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天是充满希望的季节。在春天召开的全国“两会”,是给中国老百姓带来希望的盛会。“两会”期间,首都媒体记者纷纷走访“两会”代表委员和北京的老百姓,归纳出中国老百姓今年的七大期待。愿万众瞩目的“两会”真正给人民带来希望,愿中国的老百姓美梦成真。
——编者
期待之一: 物价上涨缓一点
物价上涨是去年以来最受百姓关注的话题,水价上涨、电价上涨、粮价上涨,每一项都与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根据统计,去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3.9%,流通环节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3.6%。对于广大居民来说,物价上涨,意味着开销增加,生活费用变得紧张。
其实,对于高收入的家庭来说,物价上涨不算什么,这对于他们的日常生活开销几乎没有什么影响;但对于那些低收入家庭,本来已经过得紧巴巴的日子就更加入不敷出了。北京宣武区槐柏树小区居委会张大妈帮记者算了一下:“水价、电价、菜价,每个都涨一点,感觉虽然不多,但是在过日子的开销上就是不小一块。以3口之家来算,一个月就要多花一二百元钱。这对于低保家庭可不是小数。”
从人民银行发布的2004年第四季度全国城镇储户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对于当前的物价,城镇居民忧虑情绪加重,由于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食品价格涨幅较大,居民感觉日常开支增大。值得注意的是,城镇居民对当期物价的满意指数为-16.2,又创历史新低。其中27.1%的居民认为“物价过高,难以忍受”,较上年同期提高3.6个百分点。
采访中,一些低收入人员纷纷向记者表示,希望政府多想想城市中底层群众的生活,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制,使物价上涨不会影响到普通群众的生活。
期待之二:农民增收快一点
刚刚过去的2004年是农民获得实惠最多的一年,农民人均收入增幅创下近8年来的最高值。今年中央又把帮助农民增收作为中国实现城乡和谐发展的首要策略,继续坚持“减法”、“少取”,同时增加“加法”、“多予”的政策。两会期间,三农问题继续被代表、委员们所关注。
“有了中央的好政策,我们怎能不增收?”这是9亿农民共同的心声。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了免税、直补等政策,农民直接获益451亿元人民币、增收6.8%,粮食增产9%,极大地调动了农业生产积极性。今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又出台27条惠农政策,旨在进一步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
在去年的两会上,国家提出5年内取消农业税。目前,全国已有26个省区市决定继续或从今年起免征农业税,今年仍继续征收农业税的省份仅5个省区。据了解,这5个未免征农业税的省份今年也将再降低农业税税率2个百分点以上,相当一部分市县已宣布免征农业税。初步测算表明,全国农民今年将进一步减轻农业税负担200多亿元,大约有7.3亿农民将告别上缴“皇粮国税”的历史。
“中央的政策好,我们就盼着地方执行起来不要走样!”一位农民的话引发了代表、委员们的思考。的确,没有了农业税,成为空壳的乡村集体经济如何开展农村公益事业;高达几千亿的乡村债务黑洞怎样填平;如何防止农资涨价“掏走”免税实惠等问题都会影响农民增收。农民期望,今年还是增收好年头。
期待之三:就业机会多一点
“人才市场真是太挤了,工作真是太难找了。”这是2月19日挤在河北省2005年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招聘会会场前的求职者发出的感慨。许多学生很早就来到会场外等候,直到9点允许入会场时,周围已聚集了近5万人。其实,就业难的不单是大学生,大量下岗失业人员和进城务工的农民无不期盼多一些岗位,都有一个机会。
就业乃民生之本。尽管去年我国失业率出现10年来的首次下降,但今后一段时期,我国仍将面临沉重的就业压力:城镇登记失业率呈上升趋势,今年将达到4.6%;劳动力供给仍处在高峰期,每年新增1000万人左右;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村还有1.5亿人以上的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中西部地区和老工业基地、困难行业、关闭破产企业、资源枯竭城市及困难群体就业难的问题更加突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日前已确定,今年我国将新增就业900万人,实现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00万人。
有人找不到活儿干,有活儿找不到人干。需求与能力的错位是导致结构性失业的原因所在。老李在“两会”前夕来到北京务工,他对记者说:“最好能有政府和劳动部门组织我们培训一下有用的技能,再给我们提供些放心可信的免费信息。”
期待之四:看病吃药省一点
“不到万不得已,不去医院看病”,这是许多老百姓共同的心声。现在,社会上的医院越建越多,医疗设备也越来越高级,可挂号难、住院难、手术难、费用高等问题依然存在。“两会”期间,“看病难”这个老百姓问题,再次成为代表和委员们讨论的焦点。
家住北京西城区的白小姐告诉记者,她为了给母亲挂到协和医院的专家号,不得不雇人半夜两三点钟去排队,如果早上五点多再去就挂不到了。由于大医院的号难挂,号贩子屡禁不绝,很多人为了看病只好花一两百元钱从号贩子手中买号看病。
同时,医药费过高也让百姓叫苦不迭。虽然医药分家、药品招标等一系列举措直指看病难题,但老百姓在实际境遇中却没有体会到多少实惠。一个小小的普通感冒花几百元已经屡见不鲜;医院各科之间搞“协作”、病人成为科室间共享的“资源”使群众怨声载道。钱花了不少,可是门诊拥挤、床位紧张、手术难等问题还在让百姓大伤脑筋。这些久拖不决的“老大难”问题在许多大医院依然存在,给人们的就医带来很多困扰。
大家都期盼,今后看病不再用托熟人、掏“红包”,看病不再是一件烦心事,不断完善的医保体系让人们都能病有所医,医有所保。
期待之五:资源消耗慢一点
在山西这个煤炭大省,一家发电厂因为煤炭紧缺,不得不用上了劣质风化煤来发电。电厂厂长无奈地说,细粮吃不上就得吃粗粮,现在粗粮大家都在争着买,发电厂都饿。因煤而兴、先矿后市的枣庄,也正因过度开采导致土地大片塌陷。根据矿产资源部门勘测,20年后,700年来枣庄人赖以生存的煤炭资源将永远消失。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人们不禁忧心忡忡:一旦有一天,资源从我们面前消失了,我们该怎么办?
我国仍沿袭着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虽只有世界的4%,耗用的钢铁、煤炭、水泥却分别占世界总消费量的30%、31%和40%。中国在人均GDP400-1000美元的条件下,出现了发达国家3000—1万美元期间出现的严重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已累积成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难题。某些地区的先富牺牲了其他地区的环境,环境不公加重了社会不公。坚持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随之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理性选择。
寄望“两会”一位普通居民道出了百姓心声,可持续发展问题不仅是那些资源枯竭城市和有关政府部门所应该考虑的,也是我们百姓关心的,因为它不仅关乎我们的生活状态,更危及子孙后代的生存安全。
期待之六:煤矿灾难少一点
去年年底至今,连续发生的几起重大矿难,两会召开之际,大家普遍呼吁:“安全生产决不能放松!”
北京市高碑店居委会的张大妈说:“每次看到矿难的报道,我都非常难过,为什么矿难就不能少一些呢?安全生产何时不再是口号?”陕西省退休干部张生:“好像这一段时间矿难特别多特别集中,大概与最近一段时期煤价猛涨有很大关系。连人命都没了,挣再多的钱有啥用?”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统计显示,去年煤矿发生死亡事故3639起,死亡6027人,重特大事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年初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刚刚提出,煤矿企业今年将杜绝百人以上死亡事故。不到一个月,辽宁阜新就发生了自1960年来中国最大的煤矿事故,死亡200多人。
每一个矿工的安危就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命运,煤矿安全已经引起了国家的重视。在2月2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国务院决定,把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升格为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同时专设由总局管理的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提高监察的权威性,强化煤矿安全监察执法。群众相信,只要政府痛下决心,标本兼治,就能让更多矿工家庭充满欢笑。
期待之七:孩子学费降一点
新学期即将开学,有关教育乱收费的问题再度成为人们共同关注的焦点话题。从名目繁多的中小学收费项目到费用高昂的高中“择校费”,人们不禁感叹:“可怜天下父母‘薪’,普通老百姓的孩子还上得起学吗?”
最新一期《中国新闻周刊》引述官方统计,中国十年教育乱收费已达2000亿元人民币。教育乱收费花样名目之多,有捐款、赞助费、择校费、复习费、补课费、集资费、搭车收取农业费、危房改造费等等。而一些城市热门中小学择校费或赞助费数额之高更令人瞠目结舌。比如,哈尔滨一所重点小学的择校费要3.5万元,北京一所著名小学的择校费去年则已涨到7万元。
在北京某重点中学门前,一位家长诉苦说:“学生考试要试卷费,喝水要收饮水费,自行车停放要交看护费,蒸饭要收代伙费,开空调还要收空调费……现在学校还有什么是不收费的?”一些家长分析认为,校际差距是教育乱收费的根源所在。想改变这个现状,仅靠一费制是不够的,还要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比例。也有家长表示,一费制的初衷是好的,但执行起来较困难,“如果除了一费制的收费项目外,学校还能收取其它费用,那么一费制怎么能够制约学校收费呢?”
必须力争从源头规范教育乱收费,制定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和最高限额,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教育乱收费的问题。但愿政策的“紧箍咒”能卡住教育乱收费的“无底洞”,还教育一方圣土。