀疑、批判和否定的精神。在西方的基督文化中注重来世,死后上天堂或者是下地狱,如果他们对现实生活不满意,便会相信未来会更加美好,对未来有很大的期许。后馈性,即向后看,立足于过去,重视回顾历史及前人的经验;崇尚圣人、经典、权威;强调历史的继承性;凡事喜欢“引经据典”和“以史为镜”。相比之下,中国人更倾向于使用后馈性的思维方式,他们以过去取向为主。因为中国人信奉儒家的中庸之道,且儒家和道家都主张回归自然和过去,因而思维方式更倾向于因循守旧。
三、前瞻性与后馈性俩种思维方式的具体表现及例子
1.前瞻性与后馈性思维的表现。
(1)前瞻性思维的表现。1)善于提出很多具有预测性、前瞻性的理论和学说;2)注重唯真、唯实、唯理、唯法;3)较少引用前人的言辞,不喜欢因循守旧,避免陈词滥调;4)视野宽广,不迷恋历史,不崇拜权威,不固守前人已有的模式;5)追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追求真理,喜欢创新,喜欢不断探索,注重引入新方法,不求一成不变的稳定性。
(2)后馈性思维的表现。1)重视历史,有较强的历史意识;2)以圣人是非为是非;3)以经典之说为信条;4)以权威之结论为根据;5)喜欢引经据典,以史为镜,嗜好对经书进行行训、注疏和考据;6)膜拜祖先,崇尚圣人,推崇传统、经典和权威。
2.体现前瞻性与后馈性中西思维差异的例子。
(1)关于经验。关于中医,中国自古以来讲究传统的“四诊法”,即“望”“闻”“问”“切”,这属于典型的感性直观和经验判断的例子。中国传统思维注重实践经验,对事物的认识借助于直觉体会,通过直知觉从总体上模糊而直接的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中国人对事物的认识更多地停留在对经验的习得和总结,不擅长从更加深层次的角度去理性思考,追求真理,不断探索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2)关于谚语。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具有重视历史,重视传统,重视经验,重视资历和权威的“后馈性”特征,汉语中的许多谚语都表明了这一思维方式。
(3)关于时间。中西方人看待时间概念的不同,他们对前、后时间概念的指向也不同。中国人的“前”与“后”分别指代“过去”与“未来”,而西方人思维却恰恰相反,“前”与“后”分别代表“未来”和“过去”。
四、前瞻性与后馈性思维产生差异的原因
1.中国后馈性思维产生的主要原因。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体化政治结构和“大一统”思想促使传统思维方式具有“唯圣”、“唯书”、“唯上”的后馈性特征。中国半封闭的大陆型地理环境,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和长期专制、闭关锁国的社会环境,使中国人的视野局限于本图之内,善于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注重过去,喜欢从过去了解现在并推知未来。
2.西方前瞻性思维产生的主要原因。西方文化的主流是源于古希腊城邦制的公民文化以及推崇民主、自由、科学和理性。而且西方国家注重传统的基督文化,注重来世,关注未来,关注事物的变化和发展,面对现实。同时,开放的海洋型地理环境和长期自由、民主的社会环境,使西方人的思维视野不受地域限制,偏向于重视空间,注重全球乃至全球,注重空间的横向思维,视野宽广,遍布微观、宏观和宇宙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沒有局部性、时间性、地区性的限制,因而有利于探索、开拓、进取和创新,也有利于培养前瞻性的思维方式。
五、结语
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具有“向前看,立足于未来”的前瞻性、创造性的特征,他们善于运用科学、理性的思维方式不断提出假设,理论和学说,不断创新和探索,追求真理,追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具有“向后看,立足于过去”的后馈性、保守性的特征,他们更喜欢因循守旧,在前人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认识事物。
参考文献:
[1]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
[2]陆文静.中西方传统思维方式差异研究[J].学术交流,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